【新课标】2.2 加强宪法监督 课件【2024年春新教材】(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2.2 加强宪法监督 课件【2024年春新教材】(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新课导入:
"躺平式干部”工作效率低,团队凝聚力不强,给组织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本节课我们一起走进 2.2《加强宪法监督》。
2023年的兔年春晚,沈腾在小品《坑》中非常形象刻画了一位“不担当不作为、不肯干也不敢干、卷起袖子在一边看”的“躺平式干部”。这位郝主任缺乏责任担当,漠视群众疾苦,还常常为自己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借口。这出“官场现形记”最后的结局是,那个半年都没填上的坑,不仅坑到了新到任的马局长,也坑掉了郝主任自己的形象和位置。春晚结束不到48小时, 各地纷纷行动起来,准备严惩"躺平式干部”, 选拔能人干将!
思考:说一说"躺平式干部”有哪些危害?
2023年的春晚小品《坑》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2.2 加强宪法监督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1.政治认同 : 感受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掌握增强宪法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2.道德修养:培养法治思维,树立宪法信仰,养成自觉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的习惯。
3.法治观念 : 理解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4.健全人格: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5.责任意识:树立权力监督意识和观念,增强宪法意识和观念,自觉践行宪法。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监督权力行使。
教学难点:增强宪法意识。
学习目标:
一、监督权力行使
1.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
2.我国宪法监督的主体和内容是什么?
3.如何加强宪法监督?
二、增强宪法意识
4.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
5.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一、监督权力行使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全国人大听取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李克强总理的第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一句话,表明了全国人大与国务院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这说明了什么?
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说明了全国人大代表人民拥有对国务院工作的监督权。国务院必须依法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接受全国人大的监督。
①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1.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
2023年7月25日杭州市委原书记周江勇一审被判死缓
经审理查明:2001年至2021年,被告人周江勇利用担任浙江省鄞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象山县人民政府县长、象山县委书记,宁波市委常委、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管委会党工委书记,舟山市人民政府代市长、市长、舟山市委书记,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等职务上的便利以及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有关单位和个人在工程建设、项目承揽、土地获取、案件处理等事项上提供帮助,直接或者通过其亲属非法收受财物共计人民币1.82亿余元。
思考:权力的行使需不需要接受监督?为什么?
一、监督权力行使
宪法监督
法律监督系统
预算监督
党内和政府监督系统
党内纪律监督
政府审计监督
社会监督系统
群众监督
媒体、舆论监督
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权力监督体系,在这些监督体系中哪一项具有基础性意义?
②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一、监督权力行使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一、监督权力行使
1.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
③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③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1.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
②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①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宪法监督:“谁来监督”?“监督什么”?
一、监督权力行使
第六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修改宪法;
  (二)监督宪法的实施;
  ……
第六十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
第九十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 
宪法监督的主体: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阅读以上宪法相关规定,说说谁监督宪法的实施?谁解释宪法?谁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实施职责?
宪法监督:是由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一项制度。即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宪法实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我国最高的
国家权力机关
常设机构
相关链接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
②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谁监督?谁解释?
监督谁?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全体公民
一、监督权力行使
2.我国宪法监督的主体和内容是什么?
(1)宪法监督的主体:
违宪行为
②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的违宪行为,追究其违宪责任,维护宪法权威。
①合宪性审查和监督,即审查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使其与宪法不抵触。
监督法律
监督人
合宪性审查和监督
(2)宪法监督的内容:
一、监督权力行使
案例:多年前湖北青年孙志刚在广州被非法收容殴打致死的事件被媒体曝光。
三名法学博士联名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进行违宪审查,废除现行收容遣送制度。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结果:
由于收容遣送办法中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规定与宪法和有关法律相抵触,与宪法精神相违背,被废止。
加强宪法监督
思考:本案中全国人在常委会行使了什么职权?
行使了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审查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使其与宪法不抵触;
3.如何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一、监督权力行使
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
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
1
2
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3
主体
内容
后果
完善和健全
维护宪法权威
追究和纠正
二、增强宪法意识
阅读感悟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各种活动,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
宪法主题公园
宪法诵读
宪法宣传
4.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
①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二、增强宪法意识
设立国家宪法日
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外在监督
内在约束
★请对照宪法文本,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填写空格中的内容。
我是中国公民。
我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作为儿童,我得到了父母的抚养和教育。
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禁止虐待儿童。
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二、增强宪法意识
②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①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②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呵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4.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
二、增强宪法意识
重要举措:①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②国家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多种活动,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
5.怎样增强宪法意识?
设立国家宪法日
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宪法诵读
宪法主题公园
二、增强宪法意识
(1)国家层面: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小凡、小刚两名同学参加了宪法讲座等相关活动之后,即兴创作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学习心得。
咱们国家根本法,法律效力她至上。国家权力是人民,当家作主心欢畅。权力行使不任性,公民权利有保障。人人自觉守宪法,幸福和谐国兴旺。
宪法铭刻我心田,人民意志在其间。序言另外加四章,国家制度在总纲。权利义务不可分,国家机构为人民。国家标志我记牢,维护宪法乐陶陶。
①学习宪法。我们要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5.怎样增强宪法意识?
二、增强宪法意识
(2)公民层面:
卢梭:“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
习近平:“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怎样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
二、增强宪法意识
5.怎样增强宪法意识?
②认同宪法。 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
践行宪法
(行)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学习宪法
(知)
认同宪法
(情)
③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用宪法精神分析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二、增强宪法意识
5.怎样增强宪法意识?
①学习宪法。我们要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②认同宪法。 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
③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严格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权威。
5.怎样增强宪法意识?
①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②国家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多种活动,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
二、增强宪法意识
(1)国家层面:
(2)公民层面:
加强宪法监督
监督权力行使
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
宪法监督的主体、内容
如何加强宪法监督?
增强宪法意识
增强宪法意识的举措
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
学习宪法
认同宪法
践行宪法
公民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制度层面)
(意识层面)
课堂小结
1.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今年国家宪法日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各地纷纷组织开展宪法诵读活动。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
②树立宪法权威
③保证全体公民遵守宪法
④杜绝违宪行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
课堂练习
2.2023年,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特别设立“宪法卫士”专栏,对在线完成宪法学习任务并达标的同学,授予“宪法卫士”标识。这引导青少年( )
A. 增强宪法意识
B. 追究违宪行为
C. 保障宪法实施
D. 监督宪法修改
A
课堂练习
3.2023年3月15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开始施行。这次立法法修改的一大亮点是从制度设计上加强宪法法律的实施和监督,明确法律草案的说明、统一审议等环节和备案审查工作中的合宪性审查要求,完善备案审查制度等。这一亮点(  )
①有利于实现国家的法制统一
②有利于维护宪法的尊严与权威
③有利于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
④有利于社会组织正确行使立法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课堂练习
4.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为增强宪法意识,我们中学生要做到(  )
①学习宪法 ②认同宪法
③修改宪法 ④践行宪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