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科学八下第二单元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培优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下第二单元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培优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下第二单元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培优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3分)
1.(3分)我们常常借助“模拟实验”开展研究。下列没有运用该方法的是(  )
A.甲:用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探究地球形状
B.乙:用橡皮泥一分为二探究细胞分裂的特点
C.丙:用空气和二氧化氮的扩散实验探究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丁:用芝麻和黄豆混合实验探究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2.(3分)五一期间小文一家人计划去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游玩,素有“壶穴奇观,华夏一绝”美誉的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以“林茂、谷幽、穴奇、湖秀”为胜,是个远近闻名的森林氧吧。
森林公园的空气十分清新,空气质量优良率可达100%,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污染物主要为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六项,其中SO2、NO2、CO这三种分子中都含有(  )
A.氧分子 B.氧元素 C.氧原子 D.氧气
3.(3分)下列各图中●和〇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能表示保持H2O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B.
C. D.
4.(3分)推理是初中科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①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②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③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都不正确
5.(3分)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为现代原子理论打下基础。abcd为带正电荷的粒子轰击原子核时可能的路径,能作为“原子核质量很大”这一理论的路径是(  )
A.a B.b C.c D.d
6.(3分)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  )
A.A B.B C.C D.D
7.(3分)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也就是金属铝
②对人体而言,钙是微量元素
③元素既可以天然存在也可以人工合成
④人体中H、O元素含量高跟水占人体质量的以上有关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3分)化学中元素符号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同的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不同.下列对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
序号 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A H 只表示氢元素
B Fe 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这种物质
C N 只表示一个氮原子
D O 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表示氧气这种物质
A.A B.B C.C D.D
9.(3分)氕、氘、氚三种不同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  )
A.同占一个位置 B.占三个不同的位置
C.不占位置 D.只有氕占位置
10.(3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可以从表中获得许多信息。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推断不正确的是(  )
A.①代表的是碳元素
B.②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两个电子
C.③元素与氮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D.元素②和④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MgCl
11.(3分)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O ⑤Mg2+ ⑥2OH﹣ 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12.(3分)某化合物在水中能完全电离,将该化合物配制成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对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数目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该化合物可能是(  )
A.HNO3 B.Fe2(SO4)3 C.Ca(OH)2 D.H2SO4
13.(3分)化学用语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对①~⑤表示的有关化学用语含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N ②Fe ③Fe2+ ④H2O ⑤NaCl
A.③表示铁原子
B.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有①②④⑤
C.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
D.④表示H2O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
14.(3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无机材料,如植入生物体内的生物陶瓷材料HAP[化学式为Cam(PO4)nOH],已被医疗上用于修补人的骨骼和牙组织.HAP的化学式中n等于(  )
A. B. C. D.m+1
15.(3分)现有由FeO、Fe2O3、Fe3O4组成的混合物,经测知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此混合物中FeO、Fe2O3、Fe3O4的质量比不可能为(  )
A.9:20:6 B.9:20:5 C.40:18:7 D.27:60:8
16.(3分)丽水百山祖森林公园里的空气中富含有被称为“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它是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氧分子上所形成,那么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6 B.32 C.16克 D.32克
17.(3分)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是两种用途广泛的有机物.已知由这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50% B.7.4% C.8.7% D.无法计算
18.(3分)用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12可以写成12C。1个12C的原子的质量为a千克,1个CO2分子的质量为b千克,若以CO2分子中的1个氧原子质量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B. C. D.
19.(3分)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常见气体的密度:
B.碳元素质量分数: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硫元素的化合价:
20.(3分)某氢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x(OH)y,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M,则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B. C.M+17y D.M﹣17y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30分)
21.(4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物质科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1)图1为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字母a代表的是    。
(2)图2是钠在氢气中燃烧形成氯化钠的电子的得失图。在钠、氯气、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
22.(6分)蓝色起源公司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用月壤实现太阳能发电,据了解月壤中有丰富的资源,尤其是应用于可控核聚变的燃料He﹣3。如图所示为He﹣3及其同位素原子He﹣4的结构示意图,则“”表示的微粒为    ,He﹣3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它们互为同位素原子,是因为它们原子核内    。
23.(4分)下列物质:①盐水②液氧③水④干冰⑤硫酸铜晶体⑥铜锌合金,其中属于:
(1)单质的是    (填数字,下同)。
(2)化合物的是    。
24.(8分)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下表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是    。
(2)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多种,请写出化合价为+1价的氮的氧化物    (用化学式表示)。
(3)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锫原子,形成了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    。
(4)②号元素和④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
A.质子数相同 B.中子数相同 C.核外电子数相同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5.(4分)钴(Co)的化学性质与铁相似,但钴在常温下对水和空气都比较稳定。
(1)如图是含钴物质的化合价——物质类价图。其中物质a的化学式是    。
(2)下列预测钴的化学性质合理的是    。
A.Co能在O2中燃烧 B.常温时钴易与H2O反应
C.Co能与稀H2SO4反应 D.CoCl3溶液中的杂质MgCl2可加入钴粉除去
26.(4分)石油是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的重要资源。从石油炼制的产品中可以获得一系列与甲烷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如乙烷[C2H6]、丙烷[C3H8]等。
(1)甲烷是一种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难溶于水,③在1500℃以上的高温下能分解为碳和氢气,④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叙述中属于甲烷物理性质的是    (选填序号)。
(2)组成乙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7小题,满分52分)
27.(6分)为破解原子结构的奥秘,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了不懈探索。
1897年,汤姆生提出了一个原子模型: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那样镶嵌在其中。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用带正电的α粒子(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轰击金属箔,发现有如下现象: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属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1913年,丹麦科学家波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    (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
(2)反映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
A. B. C.
(3)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被打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    。
28.(6分)为了验证骨头汤能否有效补钙,某科研小组将猪排骨500g、蒸馏水1500mL、食用醋70mL,加热煮沸后小火煮70分钟,得到骨头汤1243mL,用仪器检测的结果为:每100mL骨头汤含有2mg钙(而每100mL牛奶约含有105mg钙)。
查阅资料:人体骨骼中的钙存在形式是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该物质难溶于水,人体平均每天需要补钙800mg。
(1)“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指    (填字母编号)。
A.钙离子 B.钙元素 C.单质钙 D.羟基磷酸钙
(2)假设某人只能从骨头汤中获取钙,则此人每天需要喝    mL骨头汤。
(3)下列物质中不能为人体补钙的是    (填字母编号)。
A.牛奶 B.某品牌钙片 C.氧化钙(即生石灰) D.葡萄糖酸钙
29.(6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工具,请根据如图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回答问题。
(1)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一种原子原子核内有14个中子,核外电子有13个,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3)M2﹣与Ne核外电子数相同,则M元素名称为    元素。
30.(10分)隔夜菜是否能吃,主要在于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蔬菜中的硝酸盐来自生长过程中所施氮肥.空气中的微生物(如硝酸盐还原菌)进入到蔬菜中,会产生一种还原酶,使蔬菜中的部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烧熟后的菜在食用和保存阶段都会有一些细菌进入;做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
某研究小组对烧熟的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做了测试,数据如下表:
盖有保鲜膜的菜肴在4℃的冰箱中放置不同时间的亚硝酸盐含量(单位:mg/kg)
菜肴 半小时 6小时 18小时 24小时
炒青菜 0.6861 0.7982 4.3333 5.3624
韭菜炒蛋 1.8153 1.9249 2.8390 5.6306
红烧肉 2.4956 4.2558 4.3668 5.5188
红烧鲫鱼 / 2.0948 3.2300 7.2397
将一份红烧鲫鱼样本(不盖保鲜膜)在常温下放置4小时,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为A8.9483mg/kg.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硝酸盐中含有,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2)根据表中的数据,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共同规律是:   
(3)要使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尽可能低,保存的条件应该是    
(4)炒菜过程中温度一般在100℃以上,你认为从生菜炒到熟菜过程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否会持续增加    ,原因是    .
31.(4分)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称“Vc”)就会患坏血病,如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药片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中,维生素C“化学式”部分残缺,用“C6H8On”表示。
(1)如果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服用“维生素C”药片,每天可以补充维生素C的质量为   mg。
(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则维生素C化学式中n为   。
32.(12分)根据如下2005年十大科技进展的报道,回答问题。
材料1:法国科学家利用特种显微仪器,让一个分子做出了各种动作,这一成果使人类能精确控制单个分子运动,进而开发出分子机器人。
材料2: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出了“药物分子运输车”,这种分子装载药物后,被引导到疾病靶点释放药物,对疾病进行高效治疗。
(1)材料1和2研究的粒子是    ;构成物质的粒子还有    和    。
(2)分析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新认识:   。
(3)在阿西莫夫所写的科幻小说《梦幻航行》中,人被缩小到细胞般大小,在人体内经历了梦幻般的体验,试想,如果你被缩小到一个原子般大小,把你放到水里,你会看到的景象是(请至少写两点)    、   。
33.(8分)今年的新冠疫情肺炎发生以后,小朱同学对日常使用的酒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酒精是由    构成的(填微粒名称)。
(2)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密度小于水的无色透明液体,以上性质中属于酒精的化学性质的是    。
(3)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的实验。通过A、C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    有关。小朱同学猜想液体蒸发还可能与液体种类有关,于是进行如下的探究: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    和酒精,一段时间后观察和比较两种液体的多少。
四.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6分)
34.(6分)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学校每天都会对教室和公共区域道行消毒,使用的是84消毒液,下面是84消毒液的产品说明书。
产品品名 84消毒液
主要原科 主要原料次氯酸钠(NaClO),有效含氯量大于等于5%
主要作用 瓜、餐具、厨房用品;白色衣物及物体表面;肝炎。病毒性感冒及肺炎患者的污染物
产品规格 500g
(1)NaClO分子中钠、氯、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
(2)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3)计算NaClO中氯元素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5.(6分)氕、氘、氚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相关信息如表。试回答:
名称 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氕 H 1
氘 D 2
氚 T 3
(1)原子结构模型中的“”表示的粒子是    。
(2)超重水有一定的放射性。一个超重水分子由两个氚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其化学式可表示为T2O。T2O中T的化合价为    。
(3)重水是由氘和氧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可表示为D2O,重水和普通水化学性质相似。在海水中重水的质量约占0.02%,则100吨海水中所含氘的质量是多少?
36.(6分)阿司匹林是防止心血管病发生的常用药物,它具有抗血栓防止心肌梗塞等作用.阿司匹林又称乙酰水杨酸,化学式为C6H13O5N.
(1)人体有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机制,健康人的体温一般为   左右.
阿司匹林进入循环系统后,可作用于脑干中(下丘脑)的   中枢.此中枢会监视血液温度,引发身体产热或散热的反应.阿司匹林因此有退烧作用.
(2)乙酰水杨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N=   .
(3)如图所示的阿司匹林肠溶片不会在胃里消化,到肠里才会被消化,说明此产品中不含   (填营养物质).若每片药剂含 C6H13O5N 90%,某成人每天服用此药物2片,该成人每天从药物中摄入N元素多少毫克?(请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假设药片其它成分中不含N元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下第二单元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培优卷 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3分)
1.解:A、铅笔在篮球上移动是研究地球形状,是模拟实验,故A错误;
B、用橡皮泥一分为二探究细胞分裂的特点,是模拟实验,故B错误;
C、二氧化氮气体为红棕色,抽去玻璃板使瓶口相互贴紧,观察两瓶中气体颜色的变化,这是气体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的运动,不属于模拟实验,故C正确;
D、芝麻和黄豆分别代表不同物质的分子,模拟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采用的是模拟实验,故D错误。
故选:C。
2.解: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SO2、NO2、CO这三种分子中均不含氧分子,故A不合题意;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因此SO2、NO2、CO这三种分子中均含氧原子,而不是氧元素,故B不合题意;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因此SO2、NO2、CO这三种分子中均含氧原子,故C符合题意;
D、SO2、NO2、CO这三种分子中均含氧原子,不含氧气,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3.解:A、能表示水分子,能保持H2O化学性质的,故A符合题意;
B、该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的混合气体,不能保持H2O化学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C、该图是氢气,不能保持H2O化学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
D、该图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不能保持H2O化学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解:①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等,故推理错误。
②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故推理错误。
③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等,故推理错误。
故①②③都不正确。
故选:D。
5.解:A、原子核带正电荷,a粒子也带正电荷,同性电荷相斥,所以a是不可能向原子核靠近的,应该远离原子核,A错误;
B、由于原子核体积很小,核外有一个相对很大的空间,大多数a粒子是直接穿过,b不能说明原子核质量很大,B错误;
C、由于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a粒子也带正电,当a粒子途经原子核附近时会发生偏转,c不能说明原子核质量很大,C错误;
D、因为原子核带正电,原子核质量很大,当a粒子与原子核撞击时就会被反弹回来,D正确。
故选:D。
6.解:根据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其核内有一个质子和2个中子,可知,氚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故A正确。
故选:A。
7.解: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铝的化学性质活泼,所以地壳中的铝元素存在于化合物中,而不是存在金属铝,故①错误;
②钙是常量元素,故②错误;
③元素既可以天然存在也可以人工合成,故③正确;
④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占人体质量的左右,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所以人体中氢、氧元素含量很高,故④正确。
故选:D。
8.解:A、H可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故A错误;
B、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可表示3个意义,即Fe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这种物质,故正确;
C、N表示氮元素或一个氮原子,故错误;
D、元素符号表示3个意义只有金属、稀有气体、固态非金属的元素符号,O是气态非金属元素符号,只表示2个意义,即氧元素或一个氧原子,故错误;
故选:B。
9.解:氕、氘、氚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因为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因此同占一个位置。
故选:A。
10.解:A、①代表的是碳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B、②是镁元素,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C、③是磷元素,磷原子和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因此磷元素与氮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该选项说法正确;
D、元素②(镁元素)和④(氯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MgCl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1.解:①2H中的2表示氢原子的个数为2个;
②2NH3的2表示氨气分子的个数为2个;
③S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④O中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⑤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⑥2OH﹣中的2表示氢氧根离子的个数为2个;
⑦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⑥,错误;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错误;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正确;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错误;
故选:C。
12.解:A.HNO3中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个数比为1:1,符合题意,故正确;
B.Fe2(SO4)3中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个数比为2:3,不符合题意,故错误;
C.Ca(OH)2中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个数比为1:2,不符合题意,故错误;
D.H2SO4中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个数比为2:1,不符合题意,故错误;
故选:A。
13.解:A、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Fe2+为亚铁离子,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A错误;
B、①N可表示氮元素和一个氮原子,不能表示氮分子,②Fe可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或金属铁,不能表示分子,④H2O可表示一个水分子,⑤NaCl是由离子构成,不能 表示一个分子,故B错误;
C、②和③内含有相同的质子数,故属于同种元素,故D正确;
D、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D错误。
故选:C。
14.解:由化合物Cam(PO4)nOH,依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有(+2)×m+(﹣3)×n+(﹣1)=0,解之得n=;
故选:A。
15.解:因Fe3O4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任意量都可满足混合物中铁、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8;FeO和Fe2O3可写成Fe2O3 FeO=Fe3O4形式,即它们的分子个数的比应保持在1:1,Fe2O3与FeO质量比为20:9时,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也恰好为21:8;只有C中,FeO和Fe2O3的质量比为40:18=20:9,不合题意;而A、C、D中FeO和Fe2O3的质量比为均满足9:20,均符合题意。
故选:C。
16.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该元素的1个原子的质量除以碳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而由图可知,一个氧原子为16个碳原子的十二分之一,则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负氧离子是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氧分子上所形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和氧气相同,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2=32。
故选B。
17.解: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2,1个分子中H原子个数相等,
所以两者H的质量分数为×100%=8.7%,
两物质混合后H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混合物中H的质量分数为8.7%。
故选:C。
18.解:由题意可知:12CO2分子中的1个氧原子质量为:kg;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求法可知12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故选:A。
19.解:A.氧气的密度小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排序错误,故错误;
B.CH4O、CH2O、C2H6O可以分别变形为:C2H8O2、C2H4O2、C2H6O,三种物质的每个分子中所含碳原子个数相等,则每个分子中除碳原子外,剩余部分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越大,则碳元素的含量越低,则碳元素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2H8O2、C2H4O2、C2H6O,即.CH4O、CH2O、C2H6O,排序正确,故正确;
C.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氧、硅、铝、铁、钙等,排序错误,故错误;
D.在硫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则硫元素显﹣2价;在亚硫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为﹣2价,硫元素为+4价;在硫酸钠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硫元素为+6价,排序错误,故错误;
故选:B。
20.解:某氢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x(OH)y,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M,设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则ax+(16+1)×y=M,a=。
故选:B。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30分)
21.解:(1)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原子得失电子会形成离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即a表示原子;故答案为:原子;
(2)钠是一种金属单质,是由钠原子构成的;氯气是一种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氯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故答案为:氯化钠。
22.解:由He﹣3、He﹣4的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微粒为质子。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He﹣3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1=3。
He﹣3、He﹣4互为同位素原子,是因为它们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故答案为:
质子;3;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23.解:(1)②液氧是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2)③水、④干冰、⑤硫酸铜晶体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化合物。
故答案为:(1)②;
(2)③④⑤。
24.解:(1)由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是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②是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③是氟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填:③;
(2)在化合物中,氧元素通常显﹣2价,则化合价为+1价的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故填:N2O;
(3)因为原子序数=质子数,所以117号元素的原子的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质子;故填:质子;
(4)②号元素和④号元素位于同一族,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似;故填:D。
25.解:(1)+3价钴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Co2O3;金属阳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为盐,因此R处对应的物质类别是盐;
(2)A.钴(Co)的化学性质与铁相似,铁能在氧气中燃烧,故Co能在O2中燃烧,故正确;
B.钴在常温下对水和空气都比较稳定,因此常温时钴不易与H2O反应,故错误;
C.钴(Co)的化学性质与铁相似,铁能与稀硫酸反应,故Co也能与稀H2SO4反应,故正确;
D.钴(Co)的化学性质与铁相似,镁的活泼性大于钴,因此钴不能置换镁,即CoCl3溶液中的杂质MgCl2可加入钴粉不能除去,故错误。
故答案为:(1)Co2O3;
(2)AC。
26.解:(1)物质本身具有的性质为物理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度、硬度等,所以属于甲烷物理性质的是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难溶于水;故选①②;
(2)乙烷的分子式C2H6,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原子量总和之比,因此乙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2×12):(1×6)=4:1。
故答案为:
(1)①②;
(2)4:1。
三.实验探究题(共7小题,满分52分)
27.解:(1)在卢瑟福的实验中,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方向不变,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a粒子就会发生大角度散射;故答案为:会;
(2)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说明原子核的质量很大体积很小;原子核带正电,a粒子也带正电,因此当a粒子经过原子核附近时,应该受到排斥而不是吸引,因此当α粒子轰击金箔时,如图所示的运动轨迹不可能是BC;故答案为:A;
(3)卢瑟福从氮原子中打出了1个微粒,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说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变成了8个,所以打出了一个质子;故答案为:质子。
28.解:(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指钙元素;故答案为:B;
(2)此人每天需要喝骨头汤的量是:=40000mL;故答案为:40000;
(3)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腐蚀性的氢氧化钙,不能用于人体补钙。牛奶、某品牌钙片、葡萄糖酸钙都能与用人体补钙;故答案为:C。
29.解:(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2)一种原子原子核内有14个中子,核外电子有13个,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其核内质子数为1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3+14=27。
(3)M2﹣与Ne核外电子数相同,M2﹣是M原子得到2个电子得到的,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则M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其核内质子数为8,为氧原子,M元素名称为氧。
故答案为:
(1)A;
(2)27;
(3)氧。
30.解:(1)带有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则NO2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显﹣2,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得:x+(﹣2)×2=﹣1,则x=+3.
(2)根据表中的数据、将一份红烧鲫鱼样本(不盖保鲜膜)分析可知,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温度高和不密封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加越快.
(3)由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温度高和不密封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加越快,要使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尽可能低,应低温和密封保存.
(4)根据题意,烧熟后的菜在食用和保存阶段都会有一些细菌进入,做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但高温条件下空气中的微生物(如硝酸盐还原菌)会被杀死,故从生菜炒到熟菜过程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不会增加.
故答案为:(1)+3;(2)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温度高和不密封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加越快;(3)低温和密封;(4)不会;高温条件下空气中的微生物(如硝酸盐还原菌)会被杀死.
31.解:(1)每天可以补充维生素C的质量为:100mg×10%×3×2=60mg;
(2)根据题意得:12×6+1×8+16n=176,
∴n==6。
故答案为:(1)60;(2)6。
32.解:(1)材料1和2研究的粒子是分子;构成物质的粒子还有原子和离子。故填:分子;原子和离子;
(2)对“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新认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在分子自由运动的同时,控制分子的定向运动;
故填: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在分子自由运动的同时,控制分子的定向运动;
(3)如果人被缩小到一个原子般大小,放到水里,会看到的景象是: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故填: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故答案为:(1)分子;原子和离子;(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在分子自由运动的同时,控制分子的定向运动;(3)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3.解:(1)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故答案为:酒精分子;
(2)易燃性需要通过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酒精的化学性质;故答案为:易燃;
(3)通过A、C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有关;小朱同学猜想液体蒸发还可能与液体种类有关,于是进行如下的探究: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水和酒精,一段时间后观察和比较两倍液体的多少;故答案为:温度;水。
四.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6分)
34.解:(1)原子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该原子的数目,NaClO分子中钠、氯、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1:1;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其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因此氯元素为+1价;
(3)NaClO中氯元素质量分数为:×100%≈47.7%;
答:NaClO中氯元素质量分数为47.7%。
故答案为:
(1)1:1:1;
(2)+1;
(3)47.7%。
35.解:(1)由氕、氘、氚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由氕、氘、氚的原子结构模型图,结合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原子结构模型中的“”表示的粒子是质子;故答案为:质子;
(2)在化合物中氧元素一般显﹣2价,设T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0,则x=+1价;故答案为:+1;
(3)重水是由氘和氧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可表示为D2O,重水和普通水化学性质相似。在海水中重水的质量约占0.02%,则100吨海水中所含氘的质量是:100t×0.02%××100%=0.004t;故答案为:0.004t。
36.解:(1)健康的人的体温一般为37℃左右;阿司匹林进入循环系统后,可作用于脑干中(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此中枢会监视血液温度,引发身体产热或散热的反应.阿司匹林因此有退烧作用;故填:37℃;体温调节;
(2)乙酰水杨酸(C6H13O5N)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N=(12×6):(1×13):(16×5):14=72:13:80:14;故填:72:13:80:14;
(3)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阿司匹林肠溶片不含蛋白质,所以不会在胃里消化,到肠里才会被消化;该成人每天从药物中摄入N元素的质量为:
100mg×90%××2≈14.1mg;故填:蛋白质;14.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