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总复习 课件(共4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总复习 课件(共46张PPT)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八年级上册总复习
美术
第一单元
线条:
美术创作基本的造型手段之一,它在绘画、设计、建筑、雕塑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包括平面造型中的线和立体造型中的线。
美术主要包括: 1、绘画、2雕塑、3设计、4、建筑四大门类(书法、篆刻、摄影、动画、摄像、电脑美术、新媒体艺术等也属于美术)。
造型、色彩、构图
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造型四要素(美术的绘画语言有):线条、明暗、体量、空间。
▲朝元仙仗图(白描 局部)宋代 武宗元
▲缠枝牡丹纹梅瓶(瓷器)宋代
▲菩萨立像 石雕 唐代
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美国 建筑 弗兰克·盖里 【线条】
《宴罢》(红绘式装饰画)
约公元前 490年[古希腊]
造型四要素——线条
明暗(自然界的物理现象):
形成原理:光的照射

观看
远近、感觉
物体
本色、质感
肌理、
环境
变化规律
与光的关系
三大面:
五调子:
明暗与立体
亮面、灰面、暗面
亮面、灰面、暗面、明暗交界线、反光和投影
强弱、远近、角度
有光线、有体积
造型四要素——明暗
▲《圣母玛利亚》素描 达芬奇 意大利
▲《自画像》素描 达芬奇【明暗】
▲《塔吉克新娘》 油画[现代]靳尚谊
体量:
指雕塑或建筑物的规模。体量的差异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
美国篮子大楼
▲上海世博会沙特场馆(建筑) 现代
简洁、饱满的碗状造型设计,具有持续的空间延展性以及视觉上的扩张力。
空间:
建筑、雕塑以实体空间关系体现不同的视觉效果,而绘画作品则是在二维的平面上虚拟性地表现出空间感。
阿尔让特伊的大道(油画)
近代 西斯莱(法国)
画家运用焦点透视法则表现空间关系,在画面中营造了一种虚拟的“三维真实”。
林荫道 霍贝玛 (荷兰)
透视现象是自然界的一种客观现象。西方绘画在自然科学的推动下找到了焦点透视的方法,是绘画中表现深度空间的重要手段。
▲双环 雕塑 亨利·摩尔 英国 【空间】
1、宋代白描作品《朝元仙仗图》中起到主要造型手段的要素是( )。
A、线条 B、明暗 C、体量 D、空间
2、宋代瓷器《缠枝牡丹纹梅瓶》采用的主要造型要素为( )。
A、体量 B、明暗 C、线条 D、空间
3、人类早期的绘画,特别是东方传统的绘画,大多是以( )来进行造型表现。
A 线条 B色彩 C 明暗 D形状
练一练
4、下列四幅图中,分别采用的是那种造型要素( )。
A、线条、明暗、空间、线条 B、明暗、体量、线条、线条
C、线条、体量、空间、空间 D、明暗、明暗、线条、空间
色彩:
色彩可分为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
是视觉最具感染力的艺术语言,而绘画则是最能体现色彩感染力的载体。
色彩三原色:红、黄、蓝
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指不同色的“相貌”。
明度:指色的明暗、深浅程度。
纯度:指色的饱和度。
互补色:色环中180度正对的颜色,互为补色。
类似色:色环中30—90度范围内的颜色,互为类似色。
色调:色彩总倾向,表达一定的情感或营造某种特定的氛围。
大青绿设色绢本,画面色彩均净明丽,富于装饰性。壮丽秀美的山水,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超乎物象之外的精神世界。【装饰性色彩】
▲《千里江山图》局部 北宋 王希孟【散点透视】
《玉兰黄鹂》 中国画 现代工笔 于非闇( àn)
《土地》 油画 中国 现代 罗尔纯 湘乡县人
画面以石青为底色来烘托玉兰花与黄鹂鸟,强烈的色彩对比,生动的表现出了一派晴空万里,鸟语花香的大好春光美景,典雅华贵的色彩令人赏心悦目。
画面中色彩饱满、响亮、与富有韵律的线条结合在一起,在给人以视觉冲击的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情感。
《无题》 油画 现代 德·库宁 美国 抽象表现主义
▲《乌鸦群飞的麦田》 油画 梵高 荷兰 后印象派代表作
色彩随着纵横交错、不同力度的笔触恣意挥洒,没有明晰的界限与秩序,抽象表现主义的杰作。
《乌鸦群飞的麦田》后印象主义画家凡·高对黄色的热爱炽烈而持久。色彩对比鲜明而明亮的麦田,燃烧着画家激情的火焰,倾注着他内心激荡的情感。
表现性色彩
看似平凡的草垛光彩夺目,与天空和远处的树丛交相辉映,构成一曲色与光的交响。【写实性色彩】
画家追求一种简单明快的色彩效果,这幅暖色调为主的作品,明确地表达出了一种温暖、柔和、安适的气氛与情调。【表现性色彩】
▲《干草垛》油画 莫奈 法国 印象派
▲《静物》油画 马蒂斯 法国
▲《出水芙蓉图》 中国画 南宋
作品为了表现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洁、娇艳的姿态与品格,分几十次层层渲染进行赋色,达到了柔和润泽而又美艳动人的艺术境界。【写实性色彩】
构图: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构图的形式法则体现着人类对于形式美规律的认识与运用。
常见的
构图形式
三角形构图
井字形构图
曲线构图(S形构图)
水平线构图
圆形构图
垂直线构图
构图要领
1、主次分明 2、对比明快
3、前后层次 4、疏密关系
构图原则:
1、突出主题
2、追求形式美
黄金分割:又称黄金比,是造型艺术中的一种分割法则。广泛应用于造型艺术中,被认为是最美、最协调的比例,其比值约为1:0.618
《自由引导人民》油画。此画是三角形构图的典范。画中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引导人民的自由女神处在横向黄金分割线处,巷战人群的头部位于纵向黄金分割线的位置。如此人物众多、宏伟而动荡的战斗场面,被画家组织在了一个井然有序的画面构图之中 。
《初踏黄金路》(版画) [现代]李焕民
《露气》(中国画)[现代] 潘天寿
《阳关三叠》(油画)[现代]王宏剑
《吉祥蒙古》(油画)韦尔申


《舞蹈》(油画)[现代]野兽派代表人物 马蒂斯[法国]

构图
1、下列那副名画是采用了垂直线构图:
A《干草垛》 B《格尔尼卡》
C《自由引导人民》 D《吉祥蒙古》
2、下面这幅画的作者是( )。
A、霍达 B、伦勃朗 C、德拉克洛瓦 D、马蒂斯
练一练
第二单元
书籍设计、书籍结构、中国古籍设计、常见的装订方式、手工书设计、藏书印、藏书票、版画种类、常见版画材料
读书、爱书的情节知识点:
书籍设计:
旧称“书籍装帧设计”,狭义的是指书籍的开本、封面、护封和装订形式等属于外观形象的设计,有时仅指封面设计。
书籍设计包括
造型设计、封面设计、扉页设计、护封设计、版式设计、插图设计等。
中国古籍设计:
简册装
卷轴装
经折装
旋风装(龙鳞装)
蝴蝶装
★线装
线装是古代书籍装帧发展成熟的标志。
常见的装订方式:
活页装
线圈装
锁线胶装
无线胶装
古线装
骑马订
·国外的文字记录,经历了使用纸莎草纸、羊皮纸等初始阶段。13世纪左右,中国造纸术传入欧洲,以及后来金属活字版印刷术的发明,成为书籍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德国的古腾堡发明了金属活字版印刷术。
·英国的威廉·莫里斯被誉为现代书籍设计的开拓者。我国现代书籍设计艺术的开拓者和倡导者是鲁迅。中国的书籍设计已经连续多年获得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奖项。
藏书印
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是我国传统篆刻艺术的一种,始于唐代,传承至今。
分类:朱文(阳文)、白文(阴文)。是书法、章法 、刀法 三者的完美结合。
阴刻法
阳刻法
刻文字
刻背景
字凹下
字凸起
白文印章
阴文
朱文印章
阳文
藏书票:
藏书票是指读书人在自己所藏书籍的扉页上贴的一幅小装饰画,作为书籍收藏者的印记。藏书票的构成:图像和文字。
由图像和文字(票主名、拉丁文EXLIBRIS)两部分组成,拉丁文的意思是我的藏书。它小而精,因此被誉为“书上宝石”和“版画珍珠”。藏书票一般用版画方法制作,画面边长一般不超过15厘米。
版画特征:刻板、复印。(复数性、间接性)
▲关祖章藏书票 1910关祖章
(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藏书票)
▲刺猬(wèi)藏书票(木刻) [德国]
(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
第三单元
简称国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用毛笔蘸墨,在宣纸上作画,是画国画最基本的常识。因此,这三种工具在画国画时是缺一不可的。
国画:
分类
主要工具:
毛笔、墨汁、宣纸
毛笔的材质:
羊毫:由山羊毛制成;
狼毫:由黄鼠狼毛制成;
兼毫:一般内芯为狼毫,外围为羊毫。
国画常用的三种纸:
生宣纸:墨韵变化丰富,墨、色层次分明,适用于国画大写意、书法行草。
熟宣纸:生宣加矾制作而成,可反复揉洗,适用于国画工笔、书法小楷。
半生熟宣纸:介于生、熟宣纸之间,适用于小写意和行、楷书写,较易于掌控。
1、按题材分:
花鸟画“借物寓意、借物抒情”
人物画“以形传神”
山水画“意境”
2、按技法分:
工笔画(白描、淡彩、重彩和没骨工笔)
写意画(大写意、小写意和兼工带写)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写意画的重要特征
中锋、侧锋、逆锋、顺锋。中锋用笔线条圆厚饱满,侧锋用笔线条轻薄灵动。
常用的用笔方法:
常用的用墨方法
积墨法
破墨法
泼墨法
用全笔蘸取淡墨,然后再用笔尖儿蘸取一点重墨,这时重墨会自然往上与淡墨融合。侧锋用笔,重墨和淡墨会形成均匀的渐变过渡,这样画出的色块深浅过渡非常均匀,这就是泼墨法。
首先用淡墨在宣纸上画出一块较淡的墨色,在淡墨色水分未干之前,用重墨笔在淡墨上进行覆盖绘制,重墨会随着水分晕染开,适当静置一会儿,重墨会继续晕染,让淡墨和重墨自然衔接,衔接处形成自然的融合效果。
首先使用淡墨,画出一块较淡的颜色,等待墨色变干,然后使用重墨在淡墨上进行覆盖上色,这时两种墨色不会互相融合,各自保持完整的形状。
墨分五色:根据加水的多少,呈现焦、浓、重、淡、清五个色阶,用以表现物象质地和相互关系。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方绘画的典型特征。
常见的题款类型
▲横题
▲直题
多题
▲随形题
▲穿插题
▲满题
画家印章分类
中国画在创作完成后,如觉得密处仍不够满当,或者疏处太空,都可以用印章弥补。用章讲究与画面内容的内在联系,要考虑整幅画的构图、色彩,起到呼应、对比、配合的作用。就画中的位置来说,有引首印、款尾印、拦腰印、压角印、拦边印、平衡印等。从盖印的数量上讲究“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其扶阳抑阴之意”。
闲章:指镌刻姓名、斋室、职官、藏书印等以外的印章。
姓名章: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
斋馆章:表示画家的住处或画室。
▲二羊图(中国画)[元代]赵孟頫(fǔ)
开题款先河的作品
苏轼的作品强调“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固被誉为“以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
唐代王维的《江干雪霁图卷》可称诗与画相结合的渊源,宋代的苏轼赞誉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潇湘竹石图(中国画)[北宋] 苏轼
文人画:以山水、花鸟、木石等为表现题材,借以抒发“灵性”或个人报复。
宋代是文人画的萌芽时期
借物寓意:
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画家将个人的“意”依托在具体的“物”上,“物”便有了某种象征的意义。
▲祖国万岁(中国画)1955 齐白石
▲蔬果图(中国画)清代 吴让之
三远法:
▲平远
▲高远
▲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山水画处理空间关系的“三远法”的确立是中国传统山水画成熟的一个体现。
四君子
梅-高洁傲岸
兰-幽雅空灵
竹-虚心直节
菊-冷艳清贞

岁寒三友
松、竹、梅
写意山水的基本技法介绍:
勾:运笔勾线将物体的外轮廓、主要脉络勾勒出来,它实际起到撑起骨架的作用。
皴(cūn):表现山、石、树的质性,后来超越了对对象的表现而趋向特有的形式美。
擦:运用擦笔需不见笔,显出的墨色“松”而“毛”,可达到苍茫的效果。
点:也称点苔(tāi),可用于表现草苔之类附生于石、树身上的小植物、远山(远景)的小树,也可调整画面的轻重、疏密节奏关系等。
染:皴(cūn)擦后,用淡墨渲染所画之物。
第四单元
布置展览悬挂作品与墙面的角度是20°
中国画的装裱形式:长卷、立轴、镜片、册页。
★★书画作品纸托裱的步骤有:1、托画芯2、上托纸3、上浆4、上板5、裁切。
自己办展览:
书画作品托裱的步骤:
▲上托纸。将宣纸覆盖在作品上,用棕刷刷平。
▲上浆。在作品背面四周约一厘米宽处刷上糨糊。
▲上板。将作品平整地贴上板墙,在下边一个角边留一厘米左右的空隙。
▲裁切。作品干后,撕下,用马蹄刀裁切(注意用刀安全)。托裱完成。
托画芯。用排笔蘸淡浆水刷在作品的背面,同时排出气泡。
第五单元
它是一种以信息传达为目的,集多种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空间视觉传达设计。
展示设计作品欣赏:
视觉传达设计
感知
传达
设计
感知能力
互动交流
设计形式
视听触
现代化
科技手段
设计手段
广告、模型
标志、道具
文字、摄影
包装、印刷
设计要领
内容与形式统一
时间与空间多样
设计理念的个性
目的:提高认知度
展览会
商业环境
博物馆
演示空间
流动展示
信息平台
反馈平台
国画作品欣赏:
▲露气(中国画)[现代] 潘天寿
▲兰花图(中国画)[南宋] 郑思肖
▲蔬果图(中国画)
清代 吴让之
▲祖国万岁(中国画)现代 1955 齐白石
▲千里江山图(中国画)[北宋] 王希孟
▲朝元仙仗图(白描 局部)宋代 武宗元
最后
希望你在美术中找到快乐,试着勇于表现自己,期待你的改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