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优中选优-化学-第07节-化合价及其计算一、单选题1.(2017·湖州模拟)薄荷醇(化学式为C10H20O)可用于糖果、饮料的加香.下列有关薄荷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薄荷醇属于氧化物B.薄荷醇由10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薄荷醇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20:1D.薄荷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6.9%2.(2021八下·拱墅期中)如图是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金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一个金原子的中子数为197.0C.一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8D.一个金原子核带有79个单位的正电荷3.银制容器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变黑,原因是银和空气中的微量硫化物等物质发生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Ag+2H2S+O2=2X+2H O,则X的化学式为( )A.AgS B.Ag O C.Ag S D.Ag O 4.某元素 X 的原子序数为 a,能够形成 Xn-,另一元素Y能够形成与X" 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 Ym+,则Y元素的质子数是( )A.a+m- n B.a+m+n C.a- m- n D.a- m+n5.(2023·宁波模拟)氖气是芯片制造的核心材料之一,很难找到替代的产品。如图是氖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氖气的化学式为NeB.氖原子核内有10个质子C.氖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D.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0.18克6.N (NO ) 是一种新型的火箭燃料。下列有关N(NO )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3种元素组成 B.N、O原子的个数比为1:2C.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D.1个N(NO ) 中含有3个氧分子7.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微粒观: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氯化钠分子B.结构观:H O和H O 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C.能量观: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升高D.守恒观:1g氢气与1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g水8.(2023·金华)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踏上”太空出差”之旅,叩问苍穹。如图为一种火箭推进剂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乙是氧化物B.生成物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gC.反应前后N、H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D.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 中含有氧分子B.2H 表示两个氢分子C.O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CO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10.下列微粒中,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是( )A.Na B.OH C.O D.Mg11.对于Fe、Fe 、Fe 三种微粒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同 ③质量几乎相等 ④等质量的三种微粒所含的质子数相同 ⑤三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12.(2024八下·浙江期末)氕()、氘()、氚()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氕、氘、氚是三种不同的元素 B.三种原子的质量相等C.三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氕原子中的中子数为013.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H ②Fe ③Cu④P O ⑤Fe ⑥NaCl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14.现有32g某可燃物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后,测得生成88g二氧化碳和72g水,关于该可燃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氧化物B.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15.下列各组化合物,所含原子团化合价不同的一组是……( )A.Ca(OH) 、KNO B.KNO 、KClO C.CaCO 、Na SO D.KMnO 、K MnO 16.如图是铜元素和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坐标图,c表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CuS B.Cu S C.Cu S D.CuS 17.假设1个甲原子的质量为n千克,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则1个标准的碳原子的实际质量可以表示为………………( )A.千克 B.12 C.12千克 D.千克18.元素的化合价不同,组成的物质也多种多样,在下列纯净物中,化学式书写及元素的化合价标注均正确的是………………( )A. B. C. D.19.下列物质一定属于混合物的是……………………………( )A.含铁70%的氧化铁(Fe O )B.含氮35%的硝酸铵(NH NO )C.冰和水的混合物D.含碳10%的碳酸钙(CaCO )20.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12可以写成。1个原子的质量为a千克,1个分子的质量为b千克。若以分子中的1个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B. C. D.21. 某元素原子 A 的质子数为 a,若 B 和A 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则B元素的质子数为( )A.a-2+3 B.a-2-3 C.a+2+3 D.a+2-322.(2023九上·余姚月考)某4.4g纯净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3.2g二氧化碳和7.2g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纯净物中含有碳、氢元察,不含氧元素B.该反应中O2和CO2的质量比为14:11C.该反应中O2和H2O的分子数之比为5:4D.该纯净物中C、H原子个数比为3:823.(2023九上·余姚月考)在一个密闭容器中,92g酒精(C2H5OH)不完全燃烧,全部变成CO、CO2和H2O。恢复至室温,所得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6%,则参与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A.174g B.87g C.136g D.91g24.(2021八下·黄岩期中)室温下某气体可能是由SO、CO、N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测得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可能为下列组成中的( )①SO2②SO2、CO ③SO2、N2④CO、N2⑤SO2、CO、N2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④⑤二、填空题25.(1)用化学符号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硫酸铁 ;2个氮分子 ;正二价的镁元素 。(2)写出符号“2CH ”中数字的含义。①“2”表示 。②“4”表示 。(3)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①Fe + 。+2②MgO 。26.(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2)有一种原子,它的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核外有19个电子,它有 个质子,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铁酸钠(化学式为Na FeO )是一种新型杀菌净水剂,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27.(2023八下·路桥期末)科学家对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材料一: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少数元素如Cl是35.5倍,则是由于实验误差造成的。材料二:1886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大胆假设: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材料三:1961年8月,国际上采用12C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1)在克鲁克斯的假设中,同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 。(2)结合已学知识和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可多选)A.自然界中大部分元素都有同位素原子,由此推测大部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整数B.CI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5,其自然界仅有的两种同位素原子中,35Cl和37CI的原子个数比约为1:1C.自然界中氢以氕、氘、氚三种同位素的形式存在,氕占百分比达99.9844%,则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D.在化学变化中某金属原子失去电子与其他原子化合,计算该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时不能使用该金属元素原来的相对原子质量三、解答题2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第一周期 1H 2He第二周期 3Li 4Be 5B 6C ① 80 9F 10Ne第三周期 11Na 12Mg 13Al 14Si 15P 16S 17Cl 18Ar(1)表中,①所示元素的名称是 ,含氧化合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化学式为 。(2)X 与Ar的核外电子数相同,X的元素名称是 ,表中与它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3)碳一14是碳的一种具放射性的同位素,现常用碳-14呼气检查胃部有没有出现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碳一14的中子数为 ,由碳一14构成的 C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9.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图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食用碘盐”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3)上述“含碘量”中的碘是指 。(填序号)。①碘酸钾 ②碘元素 ③碘单质 ④碘分子(4)由上述“文字说明”可推测碘酸钾的一种化学性质是 。(5)碘酸钾中钾元素、碘元素的质量比是 ,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结果精确到0.1%)。(6)通过计算说明,上述“加碘食盐”1000克中含碘酸钾的最低质量为多少毫克?30.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所示中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与B的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 (填字母)。(3)D的粒子符号为 。(4)B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四、综合说理题31.化合价是一个重要的化学概念,科学上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下面是对元素化合价的部分探究过程。【提出问题一】元素正、负化合价有何规律?推测一:金属元素都显正价;推测二:非金属元素只有负价。【举例及分析一】(1)NaCl、FeO、Al O 中金属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2、+3,其他金属也都显正价,则推测一正确。金属都显正价的原因可能为 (2)H O、SO 、CO 中H、O、S、C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2、+4、+4,说明推测二 (填“成立”或“不成立”)。(3)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非金属元素显 价。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进行分析;B、根据薄荷醇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薄荷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符合氧化物的概念,故选项说法错误;B、薄荷醇是由薄荷醇分子构成的,1个薄荷醇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C、薄荷醇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20):(16×1)≠10:20:1,故选项说法错误;D、薄荷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2.【答案】D【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如果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则为金属元素;(2)(3)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为元素的名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的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正下方的数是相对原子质量;(4)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解答】A.金元素本身就是金属元素,故A错误;B.根据图片可知,金原子的质子数为79,相对原子质量为197,那么中子数为:197-79=118,故B错误;C.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79,故C错误;D.金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79,因此带有79个单位的正电荷,故D正确。故选D。3.【答案】C【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的化学式。【解答】根据方程式 4Ag+2H2S+O2=2X+2H O 得到:4Ag+4H+2S+2O=2X+4H+2O,解得:2X=4Ag+2S,解得:X=Ag2S。故选C。4.【答案】B【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据此分析解答。【解答】 某元素 X 的原子序数为 a,则核外电子数为a,能够得到n个电子形成 Xn-。Y元素失去m个电子形成Ym+,那么得到:a+n=x-m,解得:x=a+n+m。故选B。5.【答案】D【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解答】A、 氖气由原子构成,化学式为Ne ,不符合题意;B、 氖原子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10,不符合题意;C、 氖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 ,不符合题意;D、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18,单位为“1”省略不写,符合题意;故选D。6.【答案】C【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A.在化学式中,一种符号代表一种元素;BD.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C.根据燃料的用途判断。【解答】A.根据化学式 N (NO ) 可知,这种燃料由N、O共2种元素组成,故A错误;B.根据化学式 N (NO ) 可知,N、O原子的个数比为4:6=2:3,故B错误;C.火箭燃料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故C正确;D.1个N(NO ) 分子中含有6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故D错误。 故选C。7.【答案】B【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A.根据氯化钠的微粒构成判断;B.分子是决定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C.根据物质溶于水时吸热还是放热的知识判断;D.根据氢气和氧气的反应规律判断。【解答】A.微粒观: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氯离子和钠离子,故A错误;B.结构观:H O和H O 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B正确;C.能量观: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故C错误;D.守恒观: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时二者的质量之比:4:32=1:8,因此1g氢气和8g氧气充分反应,故D错误。故选B。8.【答案】D【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原子质量;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解析】【分析】(1)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2)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3)根据化合价的知识判断;(4)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解答】根据反应的分子模型图可知,甲是N2O4、乙是N2H4、丙是N2、丁是H2O,该化学方程式为:N2O4+2N2H43N2+4H2O;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乙物质是N2H4,不含氧元素,肯定不是氧化物,故A错误;B.丙的化学式N2,它的相对分子质量:14×2=28,它的单位不是“g”而是“1”,故B错误;C.反应前,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和-2价,反应后它的化合价变成0价,而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故C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故D正确。故选D。9.【答案】D【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ABD.根据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解答;C.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解答】A.SO 中含有氧原子,故A错误;B.2H 表示两个氢原子,故B错误;C.O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故C错误;D.CO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D正确。故选D。10.【答案】B【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A.Na 是Na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此时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故A不合题意;B.OH 是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此时核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故B符合题意;CD.O 和Mg都不带电荷,即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C、D不合题意。故选B。11.【答案】A【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原子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原子得到电子带负电荷,据此分析判断。【解答】根据题意可知,Fe2+是Fe原子失去2个电子构成,Fe3+是Fe原子失去3个电子构成。三者同属于一种元素在,则核电荷数相同,故①正确,②错误;由于电子几乎没有质量,因此三种粒子的质量几乎相等,故③正确;三种粒子同属于一种元素,则等质量的三种微粒所含的质子数相同,故④正确;粒子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因此化学性质不同,故⑤错误。那么正确的是①③④。故选A。12.【答案】D【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进行分析解答。【解答】A.这三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因此属于同种元素,故A错误;B.三种原子的中子数不同,质量不相等,故B错误;C.三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也相同,故C错误;D.氕原子的质量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1,因此其中子数为0,故D正确。故答案为:D。13.【答案】B【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A、根据元素符号表示一个原子分析;B、根据金属由原子构成,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化学式,化合物化学式书写分析;C、根据铁离子和亚铁离子都属于铁元素,质子数相同,但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分析;D、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分析。【解答】A、 ①H表示一个原子,不能表示分子,⑥表示氯化钠这种物质,氯化钠由离子构成,没有分子 ,不符合题意;B、 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符合题意;C、 ②⑤的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同 ,不符合题意;D、④中的数字“5”表示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有5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故选B。14.【答案】B【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再用二氧化碳的质量和水的质量分别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氧元素的质量,最后相加与氧气质量比较即可。【解答】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88g+72g-32g=128g,8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88g××100%=24g,氧元素的质量为:88g-24g=64g,72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72g××100%=8g,氧元素的质量为:72g-8g=64g,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来自于该可燃物,该可燃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64g+64g-128g=0,则该可燃物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故选D。15.【答案】D【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分析。【解答】A. 氢氧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化合价都是-1价,故不符合题意;B. 硝酸根离子和氯酸根离子化合价都是-1价,故不符合题意;C. 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化合价都是-2价,故不符合题意;D. KMnO4中高锰酸根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K2MnO4中锰酸根离子的化合价为-2价,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6.【答案】C【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图像,c点物质中铜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2价,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解答】根据图像,c点物质中铜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2价,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所以表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u2S。故答案为:C。17.【答案】A【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解答】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b=mC=kg故答案为:A。18.【答案】A【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元素的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号前数后。【解答】A. 氮气是一种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化学式以及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正确,故正确;B. 氯化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表示为,故错误;C. 氢氧化钠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但化学式错误,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OH,故错误;D. 五氧化二磷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但化学式错误,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故错误;故答案为:A。19.【答案】D【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纯物质(元素或化合物)没有经化学变化而组成的物质。【解答】A. 氧化铁中铁元素质量分数==70%,含铁70%的氧化铁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B. 硝酸铵中氮元素质量分数==35%,含氮35%的硝酸铵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C. 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一定属于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D. 碳酸钙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是12%,含碳10%的碳酸钙一定是混合物,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0.【答案】D【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题意,1个12C原子的质量为a千克,1个12CO2分子的质量为b千克。可知:12CO2分子中的1个氧原子质量=kg;12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析。【解答】由题意,1个12C原子的质量为a千克,1个12CO2分子的质量为b千克。可知:12CO2分子中的1个氧原子质量=kg;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求法可知,12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故答案为:D。21.【答案】C【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根据阳离子是原子失电子形成,阴离子是原子得电子形成,由两离子所带电荷数及核外电子数关系确定B元素质子数分析。【解答】阳离子是原子失电子形成,阴离子是原子得电子形成,某元素原子 A 的质子数为 a,若 B 和A 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设B元素的质子数为x,则a+2=x-3,则x=a+2+3;故选C。22.【答案】B【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纯净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由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计算出氧气质量,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即为纯净物中碳元素质量,水中氢元素质量即为纯净物中氢元素质量,由此确定纯净物中不含氧元素,结合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解答】A、 某4.4g纯净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3.2g二氧化碳和7.2g水 ,则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纯净物中碳元素质量为,氢元素质量为,则该纯净物中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不符合题意;B、 该反应中消耗氧气质量为13.2g+7.2g-4.4g=16g,则O2和CO2的质量比为16g:13.2g=40:33 ,符合题意;C、 该反应中O2和H2O的分子数之比为,不符合题意;D、 该纯净物中C、H原子个数比为,不符合题意;故选B.23.【答案】D【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解答】 92g酒精中碳元素质量为,碳元素全部转化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反应后所得气体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其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6% ,则碳元素质量分数为64%,则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质量为,酒精中氢元素质量为,则生成水的质量为,参与反应的氧气质量为108g+75g-92g=91g.故选D。24.【答案】D【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因为S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C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N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题中50%为混合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的平均值;所以该气体可能为:可能是①SO2;也可以一种大于50%一种小于50%,即 ④ CO与N2;也可以是三种气体 SO2、CO、N2 的混合物 ⑤ ;不可能出现 ② SO2与CO的组合;也不可能是 ③SO2、N2 的组合.【解答】A. ②SO2、CO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一定大于50%;③SO2、N2 中一定小于50%,故A错误;B.②SO2、CO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一定大于50%;③SO2、N2 中一定小于50%,故B错误;C.②SO2、CO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一定大于50%,故C错误;D. ①SO2中刚好是50%符合, ④ CO中大于50%,N2中小于50%符合, ⑤SO2中刚好是50%,CO中大于50%,N2中小于50%符合,故D正确。故答案为:D。25.【答案】(1)2OH-;Fe2(SO4)3;2N2;Mg(2)2个甲烷分子;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 个氢原子(3)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离子的书写与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学式前有数字表示多个分子。元素的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号前数后。(2)①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②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该原子的个数。(3)① 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② 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解答】(1)两个氢氧根离子表示2OH-;硫酸铁中铁元素显+3价,硫酸根为-2价,化学式为Fe2(SO4)3;2个氮分子表示为2N2;正二价的镁元素表示为。(2)符号“2CH4”中数字的含义。①“2”表示2个甲烷分子。②“4”表示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 个氢原子。(3)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① Fe2+数字“2”的含义表示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②数字“2”的含义表示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26.【答案】(1)H2(2)19;39(3)+6【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是最小的分析。(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质子数。(3)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解答】(1)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是最小的,所以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氢气,化学式是H2。(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有一种原子,它的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核外有19个电子,它有19个质子,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质子数=20+19=39。(3)铁酸钠(化学式为Na2FeO4)是一种新型杀菌净水剂,铁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2+x+(-2)×4=0,x=+6,所以,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6。27.【答案】(1)中子(2)A;C【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同位素【解析】【分析】(1)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中子数来分析解答,(2)A.根据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来分析解答;B.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两种两种同位素原子的平均值来分析解答;C.根据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来分析解答;D.根据电子的质量很小来分析解答。【解答】(1)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同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中子;(2)A.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则大部分元素都有同位素原子,由此可推测出大部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整数,故A正确;B.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则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5,它的两种同位素原子 所占的百分比大于,故B错误;C.白然界中氢以氕、氘、氚三种同位素的形式存在。氕占百分比达99.9844%,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则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故C正确;D.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在化学变化中某金属原子失去电子与其他原子化合,计算该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时继续使用该金属元素原来的相对原子质量,故D错误。故答案为:(1)中子;( 2 ) AC。28.【答案】(1)氮;H O(2)硫;氧(3)8;46【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周期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确定①处的原子序数,确定元素种类。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据此分析解答。(2)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据此计算X的核电荷数即可。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列为同一族,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①的原子序数为7,则元素名称为氮。含氧化合物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而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是氢元素,则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化学式为H2O;(2)根据表格可知,Ar的原子序数为18,即核外电子数为18。而X2-其实是X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即:X+2=18,解得:X=16,则该元素为硫元素。O和S在同一列,因此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3)碳-14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质子数为6,则中子数为:14-6=8;由碳一14构成的 C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6×2=46。29.【答案】(1)混合物(2)+5(3)②(4)受热易分解(5)39:127;59.3%(6)由题图可知,每1kg碘盐最少含碘量20mg,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碘盐中含碘酸钾的最低质量为。【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1)根据混合物的概念分析。(2)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3)宏观上,元素组成物质。(4)根据“文字说明”需要避光、避热保存分析。(5)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1)“食用碘盐”含有氯化钠、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2)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碘酸钾中钾元素为+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3=0x=+5所以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3)上述“含碘量”中的碘是指碘元素 ,与单质、分子、离子、原子等形式无关。故答案为:②。(4)由上述“文字说明”需要避光、避热保存,可推测碘酸钾的一种化学性质是受热易分解。(5)碘酸钾中钾元素、碘元素的质量比=39:127,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59.3%。30.【答案】(1)79.90(2)E(3)Na (4)NaBr【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A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2)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分析。(3)根据D是钠离子分析。(4)先分析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解答】(1)图A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9.90。(2)与B的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E,这是因为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B最外层电子数相等。(3)D是钠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质子数为11 ,可以表示为Na+。(4)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溴离子,在化合物中化合价是-1价,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反应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带上1个单位正电荷,在化合物中化合价是+1价,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溴元素和钠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31.【答案】(1)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失去电子,不能得到电子(2)不成立(3)负【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根据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失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因此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都显正价,而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即有负价也有正价,且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化合价,分析。【解答】(1)NaCl、FeO、Al O 中金属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2、+3,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失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因此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都显正价,推测一正确。(2)推测二: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负价;而H2O、SO2、CO2中氢、氧、硫、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2、+4、+4,说明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即有负价也有正价,即推测二不成立。(3)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失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因此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都显正价,所以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非金属元素显负价。1 / 1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优中选优-化学-第07节-化合价及其计算一、单选题1.(2017·湖州模拟)薄荷醇(化学式为C10H20O)可用于糖果、饮料的加香.下列有关薄荷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薄荷醇属于氧化物B.薄荷醇由10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薄荷醇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20:1D.薄荷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6.9%【答案】D【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进行分析;B、根据薄荷醇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薄荷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符合氧化物的概念,故选项说法错误;B、薄荷醇是由薄荷醇分子构成的,1个薄荷醇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C、薄荷醇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20):(16×1)≠10:20:1,故选项说法错误;D、薄荷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2.(2021八下·拱墅期中)如图是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金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一个金原子的中子数为197.0C.一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8D.一个金原子核带有79个单位的正电荷【答案】D【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如果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则为金属元素;(2)(3)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为元素的名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的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正下方的数是相对原子质量;(4)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解答】A.金元素本身就是金属元素,故A错误;B.根据图片可知,金原子的质子数为79,相对原子质量为197,那么中子数为:197-79=118,故B错误;C.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79,故C错误;D.金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79,因此带有79个单位的正电荷,故D正确。故选D。3.银制容器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变黑,原因是银和空气中的微量硫化物等物质发生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Ag+2H2S+O2=2X+2H O,则X的化学式为( )A.AgS B.Ag O C.Ag S D.Ag O 【答案】C【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的化学式。【解答】根据方程式 4Ag+2H2S+O2=2X+2H O 得到:4Ag+4H+2S+2O=2X+4H+2O,解得:2X=4Ag+2S,解得:X=Ag2S。故选C。4.某元素 X 的原子序数为 a,能够形成 Xn-,另一元素Y能够形成与X" 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 Ym+,则Y元素的质子数是( )A.a+m- n B.a+m+n C.a- m- n D.a- m+n【答案】B【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据此分析解答。【解答】 某元素 X 的原子序数为 a,则核外电子数为a,能够得到n个电子形成 Xn-。Y元素失去m个电子形成Ym+,那么得到:a+n=x-m,解得:x=a+n+m。故选B。5.(2023·宁波模拟)氖气是芯片制造的核心材料之一,很难找到替代的产品。如图是氖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氖气的化学式为NeB.氖原子核内有10个质子C.氖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D.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0.18克【答案】D【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解答】A、 氖气由原子构成,化学式为Ne ,不符合题意;B、 氖原子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10,不符合题意;C、 氖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 ,不符合题意;D、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18,单位为“1”省略不写,符合题意;故选D。6.N (NO ) 是一种新型的火箭燃料。下列有关N(NO )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3种元素组成 B.N、O原子的个数比为1:2C.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D.1个N(NO ) 中含有3个氧分子【答案】C【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A.在化学式中,一种符号代表一种元素;BD.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C.根据燃料的用途判断。【解答】A.根据化学式 N (NO ) 可知,这种燃料由N、O共2种元素组成,故A错误;B.根据化学式 N (NO ) 可知,N、O原子的个数比为4:6=2:3,故B错误;C.火箭燃料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故C正确;D.1个N(NO ) 分子中含有6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故D错误。 故选C。7.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微粒观: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氯化钠分子B.结构观:H O和H O 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C.能量观: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升高D.守恒观:1g氢气与1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g水【答案】B【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A.根据氯化钠的微粒构成判断;B.分子是决定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C.根据物质溶于水时吸热还是放热的知识判断;D.根据氢气和氧气的反应规律判断。【解答】A.微粒观: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氯离子和钠离子,故A错误;B.结构观:H O和H O 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B正确;C.能量观: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故C错误;D.守恒观: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时二者的质量之比:4:32=1:8,因此1g氢气和8g氧气充分反应,故D错误。故选B。8.(2023·金华)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踏上”太空出差”之旅,叩问苍穹。如图为一种火箭推进剂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乙是氧化物B.生成物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gC.反应前后N、H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D.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答案】D【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原子质量;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解析】【分析】(1)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2)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3)根据化合价的知识判断;(4)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解答】根据反应的分子模型图可知,甲是N2O4、乙是N2H4、丙是N2、丁是H2O,该化学方程式为:N2O4+2N2H43N2+4H2O;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乙物质是N2H4,不含氧元素,肯定不是氧化物,故A错误;B.丙的化学式N2,它的相对分子质量:14×2=28,它的单位不是“g”而是“1”,故B错误;C.反应前,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和-2价,反应后它的化合价变成0价,而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故C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故D正确。故选D。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 中含有氧分子B.2H 表示两个氢分子C.O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CO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答案】D【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ABD.根据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解答;C.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解答】A.SO 中含有氧原子,故A错误;B.2H 表示两个氢原子,故B错误;C.O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故C错误;D.CO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D正确。故选D。10.下列微粒中,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是( )A.Na B.OH C.O D.Mg【答案】B【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A.Na 是Na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此时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故A不合题意;B.OH 是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此时核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故B符合题意;CD.O 和Mg都不带电荷,即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C、D不合题意。故选B。11.对于Fe、Fe 、Fe 三种微粒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同 ③质量几乎相等 ④等质量的三种微粒所含的质子数相同 ⑤三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答案】A【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原子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原子得到电子带负电荷,据此分析判断。【解答】根据题意可知,Fe2+是Fe原子失去2个电子构成,Fe3+是Fe原子失去3个电子构成。三者同属于一种元素在,则核电荷数相同,故①正确,②错误;由于电子几乎没有质量,因此三种粒子的质量几乎相等,故③正确;三种粒子同属于一种元素,则等质量的三种微粒所含的质子数相同,故④正确;粒子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因此化学性质不同,故⑤错误。那么正确的是①③④。故选A。12.(2024八下·浙江期末)氕()、氘()、氚()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氕、氘、氚是三种不同的元素 B.三种原子的质量相等C.三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氕原子中的中子数为0【答案】D【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进行分析解答。【解答】A.这三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因此属于同种元素,故A错误;B.三种原子的中子数不同,质量不相等,故B错误;C.三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也相同,故C错误;D.氕原子的质量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1,因此其中子数为0,故D正确。故答案为:D。13.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H ②Fe ③Cu④P O ⑤Fe ⑥NaCl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答案】B【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A、根据元素符号表示一个原子分析;B、根据金属由原子构成,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化学式,化合物化学式书写分析;C、根据铁离子和亚铁离子都属于铁元素,质子数相同,但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分析;D、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分析。【解答】A、 ①H表示一个原子,不能表示分子,⑥表示氯化钠这种物质,氯化钠由离子构成,没有分子 ,不符合题意;B、 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符合题意;C、 ②⑤的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同 ,不符合题意;D、④中的数字“5”表示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有5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故选B。14.现有32g某可燃物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后,测得生成88g二氧化碳和72g水,关于该可燃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氧化物B.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答案】B【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再用二氧化碳的质量和水的质量分别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氧元素的质量,最后相加与氧气质量比较即可。【解答】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88g+72g-32g=128g,8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88g××100%=24g,氧元素的质量为:88g-24g=64g,72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72g××100%=8g,氧元素的质量为:72g-8g=64g,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来自于该可燃物,该可燃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64g+64g-128g=0,则该可燃物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故选D。15.下列各组化合物,所含原子团化合价不同的一组是……( )A.Ca(OH) 、KNO B.KNO 、KClO C.CaCO 、Na SO D.KMnO 、K MnO 【答案】D【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分析。【解答】A. 氢氧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化合价都是-1价,故不符合题意;B. 硝酸根离子和氯酸根离子化合价都是-1价,故不符合题意;C. 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化合价都是-2价,故不符合题意;D. KMnO4中高锰酸根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K2MnO4中锰酸根离子的化合价为-2价,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6.如图是铜元素和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坐标图,c表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CuS B.Cu S C.Cu S D.CuS 【答案】C【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图像,c点物质中铜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2价,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解答】根据图像,c点物质中铜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2价,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所以表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u2S。故答案为:C。17.假设1个甲原子的质量为n千克,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则1个标准的碳原子的实际质量可以表示为………………( )A.千克 B.12 C.12千克 D.千克【答案】A【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解答】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b=mC=kg故答案为:A。18.元素的化合价不同,组成的物质也多种多样,在下列纯净物中,化学式书写及元素的化合价标注均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A【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元素的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号前数后。【解答】A. 氮气是一种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化学式以及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正确,故正确;B. 氯化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表示为,故错误;C. 氢氧化钠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但化学式错误,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OH,故错误;D. 五氧化二磷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但化学式错误,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故错误;故答案为:A。19.下列物质一定属于混合物的是……………………………( )A.含铁70%的氧化铁(Fe O )B.含氮35%的硝酸铵(NH NO )C.冰和水的混合物D.含碳10%的碳酸钙(CaCO )【答案】D【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纯物质(元素或化合物)没有经化学变化而组成的物质。【解答】A. 氧化铁中铁元素质量分数==70%,含铁70%的氧化铁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B. 硝酸铵中氮元素质量分数==35%,含氮35%的硝酸铵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C. 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一定属于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D. 碳酸钙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是12%,含碳10%的碳酸钙一定是混合物,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0.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12可以写成。1个原子的质量为a千克,1个分子的质量为b千克。若以分子中的1个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B. C. D.【答案】D【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题意,1个12C原子的质量为a千克,1个12CO2分子的质量为b千克。可知:12CO2分子中的1个氧原子质量=kg;12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析。【解答】由题意,1个12C原子的质量为a千克,1个12CO2分子的质量为b千克。可知:12CO2分子中的1个氧原子质量=kg;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求法可知,12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故答案为:D。21. 某元素原子 A 的质子数为 a,若 B 和A 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则B元素的质子数为( )A.a-2+3 B.a-2-3 C.a+2+3 D.a+2-3【答案】C【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根据阳离子是原子失电子形成,阴离子是原子得电子形成,由两离子所带电荷数及核外电子数关系确定B元素质子数分析。【解答】阳离子是原子失电子形成,阴离子是原子得电子形成,某元素原子 A 的质子数为 a,若 B 和A 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设B元素的质子数为x,则a+2=x-3,则x=a+2+3;故选C。22.(2023九上·余姚月考)某4.4g纯净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3.2g二氧化碳和7.2g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纯净物中含有碳、氢元察,不含氧元素B.该反应中O2和CO2的质量比为14:11C.该反应中O2和H2O的分子数之比为5:4D.该纯净物中C、H原子个数比为3:8【答案】B【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纯净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由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计算出氧气质量,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即为纯净物中碳元素质量,水中氢元素质量即为纯净物中氢元素质量,由此确定纯净物中不含氧元素,结合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解答】A、 某4.4g纯净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3.2g二氧化碳和7.2g水 ,则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纯净物中碳元素质量为,氢元素质量为,则该纯净物中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不符合题意;B、 该反应中消耗氧气质量为13.2g+7.2g-4.4g=16g,则O2和CO2的质量比为16g:13.2g=40:33 ,符合题意;C、 该反应中O2和H2O的分子数之比为,不符合题意;D、 该纯净物中C、H原子个数比为,不符合题意;故选B.23.(2023九上·余姚月考)在一个密闭容器中,92g酒精(C2H5OH)不完全燃烧,全部变成CO、CO2和H2O。恢复至室温,所得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6%,则参与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A.174g B.87g C.136g D.91g【答案】D【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解答】 92g酒精中碳元素质量为,碳元素全部转化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反应后所得气体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其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6% ,则碳元素质量分数为64%,则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质量为,酒精中氢元素质量为,则生成水的质量为,参与反应的氧气质量为108g+75g-92g=91g.故选D。24.(2021八下·黄岩期中)室温下某气体可能是由SO、CO、N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测得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可能为下列组成中的( )①SO2②SO2、CO ③SO2、N2④CO、N2⑤SO2、CO、N2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④⑤【答案】D【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因为S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C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N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题中50%为混合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的平均值;所以该气体可能为:可能是①SO2;也可以一种大于50%一种小于50%,即 ④ CO与N2;也可以是三种气体 SO2、CO、N2 的混合物 ⑤ ;不可能出现 ② SO2与CO的组合;也不可能是 ③SO2、N2 的组合.【解答】A. ②SO2、CO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一定大于50%;③SO2、N2 中一定小于50%,故A错误;B.②SO2、CO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一定大于50%;③SO2、N2 中一定小于50%,故B错误;C.②SO2、CO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一定大于50%,故C错误;D. ①SO2中刚好是50%符合, ④ CO中大于50%,N2中小于50%符合, ⑤SO2中刚好是50%,CO中大于50%,N2中小于50%符合,故D正确。故答案为:D。二、填空题25.(1)用化学符号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硫酸铁 ;2个氮分子 ;正二价的镁元素 。(2)写出符号“2CH ”中数字的含义。①“2”表示 。②“4”表示 。(3)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①Fe + 。+2②MgO 。【答案】(1)2OH-;Fe2(SO4)3;2N2;Mg(2)2个甲烷分子;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 个氢原子(3)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离子的书写与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学式前有数字表示多个分子。元素的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号前数后。(2)①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②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该原子的个数。(3)① 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② 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解答】(1)两个氢氧根离子表示2OH-;硫酸铁中铁元素显+3价,硫酸根为-2价,化学式为Fe2(SO4)3;2个氮分子表示为2N2;正二价的镁元素表示为。(2)符号“2CH4”中数字的含义。①“2”表示2个甲烷分子。②“4”表示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 个氢原子。(3)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① Fe2+数字“2”的含义表示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②数字“2”的含义表示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26.(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2)有一种原子,它的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核外有19个电子,它有 个质子,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铁酸钠(化学式为Na FeO )是一种新型杀菌净水剂,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答案】(1)H2(2)19;39(3)+6【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是最小的分析。(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质子数。(3)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解答】(1)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是最小的,所以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氢气,化学式是H2。(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有一种原子,它的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核外有19个电子,它有19个质子,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质子数=20+19=39。(3)铁酸钠(化学式为Na2FeO4)是一种新型杀菌净水剂,铁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2+x+(-2)×4=0,x=+6,所以,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6。27.(2023八下·路桥期末)科学家对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材料一: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少数元素如Cl是35.5倍,则是由于实验误差造成的。材料二:1886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大胆假设: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材料三:1961年8月,国际上采用12C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1)在克鲁克斯的假设中,同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 。(2)结合已学知识和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可多选)A.自然界中大部分元素都有同位素原子,由此推测大部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整数B.CI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5,其自然界仅有的两种同位素原子中,35Cl和37CI的原子个数比约为1:1C.自然界中氢以氕、氘、氚三种同位素的形式存在,氕占百分比达99.9844%,则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D.在化学变化中某金属原子失去电子与其他原子化合,计算该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时不能使用该金属元素原来的相对原子质量【答案】(1)中子(2)A;C【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同位素【解析】【分析】(1)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中子数来分析解答,(2)A.根据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来分析解答;B.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两种两种同位素原子的平均值来分析解答;C.根据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来分析解答;D.根据电子的质量很小来分析解答。【解答】(1)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同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中子;(2)A.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则大部分元素都有同位素原子,由此可推测出大部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整数,故A正确;B.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则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5,它的两种同位素原子 所占的百分比大于,故B错误;C.白然界中氢以氕、氘、氚三种同位素的形式存在。氕占百分比达99.9844%,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则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故C正确;D.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在化学变化中某金属原子失去电子与其他原子化合,计算该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时继续使用该金属元素原来的相对原子质量,故D错误。故答案为:(1)中子;( 2 ) AC。三、解答题2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第一周期 1H 2He第二周期 3Li 4Be 5B 6C ① 80 9F 10Ne第三周期 11Na 12Mg 13Al 14Si 15P 16S 17Cl 18Ar(1)表中,①所示元素的名称是 ,含氧化合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化学式为 。(2)X 与Ar的核外电子数相同,X的元素名称是 ,表中与它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3)碳一14是碳的一种具放射性的同位素,现常用碳-14呼气检查胃部有没有出现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碳一14的中子数为 ,由碳一14构成的 C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答案】(1)氮;H O(2)硫;氧(3)8;46【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周期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确定①处的原子序数,确定元素种类。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据此分析解答。(2)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据此计算X的核电荷数即可。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列为同一族,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①的原子序数为7,则元素名称为氮。含氧化合物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而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是氢元素,则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化学式为H2O;(2)根据表格可知,Ar的原子序数为18,即核外电子数为18。而X2-其实是X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即:X+2=18,解得:X=16,则该元素为硫元素。O和S在同一列,因此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3)碳-14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质子数为6,则中子数为:14-6=8;由碳一14构成的 C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6×2=46。29.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图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食用碘盐”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3)上述“含碘量”中的碘是指 。(填序号)。①碘酸钾 ②碘元素 ③碘单质 ④碘分子(4)由上述“文字说明”可推测碘酸钾的一种化学性质是 。(5)碘酸钾中钾元素、碘元素的质量比是 ,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结果精确到0.1%)。(6)通过计算说明,上述“加碘食盐”1000克中含碘酸钾的最低质量为多少毫克?【答案】(1)混合物(2)+5(3)②(4)受热易分解(5)39:127;59.3%(6)由题图可知,每1kg碘盐最少含碘量20mg,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碘盐中含碘酸钾的最低质量为。【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1)根据混合物的概念分析。(2)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3)宏观上,元素组成物质。(4)根据“文字说明”需要避光、避热保存分析。(5)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1)“食用碘盐”含有氯化钠、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2)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碘酸钾中钾元素为+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3=0x=+5所以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3)上述“含碘量”中的碘是指碘元素 ,与单质、分子、离子、原子等形式无关。故答案为:②。(4)由上述“文字说明”需要避光、避热保存,可推测碘酸钾的一种化学性质是受热易分解。(5)碘酸钾中钾元素、碘元素的质量比=39:127,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59.3%。30.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所示中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与B的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 (填字母)。(3)D的粒子符号为 。(4)B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答案】(1)79.90(2)E(3)Na (4)NaBr【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A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2)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分析。(3)根据D是钠离子分析。(4)先分析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解答】(1)图A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9.90。(2)与B的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E,这是因为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B最外层电子数相等。(3)D是钠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质子数为11 ,可以表示为Na+。(4)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溴离子,在化合物中化合价是-1价,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反应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带上1个单位正电荷,在化合物中化合价是+1价,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溴元素和钠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四、综合说理题31.化合价是一个重要的化学概念,科学上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下面是对元素化合价的部分探究过程。【提出问题一】元素正、负化合价有何规律?推测一:金属元素都显正价;推测二:非金属元素只有负价。【举例及分析一】(1)NaCl、FeO、Al O 中金属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2、+3,其他金属也都显正价,则推测一正确。金属都显正价的原因可能为 (2)H O、SO 、CO 中H、O、S、C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2、+4、+4,说明推测二 (填“成立”或“不成立”)。(3)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非金属元素显 价。【答案】(1)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失去电子,不能得到电子(2)不成立(3)负【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根据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失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因此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都显正价,而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即有负价也有正价,且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化合价,分析。【解答】(1)NaCl、FeO、Al O 中金属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2、+3,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失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因此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都显正价,推测一正确。(2)推测二: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负价;而H2O、SO2、CO2中氢、氧、硫、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2、+4、+4,说明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即有负价也有正价,即推测二不成立。(3)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失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因此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都显正价,所以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非金属元素显负价。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优中选优-化学-第07节-化合价及其计算(学生版).docx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优中选优-化学-第07节-化合价及其计算(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