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挫折教育 积极心理】拨云见日 拥抱天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挫折教育 积极心理】拨云见日 拥抱天光

资源简介

【初中挫折教育 积极心理】拨云见日 拥抱天光
课程信息
道具:活动纸、书夹、白纸
场地要求:有大概两个4*4㎡的空地
学生年龄:初中段
设计理念
辅导对象为初中生。成长道路上,面对挫折是不可或缺的一课。青少年时期,由于心智尚在发育中,往往难以妥善处理挫折,容易导致负面情绪。
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内容,初中阶段的心理教育重在提升学生承受失败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因此,本节课结合成长型思维理论来设计课程内容,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面对挫折,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区分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并运用正确的方式来对待挫折。
过程与方法:通过天鹅进化论、正念冥想、意象绘画、角色雕塑、案例分析等,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挫折,感受两种思维方式带来的不同效果。
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改变对挫折的负面感受,转换成更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培养出能够经受考验的良好心态。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正确看待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突出重点措施: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通过热身游戏体验挫折;通过意象绘画转变对挫折的角度;通过角色雕塑对比两种思维的效果;通过分类游戏和案例分析引入新的语言模式;最后联系自己现实生活,运用成长型思维。
难点:转换一种新的角度,了解对成功和失败的解读会影响之后的行动,可以改变对待挫折的看法,主动改变固定思维,并学习用成长型思维来应对挫折。
突破难点措施:通过意象绘画中的前后对比提问,对挫折(老虎)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通过扮演“遇到困难的人”,学会区分固定思维和成长思维的思维模式;通过改变语言模式,掌握成长型思维的能力。
课程环节:
一、热身阶段:天鹅进化论
二、展开阶段:森林之旅
三、深入阶段:两种思维
四、收尾阶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天鹅进化论
1、游戏规则:
“鹅蛋” (全蹲) →“小鸭” (半蹲) → “黑鸭” (直立) → “天鹅” (飞上讲台)
赢的同学进化到下一阶段,输的退化到上一阶段,直到进化成天鹅飞入“天鹅池”,与老师击掌。
2、教师提问,学生分享:
(1)请“天鹅池”的同学谈一谈: 你的经历 你的感受
(2)有没有一直都是“鹅蛋”的同学呢?你是什么感受?
(3)其他感觉“坎坷”的同学,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否经历了起伏?
【活动意图】该环节为热身活动。通过游戏,调动了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体验挫折。
森林之旅
1、正念冥想:
同学们,我们刚才经历了一个热闹的游戏,现在一起来做个静心冥想,冥想的主题叫做森林之旅。
【活动意图】森林、老虎、奔跑、苹果都是象征性元素,森林代表内心深处,老虎代表内在的挑战、困难或恐惧,奔跑代表提升能力,苹果代表收获。通过隐喻为后期开展活动埋下种子。
2、画出森林之旅
(1)同学们,你们的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一些画面,现在请你把想要表达的东西画在这张上。
(2)学生分享感受
①画中有一只老虎,看到这只老虎的存在,你是什么感受?
②假设现在把你的画放在一个四倍大的纸上?
③现在你走到森林的尽头了,能走到森林尽头的人都是英雄。这时,你又想起了你画中的老虎,此刻你对它有什么感受?老虎的存在和你走到森林尽头成为英雄有什么关系呢?
(3)教师总结
【活动意图】通过冥想、绘画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比森林之旅中遇到挫折(比如遇到老虎)前后的心境。通过这种对比,让他们明白,改变对待挫折的思维方式,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3.故事分享:拳王阿里的故事
(1)故事呈现
(2)教师总结
【活动意图】进一步理解对挫折的不同思考方式在遇到困难时关注的地方是不同的,产生的结果也不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两种思维
1、角色扮演
(1)每遇到困难的时候,困难往往像一个“ ”,我是这个“ ”里面的人。在这个“ ”里,也许有两种对待“ ”的态度。
(2)填写活动记录表:你觉得遇到困难的人与外部力量有多远?1-10分,1分表示很近,10分表示很远。
(3)教师总结
当你觉得困难是绊脚石时,和外部力量(根据教学现场调整)就会离得很远,此时会认为困难无法改变,害怕挑战,这是一种固定思维。
当你觉得困难是垫脚石时,和外部力量(根据教学现场调整)就会离得很近,此时认为如果出现困难,就要去找方法,会选择拥抱变化,这种思维就叫做成长型思维。
【活动意图】通过列举不同“外部力量”和绊脚石、垫脚石的距离,引出固定思维和成长思维,让两种不同思维模式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2、如何塑造成长型思维:改变语言模型
一旦觉察到了自己的思维模式语言,就立即写在便条上,贴在醒目的位置。固定型思维模式语言使用白色纸条,成长型思维语言使用彩色纸条。
3、分类游戏
列举不同的语言模式,让学生区分固定思维和成长思维。
4、案例分析
通过让学生分析小明的考试失败的例子,培养运用成长型思维的能力。
小组自由讨论,然后在班内分享。
5、分享
联系生活,当你遇到困难、就像是一只老虎、一块石头的时候呢?
运用:现在你用成长型思维会对自己说什么呢?
【活动意图】使学生学会运用成长型思维,改变语言模式,并通过案例和联系生活强化技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呈现革命战争时共产党人遇到困难时不放弃,最终取得胜利的视频片段。
教师对视频进行总结。
【活动意图】以榜样带动行动,触及学生心灵。
联盟说:
在成长的路上,中学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应对挫折收获成长。本节课借助心理游戏、正念冥想、意象绘画、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的思维模式导致的不同结果并掌握改变语言模式塑造成长型思维的具体方法。是一节逻辑严谨、环节流畅、寓教于乐的心理课设计。
老师说:
课程亮点:本节课各个阶段层层递进,从体验挫折到运用成长型思维来应对挫折,对于初一学生接下来将如何应对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的困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成长思维对心理韧性也有很好的启蒙效果。
结尾部分,积极响应近期国家主旋律学党史,以毛主席提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让学生在党史中正确看待挫折的意义——困难是暂时的,胜利属于敢于追逐梦想的人。
自我评价:本节课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活动参与度很高,教师起到陪伴和引导的作用,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实际教学感悟:场地布置和道具部分可以再优化,运用成长型思维可以多一些时间和案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