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 课件(共1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 课件(共17张PPT)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
复习
课标解读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
课题 考核要求
第1课 同住地球村 1.人类共同家园的现状。(理解)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
3.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与态度。(应用)
4.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识记)
5.国家间的深度合作、国际竞争的实质。(分析)
第2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6.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识记)
7.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用)
主 题
和平

发展
影响
因素
经济
全球化
政治
多极化
文化
多样化
经济增长动能
贫富分化
地区冲突
恐怖主义、
网络安全
重大传染病
气候变化等
国际关系
重要性
态度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竞争


解决思路
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如何评价
我们共同的世界
开放发展紧密联系
表现影响应对
一、观全局:体系构建
开放、发展、紧密联系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
文化多样性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经济和科技实力
和平与发展
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
领土争端、恐怖主义
消除贫困
考点点击
1.当今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P3 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P5-7
3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p5-6 4.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如何做?P7
5 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意义)P7-8
6 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差异?p8-9 7.当今世界格局是怎样的?p10
8 如何看待世界多极化?p1-12 9 为什么说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p13-14
10 如何看待调整中的国际关系?我国的立场是什么?p14
11 威胁和平的因素有哪些?恐怖主义的危害?p18
12 为什么要消除贫困?(P19-P20)
13 为消除贫困、促进发展,世界各国作出了怎样的努力?(P21)
14人类面临哪些亟待解决的全球问题?对策?p23
15 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p23 16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p24
17 怎样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角度)p24
18 个人能为构建人类共同体做些什么?p24-25 19 关心命运共同体的方法和能力?p26
二、析典例:夯实基础
解析为什么选该选项?如:我选C,这是因为.....
1、时代演进到今天,筷子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出现在世界各地的餐桌上。在一些国家,人们学习中餐礼仪、练习使用筷子,品味中华美食及其背后的深厚文化。这表明( )
①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②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消失
③中国正在融入世界
④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2、美国商务部宣布立即重启对中兴通讯的制裁禁令,禁止美国企业与中兴通讯进行任何形式的业务往来。接着,美国政府又以种种形式,采取多种手段打压、制裁中国高科技企业华为公司。上述事件让我们更加感受到( )
①今天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②现实世界,国与国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③新世纪,我国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外部形势
④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大力实施科教兴
国、人才强国战略,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B
3、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万国宫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深刻、全面、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联合国呼吁国际社会本着合作共赢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加强对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这是联合国决议首次写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体现了( )
①中国主导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 ②中国在推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③中国已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者和领导者 ④中国倡导的新理念得到联合国会员国的广泛认同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②④
D
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是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时对世界未来的描绘。下列行为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向而行的是( )
①美国挥舞关税大棒,贸易霸凌主义殃及全球
②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创设亚投行,设立丝路基金
③美国不断宣布“退群”,退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④中国护航编队营救外籍商船,打击海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D
5.“中国新西兰旅游年”重点文化交流项目“重庆綦江农民版画展暨南川世界自然遗产风光摄影展”在新西兰奥克兰国际艺术空间拉开帷幕。“中新旅游年”为双方深化旅游合作、加强人文交流提供了新的契机。“中国一新西兰旅游年”的举行( )
①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②体现了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③有利于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④有利于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B
方法总结
1、审清题:题意,正确、错误;属于、不属于;有利于、不利于、主体是谁.........
2、直选法:
3、排除法:说法错误的、绝对化、不符合题意的
三、深思考:释疑解惑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材料一〉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以及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
〈材料二〉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指出: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同住地球村,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和途径接触各具特色的文化。请谈谈你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1)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多样的文化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②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
(2)我们要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2)面对多样的文化,各国应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这对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方法归纳----以不变应万变
1、审设问,明确答题指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注意看问号后的:启示、影响、意义、道理)、题型(看设问是否有特定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的知识)。
2、带着问题审材料,分清材料是背景类或信息类。明确知识范围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注意分层,抓关键词。
3、将材料信息与课本理论对应,并将二者有机融合,作出答案。
某学校为了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文化多样性,准备开展一次激发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热情的活动。
(1)请你设计一个醒目的标语。
(2)请你围绕主题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3)列举你知道的优秀文化使者。
变式训练
关键点拨——开放类试题
一、形式类:
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如黑板报、手抄报、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知识讲座、辩论会、征文比赛、法治讲座等。
二、标语、寄语、宣传语类:
只要观点正确、语言精炼、充满正能量即可。
三、主题类:
就是围绕活动的主要内容,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标题
四、列举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