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9张PPT)2024年道德与法治总复习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2核心素养与考向预测3构建专题知识大框架4核心考点讲解与理解5拓展深化突破重难点6易错易混知识大通关7典型试题精练与巩固1考情分析与课标要求目 录考情分析与课标要求01考点 课标要求 考情分析 备考方向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能从现实世界全面认识社会,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考察素材:多以学生生活为情境。 2.考察形式:选择题 关注生活结合个人成长经历等,探究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亲社会 行为 理解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意义;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1.考察素材:落坡岭村民守望相助、杭州亚运会及成都大运会的志愿者等为情境。 2.考察形式:分析题为主关注生活结合时政热点如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落坡岭事件等新闻,探究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及做法。合理利用网络 了解网络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辨别媒体中的不良信息,了解网络环境中如何保护个人隐私等合法权益,学会合理利用网络。 1.考察素材:云端论坛、云端音乐会、全景故宫、随手拍等为情境。 2.考察形式:选择、材料分析题为主关注生活结合时政热点如双十一购物节、微公益项目等新闻探究合理利用网络。核心素养与考向预测02考点 内容核 心 素 养 健全人格 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培养对网络生活的正确态度,不回避网络生活,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带来的便利和乐趣。责任意识 关心社会,了解时政,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树立遵守网络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识。道德修养 初步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自觉践行良好的社会公德,能够明辨是非善恶,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考 向 预 测 本单元内容考试频率中等,2024中考可能以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探究题的形式出现。 考察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亲社会行为、合理利用网络。 构建专题知识大框架03我与社会在社会中成长社会生活绚丽多彩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社会一员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感受社会生活在社会课堂中成长养成亲社会行为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是什么: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为什么:原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意义: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怎么做:亲社会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要主动了解社会,热心帮助他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网络改变世界合理利用网络①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快捷②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推动社会进步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传播网络正能量①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②学会“信息节食”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②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弘扬主旋律丰富日常生活网络是双刃剑①网络时代,信息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不良的信息②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知识迁移丰富的社会生活(八上第一单元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我与社会亲社会行为承担社会责任关爱他人在社会中成长生命的意义乐于助人(中华传统美德)在实践中学习八上八上八上九下九上七上知识迁移网络生活新空间七上第五课第二框网上交往的特点——虚拟、平等、自主积极影响:丰富日常生活、推动社会进步媒介素养、信息节食、辨析信息、建言献策...网络交往网络生活新空间(八上第一单元第二课)网络生活(双刃剑)合理利用网络国家安全—网络安全慎重结交网友——自我保护、现实交友消极影响:不良信息、沉迷、侵犯隐私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九上第三课“建立健全网络协商方式”未成年人保护—网络保护七下第十课第一框九上第三课“增强民主意识”八上第九课第一框核心考点讲解与理解04议学环节一从“双12的双向奔赴”思考我与社会【议学情境】“双12的双向奔赴”继双11之后,双12重磅来袭。12月5日晚,拼多多百亿补贴联合央视再次开启“国货大联欢”直播活动。在主持人的推介下,超百家国货品牌依次分享品牌背后坚守与创新的故事,引发全网超500万网友拼购优价好物。小明也是购物大军的一员,给自己的妈妈、朋友分别购置了不同的礼物,他开心地给妈妈打电话,妈妈说:“我今天也在商场给你买了一件羽绒服,天凉了,注意保暖。”议学探究:结合议学情境,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从“双12的双向奔赴”中分析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参与社会生活?(2)通过小明购置不同礼物送人,你能看出什么的社会关系?核心考点一:我与社会1.个人和社会的关系(P4-P5)(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考点一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跟踪演练【例1】(2023上·广东广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诗句体现的社会关系与其建立的基础对应不正确的是( )A.“儿行千里母担忧,夜半灯前念远游。”——血缘关系B.“同乡同姓仍同榜,喜见烟中跨灶楼。”——地缘关系C.“两心宜一体,同舍又邻居。”——业缘关系D.“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业缘关系C2.社会对个人成长的作用(P7)(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社会化,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2)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考点二 社会对个人成长的作用跟踪演练【例1】(2023上·山东临沂·八年级统考期末)投身于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下列做法属于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是( )①孝敬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②多参观红色景点,传承革命精神③参加志愿服务,共建文明武冈④阅读经典名著,提高文学修养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D议学环节二从“双十二的变废为宝”学习亲社会行为【议学情境】废纸箱的高效利用过完“双十一”的你们是不是又双叒叕剁手了?在“买买买”和“拆拆拆”的喜悦当中,大家是否有考虑到剁手一时爽,事后包裹场。为减少浪费,京东、天猫等龙头电商,中通、圆通等大型快递企业已经开始采取一些绿色环保行动。天猫推行“绿色双12”,号召全社会一起回收纸箱、包装物,加入绿色收货行动。【议学情境】废纸箱的高效利用议学探究:结合议学情境及小组合作,请运用“在社会中成长”的知识,评析志愿者的行为。一方面是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另一方面某社区志愿者开始了“变废为宝”行动,在社区免费开展课程,教居民如何利用结实耐用、可多次使用的快递纸壳包装来作为收纳盒。如果包装能够循环利用或变“废”为宝,就能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减轻降解处理的负担,何乐而不为呢?核心考点二:亲社会行为1.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和意义(P8)(1)原因: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②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2)意义:①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②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考点一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跟踪演练【例】(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每个人都需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因此,我们应A.关爱他人,不必考虑他人感受B.关注、了解社会,参加社会实践C.首先对自己负责,少付出多索取D.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B2.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P8)(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4)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考点二 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议学环节三从“双十二的反诈指南”辩证认识网络【议学情境】双十二的“反诈指南”据悉,淘宝今年取消了“双十二”活动,改为在12月9日晚上8点举行平台大型活动“淘宝年终好价节”,其他平台也在积极准备本次大促销,如抖音电商、京东、唯品会等。与各大电商平台的大促备战同时拉开序幕的,还有网络诈骗分子,寄出大量快递“广撒网”。11月16日,王女士收到了一个邮政包裹,包裹中有一封信,写着“今年双十二不再仅限于线上的跨店满减以及限时秒杀,京东提供12亿现金补贴,面向全网随机发放12121212份拼手气红包!”,随信还有一张写着“红包 38.88元”字样,下附二维码的卡片,引导消费者“扫码兑奖领取中奖红包”。【议学情境】双十二的“反诈指南”议学探究:结合议学情境,探究以下问题:(1)谈谈你对“网络是把双刃剑”的理解。(2)初二1班同学想写一封倡议书,号召同学们合理利用网络,请你帮他们列出要点。王女士扫完领取了红包,两天后,发现自己被骗了五万多元。除了相似的“感谢信”和“刮刮卡”,有的包裹还附上筷子、纸巾等小礼品。对此,淘宝、京东均郑重声明从未搞过任何“年度盛典”相关的活动。除了扫码可能被诈骗,有的消费者因为帮别人砍价、误入虚假链接也曾上当受骗。1.网络的积极作用(P10-P13)网络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网络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生平;(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考点三 合理利用网络2.网络的消极作用(P15-P16)(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考点三 合理利用网络3.合理利用网络(P17-P20)(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要学会“信息节食”。(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跟踪演练【例】(2023年北京中考)打开手机软件,系统自动读屏,并一一给出语音提示。看新闻,靠文字识别技术“读”出资讯;想购物,图片转语音“描绘”商品详情……借助信息无障碍技术,视障者可以在工作、生活中,更好地使用互联网产品。这说明( )A.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B. 网络丰富日常生活,“信息节食”很重要C. 技术使网络环境更加便利、包容、温暖D. 信息无障碍建设成为各行业的自觉行动B跟踪演练【例】(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2023年3月10日以来,各级网信部门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自媒体”账号,依法依约处置“自媒体”造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利等突出问题。这告诉我们(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要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②防微杜渐,远离网络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④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传播社会正能量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A拓展深化突破重难点05重难点①重点:养成亲社会行为;网络的积极与消极作用;②难点:合理利用网络易错易混知识大通关061.网络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能够满足我们的一切需求。(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扩大了民主权利,保障公民有序参与民主生活。( )3.沉迷网络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我们应防微杜渐,远离网络。( )4.网络是把双刃剑,要正确看待网络。( )5.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6.网络谣言终究会不攻自破,清者自清,最好不干涉,让其自生自灭。( )7.我们要学会“信息节食”,只能使用网络查阅学习资料。( )8. 利用网络建言献策,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9.违反社会规则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违反社会规则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典型试题精练与巩固07题型解题方法指南(选择题)一、选择题的解题步骤与方法1.四审:从题干中找出关键词,在题干后面找到本题的要求,以及要求的对象,再认真看题肢的四个选项。即一审题意,二审要求,三审主体,四审题干与题肢的关系。2.四注意:①注意设问是正向或是逆向;②注意题干与题肢内容是否匹配;③注意题肢用词是否准确。④注意设问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3.四排除:①题肢表述错误的先排除,②排除与题意无关的选项,③排除因果关系颠倒的选项,④排除说法太绝对的选项。1.(2024·辽宁·统考模拟预测)某校组织学生开展了以“劳动励志实践育人”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从学做家务到田间劳作,从参观工厂到志愿服务,这些活动旨在帮助学生( )①塑造健康人格②增强劳动观念③全面健康发展④构建和谐社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主体与行为对应错误2.(2023·江西赣州·统考模拟预测)当乡村搭上网络直播的快车,一种种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土特产走向广阔的市场...江西各地农村涌现出一大批“新农人”,他们变身“主摇”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推介农村美景和土特产,带活了山里的经济。这反映了( )A.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B.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C.网络已成为汇滚民智的重要渠道D.网络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B与题目无关与题目无关与题目无关3.(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2022年11月30日,《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发布。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近四成未成年网民在上网过程中遭遇过不良或消极负面信息,对未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不可小觑。对此,我们未成年人应该( )①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制裁网络犯罪②抵制不良诱惑,远离网络世界③文明上网,传播网络正能量④学会“信息节食”,提高媒介素养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D主体不对应4.(2023上·山东聊城·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这是您小孩的成绩单”“您的银行密码出现异常,请尽快修复密码”……这些看起来仿佛是老师、银行客服发来的短信,背后隐藏的其实是一个个手机木马病毒。一旦手机用户点击了短信,就会造成手机病毒,账户失窃。这警示我们( )A.手机诈骗十分隐蔽,普通用户无法防范B.要提高网络交往警惕性,注意自我保护C.网络交往对象是虚拟的,完全不可相信D.要做到信息节食,不能沉迷于手机网络B未体现题型解题方法指南(主观题)二、问答题【总要求】1、无论何种题型都要找准三个关键词:题型、知识点、行为主体。2、答案做到四“化”(1)答案要点化:每个要点自成一点,用序号①②③标清楚;分点时可参考分值。(2)表述术语化: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用语,严禁使用白话。(3)结构逻辑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先后等逻辑关系;(如做法题“做法+目的”;意义题“有利于做法+目的”,一定要写一句完整的话)。 (4)书写整洁化:要注意改卷老师的心理,以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和印象分1.(2023·山东济南·模拟预测)【社会大课堂 反思助成长】社会大课堂是生动鲜活的教材,某学校组织开展了以“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师生共同走进丰富的社会生活,在认识、辨析社会新闻,关注、参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的成长。以下是活动的部分内容,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新闻 《暗号:套餐A!》刷屏。北京市朝阳区三元桥附近的小吃店德顺斋,贴出一张告示:人在外遇到困难是难免的。本店免费提供晚餐,不求回报,只希望在你有能力的时候再去帮助他人。提示:只要告诉店员要套餐A,找地方坐,吃完直接走就行。暖心告示贴出后,数不清的人被温暖着,纷纷表示要捐赠套餐A,请德顺斋代为送给需要的人。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对此进行点评。1.(2023·山东济南·模拟预测)【社会大课堂 反思助成长】社会大课堂是生动鲜活的教材,某学校组织开展了以“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师生共同走进丰富的社会生活,在认识、辨析社会新闻,关注、参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的成长。以下是活动的部分内容,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新闻 《暗号:套餐A!》刷屏。北京市朝阳区三元桥附近的小吃店德顺斋,贴出一张告示:人在外遇到困难是难免的。本店免费提供晚餐,不求回报,只希望在你有能力的时候再去帮助他人。提示:只要告诉店员要套餐A,找地方坐,吃完直接走就行。暖心告示贴出后,数不清的人被温暖着,纷纷表示要捐赠套餐A,请德顺斋代为送给需要的人。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对此进行点评。(1)这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2)有利于传递社会正能量,构建和谐社会。(2)体现了关爱他人,心怀善意。【参考答案】【答案】①我为小吃店的行为点赞。②这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体现了关爱他人,心怀善意,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③有利于传递社会正能量,构建和谐社会。④我们也应在生活、学习中尽自己所能主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2.(2023年天津市中考)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依据材料作答。【筑牢防火墙】《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主要针对电信网络诈骗发生的信息链、资金链等各环节进行打防管控。该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假冒他人身份开立电话卡、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等。为全力遏制电信网络诈骗,天津市开展了“2023反诈校园行”系列公益活动。(1)上述材料体现出公民的哪些权利受到保护?青少年怎样避免掉进网络诈骗陷阱?【织密保护网】近年来,我国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涉及管网治网的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2)为什么要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参考答案】2.【答案】:(1)隐私权、财产权等。我们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等。(2)网络是把双刃剑。法治能够为我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们在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等。【解析】: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回答第(2)问要学会问题的转换,可以将问题转换为“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的原因、意义”,分层回答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