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1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34张PPT。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松花江上》你们了解九一八事变发生的背景、概况、影响吗?第1课时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一、日本侵华战争的背景材料一: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迈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但日本强大之后,又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选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教材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请用具体史实说明。现象: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多次对他国发动侵略战争。史实:
1.1894年,发动甲午战争,侵占中国台湾;
2.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一战期间,日本对德宣战,侵略中国山东,
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背景1: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走上军国主义,多次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p70)材料二:危机重创了美国,并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也引发了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政府纷纷寻找摆脱危机的方法。
——选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教材 请问资本主义摆脱经济危机有哪些方法?
日本选择了哪一种?方法:国内改革(罗斯福新政);对外战争、法西斯道路(德国)
日本选择了对外战争,转嫁国内危机。背景2:日本卷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经济遭受沉重打击,为转嫁危机,缓和国内矛盾,日本加快对中国侵略掠夺的步伐。日本中国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国共对峙十年: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奉行不抵抗政策,正在忙于剿共,对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未做好准备一、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或背景根本原因(2)日本卷入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缓和国内矛盾,加快了对中国侵略掠夺的步伐。历史原因(1)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帝国主义道路,多次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台湾朝鲜中国东北 蒙古全中国称霸全世界田中奏折——大陆政策1895年《马关条约》割占台湾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
朝鲜成为日本殖民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
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材料三:日本的“田中奏折”中明确: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
——选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师用书 1. “九一八”事变二、日本侵华战争开始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沈阳柳条湖日本关东军在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自主学习时间:地点:策划者:结果:影响:二、日本侵华战争开始1.“九一八”事变二、日本侵华战争开始1.“九一八”事变二、日本侵华战争开始依据地图:
1)说一说日本与中国在地理位置上的联系,分析日本为什么要以东北三省为目标侵略中国?2)想一想,失去东北三省会给中国造成什么样的危害?东北离日本、朝鲜较近,且此时日本已占据了朝鲜,东北是中国的大门,占领东北后,方便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能够为日本提供战略资源。使东三省人民流离失所,东北大量资源被日本掠夺;
将助长日本侵略中国的嚣张气焰,并使华北失去屏障,加速日本侵华进程。 不是。“九一八”事变后,虽然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但国民党军队中有很多爱国将士自觉地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本的侵略。所以,国民党面对日本的侵略并不是完全不抵抗。易错点睛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对日本侵略者是完全不抵抗吗?“九一八”事变后报纸上发表的有关蒋介石不抵抗的消息2.“一·二八”事变3.华北危机 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了华北。日军在华北不断制造事端,欲使“华北独立”,以图直接控制华北,将华北从中国分割出去。华北事变知识梳理 主张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组织东北抗日联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三、各阶层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中国共产党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了反日救国示威游行,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一二·九”运动 2.学生组成东北抗日义勇军,自发起来抗日。3.东北军民4、国民党爱国官兵发动西安事变知识梳理1.背景:①在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下,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在西北结束了与红军的敌对局面。②张、杨二人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均遭到拒绝。2.经过: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前来“督剿”红军的蒋介石。他们通电全国,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根本原因日本侵华,民族危机严重。张学良,何人也?他出身不凡——东北王张作霖长子他年少掌权——28岁继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主政东北他婚姻美满,风流倜傥——深得夫人于凤至的敬爱,
又得赵四小姐的青睐追随他身居要职——30岁担任中华民国陆海空三军副司令,
地位仅次于国民党最高统帅蒋介石他长命百岁——活到101岁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同胞书>>)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目的蒋介石被扣押后该如何处置?不赞成。在当时的社会中,最主要的矛盾是中日的民族矛盾,最大的需求是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抵抗日本的入侵。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保留蒋介石,逼迫其停止内战,建立统一战线,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 杀蒋——可能引起新的内战,削弱抗日力量,不利于抗战;
放蒋——结束内战,推动国共合作,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国共两党由内战走向和平,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国共之间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经过多方努力,蒋介石被迫同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随后得到释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4.意义:第二次 西安事变把全国抗日民族运动推向高潮,它顺应了抗日形势的发展,符合全国人民的愿望,成为国民党转变的关键。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毛泽东因此称赞“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发展方向转换的枢纽”。
作为西安事变的主角,张学良、杨虎城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以民族大义为重,体现了他们强烈的民族精神,所以毛泽东和周恩来对他们的评价很高。 结合当时的国内和国际形势,讨论一下,为什么毛泽东和周恩来对西安事变和张、杨二人评价如此之高?四、铭记历史位于沈阳的纪念馆形似一本翻开的台历,台历的右面刻着事件发生的日期。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在呐喊和呼号。历史仿佛凝固在这个日子,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沉痛的日子。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学了这节课,你有何启示?③我们热爱和平,更要捍卫和平。①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富强才能抵抗外来侵略。②牢记历史,警钟长鸣,居安思危,树立忧患意识。“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课堂小结“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抗日救亡运动1.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组织东北抗日联军,开展抗日游击战。2.学生:“一二·九”运动3.东北军民:组成东北抗日义勇军,自发起来抗日。4.国民党爱国官兵:西安事变(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影响)(时间、地点、任务、结果、影响)结合地图3-2,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角度,分析日本为什么以东北三省为目标开始侵略中国。地理位置:东北三省地理上离日本较近,可以此作为南下侵略中国的基地
自然资源:该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对资料匮乏的日本而言,掠夺该地可以更多更快地掠夺资源,用于战争。依地图,说说失去东北三省会给中国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失去东北三省将助长日本侵略中国的嚣张气焰,并使华北失去屏障,加速日本侵华进程1.历史背景日本侵华,民族危机严重。①根本原因②外部力量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影响。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和中共对张学良杨虎城的争取。③直接原因张、杨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不满及围剿红军的失利。3.蒋介石不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威逼张学良、杨虎城执行“剿共”计划。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日本加紧侵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全国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2.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和中共对张学良杨虎城的争取; 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思考: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①民族危机的严重——根本原因;
②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影响;
③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和中共对张学良杨虎城的争取;
④张、杨对蒋介石反动政策的不满及围剿红军的失利。如何评价西安事变和张杨二人?西安事变把全国抗日民族运动推向高潮。顺应了抗日形
势的发展,成为国民党转变的关键。国共两党由对峙走
向合作抗日,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张、杨置
个人安危于不顾,以民族大义为重,体现了他们强烈的
民族精神。西安事变后各方的态度一、国际势力的态度
首先是苏联,他在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来回沟通,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其次,在于瑞纳的帮助,他为蒋介石带去宋美龄的信,给以蒋精神动力。再加上英美等国受法西斯的侵略也希望中国能和平解决问题并快点参战。二、中国共产党主张
西安事变后,中共主张和平解决,释放蒋介石。中共考虑到当时局势动荡不安,处死蒋介石,可能导致亲日派掌权,国家陷于群雄割据的局面,日本便有机可乘。如果放了蒋介石,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就有可能接受抗日主张。为了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去调停。 三、国民党的努力既有张杨二将军与蒋介石相互妥协、达成一致, 国民党主和派面对现实、多方斡旋, 这诸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促成了事变的和平解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