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49张PPT。“九一八”事变(1931)华北事变(1935)“七七”事变(1937)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义勇军进行曲》全民族的抗战阅读课文内容,说说“七七”事变后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反应以及回应阅读课文第76页的资料,思考:○ 中共抗日通电和蒋介石讲话是在什么形势下发出的?这能够说明什么问题?一、国共第二次合作两党各持什么态度?寻求历史证据 表明中共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决心,又表达了要求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的真诚态度。中国共产党方面:寻找历史的真相寻找历史的真相蒋介石(国民党)方面: 表明了国民党政府主张抗战、反对妥协退让的基本立场,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中共抗日通电和蒋介石的讲话分别是在什么形势下发出的?这能够说明什么问题? 都是在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形势下发出的。但中国共产党是在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立即发出通电,蒋介石则观望了一段时间。说明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国共两党共赴国难,积极领导全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问题解答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朱德叶 挺开赴抗日前线 按照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在陕甘宁边区的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0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开赴华中抗日前线。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八路军一二〇师师长贺龙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1907.12.6~1971.9.13原名林祚大 字阳春 号毓蓉湖北黄冈县回龙山林家大湾人1896.3.22~1969.6.9原名贺文常 字云卿湖南桑植县人“两把菜刀闹革命”1892.12.4~1986.10.7曾用名刘伯坚四川省(今重庆市)开县人新四军军长叶挺1896.9.10~1946.4.8广东省惠阳县周田村人新四军副军长项英1898~1941.3.14湖北武昌人 湘、赣、闽、粤、浙、鄂、豫、皖等南方八省边界的红军和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由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1924—1927年1937—1945年打败北洋军阀抵抗日本的侵略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共合作宣言》的公布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比较两次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二、全民族抗战 根据国共合作协议,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态势。1.正面战场 “正面战场”是中国人控制的连片国土与日军侵华推进线上日控区对峙交战而形成的战场。由于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的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 平型关大捷著名战役时间:抗敌军队:成果:意义: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和军用物资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平型关战斗是八路军第115师在山西省东北部平型关地区对日军进行的伏击战,为太原会战的组成部分。 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率领下,正确地运用伏击战术,以劣势装备一举歼灭日军精锐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1 000余人及其大批军用物资。 这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民心和士气,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著名战役台儿庄大捷时间:指挥者:抗敌军队:成果:意义:1938年春国民党军队歼灭日军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敌斗志。李宗仁李宗仁 台儿庄战役由滕县战斗、临沂附近战斗、台儿庄战斗和日军的溃退,以及中国军队的追击作战等部分组成。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参战约 29 万人,日军参战约5万人;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这次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平型关战斗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战役由李宗仁、张自忠等抗日将领指挥。台儿庄保卫战中的中国军队从右图中分析,抗战期间有哪些大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等。抗战期间的重要战役歼灭日军100余万,22次大型会战1117次大型战斗206位国军将领殉国陆军:321万1914人阵亡空军:4321人阵亡海军:全军覆没 寻找历史的真相 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多次打退日军的大规模进攻,有效地牵制了日军的主力。2.敌后战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地容纳后方,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前线。 到抗日战争后期,主要抗日根据地有:陕甘宁、晋绥、晋察冀、冀热辽、晋冀豫、冀鲁豫、山东、苏北、湘鄂赣、鄂豫皖等19块。根据地人口由150万人发展到一亿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由开始的4万人发展到120万人。这为争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人后方,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前线。 抗日根据地的发展,极大地威胁了敌人的后方。1938年底,日军集中主要兵力进攻中共的敌后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以稳固他的后方。百团大战形势图百团大战的意义: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它不仅给日军沉重打击,也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寻找历史的真相 共产党军队在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牵制和歼灭了大量的日军,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国共产党军队损失58万余人,其中阵亡16万余人。 ——摘编自《关于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数字问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三次重要战役一览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3.众志成城,共赴国难破袭战麻雀战伏击战敌后军民的抗日斗争众志成城,共赴国难! 由回族共产党员马本斋任司令员的冀中回民支队, 依靠群众,英勇抗敌,屡建战功。此外,朝鲜族、满族、壮族、瑶族、黎族等少数民族人民,都为保卫民族利益, 反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坚决斗争。加拿大侨胞捐款购置飞机两架,支援祖国抗日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支援中国人民抗战。小组合作:讨论分析: 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 开辟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人积极参与抗战,人民空前团结起来抵御日本侵略者等等。 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可从以下角度思考:军队斗争与民众斗争、前方斗争与后方斗争等。抗战旗帜: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地域: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参战人员: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共同抗日。爱国华侨积极参与。党派团结:全国各党派均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分裂对抗,求同存异,在抗日基础上团结一致。军队合作: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 一场战争,即抗日战争是中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种政治力量共同进行的战争。“一场战争”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中国的抗战力量,这也是中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根本原因。两个战场,即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国民党军队处于日军战略进攻的正面,负责正面战场作战;八路军、新四军处于日军的战略后方或侧面,负责敌后战场的作战。两个战场在战略上互相配合,但也存在着矛盾和斗争。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总格局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总格局于1938年底形成了“一场战争、两个战场、三种政权”的特点。三种政权,即国民党政权、解放区政权、沦陷区政权。随着日本对华侵略战争的进行,伪满洲国、伪蒙疆政府、南京汪伪政权先后建立,其性质都是日本的傀儡政权,统治的地区都是日本的殖民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政权是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政权。国民党政权所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本家、大买办阶层的利益,它在政治上坚持一党专政、个人独裁的统治;在经济上维护国家垄断资本和官僚资本的利益;在军事上则表现为抗战中后期的消极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破袭战地道战麻雀战地雷战伏击战有效牵制日军的兵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课堂小结全民族的抗战平型关战斗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淞沪会战连连看彭德怀指挥,振奋了人们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抗战期间的重要战役抗日战场时期两个战场主要区别和相互关系两个战场的关系实际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关系的一部分,它们是互相依存的,其同仇敌忾、驱逐日寇的总目标是一致的,两个战场互相配合,共同为抗战做出了贡献。一寸山河一寸血——国民党正面抗战 1.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八一三”淞沪会战是抗战爆发以来,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三个月的战役中,双方都投入几十万的兵力。由于国民革命军战略不当,武器装备落后, 在付出了330000多人的损失后,最终被迫匆忙撤兵,并直接导致了南京会战的失利。此战日军伤亡50000余人。 2.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淞沪会战后,日军迅速进攻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由于此时国民革命军兵力凋零,退守绝地,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围撤退。日军进入南京开始长达数月, 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残酷杀害中国军民300000多人。 3.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 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后向太原进攻,国民革命军由于指挥混乱,布置不当,被迫从太原突围。此战国民革命军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牺牲,消 灭敌军20000余人。但从此国民革命军在华北战场的正规战争宣告结束。 5.枣宜会战:1940年5月1日—6月18日 张自忠上将殉国于南瓜店,宜昌失陷。枣宜会战是武汉会战以来,日军对正面战场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 6.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 国民革命军第九战区制定了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战略,取得了长沙会战的大捷,共毙伤日军50000多人。成为“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以来,同盟军惟一决定性之胜利”。 7.长(沙)衡(阳)会战:1944年5月—8月 豫中会战同时,日军开始进攻湖南,打通粤汉铁路。国民革命军在衡阳进行了长达四十八天的抵抗,最终因没有拒不后援而遭到失败。 4.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21日 日军打通了津溥线,扩大了占领区,但未能消灭中国军队主力。国民革命军的防御作战和主动转移为此后的武汉保卫战赢得了4~5个月的时间。其中台儿庄大捷消灭鬼子10000多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张自忠: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 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我军最高将领。张自忠牺牲后,日军感其忠勇,盛殓其尸骨,举行军祭,且置灵牌?,准备运往武汉,蒋介石闻之大恸,令冯治安率领33集团军,全力抢回张将军遗体。移灵路上,千万军民迎祭。遗体运到重庆,蒋介石亲率大员接灵,举行国葬,追赠为陆军上将,列忠烈祠首位。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曾专门拜会张将军老母,显示出对壮烈殉国张将军的尊重。 李宗仁: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最辉煌的战绩是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两万余人,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战役规模的大捷,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团,在国际上也被称为"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 台儿庄战役后蒋介石想在徐州再来一次会战,但日军已经从四方形成合围,李宗仁又一次显示军事才华,成功地将部队撤离,避免了一次重大的失利。后李又参加了武汉、随枣、豫南等会战,只凭台儿庄一战,李宗仁也可以无愧于抗日名将的称号。解放后,李宗仁将军在海外时刻关注祖国的发展变化,最后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定居,受到祖国人民的普遍欢迎和尊重。 薛岳: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从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是连年征战,功勋累累,被同行称之为“老虎仔”可见其打仗之凶猛勇敢。薛岳为大会战中歼敌最多的将领,仅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但使他名声显赫到极点的主要还是万家岭大捷,此战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是抗战八年绝无仅有的。杜聿明、张灵甫等都参与此战。叶挺盛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说薛岳为中国抗日第一名将悍将实是众望所归。薛岳将军后随蒋介石退守台湾。 卫立煌: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抗战时他指挥的最著名的是忻口战役,该战役对日军进行了沉重打击,歼敌数万,如果不是刘峙在河北大溃退,使得娘子关门户大开,也许会取得忻口大捷也未可知。八路军115师在林彪将军率领下为配合忻口战役在平型关一举歼敌板垣师团壹千余人。忻口战役虽败,但卫立煌将军的抗战决心可见一斑。43年卫立煌担任第二次远征军司令长官时远征缅甸,取得的才是名副其实的胜仗,该战消灭了盘踞缅甸的日军,打通了滇缅公路,成果辉煌。然而最可贵的是卫将军对八路军的友谊,林彪受伤后,卫立煌曾拨大批军用物资包括子弹和手榴弹在内给八路军。新中国成立后,抗日名将卫立煌将军漂泊几年后回归大陆。 据国共两党战后公布,国共两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作战情况如下:国民党正面战场,在8年期间共举行过22次重大战役,军队伤亡321万(其中阵亡131万),歼灭日军100余万;共产党敌后战场,大小作战12万余次,军队伤亡是60万,歼灭日军52.7万,此外还歼灭118万伪军。除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和一九三三年长城抗战 —— 即榆关、热河、长城三大战役外,自一九三七年七月至一九四五年八月之八年间,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驾。海军舰艇损失殆尽。此外国民党还牺牲了包括张自忠再在内的11名上将,34名中将,50名少将。所谓“正面战场”: 指日军侵华推进线上中日两国交战的战场,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武装力量;在防御阶段是主战场。所谓“敌后战场”: 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战场”,指日军正面推进线后方的战场。战略相持是主战场。 战争的防御阶段,广大的爱国官兵出于民族义愤,不惜流血牺牲,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征服中国的迷梦。 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牵制了大量日军,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3.1.3《全民族的抗战》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课标:3-1-5叙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程,知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知道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了解国民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明确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利用资料,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史料研读、分析概括、论从史出等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升学习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现实,正视历史,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怀。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国共领导的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难点: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与国共合作的重要性。四、教学过程:导入——感悟历史歌曲《大刀向鬼子们在头上砍去》新授:环节一:寻求历史证据出示中共中央《为日军进占卢沟桥通电》和蒋介石谈话,表达了怎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道理?过渡: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共同作战。环节二:讲讲历史故事讲述与本课主题相关真实的历史小故事:了解国共领导的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全体中华儿女的坚持和支援,有利地配合了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军事行动。环节三:探讨历史结论讨论: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请用史实证明。环节四: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历史小报比赛: 在迎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以《全民族的抗战》为主题,设计一份小报。课件15张PPT。全民族的抗战一、民族危亡“九一八”事变(1931)华北事变(1935)“七七”事变(1937)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义勇军进行曲》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抗日演讲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阅读课文第76页的资料,完成后面的思考题:○ 中共抗日通电和蒋介石讲话是在什么形势下发出的?这能够说明什么问题?二、民族抗争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按照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在陕甘宁边区的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0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开赴华中抗日前线。 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第二次国共合作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2.正面战场的抗战 平型关战斗是八路军第115师在山西省东北部平型关地区对日军进行的伏击战,为太原会战的组成部分。 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率领下,正确地运用伏击战术,以劣势装备一举歼灭日军精锐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1 000余人及其大批军用物资。 这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民心和士气,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李宗仁 台儿庄战役由滕县战斗、临沂附近战斗、台儿庄战斗和日军的溃退,以及中国军队的追击作战等部分组成。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参战约 29 万人,日军参战约5万人;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这次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平型关战斗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战役由李宗仁、张自忠等抗日将领指挥。台儿庄保卫战中的中国军队3.敌后的抗战想一想○ 结合图示,分析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思考敌后抗日根据地如此分布的原因。○ 结合课文内容,找出敌后抗日根据地作战有哪些形式。你知道吗?地雷战破袭战地道战麻雀战伏击战平型关战斗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淞沪会战连连看彭德怀指挥作战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平型关战斗)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破袭战地道战麻雀战地雷战伏击战有效牵制日军的兵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国民党正面战场与共产党敌后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分别发挥了怎样的作用?4.海外援助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侨抗日社团和爱国华侨的影响和带动下,世界各地为捐资助战的华侨抗日筹赈运动如火如荼。在抗日战争中,凡是有华侨居住的地方,就有捐资助战的事例。抗战期间,华侨不仅在当地对祖国的抗战进行现金和物质方面的捐助,更为国内的抗日战场送上了一批批优秀儿女。抗战爆发后,海外华侨曾出现过两次大规模回国参战的热潮。海外华侨捐赠的救护车三、革命圣地——延安○ 结合所学知识与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夕阳照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热血在你胸中奔腾。千万颗青年的心,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在山野田间长长的行列,结成了坚固的阵线。看群众已抬起了头,看群众已扬起了手,无数的人和无数的心,发出了对敌人的怒吼,士兵瞄准了枪口,准备和敌人搏斗。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城墙,筑成坚固抗日的阵线,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在历史上灿烂辉煌。《延安颂》四、民族启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1.3 全民族的抗战(课件).ppt 3.1.3《全民族的抗战》教学设计.doc 全民族的抗战.ppt 徐州会战.flv 武汉会战.flv 百团大战.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