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章-自然旅游资源 课件(共56张PPT)《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第三版)》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03第三章-自然旅游资源 课件(共56张PPT)《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第三版)》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56张PPT)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各类自然旅游资源的旅游吸引因素与功能
各类自然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内容要点
认识自然旅游资源;
区分不同的自然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掌握不同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及其吸引因素;
了解一些典型的自然旅游资源的定性特点,并能和其他典型同类旅游资源进行比较,了解其优缺点。
学习目标
第一节 自然旅游资源概述
一、自然旅游资源的概念自然旅游资源是具有观赏性和游览性的自然景观和自然环境,又称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它是自然界的诸多因子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作用于不同地理环境而形成的,而且它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二、自然旅游资源的特征(一)天然性天然性指事物具有的自然属性。人们在旅游中感受到的自然旅游资源是天然赋予的,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人为形成的,所以它们具有自然属性。(二)季节性与时限性自然景观在不同气候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会出现季节性和周期性的变化。由于季节的不同、气候的差异,自然景观会有所不同,尤其一些特殊的自然景观只能出现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三)地带性自然旅游资源中的植物、动物、水文受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的制约,呈现有规律的地带性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呈现不同的景观。三、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一)地球的圈层结构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地球自身的演化历史决定自然旅游资源的内容及类型。地球各圈层在地球表面附近相互渗透和相互重叠,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旅游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在其所涉及的地球各圈层中,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三、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二)地质作用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动力地质作用一般按照能源的不同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与外动力地质作用。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自然旅游资源是内动力地质作用与外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一处自然旅游景观都有其自身的地质历史。内动力地质作用主要是由于地球的内能所引起的。内动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的能源主要是太阳热能,它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三、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三)区域综合自然地理环境对自然旅游资源形成具有重要作用(1)整体性。地理环境各圈层之间,不断进行元素迁移,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形成地理环境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基础上的一个整体。(2)差异性。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地理环境整体性并不等于均一性,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各地区之同存在差异,这就是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有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两种。四、自然旅游资源的价值从价值利用的现实性来看,可分为显性价值(观赏价值、娱乐康体价值、科学研究价值、教育价值、环境价值等)与隐性价值(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存在价值);从价值层次来看,可分为本体价值(观赏价值、娱乐康体价值、科学研究价值、教育价值、环境价值、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存在价值等)与附加价值(开发价值——开发条件、替代价值——可替代性与竞争力、机会价值——开发导致其他价值的外部性);从价值计量方法的类型导向来看,可以分为利用价值与非利用价值(如图3-1)。四、自然旅游资源的价值图3-1自然旅游资源的价值构成第二节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一)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概念地球具有一定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可分为内圈和外圈。地文景观分布在地球内圈和外圈的交接部分,是地球内、外营力作用于地球的岩石圈而形成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的总称。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指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地文景观类物象的总称。一、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概述(二)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特征(1)不可再生性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是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变化过程得以形成的一旦遭到破坏,将永远在地球上消失,人工无法复原。(2)空间规模巨大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往往存在于一个较大尺度的空间范围。一、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概述(三)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形成(1)内营力作用内营力的主要作用是使地表的起伏高低差加大。(2)外营力作用外营力作用表现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一、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概述(四)地文景观对旅游的影响(1)决定旅游活动开展的难易程度不同的地貌条件影响旅游活动的类型及旅游开发条件和旅游可进入性。(2)独特旅游吸引力的影响因素很多地文景观不仅有着特殊的地理地貌形态,还和一定的文化相合,使游客在领略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体验文化的深厚。(3)旅游景观构成的要素自然界许多特殊的地质现象,奇异的地貌形态及过程,由于对旅游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而成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4)旅游地总体特征的体现地质地貌作为风景的骨架和载体而存在,植被、水文、气象等要素往往起附加修饰的作用。一、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概述(一)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1)形态美地文景观的形态美,指地质地貌的形态与空间形式的综合美,其中也包含主体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的生理和心理感受。从古到今,人们对自然景观的形态美有着不同的评价,可从中概括为雄、奇、险、幽、秀、旷等形象特征,来描述人们对各种各样的地文景观美的感受。(2)色彩美色彩美可以是岩体本身的颜色变化形成的,还可以是通过植被、气象条件等其他因素的渲染而显现的。如以山色著名的丹霞山,就是由于构成山体的岩石为红色砂砾岩,远看似红霞一般,故称为丹霞山。另外,植被的季节变化,也会呈现不同的色彩,形成独特的景观。二、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二)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科普教育价值地文景观是由于地球内外力作用形成的,它们的形成、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并蕴涵着一定的科学原理。在观赏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科学考察研究,这些景观还是良好的自然地理知识教育的本底,可以更加形象地阐释书本上枯燥的知识。二、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三)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探险运动与康体健身运动价值很多地文景观由于特殊的形态和地理特点,成为一些具有冒险精神和挑战精神的游客特别是年轻人探险的主要活动场所。登山活动历来是人们进行健身运动及体会大自然的一个体验方式,很多山地现在专门开辟了攀岩探险、挑战极限的场所。二、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四)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文化旅游价值地文景观的形成是由于长期的演变,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自然和文化的深度结合成为旅游资源最主要的特色,地文景观的文化内涵,使资源的价值得到大大的提升,让人们在领略大自然的同时,能够感受深厚的文化,体会文化氛围。二、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一)自然景观综合体山丘型景观、台地型景观、沟谷型景观、滩地型景观。三、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二)地质与构造形迹断裂景观、褶曲景观、地层剖面、生物化石点。三、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三)地表形态台丘状地景、峰柱状地景、垄岗状地景、沟壑与洞穴、奇特与象形山石、岩土圈灾变遗迹。三、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四)自然标记与自然现象奇异自然现象、自然标志地、垂直自然带。三、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第三节 水域景观类旅游资源
(一)水域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概念自然水体当中,具有一定的景观独特性,能够吸引游客并能满足旅游需求的,对旅游开发产生效益的水体、水文现象及沿岸风光被统称为水域景观旅游资源。水域景观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江河、海洋、溪流、飞瀑、山泉、湖塘等,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生动的自然景观。一、水域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概述(二)水域景观类旅游资源的特征(1)美学性水域景观是存在形式最为广泛的一种旅游资源,水域风光旅游资源包括液态的江河水、湖泊水、水库水、涌泉、瀑布、地下水、海洋水;固态的积雪、冰川;及气态的云雾等。不同形式体现不同的美学特征。(2)变化性水域景观形态各异,既可作单独欣赏,又可作点缀景观,具有极大的变化性。风景河段、风景湖泊、滨海风光、瀑布、涌泉等,以其自身优美的景色,可以单独形成极有价值的风景名胜区。(3)灵气性在自然世界中,水富有生气,更具有活力,是大自然灵气之所在。自然风景区大多以水景为主。一、水域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概述(三)水域景观类旅游资源的吸引要素水型、水声、水色、水味、水影、水态。一、水域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概述(四)水域景观类旅游资源对旅游的影响(1)水体是旅游景区的景观血脉景区形态组合的差异,创造不同的美感和享受,产生不同的意境。水体是各类景区的重要构景要素,是其重要的物质基础。(2)水体是重要的构景要素在大多数情况下,水资源要与其他因素组合才能形成优美的风景,但是水体也可以单独成景。(3)水体可用于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变得更加个性化、多样化,体验化的需求渐渐增多,水体旅游资源可用来开展各类体验旅游,一、水域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概述(一)具有审美功能,可用于开展观赏旅游;(二)具有疗养功能,可用于开展休闲健体旅游;(三)具有调节气候功能,可用于开展度假旅游;(四)具有品茗功能,可用于开展茶文化旅游;(五)具有娱乐功能,可用于开展水上游乐旅游;(六)富有文化内涵,可用于开展水文化旅游;(七)具有探险考古功能,可开展溯溪运动,水下考古或深潜旅游。二、水域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一)河系游憩河段、瀑布、古河道段落。三、水域景观类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二)湖沼游憩湖区、潭地、湿地。三、水域景观类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三)地下水泉、埋藏水体。三、水域景观类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四)冰雪地积雪地、现代冰川。三、水域景观类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五)海面游憩海域、涌潮与击浪现象、岛礁。三、水域景观类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第四节 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
(一)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概念生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生物景观构成复杂,其自身的形态和生命节律所表现出的变化性构成了旅游景观的实体,是自然旅游资源中最具特色的类型。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除了具有观赏性,还具有科研、医疗健身、环境美化等多种作用。一、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概述(二)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的特征(1)丰富性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有生物,包括岩石圈、水圈以及大气圈的底部。(2)地域性生物存在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中,不能离开特定的环境而存在。(3)整体性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4)季节性生物随季节变化而发生形态或空间位置的变化,从而导致季节性景观的出现。(5)再生性再生性是由生物自身的可繁殖性、可驯化性及空间可移动性决定的。(6)脆弱性生物及其自然生态系统所受威胁增大,同时抗干扰能力较为脆弱。一、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概述(三)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对旅游的影响(1)组成多变的自然旅游景观自然旅游资源多种多样,任何一种自然景观的形成都要与生物要素相合。生物成为重要的自然景观要素,给人动态鲜活的感受,在自然景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景观作用。(2)构造多样的人工旅游景观生物作为人工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地和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方面。(3)丰富旅游活动项目生物的多样性及生物的形态、色彩、造型等特征,使其可以用于开展观赏旅游以及多种参与性强的活动项目。一、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概述(一)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1)形态美形态美指动植物具有的形体美学特征。(2)色彩美色彩美指动植物本身具有的色彩特征。(3)珍稀美“物以稀为贵”,动植物越是珍稀,就越有观赏价值。(4)奇特美一些动植物以其独特、奇异的特征吸引着旅游者。(5)嗅觉美许多植物的茎、叶、花、果能散发出独特的香味,使旅游者获得新奇的感受。二、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二)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的医疗健身价值植物的医疗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植物可作为重要的医用药材,很多名贵的中草药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商品;二是特殊的植物环境能够起到医疗作用,植物能够减弱噪音,树林聚集的地方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二、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三)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的科普教育与文化旅游价值生物的多样性、复杂性除了审美功能之外,还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植物的地域分布规律、动物的生活习性、动物的迁徙等知识可以满足旅游者了解生物世界的需要,成为吸引旅游者、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重要资源。一些动植物还被赋予某种意义,使旅游活动和欣赏行为更具文化色彩和精神意义。二、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一)植被景观林地、独树与从树、草地、花卉地。三、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二)野生动物栖息地水生动物栖息地、陆生动物栖息地、鸟类栖息地、蝶类栖息地。三、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第五节 天象与气候景观类旅游资源
(一)天象与气候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概念天象与气候类旅游资源一般指某一地方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光等各种现象和过程的总称。气候旅游资源指能够带给旅游者舒适、猎奇体验的气候特征。一、天象与气候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概述(二)气候类型与特征(1)热带气候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终年气温较高,降水丰富,湿度大,天气闷热。(2)干燥气候温带大陆内部,包括干燥草原气候和干燥沙漠气候;干燥少雨,干燥沙漠地区多风沙。(3)温暖多雨气候中低纬度的亚热带、温带地区;夏季气温高,冬季并不冷。(4)湿润冷气候北纬45°~70°之间的温带及寒温带;夏季炎热而短暂,冬季较长而寒冷。(5)极地气候极地及近极地地区;冬半年严寒,夏半年气温也较低。一、天象与气候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概述(三)天象与气候景观类旅游资源的特征(1)地域性气候的形成与地理纬度、大气环流、下垫面的性质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其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分布,使各地的气象气候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2)速变性大气物理现象及其变化所形成的风景气象具有瞬息变化的特点,许多天气、气象、天象景观在短时间内会发生变化,云、雨、雾等景观更是飘忽不定。(3)季节性天象气候旅游资源的季节性变化使旅游活动出现季节性变化。季节性变化是随着地球运动而变化的,天象气候呈现季节的周期性变化。(4)配景性风景气象、舒适的气候在一般情况下需要与其他景观结合,起到配景、借景、背景的作用。一、天象与气候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概述(一)观赏与体验功能独特的气象天象与气候要素构成奇异的自然景观,本身就是旅游资源,对游人有极大吸引力。气象气候条件与不同类型的风景资源结合,形成千姿百态的美丽风景。此外,温度、湿度、风、光照等还能给人带来直接的身体体验、感受,具有观赏与体验功能。二、天象与气候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二)休闲度假功能人们对气候的感觉,其中最敏感的方面是气温、湿度和风的状况,所以一般多以气温、湿度和风的配合状况来表示一个地区的气候舒适度。热量、水分及环境的差异形成气候的差异,有利于避暑、避霾等地区适宜于度假旅游。二、天象与气候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三)疗养健身功能气候条件是疗养健身活动所必需的一个重要环境条件,许多“气候宜人”的环境适合开展疗养旅游活动。一般来说,洁净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湿度状况,充足的阳光及宜人的景色对人的身体保健和病体康复具有积极作用。二、天象与气候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一)天象景观太空景象观赏地、地表光现象。三、天象与气候景观类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二)天气与气候现象云雾多发区、极端与特殊气候显示地、物候景象。三、天象与气候景观类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 本章对自然旅游资源进行了详细分析: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是构成其他各类景观的基础,其分布面极大、类型丰富;水域景观类旅游资源以动态的美学特征吸引着游人,是最具灵气的景观类型;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能让人体会生机和活力,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天象与气候给人最直接的体验,而天象增添了大自然的神秘感,促使旅游者更加向往。从资源的概述、旅游功能和旅游吸引力要素分别对四类自然旅游资源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资源的典型代表。
本章小结
1. 试分析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形成过程。
2.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有哪些?结合自己所在地区举例说明其特点。
3. 如何理解水域景观类旅游资源?它的旅游价值和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4. 湖泊按成因可以分为哪几个类型?典型代表有哪些?
5. 什么是物候景观?属于哪一类自然旅游资源?
6. 野生动物栖息地主要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7. 天象与气候景观类旅游资源的特点是什么?旅游过程中如何进行体验欣赏?
思考和讨论题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