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 认识生物(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安徽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 认识生物(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一讲 认识生物
第一单元
2024
中考一轮复习课件
内容索引
01
必备知识夯基础
02
真题试做悟考法
03
考向突破增知能
04
提分特训培素养
必备知识夯基础
考点一
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基本特征 举例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动物捕食
生物能进行呼吸 鲸时常浮出水面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人出汗、植物落叶
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 父亲和母亲都是单眼皮,儿子也是单眼皮
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生物能够生长 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生物能够繁殖 鳄类等通过产卵繁殖下一代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巧学妙记 生物的特征
需要呼吸和营养,还能繁殖与生长;代谢废物要排出,细胞结构病毒无;遗传变异普遍性,遇到刺激能反应。
易错警示 (1)不是所有的生物呼吸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例如酵母菌可以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呼吸。
(2)能生长的物体(如钟乳石)、能运动的物体(如机器人)不一定属于生物;珊瑚虫是生物,珊瑚却不是生物。
(3)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具有以上所述的全部特征。如病毒无细胞结构,也不进行呼吸,但是它能繁殖后代,也属于生物。电脑病毒不属于生物。
(4)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是看该物体是否具有生命现象。
(5)每一种生物会同时具备多个生物特征,若某物体只具备其中某一项特征,则该物体不一定属于生物。
(6)判断生物的生命现象属于应激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有引起生物体发生反应的刺激;二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了反应;三是反应在短时间内完成。植物的各种向性(向地性、向光性、向水性等)都属于应激性。
考点二
科学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和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2.调查法
(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如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
(2)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其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也可以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还可以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3.实验法
(1)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
a.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b.对照实验坚持单一变量原则,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c.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巧学妙记 生物分类
生物调查,应该归类:陆生水生,依据环境;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易错警示 对照实验中变量的设置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区分
对照实验的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设计时只探究一个因素的作用。在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条件下,通过改变这个因素探究该因素与被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形成对照。这个因素就是实验的变量。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其他因素处于理想状态下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所有因素都处于理想状态下的就是对照组。
真题试做悟考法
1.(2023·安徽)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中,科研人员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大熊猫的活动情况。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比较法
C.文献法 D.实验法
答案 A
2.(2021·安徽)在讨论“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方案时,同学们的发言错误的是(  )。
A.除湿度外,其他实验条件应相同且适宜
B.多次重复实验,可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
C.实验数据与其他人不一致时,可以修改数据
D.实验结束后,将鼠妇放回适合其生存的环境中
答案 C
解析 科学探究是严谨的,不能因为一次实验结果就否定或推翻原来的假设,要检查原实验方案是否科学,或进行多次重复实验,检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C项错误。
3.(2019·安徽)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准备以蝌蚪为实验材料,探究甲状腺激素在动物发育中的作用。下面是某同学在小组讨论实验方案时的发言,错误的是(  )。
A.实验开始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蝌蚪应大小相同
B.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水温、水质及饵料等条件应一致
C.每组用一只蝌蚪进行一次实验,就可获得可靠的结果
D.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将实验动物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
答案 C
解析 实验开始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蝌蚪应大小相同,A项正确;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水温、水质及饵料等条件应一致,B项正确;用一只蝌蚪进行一次实验,这样得到的实验结果会具有偶然性,不能令人信服,C项错误;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将实验动物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中,D项正确。
4.(2018·安徽)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实验法的是(  )。
A.使用望远镜观察野生天鹅的取食和孵卵
B.使用监控设备来直播大熊猫的分娩过程
C.通过和黑猩猩交朋友来观察、研究其行为
D.利用特定的装置来研究蚂蚁之间的通讯
答案 D
解析 “使用望远镜观察野生天鹅的取食和孵卵”属于观察法,A项不符合题意;“使用监控设备来直播大熊猫的分娩过程”属于观察法,B项不符合题意;“通过和黑猩猩交朋友来观察、研究其行为”属于观察法,C项不符合题意;“利用特定的装置来研究蚂蚁之间的通讯”属于实验法,D项符合题意。
5.(2018·安徽)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嫩叶尖端的球状小体为食。为探究栖居蚂蚁对金合欢生长的影响,生物小组用金合欢幼苗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该实验说明栖居蚂蚁对金合欢的生长(  )。
金合欢幼苗的生长状况 没有蚂蚁栖 居的金合欢 有蚂蚁栖居
的金合欢
10个月中的存活率 43% 72%
幼苗生长 高度/cm 5月25日至6月16日 0→6.2 0→31.0
6月17日至8月3日 6.2→10.2 31.0→72.9
A.有促进作用 B.有抑制作用
C.有利也有弊 D.无任何影响
答案 A
解析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10个月中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幼苗比没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幼苗存活率高,并且通过两个一定时间内金合欢幼苗生长状况的对比可以看出,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幼苗比没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幼苗生长速度快,说明栖居蚂蚁对金合欢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考向突破增知能
考向一生物的特征
例1(2023·内蒙古通辽)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猎豹追捕羚羊
B.蜜蜂在花丛中采蜜
C.母鸡找草丛下蛋
D.钟乳石慢慢长大
答案 D
例2(2023·山东滨州)我国的多年生水稻,入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评出的“2022年十大科学突破”。多年生水稻种一次可连续免耕收获3~4年,下列相关生命现象与生物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  )。
A.水稻的茎中空——生物适应环境
B.水稻季末落叶——排出代谢废物
C.草盛则稻苗稀——生物有应激性
D.腋芽来年再生——能生长和繁殖
答案 C
解析 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作出的反应。“草盛则稻苗稀”描述的是稻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体现了环境中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没有体现“生物有应激性”,C项符合题意。
考向二科学方法
例3(2023·湖北随州)“天宫课堂”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向我们展示了“用筷子喝茶”的挑战实验:将飘浮在太空舱中形似果冻的“茶水”夹起,像吃菜一样放入口中。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一环节 (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实施计划
D.得出结论
答案 C
例4如果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那么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在保证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的前提下,应选择下列哪种实验装置 (  )
答案 B
解析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实验变量是光照,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A装置的变量是土壤的湿度,不是光照;B装置以光照为唯一变量;C装置有土壤的湿度和光照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D装置的变量是土壤的湿度,不是光照。
提分特训培素养
命题点1 生物的特征
1.[跨学科学习](2023·湖北宜昌)与“植物的向光性”体现出的生物特征相同的诗句是(  )。
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B.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C.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答案 A
2.[教材改编题]下列关于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运动的物体就是生物
B.植物可以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C.“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答案 B
命题点2 科学方法
3.(2021·四川凉山)科研人员为了更好地保护朱鹮,在其栖息地安装摄像机,记录朱鹮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调查法
答案 A
4.(2023·湖南益阳)科学探究中提出的问题应具体、明确,具有探究价值。下列问题提得最好的是(  )。
A.紫薇花和木槿花哪种花更漂亮
B.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
C.为什么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几次蜕皮
D.土壤湿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答案 D
综合命题点
5.“低头族”在当今社会中十分普遍,为研究长时间使用手机对健康的危害,某医学研究所设计了以下实验预案做可行性评估:
①随机选取200名志愿者,平均分成A、B两组,每组男、女各50名。
②预设给A组每人一部相同型号的手机,让其在实验期间持续使用手机;给B组每人一套书籍,让其在实验期间持续阅读,其他条件相同。
③预设在实验的1个月中,对志愿者每天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记录,方案如下表所示:
组别 时间/h 人数 肩颈痛 手腕部酸痛 眼部不适 沟通障碍
A组使 用手机 1~2 100
3~4
B组不 用手机 1~2 100
3~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预案的步骤①中200名志愿者的健康状况应基本    。该预设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实验的哪些基本原则                。
(2)该预案的每个实验组都选取了100名志愿者而不是1名的原因是  。
(3)(单选)该预案拟采用的主要科学研究方法是   。
A.分类法 B.实验法 C.文献法 D.观察法
答案 (1)相同 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 (2)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小误差 (3)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