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第二十三 菠萝知识目标:●理解菠萝生物学特性●掌握菠萝栽培技术能力目标:●能识别菠萝的主要品种●能够进行菠萝园周年管理菠萝属热带草本类果树,果实品质优良、风味独特,富含营养。果肉富含糖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制作蜜饯、果脯、糖水罐头。菠萝糖水罐头色、香、味具全,被誉为“罐头之王”,畅销世界各地。制罐后的下脚料如果皮、果心等,可以制汁、酒、醋和提制柠檬酸、酒精等。加工后的渣还可作饲料和肥料。菠萝叶含有2-5%的纤维,可作制绳、纺线、织布。提取纤维后的残渣仍可作造纸原料。块茎含有2.5%的淀粉,粒子很小,提出后可作细菌培养基。果汁为利尿剂,亦可治疗支气管炎。菠萝生长强健,适应性强,平地和山地均可种植;在气候适宜地区栽培,病虫害少、耐干旱、管理容易,且产量高、收益快。第一节 种类品种一、种类二、主要品种一、种类菠萝是凤梨科(Bromeliaceae)、凤梨属(Ananas Merr.)的一个种(A. comosus L.)。在凤梨属中共有8个种,但果实可供食用作经济栽培的只有菠萝1个种。菠萝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栽培上均采用无性繁殖,变异较少,品种也少,经济栽培品种更少。全世界有135个菠萝品种,但其中不少是同物异名的。目前世界菠萝品种约有60-70个,分为皇后类(Queen group)、卡因类(Cayenne group)、西班牙类(Spanish group)三类。二、主要品种(1)卡因熟期:7-8月果长筒形,果重1.5-3kg ,大者可达4-5kg。小果数较多,阔而扁平。果实呈黄绿色或黄色,果肉黄白色,肉质柔软多汁,香味较淡,纤维较多,含糖及含酸量均高,为晚熟品种。果皮薄,果实不耐贮运。已选出沙捞越和希路等品系。二、主要品种(1)卡因占世界菠萝栽培面积的90%以上,广东、福建、台湾栽种较多。二、主要品种(2)巴厘熟期:6-7月果呈圆筒形或椭圆形,果重1.5kg左右。果眼小,呈棱状突起。果皮和果肉均金黄色,鲜艳透明,果心小,肉质细嫩而爽脆,纤维少,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2-15%,含酸量0.26-0.58%,香味浓厚,品质上等,为鲜食和制灌两用品种。为中熟种。二、主要品种(3)神湾熟期:6月果圆筒形,果重0.5-1.0kg。果眼小而突出,果肉淡黄色至黄色,味甜爽脆,含可溶性固形物14-17%,含酸量0.23-0.61%,纤维少,香味浓厚,品质佳。早熟,不耐贮运。二、主要品种(4)台农4号熟期:7月下旬果实圆柱形,果重1.0-1.5㎏。果眼深,果肉金黄色,肉质细密、脆嫩清甜、纤维少、香气浓。可溶性固形物16.1%,酸含量0.4%-0.5%。果实纵切后可直接剥取小果食用,无需削皮,是鲜食良种。二、主要品种(5)粤脆菠萝熟期:8月中下旬果大,单果重约1.5公斤,最大达3.5公斤。果肉黄色,肉质及果心均爽脆,纤维少,香味浓,食用口感较佳,可溶性固形物15.2%,酸0.44%,总糖12.8-13.3%。鲜食果实品质优于巴厘种,加工性状优于卡因种,是适于鲜食和加工的优良品种。思考题想一想当前生产中栽培的菠萝品种有哪些?第二节 栽培环境菠萝原产于热带雨林,适应热带雨林下半荫蔽的环境。虽然经过长期的人工驯化栽培,但仍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肥沃疏松的土壤,怕低温、霜冻和过于干旱的气候,也怕瘦、瘠、粘、硬和积水的土壤。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菠萝植株没有明显的休眠期,能周年生长。选择适宜的生态环境,并采用相应的栽培措施,是菠萝经济栽培获得成功的关键。第二节 栽培环境一、气温二、光照三、水分四、土壤五、风一、气温菠萝原产热带雨林,喜温暖,怕霜冻。菠萝根系对温度的反应比较敏感,15-16℃开始生长,29-31℃生长最旺盛,超过35℃或低于5℃时,根生长很缓慢或停止生长。茎在25-30℃时生长最活跃,10℃时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低于8℃并持续3天以上的冷雨天气会使植株烂心。叶在28-31℃,空气温度为80%条件下生长最快,低于5℃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叶色变黄、叶尖干枯。0℃气温持续1天以上,寒害严重,果实和心叶腐烂,根系死亡。日平均气温高于16℃时才开始开花,但干旱酷热天气会抑制花朵开放或开花不完全,高于37℃的气温伴随强日照极易灼伤果实。一、气温菠萝的经济栽培地区年平均气温24-27℃,≥10℃的年活动积温7000-9000℃,最冷月平均温度不低于15℃,极端低温不低于-1℃。在经济栽培地区,菠萝生长期的长短、品质、果实大小与温度高低有密切关系。夏季果实生长发育期间,温度高,水分充足,成熟期较短,果实品质好。秋冬成熟的果实,由于后期气温低,成熟期相对拉长,糖分虽然不减少,但含酸量增加,果实的品质和风味就比较差。二、光照菠萝长期适应了热带雨林下半荫蔽的环境,较耐荫,经过长期的人工驯化以后,对强光的适应能力已有所增强。但菠萝仍喜欢漫射光而忌直射光,年日照在850-158h最适宜菠萝生长结果;阳光过强,则叶色退绿呈现红黄色,果实亦易受灼伤。在适当密植下,浓绿宽厚的绿叶层构成自荫环境,减轻了阳光对叶片叶绿素的破坏,叶色保持青绿,可以增产和改善品质风味。但种植密度过大,光照不足时,叶片会变成细长,果形小、品质和风味较差;在浓密荫蔽条件下生长的菠萝,果实往往汁少、味酸而不香。因此,要掌握好种植密度,一般一亩地种植4000株较适宜。三、水分菠萝虽是比较耐旱的植物,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仍需要适当的水分。一般月平均降雨量为100㎜时,能满足菠萝正常生长,少于50㎜时即出现水分不足,就需考虑喷淋灌浇。我国菠萝产区年平均降雨量都在1400㎜以上,且大部分分布在4~8月,比较适合菠萝生长对水分的需要。但降雨量过多,土壤排水不良时,菠萝会因长时间渍水缺氧引起烂根;如果菠萝积水浸泡1天,根群会大量死亡。因此,要做好果园的蓄水排水系统的设置,力求暴雨过后能迅速排除渍水,避免因渍水而引起烂根。在菠萝产区,每年8月份以后降雨量减少,属干旱季节,需要适当灌溉,以保证菠萝的正常生长。四、土壤菠萝的地下根系特性是浅生好气,需要疏松、富含有机质、通气性良好的土壤,粘重、瘠薄、通气不良的土壤环境不适宜菠萝生长。菠萝喜酸性土,卡因适宜pH5.6-6,西班牙类及其他品种适宜pH4.5-5.5,强酸性或PH6以上的土壤均不利于菠萝生长。红壤、黄壤、砖红壤都能正常生长结果,黄泥沙和黑泥沙地为最适合。菠萝产区的土壤多属红壤,一般较瘠薄、粘重,在建园时应深耕,多施有机肥,起高畦种植。五、风菠萝植株矮小,受风影响较小,3级以下的风还有利于呼吸作用。但近海的菠萝产区,遇台风也会被吹断果柄,扭折叶片,吹倒植株,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开辟新菠萝园,应选择受台风影响较小的地区和地形。冬季冷风冷雨会造成植株烂心,座北朝南的地形烂心较少或不烂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