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七章果园土、肥、水管理第三节 果树营养与吸收1一、果树需肥特点(1)高龄长寿,各时期对养分要求不同(2)贮藏营养对果树特别重要(3)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对养分的竞争激烈(4)高消耗易缺素(5)根系量相对少养分利用率低二、果树所需的营养元素果树必需的营养元素共16种; 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为大量元素,铁、锰、硼、锌、 铜、钼、硅、氯为微量元素。对于果树来说,氮、磷、钾为肥料三要素,此外, 大量元素中的钙、镁,微量元素中的铁、硼、硅、锰、锌、钼等作用突出, 较其他元素更易出现缺素症。作用,并能部分代替某一必需元素的作用,减缓缺素症的元素。. 如Ni(也有的将其视为必需元素) ,Na ,Si ,Co, Se ,锗,稀土元素等物体内存在,对植物生长发育生理功能表现有利有益元素:某种元素并非植物必需的,但常在植.1.氮(N)氮是蛋白质、核酸、叶绿素、酶和各种维 生素的组成成分。适量的氮素促进果树营养生长,提高光合效能,提高坐果率、增进品质。氮不足,树势弱,新梢生长缓慢,落花落果严重,果个小,成熟早。氮过量,枝叶徒长,影响枝条充实、根系生长 、花芽分化,导致落花落果严重,降低产量、 品质及抗逆性。 其氨肥施用过多引起缺钙在树体内,氮可再利用。缺氮,老叶先黄化。落叶前提高N再利用能力2.磷(P)磷是细胞膜和细胞核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树体内核苷、核酸、磷脂、某些辅酶的组 成元素。磷可增强树体的生活力,促进新根发生,增加吸收能力,促进钾的吸收,改善果实 品质,提高树体的抗旱、抗寒能力。缺磷,萌芽力降低,新梢、新根生长减弱,叶片小,叶带紫色,果实色泽不鲜艳,含糖 量降低,抗旱、抗寒能力减弱。磷过剩,会抑制氮、锌的吸收,引起生长不 良,引起缺锌症。磷可以在树体上下流动,缺磷时老叶首先出 现症状:叶片暗绿色,叶柄、叶脉紫红色。3.钾(K)钾不参与树体有机物的合成,但对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运输、转化起重要作用;钾促进果实 膨大、着色和成熟;钾促进果树机械组织发达, 从而提高抗寒、抗旱、耐高温的能力。缺钾,形成层活动受阻,新梢纤细,叶小而 呈蓝绿色,严重时新梢先端枯死;果实果个 变小,着色不良,采前落果,降低产量和品 质。钾过量,呼吸作用加强,果实组织绵软,早 熟,贮性下降。苹果钾过量果实组织松棉,柑橘钾过量果实粗大。4.钙(Ca)钙是细胞壁和胞间层的组成部分。钙能够促进幼根、幼径的生长和根毛的形成。维持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原生质的粘性,有利于增强果树抗旱、抗 寒、抗热、抗病能力。钙能够降低果实呼吸,延长贮藏期。果树枝叶缺钙的现象比较少见,但果实缺 钙很常见。果实缺钙,可产生许多生理病害,例如苦 痘病、黑星病、心腐病、水心病裂果等, 降低贮藏性。1 5.镁(Mg)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也是细胞壁的组 成成分,其功能主要和光合作用有关。镁在树体的移动性很强,在树体内可迅速流入新器官,因此幼叶比老叶镁含量高,缺镁时, 老叶失绿。6.硼(B)硼与果树的生殖生长密切相关,硼能够促 进花粉发芽和花粉管生长;硼影响碳水化 合物的运输,利于糖和维生素的合成。缺硼引起叶片黄化; 生长点枯死;落叶落 果严重;导致苹果、梨、桃的缩果病;柑 橘的果肉硬化、无果汁或极少。7.锌(Zn)锌与生长素的合成有关。缺锌表现发芽晚,新梢节间变短,叶片变小变 窄,簇生,质脆,枯梢,典型小叶症状。灌水过多,重茬地,重修剪,伤根多均易出现 缺锌症状。8.铁(Fe)铁是多种氧化酶得组成成分,参与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铁在树体内移动性很差,故缺铁首先在幼叶上表现症状,表现为叶片失绿, 叶肉变 黄,叶脉是绿色的。石灰性土壤 & pH三 果树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及运输一、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一) 根系吸收矿质与吸收水分的相互关系1)相互关联:以水调肥,肥水互促。2)相互独立:①两者的吸收不成比例;②吸收机理不同:水分被动吸水为主矿质主动吸收为主③分配方向不同:水分—— 叶片矿质——生长中心(二) 根系对离子吸收具有选择性离子的选择吸收是指植物对同一溶液中不同离子或同一盐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吸收的比例不同的现象。1.生理碱性盐植物根系从溶液中有选择地吸收离子后使溶液酸度降低的盐类。例如NaNO 32.生理酸性盐植物根系从溶液中有选择地吸收离子后使溶液酸度增加的盐类。如 (NH4 ) 2 SO 43.生理中性盐植物吸收其阴、阳离子的量很相近,而不改变周围介质pH的盐类, 称生理中性盐。 如NH NO4 3 。输出量积累量40102030405060离根尖的距离(mm )(三) 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区域根毛区是吸收矿质离子最快的区域根尖不同区域32 r的积累和运出3020100032P 累积或输出的相对量(脉冲数 mm -1 min-1)四、果树的氮素营养吸收利用特征1.植株中氮素的形态—硝态氮:除葡萄外, 一般含量很低,主要出现在新根生长、吸收功能强,碳素代谢 弱的时期。—铵态氮:含量高峰出现在硝态氮之后,叶、花含量最高,短枝和根最少。—氨基态氮:是器官建造的主要物质,器官建造时出现高峰。与氮源和碳素有关。2.氮素营养的利用特点可分三个时期:—萌芽到新梢加速生长:大量需氮期,主要来源是贮藏氮,含量高;—新梢旺长高峰后到果实采收:稳定期,低水平;—采收到落叶:贮备期。3. 根系对氮的吸收和代谢根系的吸收. 吸收形态: NO3 -、NH4 + 、有机氮. 吸收特点:春季吸收少;夏季吸收多, 秋季居中. 根系的代谢:NO3 - → NH4 + →氨基酸(谷氨酸、谷氨酰氨)4. 贮藏氮落叶果树具有一个独特的贮藏氮的循环系统。贮藏氮的部位根系是主要部位,其次是多年生枝干;皮层多于木质部贮藏氮的形态. 蛋白质:贮藏蛋白的特征是精氨酸含量 高并随生长的恢复而消失;. 氨基酸:精氨酸最有效,它以最少量的 碳为代价携带了更多的氮。贮藏氮的再利用. 蛋白质水解的开始标志着冬季休眠的结束 ;脱落酸起控制作用;. 主要在大量需氮期应用,即:利于早春细 根、开花、幼果、中短梢叶片等器官的建 造和发育;. 不同物候期贮藏氮的分配中心不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