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保密★启用前第一二单元月考试题-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一、选择题1.小军背着书包称得的重量是32千克,去掉书包称是29千克.书包重是( )A.32千克 B.29千克 C.3千克2.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每次最多能看到物体的( )个面。A.3 B.2 C.13.是由( )小正方体搭成的。A.5个 B.6个 C.7个4.观察物体,下面的三幅图中,( )是从上面看到的。A. B. C.5.一个数除以65,商是最大的两位数,余数是7,这个数是( )。A.82 B.657 C.64426.398—(24×3+18)÷2中,最后一步求( )。A.积 B.和 C.差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0除以任何数都得0 B.a+b=0,那么a=b C.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二、填空题8.在式子150×500-600÷50中。要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9.一个乘法算式的积是450,如果将其中的一个因数扩大50倍,那么另一个因数( ),积才保持不变.10.已知46-△=29,□×5=60,那么△+□=( )。11.观察下面物体,从( )面和( )面看到的形状完全相同。12.一个几何体,从上面看是 ,从左面看是 ,搭这个几何体最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 )个小正方体。13.★表示同一个数,如果★×13=117,那么(11+★)×14得数是( )。14.求几个相同( )的( )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15.根据给定的运算顺序给算式添上括号。(1)168÷14-2×7,先算减法,最后算乘法:( ),结果是( )。(2)168÷14-2×7,先算减法,最后算除法:( ),结果是( )。三、判断题16.在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被减数的2倍。( )17.与的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相同。( )18.150÷30×37与150+30-37的运算顺序相同。( )19.一条公路长450米,工程队从两头分别同时以每天25米的速度施工,15天后工程队能够完成全部任务。( )20.已知☆÷■=▲,那么▲÷■=☆(■不为0)。( )21.□÷2=24,□里应填48。( )22.如果35×[(256-16)÷15]去掉中括号,计算结果不变。( )四、计算题23.口算 0+76= 84×0= 0÷18= 36-0=8×125= 25×4= 50×20= 404÷4=56-22-18= 56-(22-18)= 56-22+18=24.列竖式计算,并验算。136+293= 328+491=621+183= 416-172=438-274= 439+280=417-183= 551+265=25.脱式计算。 五、解答题26.筑路队要修筑一条长600米的公路,开始每天修40米,修了5天后,为了赶工期,剩下的部分要在8天内完成。如果以后平均每天修48米,问剩下部分能否在8天内完成?27.只列式,不计算。修路队要修一条990米长的路,已经修了14天,平均每天修35米,余下的计划10天修完。平均每天修路多少米?28.小芳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4错看成6,结果算得的商是40,正确的商是多少?29.大车可以坐30人,租金660元,小车可以坐20人,租金500元。春游时红卫小学有老师14人,学生326人。怎样租车最省钱?一共要多少钱?30.刘叔叔带了1000元买了同样的化肥15袋,还剩25元,每袋化肥多少钱?31.王师傅开车从安顺到成都,4小时后到达服务区休息,此时王师傅行驶了全程的一半还多16千米,距离成都还有380千米。王师傅开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32.某公园门票的销售方案有两种:(1)成人每人40元,学生每人20元;(2)团体(30人或30人以上)每人30元。现有28位老师带领202名学生去该公园游玩,怎样买票最省钱?参考答案:1.C【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去掉书包的重量即是小军的体重,小军的体重加上书包的重量是32千克,那么书包的重量等于32千克减去小军的体重,列式即可即可得到答案.解:32﹣29=3(千克)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小军的体重,然后再用总重量减去小军的体重即是书包的重量.2.A【分析】例如观察一个长方体,从一个面观察,可以看到1个面。从一条边观察,可以看到2个面。从一个顶点观察,可以看到3个面。则观察一个物体,最少能看到物体的1个面,最多能看到物体的3个面。【详解】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每次最多能看到物体的3个面。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可以亲自观察一个物体,即可得出结论。3.C【分析】观察立体图可知,这个几何体共有3层,由俯视图可得第一层小正方体的块数,由正视图和左视图可得第二层和第三层有小正方体的块数,相加即可。【详解】据分析可得:3+3+1=7(个)所以:这个立体图形是由7个小正方体搭成的。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结合三视图判断几何体数量,同时也体现了对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的考查。4.A【分析】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通常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从上面观察这两个物体,可以看到一个圆和一个正方形的面,据此解答。【详解】从上面看到的是。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5.C【分析】最大的两位数是99,由题意可知:商是99,求被除数,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详解】99×65+7=6435+7=6442这个数是6442。故答案为:C【点睛】明确被除数与除数、商和余数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C【分析】四则运算的顺序∶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的。【详解】398—(24×3+18)÷2有小括号,所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和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就是求差。故答案为: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7.C【详解】略8. 乘 除 减【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含有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再算加法,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据此解答。【详解】在算式150×500-600÷50中,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点睛】本题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解题关键。9.缩小50倍【详解】略10.29【分析】减数=被减数-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依此分别计算出△和□所代表的数,然后再相加即可。【详解】46-29=1760÷5=1217+12=29【点睛】解答此题除了需要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关系外,还需要掌握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分别计算出△和□所代表的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 前 左(或右)【分析】通过观察,可先排除从上面看,只需画出这个图形的三视图即可判断。【详解】从前看:从左边看:从右边看:【点睛】熟练掌握物体三视图的画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 5 7【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从上面看可以知道这个几何体有两排,前面一排3个,后面一排1个居右,从左面看可以知道这个几何体分两层,下面一层有2个,上面靠右有1个,据此数一数可以得到最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要求最多需要几个,第二层靠右的一个正方体后面还可以加两个正方体,据此解答即可。【详解】一个几何体,从上面看是 ,从左面看是 ,搭这个几何体最少需要5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7个小正方体。13.280【分析】因数=积÷另一个因数,用117除以13计算出★所表示的数,再代入算式(11+★)×14计算出结果;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117÷13=9,所以(11+★)×14=(11+9)×14=20×14=280所以(11+★)×14得数是280。14. 加数 和【详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例如:求5个10的和,列式为:10×5=50,其中10和5叫做乘数,50叫做积。15.(1) 168÷(14-2)×7或[168÷(14-2)]×7 98(2) 168÷[(14-2)×7] 2【分析】(1)先算减法,本身减法是后面再算的,要提前算就加上小括号,按照算式乘除是同级运算,从左往右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满足题意。或者将前面的除法加上中括号也可以使得除法在第二步计算。(2)先算减法在减法一步加上小括号,再算乘法,将乘法加上中括号即可。【详解】(1)168÷14-2×7,先算减法,最后算乘法:168÷(14-2)×7或[168÷(14-2)]×7168÷(14-2)×7=168÷12×7=14×7=98(2)168÷14-2×7,先算减法,最后算除法:168÷[(14-2)×7]168÷[(14-2)×7]=168÷[12×7]=168÷84=216.√【详解】减数+差=被减数,被减数+减数+差=2个被减数,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被减数2倍.故答案为:√17.√【分析】分别计算出两个算式的结果即可解答。【详解】57+23-5=80-5=7557+(23-5)=57+18=75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不同,但计算结果相同,所以判断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的掌握。18.√【分析】先分析两个算式中的运算符号,再根据混合运算规则进行判断:算式中含有同一级运算就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详解】150÷30×37中含有乘除的同级运算,所以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150+30-37中含有加减的同级运算,所以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所以它们的运算顺序是相同的,故答案为:√。19.√【详解】(25+25)×15=50×15=750(米)750>450,故答案为:√20.×【分析】根据商×除数=被除数,解答此题即可。【详解】因为☆÷■=▲,那么▲×■=☆(■不为0),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熟练掌握乘与除的互逆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1.√【分析】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据此判断。【详解】□÷2=24□=2×24=48,所以判断正确。【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及应用。22.√【解析】略23.76 0 0 361000 100 1000 10116 52 52【详解】0加任何数还得这个数;任何数减0都得这个数;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任何数都得0;没有小括号,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的算式中,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算式中,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24.429;819804;244164;719234;816【分析】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一当十再减。验算加法: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或用和减去另一个加数,得加数。减法用被减数-差=减数或差+减数=被减数进行验算。【详解】136+293=429 328+491=819验算: 验算:621+183=804 416-172=244验算: 验算:438-274=164 439+280=719验算: 验算:417-183=234 551+265=816验算: 验算:25.1547;106;1980【分析】第一道,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先计算除法再计算乘法;第二道,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计算括号外面的除法;第三道,先计算小括号的除法,再计算括号外面的乘法,据此解答。【详解】26.不能【分析】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用总长度-已修长度,求出剩下长度,再用剩下天数×每天修的长度,求出剩下8天可修长度,与剩下长度比较即可。【详解】600-40×5=600-200=400(米)48×8=384(米)384<400答:剩下部分不能在8天内完成。【点睛】关键是理解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27.(990-14×35)÷10【分析】已经修的天数×平均每天修的长度=已经修的总距离,总长度-已经修的总距离=剩下的距离,剩下的距离÷计划用的天数即可,据此列出综合算式。【详解】根据分析,列式为:(990-14×35)÷10【点睛】关键是理解数量关系,掌握小括号的用法。28.60【解析】略29.租10辆大车,2辆小车最省钱,一共需要7600元。【分析】要计算怎么租车最便宜,一共需要多少钱,那首先要制定租车方案。可以先算出大车、小车每个座位需要多少钱,比较租大车便宜还是租小车便宜,再来制定租几辆大车几辆小车。制定方案时尽量不要空座位。【详解】大车每个座位:660÷30=22(元) 小车每个座位:500÷20=25(元) 大车便宜326+14=340(人)340÷30=11(辆)……10(人)租11辆大车和1辆小车:11×660+500×1=7260+500=7760(元)租10辆大车和2辆小车不空位:10×660+500×2=6600+1000=7600(元)7600元<7760元答:租10辆大车,2辆小车最省钱,一共需要7600元。【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租船问题”的掌握,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尽量的不空座位。运用这个思想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能得到最便宜的方案。30.65元【分析】已知化肥购买的数量,以及带了的钱数和找回的钱数,用带的钱数减去找回的钱数,即可算出化肥的总价,运用总价÷数量=单价,即可求出每袋化肥多少钱。据此解答。【详解】(1000-25)÷15=975÷15=65(元)答:每袋化肥65元。【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乘除法意义的掌握。熟练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1.103千米【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380千米加上16千米可得到安顺到成都路程的一半,根据4小时行驶全程的一半还多16千米,求出4小时行驶的路程,用路程÷时间即可得到王师傅开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详解】(380+16+16)÷4=(396+16)÷4=412÷4=103(千米)答:王师傅开车平均每小时行103千米。【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行程问题,速度=路程÷时间,关键将4小时行驶的路程算出来。32.2名学生和老师一起买团体票,剩下的学生买学生票,这样买票最省钱【详解】方案一:学生买学生票,教师买成人票40×28+202×20=1120+4040=5160(元)方案二:买团体票(28+202)×30=230×30=6900(元)方案三:2名学生和老师一起买团体票,剩下的学生买学生票(28+2)×30+(202-2)×20=30×30+200×20=900+4000=4900(元)4900<5160<6900答:2名学生和老师一起买团体票,剩下的学生买学生票,这样买票最省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