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道德与法治下册八年级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单元复习 课件(共3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道德与法治下册八年级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单元复习 课件(共35张PPT)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复习课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为什么
如何做
国家性质
政治制度
公民基本权利
国家武装力量
经济制度
立法活动
行政机关
监察机关
司法机关
法治宣传教育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设置国家机构
规范权力运行
保障公民权利
规范国家权力
核心价值追求
对公民权利
对国家权力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
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
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⑤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和使命。(九下第1课)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②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1)★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如何坚持党的领导?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考链接
1. (2023·广西玉林中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
A.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B. 中国共产党领导
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中考链接
2.(2023江苏无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广大党员干部响应党中央号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以最大的信心和决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根据材料,某校学生会准备出期黑板报,你认为应该写入该期黑板报的观点是( )
①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D
知识梳理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宪法如何保障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2.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知识梳理
(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P6)
(4)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目的和要求(P7)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1)目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要求: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任应尽的责任。
2.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 (2023·湖南·永州中考)202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实施40周年。某校为宣传宪法,学习宪法,出了一期宣传板报。小正同学根据板报内容归纳了下列要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
①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②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公民,这是宪法基本原则
③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④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治国安邦总章程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B
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基本原则。
中考链接
知识梳理
(1)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2)我国人权的特点: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
(3)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我国人权的广泛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
(1)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4)国家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性)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3.尊重和保障人权
知识梳理
(5)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1)立法方面: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尊重和保障人权
(3)监察方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5)守法方面: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中考链接
1. (2022·山东枣庄·中考真题)下边的漫画说明了 ( )
A. 宪法保护的人权主体非常广泛
B. 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非常广泛
C. 宪法规定实现公民权利的保障措施
D. 宪法的原则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
中考链接
2.(2023辽宁大连)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我国宪法是(  )
①国家的根本法
②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③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④对国家生活中一般性问题的规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知识梳理
(1)我国国家机构的产生
(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3)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4.设置国家机构
知识梳理
(2)宪法和国家机构的关系
(1)宪法通过设置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
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2)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3)我国国家机构实行的原则及其主要体现
(1)原则:民主集中制。
(2)主要体现:①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②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③国家机关内部方面: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考链接
1. (2023·黑龙江中考)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____的原则”
A. 尊重和保障人权
B. 民主集中制
C. 依法治国
D. 党领导一切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知识梳理
1.为什么要规范权力的运行?(宪法规范权力运行的原因)
(1)必要性: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2)重要性: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3)意义: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4)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5.规范权力运行
知识梳理
2.宪法如何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
(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
(2)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法定职责必须为)
(3)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
5.规范权力运行
中考链接
1. (2023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2023年3月10日,当选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而向全体代表,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进行了庄严宣誓,其他国家机构的领导同志在当选和决定任命后,也相继进行了宪法宣誓。这表明( )
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②任何国家机关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
③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法公开宣誓
④人大代表具有最高的决定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全国人大具有最高决定权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坚持依宪治国
根本的活动准则
构成和内容
为什么
至高无上的权威
命运、安定、根本利益
如何做
依宪治国
捍卫尊严,保证实施
最高的法律效力
内容全局性、根本性
最高的法律效力
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制定和修改程序更加严格
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加强宪法监督
监督权力行使
为什么
如何做
根本保证、基础性意义、依法治国要求
完善和健全
维护宪法权威
追究和纠正
增强宪法意识
学习宪法
认同宪法
践行宪法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①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
权威和法律效力。
④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⑤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1)我国宪法的地位
1.根本活动准则
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
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
中考链接
1. (2022·广西梧州,6)2022年3月16日,国务院在中南海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国务院近期任命的27个部门和单位的32名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以上人员对宪法宣誓的原因是( )
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所有的问题
③宪法是根本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
④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B
宪法并不规定所有问题
宪法不是其他法律总和
知识梳理
①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②为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
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③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1)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
2.加强宪法监督
主体: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
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2.宪法监督的主要内容及主体 (主要内容):合宪性审查和监督
3.如何加强宪法监督?(如何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①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
宪法监督职责。
②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
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
③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中考链接
1. (2023·广东广州·中考)下列不属于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对宪法监督工作的是( )
A. 健全宪法的监督机制和程序。
B. 公民要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C. 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D. 对宪法实施情况实行监督检查。
B
逆向思维考察
知识梳理
(1)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
①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②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2.★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
①有利于国家公职人员树立宪法观念,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
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有利于捍卫宪法的地位,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
③有利于坚持依宪治国,进一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④有利于国家公职人员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3增强宪法意识
知识梳理
(3)★公民应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①学习宪法。②认同宪法。③践行宪法。
(4)为什么要推动宪法实施?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中考链接
1.(2023年·河北省中考)某区人民政府举行宪法宣誓仪式,30多名区政府工作人员着装整洁、列队站立,右手举拳,面向国旗,向宪法许下庄严承诺;某中学举办“宪法晨读”活动,学生们一起唱国歌、诵读宪法部分条款,齐唱宪法主题歌曲《宪法伴我们成长》。这两个场景共同教育我们要( )
①维护国家尊严
②规范权力运行
③加强宪法监督
④增强宪法意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宪法监督,这不符合题意中的场景
中考链接
2.(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教育部于2023年5月至12月举办的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要求,各地建立青少年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有条件的地方要将法治实践教育作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纳入中小学课后服务范围,推动学生每年接受不少于2课时的法治实践教育。这有利于青少年( )
①接受法治教育,提升法治素养
②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③增强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
④推进宪法宣传,提高权力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有利于推进宪法宣传,提高权利义务意识,而不是权力意识。
3.(2023 湖南湘潭)“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如今,新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向宪法郑重宣誓,己经成为当今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常见一幕。宪法宣誓( )
①昭示了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
②说明宪法的制定修改更严格
③营造了尊崇宪法的法治氛围
④确保了公民能自觉遵守宪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中考链接
C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
2. 是我国的宪法原则,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3.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 。
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 必须为, 不可为。
5. 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
具有最高的 、 和 。
7.宪法是其他法律的 和 。
8. 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9.公民应增强宪法意识, 、 、 。
人民
尊重和保障人权
核心价值追求
法定职责
法无授权
宪法
根本活动准则
法律地位
法律权威
立法基础
立法依据
监督
学习宪法
认同宪法
践行宪法
法律效力
核心考点
核心考点
10.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1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12.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14.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15.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中考链接
1.(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值得我们深情回望:领导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行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020年,脱贫攻坚战胜利完成;2021年,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无数事实证明:要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
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谈一谈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答题指导
(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 需要运用宪法的地位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2)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共产党→共产党的相关知识
(3)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①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②从宪法规定看,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③从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特点来看,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等决定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参考答案】
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