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3.2 青春有格河北邯郸三名初一学生为钱残忍谋害同学,充值某游戏后继续上学3月10日河北邯郸某地的一名初一学生失踪了,家长发现后报警。在警察的询问中,有几个同学说看到这个失踪的学生被一个小个子男人带走了。随后警察调取了附近的监控,发现该学生最后失踪的时候,恰好跟这几个目击者在一起。铁证如山之下,这三名初一学生中的两名交代了事情的经过,另外一个还死不松口,有人评论说其心理素质特别好,根本不害怕。这三个学生把被害学生骗到离村子几百米的农田中,有人放风,有人负责动手,把被害人杀掉后,脸也接近毁容了。随后几个人把被害人手机中的191块钱转走充到某款游戏中,在警察调查期间继续上学,顺便做了个伪证。确实是怪胎,也确实是有犯罪天赋,这个孩子在初一的年纪,碰到几个这么残忍的凶手,只能说太过可惜。然而就这么几个凶手,如果网上的传言属实的话,可能连14岁都没到,可能甚至都不用承担法律责任。核心素养目标健全人格1.把握青春,追求“至善” 的人生境界。2.明善恶、知廉耻、懂荣辱,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道德品质。1.知道“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2.培养做到知廉耻、懂荣辱,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道德修养1.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要求。政治认同1、什么是“行己有耻”?P28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P28-29第一目 行己有耻第二目 止于至善3、什么是“止于至善” P294、如何做到“止于至善”?P29-325、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P30-3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3分钟自学导航青春有格思考:为什么刚学写字的时候需要用田字格呢?对汉字的书写起到了规范、引导的作用。格规则、规矩格局、格调为人底线至善境界第一目行己有耻行己有耻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才知道什么事不能做。含义: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做人要遵循的基本底线1. “行己有耻”的含义?【痛心!染粉发女孩曾和抑郁症抗争半年多】2023年2月19日,24岁的杭州女孩郑灵华离世,她曾因粉色头发而遭遇大规模网暴。2022年7月,在被保研后,郑灵华和爷爷分享录取通知书,照片分享至社交媒体后,有人指责她染发不“正经”;批评她不配做老师;甚至攻击她生病的爷爷,以及用更难听的词语对郑灵华进行人身攻击……她因此患上了严重的抑郁,每周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同时,郑灵华并没有放弃维权,她说,希望粉色头发能成为一种抵抗网络暴力的象征。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2.我们怎样做到“行己有耻”?不孝敬父母抄袭作业校园欺凌乱闯红灯啃老高铁霸座②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触碰道德、法律底线的事我们不做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视频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怎样做到“行己有耻”小明的日记2:今天我看了一个视频,视频中的行为让我知道了哪些事情坚决不能做。探究二 行己有耻的要求思考:防沉迷系统、法律规定等都是外在约束,如何才能让学生戒掉“网瘾”?提示:外在约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监督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未成年人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为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成瘾:《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2023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游戏行业未成年人防沉迷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整体构建起全球最为先进高效的防沉迷系统。一、行己有耻④“行己有耻”,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思考:图片中人物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示?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例如,日常的零花钱支出,上网或者看电视所用的时间。1尝试不做某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例如,不乱发脾气,不随便许诺,不说某些口头禅。①增强“我不要”的力量3③加强自我监控2每天坚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例如,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出门前和家人打招呼。②增强“我想要”的力量如何增强自控力 方法与技能P29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 我们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③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④我们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要求)?PART 2止于至善止 于 至 善思考:什么是止于至善?对我们有什么要求?3.止于至善的含义、原因(1)止于至善的含义: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2)原因:人无德不立。一个人的道德成长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他人,在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于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发现发扬人性的光明一面达到最你更同意哪一个?简要说明理由。辩一辩①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P2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4.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做人就应该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就要做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小亮小红观看视频《周处除三害》第二目 止于至善榜样“周处羞愧万分,这才知道自己在乡民眼中是何等祸患。他决心痛改前非,刻苦努力,寻访名师,终成一代名士。”4.止于至善的要求3.5日是为了纪念谁?②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对个人: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对社会和国家: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5.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榜样的作用/力量)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柳公权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材料分析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杨震列传》材料分析他们两人为什么可以成为一代名家?自省 慎独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身行为。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探究与分享:“止于至善”是先“独善其身”还是先“兼济天下”?“独善其身”指修身,是“止于至善”的前提和根本;但“止于至善”是无止境的追求过程,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兼济天下”的胸怀。两者并不矛盾,都是追求至善的人应该具备的品质。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4. 止于至善的要求/怎么做到“止于至善”?P29-P32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笔记课堂小结青春有格行己有耻含义止于至善要求内涵要求①知耻心②底线意识③自控力①从小事做起②见贤思齐③自我省察④修身为本是追求“至善”的精神境界凡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本课小测1. (2023·新疆中考真题)青春有格,这里的“格”所表达的是( )A.飞扬青春 善待青春 B.墨守成规 循规蹈矩C.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 D.我行我素 唯我独尊解析:青春有格,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我们要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故C正确;C本课小测2.青年人是奋进的一代,也是敢于尝试证明自我的一代,但在青春的生命旅途中,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下列古语、格言所蕴含的道理与此无关的是( )A.羞耻之心,义之端也 B.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C.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D.学贵有疑解析:ABC三项体现了“行己有耻”,D无关。D3、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列名言名句中,与其意义相通的是(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B本课小测4. (2023·湖南郴州中考真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列对“止于至善”认识正确的是( )①“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②“止于至善”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③“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④“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向榜样学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D5、在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有些名字闪闪发光。逆行武汉、“疫情不结束,我不走”的“雨衣妹妹”刘仙;心怀感恩、多次请战援助湖北的汶川籍护士佘沙;小家大爱、因丈夫一句“平安回来!我包一年家务!”而火遍全网的广元护士赵英明……这些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四川青年,书写了一份属于新时代的青春答卷。这启示我们( )①做人要有一种“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②要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③要学会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④要有知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