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2 依法行使权利 课件(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2 依法行使权利 课件(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 公民权利
1.政治认同:感受宪法权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要求,增强文化自信、制度自信。
2.道德修养:践行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道德要求。
3.法治观念:明确权利边界,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权利意识,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4.责任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守规矩,重程序,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做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
教学重点:行使权利有界限。
教学难点:维护权利守程序。
核心素养目标
1.公民怎样正确行使权利? P43-44
2.和解的含义、程序、适用范围、优势? P44
3.调解的含义、依据、过程、方式? P45
4.仲裁的含义、适用、依据、特点? P45
5.诉讼的含义、类型? P46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43—46页正文部分,将下列各题答案找到并将问题写在课本相应位置,重点词语进行圈点。
行使权利有界限
(一)
在首都国际机场,一名女子自称自己是外籍人士,拒绝安检,辱骂民警,出口伤人,称自己再也不回中国了,还说骂人是自己的言论自由,在国外都是这样的,和民警说话太掉价了。
最后警察依法将该女子强制传唤到派出所,经调查,该女子,中国籍;最终,因其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
热点回顾:
你如何看待这名女子的言行?
该女子的言行是错误的。作为公民,有义务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规则,该女子拒绝安检,阻扰安检人员执法,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是违法行为;该女子拿着言论自由的幌子做恶意言语攻击他人的事,是不道德、不尊重人的表现。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1.公众场合有人抽烟,工作人员提醒他,他说:抽烟是我的自由,你管得着吗?
2.课堂上大家都在认真写作业,叶欣却在大声说话,班干提醒她,她说:说话是我的有权利!
3.2022年1月5日16时44分, G1747次列车合肥站准备开车时,旅客罗某(女)以等丈夫为由,用身体强行扒阻车门关闭,不听劝阻。
思考:上述行为有什么危害?
情景分析:
损害了其他公民合法的权利和自由
损害了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1.公民怎样正确行使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如何依法行使权利?①②③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力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程序进行。
P43
P43
P43
P44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体现了权利的界限?(可从学校、家庭、社会方面思考)
生活中,处处有权利,时时有界限
新课讲授
暑假里,小云一家报名参加了某知名旅行社的旅游线路,并与旅行社签订了《团队出境旅游合同》。可是就在行程开始的前8天,小云的爷爷突然生病住院了! 于是小云爸爸前往旅行社要求调整团期或者解除旅游合同,却被告知:如果执意要解除合同,就要全额承担团费损失!但是小云爸爸看到自己与旅行团签订的合同中明确规定:“旅游者在行程开始前30日以内提出解除合同的,出境社按照相关约定扣除必要的费用后,将余款退还旅游者”。
案例分析
小云爸爸当场就怒骂工作人员,双方还发生了肢体冲突,最后被闻讯赶来的警察带走,矛盾才暂时平息。
爸爸回家后,小云对他说:“您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维权的方式错了!”
新课讲授
笔记2
2.遵守正当程序有何意义?P44
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公民有哪些维护权利的方式呢?
新课讲授
①和 解
特点:快速、简便。
含义: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
适用: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
依据:当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照法律,通过直接对话,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权益争议是通过和解解决的。
小云爸爸找到旅行社负责人,依据合同内容和相关法律据理力争。
维权之路—调解
旅行社负责人态度强硬,一再坚持说:消费者一旦报名,就不能退,不能改,否则承担全部后果。
双方协商不成,小云爸爸来到当地“旅游监察支队”申请调解。
在旅游监察支队工作人员的调解下,旅行社为小云爸爸办理了解约和退款。
新课讲授
和解
调解
“调解”是指纠纷的当事人在中立的第三方的介入下,通过谈判达成和解、解决纠纷的过程和结果。
“和解”是指双方当事人之间通过信息的交换和沟通,就产生纠纷的事项达成共识和就纠纷的解决做出一致的决定的过程和结果。主要依赖于协商。
和解与调解区别:
司法调解
行政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
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的区别:
人民调解
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本身不具有 强制力,经 法院确认后 具有强制力
行政机关主持
法院主持
调解书具有强制力
调解无效怎么办呢?
双方自愿申请仲裁 通过诉讼,向法院起诉
含义:仲裁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
(1)适用: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以申请仲裁。
(2)依据/程序: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
③仲裁
在仲裁中,当事人享有选定中仲裁员、仲裁地、仲裁语言以及适用法律的自由,还可以协议设计符合自己特殊需要的仲裁程序。与法院严格的诉讼程序和世界表相比,仲裁程序较为灵活。(灵活性)
与其他争议解决方式相比,仲裁具有以下特点:
仲裁不同于法院裁决,仲裁裁决不能上诉,一经作出即为终局,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快捷性)
仲裁案件不公开审理,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商业信誉。(保密性)
《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现有缔约国家和地区100多个。根据该公约,仲裁裁决可以在这些缔约的国家和地区得到承认和执行。(国际性)
01
02
03
04
第一种方式
第三种方式
第二种方式
第四种方式
协商
仲裁
调解
诉讼
灵活运用维权方式:
不成
不成
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司法成本。
耗时、严格
最正规最权威,维权的最后屏障
方式 参与人 依 据 适 用
和解 当事人
调解 当事人和 调解人
仲裁 当事人和 仲裁员
诉讼 当事人、代理人 及人民法院
快速便捷
便民、和谐
程序较为灵活,不公开审理
最正规最权威,维权的最后屏障
优势:
事实、法律法规
事实 法律 道理
事实、法律法规政策、公德
仲裁协议、法律
消费、劳动争议和
交通事故纠纷
广泛适用
合同纠纷
财产权益争议
人身、财产争议、
违法行政行为
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方式的区别
归纳比较
1.维护权利也应 2.维护权民事诉讼、 刑事自诉、 行政诉讼
人民调解、行 政调解、司法 调解
调解 仲裁 斥讼
1.不能越界,不能滥用权利
2.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 体利益为代价
不能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3.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活动方式、 步骤和过程进行
课堂小结
依法行使权利
维护权利守秩序
行使权利有界限
牛刀小试
例1 邻居冯某养的宠物狗常在夜间吠叫,扰得四邻不安。小闽与其
交涉,冯某却理直气壮地说: “我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的。”小
闽据理力争,理由是( B)
A.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B.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利
C.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
D.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利益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民行使权利是有界限的,不得越界,不能滥用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
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故正确答案为B。
课堂 练习
0
2.老李购买的小汽车存在质量缺陷,但厂家拒绝更换。
经消费者协会和工商部门多次调解未果,老李将厂家
B. 依法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C. 依法通过仲裁解决纠纷 D. 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诉至法院。案例中老李(
A. 依法享有物质帮助权
检测提升
D)
3.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直接对话,
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权 益争议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的。这种当事人之间自行解 决纠纷的维权方式是( A ’
A.和解 B.调解 C. 仲裁 D. 诉讼
检测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