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共38张PPT+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共38张PPT+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第三课 公民权利
3.1 公民基本权利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视频欣赏
你的压岁钱去哪了?
目 录
01 政治权利和自由
02 人身自由
03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04 课堂小结
05 随堂练习
自学导航
1.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2.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具体权利?
3.人身自由包括哪些具体权利?
4.社会经济和文化权利包括哪些具体权利?
5.还有哪些其他权利?
政治权利和自由
01
(1)基本权利:
①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人身自由;
③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④其他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2)共同特点:由宪法规定,并受到宪法和法律保障。
课堂笔记
1.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及共同特点。(P35-41)
(1)含义: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
(2)内容:
包括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和③监督权等。
(3)地位(重要性):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
课堂笔记
2.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P35-36)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选举权和
被选举权
探究分析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思考:你的爸爸想参加新一届区人大代表选举,你能说一说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应具备哪些条件吗?
课堂笔记
3.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的内容。(P35-36)
选举权和 被选举权 (1)满足条件:
①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年龄条件);
②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得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权利方面的条件)
(2)重要性:
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政治自由
公民权利
政治自由
言论
出版
集会
结社
游行
示威
思考:什么是公民的政治自由?
课堂笔记
3.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的内容。(P35-36)
政治自由 (1)内容: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重要性:
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监督权
探究分享
罗先生通过媒体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违法犯罪问题。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行使该权利应该注意什么?
课堂笔记
3.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的内容。(P35-36)
监督权 (1)内容:①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②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2)注意事项: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3)重要性:有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行使途径:向人大代表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地方人大反映;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媒体进行监督;通过互联网在线交流的形式反映
课堂笔记
4.网上评议政府有什么意义 (P36)
①有助于政府接受公民监督和社会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
②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
③有助于督促政府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有助于拓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
人身自由
02
任何商家或个人都无权对顾客进行搜身,即使消费者实施了偷窃行为,确需搜身检查的,这项权力也只有具备执法权的侦查机关来行使。上述案例中,超市的行为对邵女士而言具有侮辱性,侵害了她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
人身自由
探究分享
商超搜身是否违法? 消费者维权是否有据?
邵女士在某超市购物,买完单出门口时,防盗警报器突然响起。当时,超市的工作人员立即上前将她围住,在没有征得邵女士同意的情况下,强行打开她的手提包,将包内物品一一检查。最终工作人员确认是一盒保健品引发防盗警报。经核实,工作人员亦承认该保健品并非本超市商品,但他们对强行搜包行为毫无歉意。邵女士认为超市的做法侵犯了她的人格尊严,遂向消协投诉要求超市道歉。经调解,商家意识到自身的过错,对邵女士进行了赔礼道歉。
课堂笔记
5.人身自由。(P37)
(1)含义: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地位(重要性):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课堂笔记
6.宪法中关于公民人身自由的相关规定。(P37-38)
内容 宪法规定 侵权表现
人身自由 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非法逮捕、非法拘禁、非法搜身等
人格尊严 不受侵犯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起侮辱性绰号、嘲笑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水、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等
课堂笔记
6.宪法中关于公民人身自由的相关规定。(P37-38)
内容 宪法规定 侵权表现
住宅不 受侵犯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私闯他人住宅、非法搜查他人住宅
通信自由 和通信秘 密受法律 保护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私拆他人信件、私自截留他人信件等
课堂笔记
7.人格尊严权的内容。
(1)名誉权。公民要求社会和他人对自己人格尊严给予尊重的权利。
(2)荣誉权。公民因对社会有所贡献而得到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奖章、奖品、奖金等,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
(3)肖像权。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4)姓名权。公民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法律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
(5)隐私权。隐私是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想为外界所知的事,他人不得非法探听、传播公民隐私。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03
课堂笔记
8.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P39)
▲(1)财产权
重要性 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
法律规定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侵权表现 捡拾到他人物品不归还,借用他人物品不归还,抢劫、盗用他人的财产,损毁他人财产不赔偿等
课堂笔记
8.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P39)
▲(1)财产权
内容 ①占有权。是公民对合法财产的掌握、控制的权利(如购买房屋拥有房产证)
②使用权。是公民对财产的性能加以利用的权利(如购买的房屋自己居住)
③收益权。是公民对财产加以开发、利用获得收益的权利(如存款利息、房屋出租获得租金等)
④处分权。是公民有权对自己财产的最终命运加以决定(如出售、转让、捐款捐物等)
课堂笔记
8.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P39)
▲(2)劳动权
重要性 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法律规定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侵权表现 公司拖欠员工工资,强制员工无偿加班,没有按照劳动法给予员工应有的福利等
课堂笔记
8.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P39)
▲(3)物质帮助权
法律规定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侵权表现 贫困家庭依法申请的贫困补助被扣除,五保户的基本生活保障金迟迟不能发放等
课堂笔记
9.我国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1)安全权。人身、财产安全,是公民在社会中生存的基本条件。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接受的服务,不能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知情权。消费者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自主选择权。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4)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5)依法求偿权。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和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6)维护尊严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课堂笔记
10.我国公民享有文化教育权利。(P40-41)
受教 育权 (1)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2)教育的重要性:①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3)保障举措:①建立国家助学金制度;②提高义务教育经费支出;③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④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⑤解决“入园难”问题;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费;⑦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
(4)国家采取上述举措的意义:①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教育公平;②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国民素质;推动我国由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等
课堂笔记
10.我国公民享有文化教育权利。(P40-41)
文化 权利 (1)具体内容: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2)保障举措:①表彰科学研究;②组织艺术表演;③修建阅览室;④修建文化广场;⑤开展全民阅读等
知识探究小云上学,体现她享有权。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权。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权。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权。小云的爸爸妈妈的工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小云的爷爷奶奶每月能领到养老金,妈妈还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早餐后,小云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爷爷奶奶相伴去公园散步。他们开始了平凡而幸福的一天。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受教育被选举劳动物质帮助课堂小结
04
课堂小结
政治权利和自由
人身自由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3.住宅不受侵犯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1.平等权
2.宗教信仰自由
3.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1.财产权
2.劳动权
3.物质帮助权
4.受教育权
5.文化权利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合法取得,依法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其他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
3.监督权
随堂练习
05
随堂练习
1.某地组织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公民小王想参加选举,选举委员会应该审查小王的资格条件有( )
①他是否年满十八周岁 ②他的民族、学历和财产状况 ③他的职业和家庭出身 ④他是否被依法剥夺了政治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随堂练习
2.古人云:“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意思是:治理河道,要用疏导的方法使其畅通;治理百姓,要引导百姓使其敢言。我国各级政府也应“宣之使言”,以保证( )
A.我国公民享有言论自由
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C.公民发表言论可随心所欲
D.政府能依法履职、依宪执政
A
随堂练习
3.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策划《“两会”调查》《我给“两会”捎句话》等互动栏目,网友们通过多个网络平台留言参与,积极建言献策。人民网策划这些栏目( )
A.能够保障人民直接管理国家
B.能解决网友提出的所有问题
C.有利于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
D.能有效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C
随堂练习
4.严某通过网络举报当地某工厂违法排放工业废水。次日一大早,厂长指使两名员工强行进入严某家中,将还在睡梦中的严某弄醒并带到工厂办公室“教育”了一整天。厂长及两名员工的行为违反了宪法规定的公民的( )
①住宅不受侵犯 ②物质帮助权 ③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随堂练习
5.宪法保护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下列不属于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行为是( )
A.私自查阅他人的微信聊天记录
B.趁他人不注意,翻看他人的电子邮件
C.窃听他人的电话
D.公安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
D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