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共36张PPT)-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共36张PPT)-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3.1 公民基本权利
自主预习:预习3分钟,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和意义
2.政治自由的内容和作用
3.监督权的内容和意义
4.人身自由的内容和重要性
第一部分
政治权利和自由
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我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监督权
2024年3月召开的是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全国人大代表们齐聚北京,共同聚焦民生问题。我国共有五级人大代表262万多名,包括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的代表。其中,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占到代表总数的94%,是由选民一人一票选出来的。
聚焦2024年两会
思考:这些人大代表行使了自己的什么权利??
被选举权
中学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吗
哪些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和意义:
条件
意义
①国籍:必须是拥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公民;
②年龄:必须年满18周岁;
③政治权利: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考一考:以下人群能够享受我国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吗
外国公民
小学生
僧侣
×
×

少数民族
农民工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
问题:
结合图片,想想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方面的自由?
两会评论区
出版一本新书
各地群众举行建党100周年庆典活动
网友小美和朋友组成协会并备案注册
参与游行示威,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分裂。
3.其他政治权利(政治自由)的内容、意义
①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②意义:公民享有这些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注意: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聚焦2024年两会
全国两会“捎句话”活动期间,社会各界群众可在“向部长献一策”“托书记省长捎句话”两个板块中,选择相应板块建言献策;也可以通过人民网与人民日报联合推出的《人民建议直通车》融媒体栏目参与活动,留下您的宝贵建议。
(1)建言献策体现了我国公民拥有什么权利?
(2)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要注意些什么?
4.监督权的内容、注意事项、意义
①内容: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②注意事项: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③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具体途径:写信、打电话、写电子邮件、向人大代表直接反映情况、通过新闻媒体监督、参加听证会
4.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意义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
小结:公民的政治权利
(1)含义: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
(2)内容
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我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我国公民享有监督权
(3)意义: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
人身自由
第二部分
丰县八孩案 :2023事件始发于一月份在网络上传播的有关江苏徐州丰县的一位被铁链拴着脖子、八个孩子的母亲的视频。视频中的女子冬日里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口齿不清,居住环境与饮食条件十分不堪,又被铁链束缚,活动范围极其有限。经公安机关侦查,董某民(男,55岁,丰县人)涉嫌非法拘禁罪,桑某妞(女,48岁,云南省福贡县人)、时某忠(男,67岁,东海县人,桑某妞丈夫)涉嫌拐卖妇女罪,上述三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思考:该女子的什么权利被侵犯?
人身自由权
5.人身自由的含义、内容、重要性?
①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②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③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两院同意
公安执行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1)原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
(2)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包括: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
权利 侵权表现
名誉权 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都属于侮辱行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行为,是诽谤行为。
荣誉权 非法剥夺他人荣誉、非法侵占他人荣誉、严重诋毁他人所获得的荣誉,侵害荣誉权人获得的物质利益
肖像权 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
姓名权 干涉他人决定、使用、改变姓名,盗用、冒用他人姓名
隐私权 散布、贩卖他人信息,偷窥他人,偷看日记、信件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以下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①一些同学肆意散播关于某同学的不实谣言,让其名声受损。
②学校因小明同学迟到,宣布撤销他获得的“市三好学生”称号。荣誉权
③照相馆未经郝琳同意,把郝琳的照片贴在橱窗里做展示宣传。肖像权
④小李迟到了,却在登记本上写了小张的名字。姓名权
⑤同桌偷看我的日记。隐私权
⑥郭某伙同李某、任某、张某强行到段某的表姐赵某家中找段某催要贷款。赵某表示联系不上弟弟段某,要求郭某等人离开,几人非但拒不离开,还在赵某家睡了一夜。住宅不受侵犯
⑦刘某在办公桌上发现一封因未贴邮票而被邮政部门退回的信封上写着“国家×××部门收”的信件。刘某认出该信系本厂职工黄某所写,便私自将信拆开,看后又将该信传给在场的出纳、会计蔡某某、王某某等人看。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名誉权
(3)公民住宅不受侵犯
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2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第三部分
2
李明17岁初中毕业,原本打算报考不要学费还能发给津贴的师范学校,迫于家境困窘,不得不辍学,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干起了谋生的小买卖。
辍学谋生
工作经历
1978年,李明随着知青的大批返城回到杭州,顶替了母亲小学教师的职位
1981-1988年,李明在杭州工人业余大学学习工业企业管理;
1987年,只有3个人的校办企业经销部成立,主营业务是代销汽水、棒冰及文具
公益慈善
李明对回报教育情有独钟,历年支援教育的费用共计逾3亿元。
李明成立慈善基金会,在洪灾、雪灾、地震、旱灾等都慷慨解囊。截至2024年1月,已累计助学、助孤、助老、助残超7亿元。
受教育权
劳动权
财产权
结合课本,说说李明一生享有哪些权利?
李明的一生
2
(1)财产权
①重要性: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
②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③内容——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2
(2)劳动权
①含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②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③重要性: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2
(3)物质帮助权
①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②保障措施: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2
(4)受教育权
①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②教育的作用: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③国家的保障措施: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2
(5)文化权利
①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②保障措施: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P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
①平等权; ②宗教信仰自由; ③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其 他 权 利:
思考:以上图片反映了我国公民还有哪些其他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人身自由
监督权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人格尊严
人身自由和住宅
抢答:下列图片分别涉及我们的哪些基本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
人身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经济方面)
受教育权、文化权(文化教育方面)
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特定人群权利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其他权利
课堂小结:
1. 1.(2023.青海西宁.中考真题)权利义务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的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下列事例与权利义务匹配不正确的是( )
A.小学时期,我认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受教育的义务
B.中学时期,我借助网络给政府提出环保建议——财产权
C.大学时期,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D.工作期间,我被选举为区人大代表——被选举权
B
随堂练习
1.(2023.青海西宁.中考真题)权利义务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的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下列事例与权利义务匹配不正确的是( )
A.小学时期,我认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受教育的义务
B.中学时期,我借助网络给政府提出环保建议——财产权
C.大学时期,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D.工作期间,我被选举为区人大代表——被选举权
B
3.3.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是公民最起码、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享受其他权利的先决条件。下列事件中不属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是( )
①公安机关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
②限制借钱不还者的人身自由
③商场保安拘禁偷窃商品嫌疑人
④按疫情防控部门规定及要求,从高风险地区回来的人员需在隔离点隔离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A
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