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甘肃省职教高考研究联合体第三次联合考试文化素质试题《语文》(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殷勤(yīn) 驯服(xún) 有的放矢(shǐ)B.酝酿(yùn) 储藏(chǔ) 谆谆告诫(chún)C.国粹(cuì) 悲恸(tòng) 可供借鉴(gòng)D.玄虚(xuán) 漫溯(sù) 混混沌沌(dù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娇瞋 毛胚房 油尽灯枯B.震颤 凌宵花 循规蹈矩C.斑斓 青稞酒 豁然贯通D.奇岖 汗涔涔 功名利碌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B.“看呀,”他说,“这里有点东西给你。”C.我国发现猿人,(全称“中国猿人北京种”)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D.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在安静时体形完全像一根树枝。B.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不犯错,犯点儿错不要紧,关键是如何改正。C.刚出锅的小鸡炖蘑菇香气扑鼻,味道十分鲜美,没有一丝多余的腥味。D.夜深人静,他想起白天发生的一连串事情,久久不能平静。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拟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B.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然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C.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D.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二、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每小题1分,共5分)1.启事一般应该遵循“一事一启”的原则,例如某酒店迁新址同时要招聘服务员若干名,应分别写两个启事。( )2.荀况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性善论”的主张。( )3.诸葛亮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4.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及效果,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5.冯友兰在《人生的境界》一文中提出:人做各种事的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了人的人生境界。从低到高,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天地境界、道德境界。(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杜甫是唐代杰出的 主义诗人,他被后人称为“ ”。2.《茶馆》是由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创作的话剧,剧中王利发经营的 茶馆见证着时代的变化,更收纳了汹涌大潮之下多姿百样的平凡众生相。3.坊间曾说:“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这里的“柳”指的是 代词人 。4.无边落木萧萧下, 。 (杜甫《登高》)5. , 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6.雁过也,正伤心, 。 (李清照《声声慢》)7.千古江山, ,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四、阅读题(共35分)(一)文言文阅读(共18分)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刘开《问说》)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每小题2分,共4分)(1)君子之学必好问 好( ) (2)舍问 舍(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每小题2分,共4分)(1)非学无以致疑 无以:(2)非问无以广识 广识:3.下列句子中与“好学而不勤问”的“而”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吾从而师之C.登高而招 D.锲而不舍4.下列句子中和“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句式相同的-项是( )(2分)A.刘备,天下枭雄 B.良问曰:“大王来何操?”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君子之学必好问。(2)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问说”,即关于求学应当勤问的论说。B.选文的中心论点为“君子之学必好问”,叙述了“问”在学习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C.所谓“学问”,就是“学”与“问”的结合,以"问”为主,以“学”为辅。D.“说”是古代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二)现代文阅读(共17分)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大家商量:“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到了马庄,她们不敢到街上去找,来到村头一个亲戚家里。亲戚说:“你们来得不巧。昨天晚上他们还在这里,半夜里走了,谁也不知开到哪里去。你们不用惦记他们,听说水生一来就当了副排长,大家都是欢天喜地的……”几个女人羞红着脸告辞出来,摇开靠在岸边上的小船。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可是青年人永远朝着愉快的事情想,女人们尤其容易忘记那些不痛快。不久,她们就又说笑起来了。“你看,说走就走了。”“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拴马桩也不顶事了。”“不行了,脱了缰了!”“一到军队里,他一准得忘了家里的人。”“那是真的。我们家里住过一些年轻的队伍,一天到晚仰着脖子,出来唱,进去唱,我们一辈子也没那么乐过。等他们闲下来没有事了,我就傻想:该低下头了吧。你猜人家干什么?用白粉子在我家影壁上画上许多圆圈圈,一个一个蹲在院子里,托着枪瞄那个,又唱起来了。”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现在你知道他们到了哪里?”“管他哩!也许跑到天边上去了!” 她们都抬起头往远处看了看。“哎呀!那边过来一只船。”“哎呀,日本!你看那衣裳!”“快摇!”小船拼命往前摇。她们心里许有些后悔,不该这么冒冒失失走来,也许有些怨恨那些走远了的人。但是立刻就想,什么也别想了,快摇,大船紧紧追过来了!大船追得很紧。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后面大船来得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1.本文选自 (作者)的小说《荷花淀》,他是“ ”的创始人,他的小说具有朴素、明丽、清新、柔美的风格,因此也被称为“ ”。(3分)2.选文开头部分写四个青年妇女聚集在水生家里,和水生嫂一起商量探夫。下列对其性格特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机智伶俐)B.“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爽朗率真)C.“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稳重谨慎)D.“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软弱、没有主见)3.结合上下文,说说文中画线处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4.几个青年妇女寻找自已的丈夫而未如愿,回家路上评价丈夫和在家里住过的年轻的队伍。根据对话,简要概括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武装队伍的特点,写出其中的两个。(4分)5.选文结尾处对荷花淀的描写“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运用 和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 。(4分)五、写作题(共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牵挂,是一种深深的思念,是对远方的人、事物、情景的深深挂念。它像一根无形的线,将我们的心与另一端相连,让我们感受到彼此的存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牵挂,对于家人、朋友、恋人,我们都会有所牵挂。这种牵挂是一种情感纽带,让我们在生活的道路上不再孤单。请以“牵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D【解析】A项“驯”读xùn;B项“谆”读zhūn;C项“供”读gōng。2.C【解析】A项“娇瞋”应为“娇嗔”,“毛胚房”应为“毛坯房”;B项“凌宵花”应为“凌霄花”;D项“奇岖”应为“崎岖”,“功名利碌”应为“功名利禄”。3.C【解析】C项括号中的“全称‘中国猿人北京种’”是对前面“猿人”的注释,应放在逗号前。4.D【解析】A项关联词语缺失,分句间是递进关系,前面已用“不仅”,而后一分句缺少与之相呼应的“而且”,应在“体形”前加“而且”;B项否定不当,应改为“难免犯错”;C项语意重复,“一丝”和“多余”重复,应删去“多余的”。5.A【解析】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A项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是比喻。二、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每小题1分,共5分)1.A2.B【解析】荀况提出了“性恶论”的主张,“性善论”是孟子提出的。3.B【解析】《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自传文4.A5.B【解析】从低到高,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界。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现实 诗圣2.老舍 裕泰3.宋 柳永4.不尽长江滚滚来5.在天愿作比翼鸟6.却是旧时相识7.英雄无觅四、阅读题(共35分)(一)文言文阅读(共18分)1.(1)hào (2)shě2.(1)没有……的办法 (2)增长知识3.A【解析】A项中的“而”与“好学而不勤问”中的“而”均为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B项“吾从而师之”中的“而”是连词,无实义;C项“登高而招”中的“而”是连词,表修饰;D项“锲而不舍”中的“而”是连词,表假设。4.A【解析】A项句子和“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均是判断句。B,C两项是宾语前置句;D项是省略句。5.(1)君子学习必定喜爱提问。(2)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但是可能还不了解那些细节。6.C【解析】所谓“学问”,就是“学”与“问”的结合,“问”与“学”相辅相成。(二)现代文阅读(共17分)1.孙犁 荷花淀派 诗体小说2.D【解析】“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表现的性格特点是害羞忸怩。年轻媳妇羞于直说,便搬出“婆婆”做理由,最后还不忘加一句“有什么看头啊!”表白自己。3.作者通过描写响午时分荷花淀水面寂静而辽阔的风光,表现了青年妇女们心情的变化。烘托了平静、轻松的气氛,与接下来即将遇到的危险形成鲜明的对比。4.①乐观向上,如“我们家里住过一些年轻的队伍,一天到晚仰着脖子,出来唱,进去唱,我们一辈子也没那么乐过”。②勤于训练,如“用白粉子在我家影壁上画上许多圆圈圈,一个一个蹲在院子里,托着枪瞄那个”。5.比喻 拟人 白洋淀人民绝不容许强盗侵犯,誓死保卫家乡的决心。五、写作题(共40分)【写作指导】理解“牵挂”的含义:牵挂是一种情感纽带,它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以是对亲人的思念、对朋友的关心、对爱人的眷恋等。在写作中,需要深入理解“牵挂”的含义,才能将其准确地表达出来。表达细腻的情感:牵挂是一种情感体验,需要用细腻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写作中,可以通过描写自己的内心感受、回忆往事、想象未来等,将牵挂的情感细腻地呈现出来。结合自身经历:写作中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表达牵挂的情感,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注意结构安排:一篇好的作文需要有合理的结构安排,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在写作中,可以运用总分总、并列等结构方式,将文章的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语言准确简洁:语言是作文表达的重要手段。在写作中,要注意用词准确、语句通顺、语言流畅。【评分标准】一类卷(35~40分):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2.结构严谨,详略得当。3.语言得体,流畅。二类卷(29~34分):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3.语言规范,通顺。三类卷(24~28分):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四类卷(15~23分)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五类卷(0~14分):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字数不够可酌情扣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