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7张PPT)第一章 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教学目的:了解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其代表性资源掌握各类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措施教学重点: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策略教学难点:各类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第三节 石刻旅游资源及开发问题一:石刻旅游资源问题二:石刻旅游资源开发路径一、陵墓石刻(一)纪念性石雕我国西汉时期,北部的匈奴族经常侵扰中原北部地区。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是平阳(今山西临汾县西南)人,他18岁就投入了反击匈奴入侵的激烈战斗,五年间,他六次出击,均获大胜,但他年仅23岁就病逝了。汉武帝深为悼惜,下令"为冢像祁连山",以表彰他的功勋。《立马》以象征性的艺术手法,概括了霍去病与广大将士们击败匈奴这一重大历史功绩。表现了他们历尽艰辛,英勇豪迈,胜而不骄的英雄气概。立 马昭 陵 六 骏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騧(guā)”、“什(shí)伐赤”、“白蹄乌”、“特勒骠(biāo)”、“青骓(zhuī)”、“飒(sà)露紫”。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由于雕刻要露天放置,作为永久性纪念,故材料的坚固性是十分必要的。作者通过岩石块的自然形态,产生联想,某些部位甚至不施一锤一凿,就使岩石原来表面的块面起伏,自然而然地成为艺术形象所需的体面转折和质感,极富艺术创造力,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伏 虎(二)仪卫性石雕麒麟是古人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神兽。墓前放置石雕神兽,一方面显示了帝王的特权神圣不可侵犯,另一方面是希望凭借神兽的庇护,使墓主的灵魂与地位得以永久的安宁稳定。石 麒 麟萧景墓 辟邪顺 陵 立 狮二、宗教石刻四大石窟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第20窟的坐佛,是云冈石窟最著名的"露天大佛"。其形象是:前额宽阔,面相丰满;目大眉长,鼻梁高隆;唇较薄,嘴角微翘,呈愉悦微笑状;双耳垂肩,肩宽挺胸;袈裟轻柔,紧贴肌体;肩宽腰细。这些异于常人的形态,渲染了佛超越自然的力量与神圣不可侵犯的肃穆气氛。龙门在河南洛阳,奉先寺在龙门西山南部,它坐西向东,宽30米,进身35米,估计其高40米。主要造像九尊,以本尊卢舍那大佛为中心。卢舍那佛意译为"净满",以诸恶都尽故云净,众德悉备故为满。龙门石窟卢舍那佛高17.4米,眉目修长,面容丰满,双耳垂肩,头微低,目光朝下,安详自若,于庄严中透着慈爱、亲切之情。三、其他石刻前辈先贤对摩崖石刻的论述,是两种看法,一是认为摩崖石刻是专指石刻文字;一种认为包括石刻文字和造像。也有学者认为:摩崖石刻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上面提及的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还有一种特殊的石刻———岩画也可归入摩崖石刻。狭义的摩崖石刻则专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一) 摩 崖 石 刻1.珠海宝镜湾摩崖石刻画摩崖石刻一是高栏岛宝镜湾摩崖石刻画。它是青铜时代的产物,距今已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于1989年10月由珠海市考古工作者发现,共四处6幅,其中3幅图形难辩,另3幅刻在天然岩洞中,保存尚好。珠海高栏岛宝镜湾岩画/赵飞鹏摄最大最完整的一幅长达5米,高3米。 其内容不但有鸟、兽、鱼、水、云等花纹图案,还有众多的人物画像,有男有女,或卧或立,或奔跑或舞蹈,栩栩如生,神秘莫测。它反映了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生活习俗和工艺美术活动,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旅游价值。2.安徽天柱山摩崖石刻天柱山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潜山境内,其主峰海拔1488.4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称为天柱峰,山也就称为天柱山。(二)大足石刻大足石刻,“凡佛典所载,无不备列”,在艺术上“神的人化与人的神化”达到高度统一。 不仅有规模巨大的佛教造像和体系完整的道教造像,还有石窟造像中罕见的纯儒家造像,而且“三教”、“两教”合一的雕刻也很多。大足石刻的这种文化现象作为实物例证,反映出在中国文化史上儒、道、释三家长期以来既斗争又融合,到宋代时“孔、老、释迦皆至圣”,“惩恶助善,同归于治,三教皆可通行”的“三教合流”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已经巩固 。重庆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纵贯千余载,横融佛道儒,造像精美,完好率高。同时伴随造像出现的各种经文、傍题、颂词、记事等石刻铭文有15万余字,而且多为金石史中的佳品,是一座难得的文化艺术宝库。大足石刻养鸡女养鸡女,发挽双髻,面露微笑,正揭开鸡笼,笼中鸡探头欲出,另两只在争一条蚯蚓颇具民间生活情趣。1.石灯石灯,是古代先祖们最早使用的灯具,在古代,天然石灯基本不需要外观整形,仅仅拥有照明的使用功能。人造石灯,例如我国古代先民依存在窑洞壁上的“孔灯”和“竹签灯”,只是灯的雏形,它还不具备灯的要素。权威专家们认为:中国的成型灯具的出现,最迟应在春秋时期。(《灯之艺》金雪英)3.3 实用性石刻在石灯中,既有猴灯、狮灯、羊灯等动物俑灯,也有造型多样的人俑灯和几何体灯、花卉纹灯等。他们或象征着某种权力,或代表吉祥和祥瑞,或谐音“登侯”。明代北方窑怪兽灯2.石函石函是在发掘虎丘云岩寺塔时,掀开第二层面盖,从暗棺的底部,发现由六块石板组合而成的长方形石函。3.石镇镇,压物之器,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早期的镇器为压席角、帷帐之用,以石、铜材质居多,常见的多为动物造型,考古学称之为“席镇”。后来有纸镇、席镇、墓镇之分。4.碑首狭义的说,碑是一种刻石形式,状如竖石,可分为碑首、碑身、碑座。碑的最上部称为碑首。唐(公元 618-907) 高 127厘米,宽 157厘米,厚45厘米 1951年西安巾东关中兴路出土。5.拴马桩拴马桩石雕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民间石刻艺术品,在陕西省渭北高原上的澄城县分布尤为密集,其数量和品种可称得上在全国“独一无二”。一般通高2—3米,宽厚相当,约22—30厘米不等,常栽立在农家民居建筑大门的两侧,既有装点建筑炫耀富有的作用,同时还被赋予了避邪镇宅的意义,人们称它为“庄户人家的华表”。4.1 打造石刻文化旅游综合体文化旅游综合体以文化为核心,依托旅游资源,综合商业、展览、会议等相关业态功能的集约型、复合型、互相作用的街区群体。4. 石刻旅游资源开发路径4.2 建设石刻文化主题博物馆着手打造石刻主题博物馆或主题公园等文化地标,通过石雕技艺大赛、非遗进校园等常态化赛事,遴选优秀文化艺术作品进行集中展示,也要将石刻文化、民俗文化等融入到城市建设中,通过城市景观、市政设施、公园绿地等展现出来,让广大群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可闻、可感知、可体验文化。第四节 建筑资源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避暑山庄(河北省承德市),曲阜三孔(山东曲阜)、故宫(北京)、岱庙(山东泰安),四大古建筑群均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一、建筑群避暑山庄曲阜三孔北京故宫岱庙样式雷烫样“样式雷”,是对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雷家有七代为皇家进行宫殿、园囿、陵寝以及衙署、庙宇等设计和修建工程。因为雷家几代都是清廷样式房的掌案头目人(用今天话说就是首席建筑设计师),即被世人尊称为"样式雷",也有口语话"样子雷"的叫法。(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二、中国园林商周时代:有利用自然的山水、树木进行初期的造园活动。春秋战国:基本的园林要素已形成。秦汉时期:出现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殿。有“三山一池”。南北朝代:以文人园为主。隋唐时代:将诗画融入园林的布局与造景,写意山水园林取得很大的成就。明清朝代:园林向精深发展,无论是江南的园林还是北方的帝王宫殿,在设计和建造上都达到了高峰。发展脉络(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与特点1按占有者分: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2按地理位置分: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3按艺术风格分:规则式园林自然式园林混合式园林1、叠山:石山、土山和混合2、理水:方法有掩、隔、破三种。3、植物:选择标准:姿美,色美、味好4、动物:园中动物可以观赏,可以隐喻长寿,给人视觉、听觉产主联想。5、建筑(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1、抑景 2、透景3、添景 4、夹景5、对景 6、框景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7、漏景 8、借景 9、障景2.4中国古典园林的观赏手段中国的四大名园:颐和园、避暑山庄、拙 政园、留园广东四大名园:清晖园、可园、余荫山房、十二石斋苏州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其它著名园林:个园、寄畅园、豫园中国现存的四大名园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作为时代的产物,赋予了每一个行业新的生命力,充分利用它可以获得无限的资源整合以及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运营渠道。互联网+博物馆的步伐已大步迈开,博物馆旅游产品的营销因而也有了好的去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