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7张PPT)第一章 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教学目的:了解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其代表性资源掌握各类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措施教学重点: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策略教学难点:各类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第一节 遗址资源一、遗址概念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二、遗址类型1.人类在史前生活的遗存称为“史前遗址”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村,地处裕溪河中段北岸,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遗址约5000多年前为一处大型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2.人类文明以后,历史年代久远的遗存称为“古代遗址”世界12处最迷人的遗址,秘鲁的马丘比丘遗址、伊拉克的巴比伦、墨西哥的帕伦克遗迹、泰国的大城府遗址、意大利的古罗马圆形大剧场、危地马拉的蒂卡尔废墟、墨西哥的奇琴伊查遗址、希腊的帕台农神庙、巴拉圭的特立尼达耶稣会城遗址、洪都拉斯的科潘遗址、叙利亚的帕尔米拉废墟、菲律宾的塔利莎城。3.历史年代不久远的遗存多属于具有特殊文化意义为纪念地目前,全国将着力培育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重点打造100个左有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此外,还有用于命名整个史前文化的遗址,被称作命名遗址。如龙山遗址、仰韶遗址、十三行遗址(台湾北部)等。三、遗址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一)遗址类资源开发的原则1.依法保护的原则 2.系统规划、科学开发的原则 3.恢复原有人文环境的原则4.区别对待,因地制宜的原则 5.体验旅游开发原则(二)遗址类旅游资源开发的理念 1.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观2.“生态博物馆”理论《西安宣言》2015年5月24日下午,为期3天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届丝绸之路网络平台国际大会在西安闭幕,大会发布《2015西安宣言》。(三)遗址类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1.遗址公园第一类在公园内是有所保留的遗址,成为公园景观的一部分,如西湖公园的雷锋塔、成都望江公园的崇丽阁等;第二类是遗址本身可以成为公园,如圆明园遗址公园;第三类是考古型的遗址公园,如大明宫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圆明园遗址公园2.旅游景区乐山大佛旅游区内的苏轼故居,张良庙-紫柏山旅游区内的张良庙、青岛的琅琊台遗址,重庆的合川钓鱼城等。青岛的琅琊台遗址3.遗址博物馆 遗址博物馆是指在由于自然或人为活动的原因形成的遗存的原址上建立的博物馆,包括具有博物馆功能的纪念馆和文物保护单位。4.遗址历史文化农业园区中国有许多遗址面积大,遗址区内居民众多,国家目前难以像发达国家那样,拨出大量资金,清空区内人口,对遗址资源实施保护。因此在遗址区建设历史文化农业园区是一种比较现实的做法。第二节 古代陵墓类旅游资源01古代丧葬文化02古代墓葬的旅游开发03国外知名陵墓古代丧葬文化01坟墓葬几个概念区分1.1墓葬的地面建筑方上封土形(覆斗形)战国~秦汉早期帝王陵墓封土的一种,叫做方上,就是在帝王的墓穴之上用层夯筑,使它成为一个上小下大的方锥体,就像倒扣着的一个斗,因为它的上部是方形平顶,没有尖部,所以叫“方上”,也称“覆斗”。以山为陵唐代陵墓的既定制度大气磅礴的九峻山指的是中国古代帝王的陵墓的一种形式,即是直接在山体上开凿墓室或是陵墓依山而建。在因山为陵中,汉文帝霸陵当属第一个。宝城宝顶形(朱元璋)明清的既定制度宝城宝顶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封土形制的一种形制,是在地宫上方,用砖砌成圆形(或椭圆形)围墙,内填黄土,夯实,顶部做成穹隆状。圆形围墙称宝城,穹隆顶称宝顶。这种形制用于明清两朝,清朝的宝城宝顶多为椭圆形。中国十大陵墓旅游资源1.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2. 茂陵3. 乾陵 4. 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区5. 北京市明十三陵景区 6. 黄帝陵风景名胜区7. 明孝陵 8. 唐山市清东陵景区9. 西夏王陵风景名胜 10. 昭陵1.2 陵园布局与祭祀建筑先秦时期。陵园可能出现于东周。利用天然沟崖作为屏障,多数则在陵的四周挖掘壕沟或夯筑围墙。陵园一侧有门,园内除陵丘外,没有其他附属建筑,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秦汉时期。陵园总体上是模仿都城宫殿规划布局,充分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陵园坐西朝东。内外两重墙垣,高大的方上形封土位于内城中部。封土北是寝殿和便殿。西汉继承了秦代的陵寝制度并有所发展。陵园都坐西朝东,平面为方形,只有一道园墙。陵墓居于陵园中央。陪葬墓区在陵园以东,司马神道两侧。东汉开始,陵寝改为坐北朝南,不在陵内设庙,而是在陵墓前建“石殿”,专供定时朝拜和祭祀用。唐宋时期。整个陵园从前到后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陵墓和祭祀性建筑;第二部分为阙和神道;第三部分为陵园前方两侧的陪葬墓。北宋帝王陵墓恢复方上形封土,陵园布局基本沿用唐代的制度。但与历代截然不同的是陵园都面山背水。明清陵园布局将各类建筑集结在南北向的一条中轴线上。陵园由方形改为长方形平面。陵墓和献殿用墙分隔。前部由碑亭、神厨、神库组成一进院落,以献殿为主体组成二进院落。1.3地宫地宫是石雕刻和石结构相结合的典型建筑,是陵寝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安放死者棺椁的地方。一般常见于帝王陵寝或贵族的坟墓。再有一种地宫是存在于古代寺庙修建的塔里,一般会存放一些高僧的舍利和法器等物。1.4 墓室第一种是竖穴墓和横穴墓第二种是砖石墓第三种是庭院式墓第四种是仿木结构墓就葬具的质料而言,从古至今,大约有木、石、陶瓷、金属、合成材料等。木质葬具历史悠久,且十分普及。形状一般为长方形,也有独木状、船状的。2.墓室与葬具马王堆的火墓贵妇火墓贵妇的三重棺椁棺 椁制度陪葬品陪葬品陪葬品陪葬品陪葬品(明器,冥器,鬼器)3.墓葬石刻石像生石像生石像生趣味历史知识:四大盗墓派别的真与伪1.摸金派出自三国时期曹操设置的摸金校尉。史书记载:“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为了扩充军备,曹操组织专人负责挖掘坟墓,搜罗财物。摸金派主要有这样几个规矩:其一,鸡叫之后就不再摸金;其二,进入墓室后在东南角点一只蜡烛。蜡烛熄灭,就意味着“鬼吹灯”。一旦蜡烛熄灭,必须立即撤退。其三,秉持做事留有余地的原则,进入坟墓只能拿走一两件东西;正宗门徒会佩戴摸金符。但据正史《南史卷二宋本纪中第二》记载:帝少好读书,颇识古事,粗有文采,自造《孝武帝诔(lei三声)》及杂篇章,往往有辞采。以魏武有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乃置此二官,以建安王休仁、山阳王林祐领之,其余事迹,分见诸列传。这是正史中唯一明确提到帝王设置盗墓官职的,且直言不讳的说明刘子业是模仿曹操,显然这个废帝也是被陈琳那篇讨曹文章影响。2.发丘派东汉末年,董卓拥兵自重,自凉州至洛阳,所过之处"先帝山陵悉行发之";及至曹操揽权,竟公然在军中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明目张胆地盗掘陵墓。3. 搬山派搬山派的历史很早,或许比摸金派还要早。搬山盗墓就是移去一部分封土露出神道,然后进行盗墓活动。4. 卸岭派卸岭,盗墓皆是聚众行事,盗取古冢,历涉险阻危厄,并非仅凭矫健身手与群盗之力。正所谓盗亦有术,卸岭之术在于器械,流传了近两千年,引出许多冠绝古今的奇事。古代墓葬的旅游开发022.1古代墓葬的旅游吸引因素2.1.1规模宏大的双重建筑2.1.2丰富多样的墓葬文物2.2.3优越秀美的自然环境2.2.4墓主的名人效应2.2.5综合多样的文化价值(画像砖)3.古代墓葬旅游的开发方式乾陵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国外知名墓葬03谁打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的翅膀就将降临在他头上????3.1泰姬陵泰姬玛哈陵(Taj Mahal),亦称泰姬陵。是蒙兀儿第5代君主 — 沙.贾汗(Shah Jahan) 对他心爱的皇后慕塔芝.玛哈(Mamtaz Mahal)之爱的见证。泰姬陵的建造背后其实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话说沙.贾汗与皇后结婚19年,皇后在1630年第14次生产中去世,临终前向皇上要求了4个承诺,其中一项便是为她建造一座人人可瞻仰的美丽陵墓。於是沙.贾汗便耗资500万卢比,以2万名工匠,花了22年时间,完成了这座震惊世人的大理石艺术建筑,作为爱妃长眠之所。而且,它还举办了一次甚大的典礼!“沙贾汗,你知道,生命和青春,财富和荣耀,都会随光阴流逝……只有这一颗泪珠——泰姬陵,在岁月长河的流淌里,光彩夺目,永远,永远。”这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留下的绝美诗句,第一次看到泰姬陵真实地出现在眼前时,还是感到了一种炫目的震撼直穿心底,以致不由得要长吸一口气,才能确定:那就是沙贾汗的泰姬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