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教学重点:1.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2.每一类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传统舞蹈传统医药传统曲艺传统杂技5678目录传统美术传统音乐1234传统美术传统游艺9101112口头文学传统书法传统技艺传统体育(一) 口头文学口头文学是民间文学的一部分。最早期的民间文学,是后期书本民间文学的源泉。这种文学包括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其中,打油诗、民间歌谣、民间故事是数量最多的三类。如牛郎织女传说、孟姜女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陷巢州,涨庐州”的故事等。(二) 传统美术中国传统美术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所创造的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占据一定立体或平面空间的艺术。在中国,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大约产生在史前时代。按类型分工笔和写意,按内容分人物、山水、花鸟等。《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作品以长卷形式,立足传统,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等静景穿插捕鱼、驶船、游玩、赶集等动景,动静结合恰到好处。在该作品人物的刻画上,极其精细入微,意态栩栩如生,飞鸟用笔轻轻一点,具展翅翱翔之态。(三) 传统书法鲁迅先生说:“饰文字为观美”,为“华夏所独”。 书法是中华民族独创的一种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它不仅与中国绘画同源,相辅相成,而且也是中国哲学、东方文化与华夏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四) 传统音乐传统音乐包括器乐音乐、戏曲音乐、民歌和舞蹈音乐四类。如中国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其中最流行的有秧歌、腰鼓、跑旱船、花灯、采茶等等。1.周代“号钟”2.春秋“绕梁”3.汉“绿绮”4.东汉“焦尾”5.唐代“春雷”6.唐代“九霄环佩”7.唐代“大圣遗音”8.唐代“独幽”9.唐代“太古遗音”10.明代“奔雷”(五) 传统舞蹈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记录中华民族舞蹈发展轨迹的文物图像和文字,连绵不断,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罕见的。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据说,在距今2000余年前的战国时代,出现了两个著名舞人── 旋娟与提嫫。从有关记载分析,她们可能掌握了舞蹈与气功中的“轻功”相结合的绝技。(六) 传统戏剧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七) 传统曲艺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活在中国民间的各族曲艺曲种约有400个左右 。在中华艺术发展史上,说唱艺术曾归于“宋代百戏”中,在瓦舍、勾栏(均为宋代民间演伎场地)表演;到了近代,则归于“什样杂耍”中,大多在诸如北京的天桥、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徐家汇、天津的“三不管”、开封的相国寺等民间娱乐场地进行表演。(八) 传统杂技据汉张衡《西京赋》载,远在 汉代就有吞刀、吐火、画地成川等节目。戏法的道具大部分是劳动人民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如;盆、碗、碟、勺、笼、箱、柜、刀等。2011年5月23日,戏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九) 传统技艺传统技艺是指一门有着悠久文化历史背景的技术、技能,并必须经过一定的深入研究学习才能掌握。每一门技艺都烙着民族的印记。传统技艺包括:剪纸、陶艺、年画、皮影、中国功夫、针灸、按摩、中药、茶道,还有变脸,刺绣,泥塑,木刻,木雕,舞龙,戏曲等等。杨柳青年画 庄稼人乐庆丰收年画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明显的地方特色,像天津杨柳青、河南开封朱仙镇、江苏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杨家埠、山东高密、四川绵竹、河北武强、陕西凤翔、广东佛山、山西临汾平阳(古临汾)、福建漳州、湖南邵阳滩头木版年画等都久负盛名,各有千秋。(十) 传统医药中国除了有中医药外,还有藏族医药、苗族医药、傣族医药、维吾尔族医药、蒙古族医药、朝鲜族医药。习近平指出,传统医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年的10月22日为世界传统医药日。(十一)传统历法中国历法,是中国历史上由我国先民在经年的劳作中自己创制出来的各种历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历法的出现对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夏历(农历)、彝历、傣历、羌历、和藏历等是我国现阶段在广泛使用的几部自有历法。(十二) 传统体育一个或多个民族内流传或继承的体育活动的总称。主要是指我国各民族传统的祛病、健身、习武和娱乐活动项目。包括蹴鞠、马球、捶丸、冰嬉、围棋、木射、射箭、角力。(十三) 传统游艺游艺是各种游戏或娱乐活动的总称,是人们以消闲遣兴为主要目的的精神文化活动。中国古代游艺活动种类繁多,它在一定程度上愉悦了古人的心情,陶冶着古人的情操,增强了古人的体魄,在古代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传统的游艺包括放风筝、打角螺、弹弓、跳房子、看西湖景、跳绳子、拈石子、老婆拳、老鹰担鸡、斗蟋蟀、滚铁环、解绷绷、捉迷藏、骑马马、拔纸牌、折纸、七巧板、变虎猫、剪纸、跳皮筋、丢手绢等。思考题:古代遗留下的文化符号都可以算入遗产行列吗?例如: 皮影? 缠足?民族性和地域性传播的动态性表现的口头性集体性4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名5超越时空的共享性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一)编辑出版类开发通过编辑、出版的方式将民间文学转化为旅游商品,从而实现民间文学本身的商业化经营。如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可以将目的地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编辑成民间故事集、神话集、史诗集、歌谣集等集结出版,以民间书籍的旅游商品形式进行售卖; 将民歌、民谣、叙事诗等转制成VCD、DVD 商品形式出版和售卖。4.2影视剧通过将民间文学改变成影视剧,并将其搬上银幕,一方面拍摄该剧的基地将会进一步转化为一个吸引旅游者的旅游景区,另一方面,影视剧本身也是吸引旅游者观看的一项重要旅游资源。比如山水盛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旅游演艺项目,包括《印象刘三姐》、《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等。4.3 博物馆模式作为收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场所,博物馆可以为游客提供通过陈列文物与历史对话的机会。博物馆式开发模式,即是对工艺美术类非物遗产“有形化”和“物质化”的物品进行集中收集和展示。4.4 旅游商品开发模式工艺美术类非物遗产旅游商品开发模式,就是将非物遗产“有形化”和“物质化”的物品转化为旅游商品进行销售的方式。如2017年劳伦斯·许高级定制服装秀《山里江南》发布会中的刺绣服装湘绣《荷鹤图》分别在1912年和1933年意大利都灵博览会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分别获得最优奖和一等奖,被国外誉为超级绣品。《荷鹤图》这幅作品,是由绣画师曾传玉和绣女胡莲仙于1858年共同完成的。4.5体验式展销模式为了满足游客求知和体验的心理需求,很多技艺类的非物遗产在旅游商品化的过程中,将制作现场搬到了商品销售地,旅游者可以在师傅的指导下亲自去体验某些民间技艺转化为实物的过程,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旅游者的兴趣和参与性,也使得这类非物技艺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承。4.6生产知识与技能类遗产的旅游开发截止目前,中国共发布了四批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共91处。其中,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河北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等15处入选全球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安徽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的,有寿县芍陂(quebei)(安丰塘)及灌区农业系统、休宁山泉流水养鱼系统、铜陵白姜种植系统、黄山太平猴魁茶文化系统等4个。4.7 仪式节事类开发模式节日类遗产的旅游开发往往是一种政府行为。必须采取综合开发模式,要注意挖掘节日的深度和广度。在深度上,要对传统节日的所有文化内涵如节日服饰、地方饮食、节日饰品以及节日娱乐活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挖掘,尽可能地转化为游客购买的旅游商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