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旅游接待业文化道德 课件(共23张PPT)- 《旅游接待业》同步教学(重庆大学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章 旅游接待业文化道德 课件(共23张PPT)- 《旅游接待业》同步教学(重庆大学版)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旅游接待业》第九章旅游接待业文化道德目录CONTENTS9.1全球视野下旅游接待业中的文化道德9.29.39.4旅游接待业企业的文化道德价值旅游接待业个体的文化道德责任旅游接待业社区的文化道德包容9.5旅游接待业游客的文化道德教育05
1
2
从广义上看,文化是人类在自身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9.1 全球视野下旅游接待业中的文化道德
9.1.1 旅游接待业文化道德的内涵
(1) 文化与道德的内涵
从狭义上看,文化是人类内在精神的表现,如思想、道德、信仰、情感、价值观等,并通过一定载体外化,如建筑、音乐、文字、语言、服饰、饮食等。
道德亦有广、狭之分。前者为合道之德,即一切符合万物规律的思想及行为准则。后者是源于特定时空、哲学、宗教、文化或政体的行为准则及规范。
9.1全球视野下旅游接待业中的文化道德
9.1.1旅游接待业文化道德的内涵
(2) 旅游接待业中的文化道德内涵
旅游接待业的文化道德指的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中,旅游目的地、支持系统的经营服务主体及客源主体在从事旅游活动过程中应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基本准则。
时空要素
关系主体
环境要素
旅游接待业文化道德是远古文明沉淀至今的产物,具历时性。
旅游接待业文化道德研究既要考虑文化道德生态在全球环境下的共生和整生趋势,也要考虑目的地、客源地以及支持系统中的本土文化道德生态环境,并予以尊重和保护。
旅游接待业需要协调接待业各主体之间的文化道德关系,也需要在各主体内部形成特定的文化道德共识。
积极影响
1、旅游接待业的品质化发展深化文化道德内涵认知
2、旅游接待业的全域化发展促进文化道德体系建设
3、旅游接待业的智慧化发展提升文化道德评判手段
环境伦理
道德伦理
文化传承
9.1全球视野下旅游接待业中的文化道德
9.1.2旅游接待业对文化道德的影响
消极影响
认知体系
规范体系
评价体系
旅游接待过程中目的地、支撑系统及客源地各主体应该遵守的一系列业务标准、行为准则及典范的集中体现。
根据特定旅游环境中的文化道德准则,运用已有道德认知对文化道德现象进行的评定和判断的一整套系统。
旅游目的地、支撑系统和客源地主体对相关文化道德信息进行感知、体验、加工并形成认知的一系列过程。
9.1全球视野下旅游接待业中的文化道德
9.1.3全球视野下旅游接待业的文化道德体系
旅游接待业的世界认同是旅游接待业中相关主体在参与全球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观念、认知、理解和期望的共识与共鸣。
核心是全球视野下目的地、支撑系统及客源地主体的文化道德认同。
具有趋同性或同一性。
旅游接待业的世界认同以文化“多元一体”为前提
旅游接待业的世界认同强调世界精神和世界责任
旅游接待业的世界认同以国际规范的普及为保障
9.1全球视野下旅游接待业中的文化道德
9.1.4全球视野下旅游接待业的世界认同
9.1全球视野下旅游接待业中的文化道德9.1全球视野下旅游接待业中的文化道德9.1.5旅游接待业中的中国道德观殷周时期是中国道德的萌芽时期中国文化道德由古代传统文化道德和当代社会主义道德两大体系组成。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老封建道德的瓦解时期春秋战国是中国道德的发展时期秦汉时期是儒学文化道德的大一统时代魏晋时期是儒道释三家文化道德的斗争和融合阶段唐宋时期儒家道德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并与佛家学说融合甚密。(1)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道德9.1全球视野下旅游接待业中的文化道德9.1.5旅游接待业中的中国道德观(1)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道德纵观历代先贤、典籍及社会传统,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天道、人伦、天人之际三方面。天道指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人伦即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天人之际则为人与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
9.1全球视野下旅游接待业中的文化道德
9.1.5旅游接待业中的中国道德观
(2)中国当代社会主义道德
01
02
03
04
民本思想
和谐理论
尚公精神
生态情怀
9.1全球视野下旅游接待业中的文化道德
9.1.5旅游接待业中的中国道德观
(3)旅游接待业中的中国道德
中国道德的基本目标应以民本思想为核心,以相互尊重、和而不同为前提,以求同存异、合作共赢为途径,充分吸收中国优秀文化道德传统和各国优秀文化道德思想,结合中国实践,建立完善的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文化道德体系,实现全面、自由、兼顾代际公平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愿景。
传承中国优秀道德文化
传统
表现出中国的“大国担当”
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形成积极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
丰富世界道德体系,共建国际道德规范
培养正向的企业价值观,改善企业经营和服务
纠正行业的不正之风,维护中国国际旅游大国的形象
01
02
03
04
05
06
9.1全球视野下旅游接待业中的文化道德
9.1.5旅游接待业中的中国道德观
(3)旅游接待业中践行中国道德的重要意义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企业的对外应履行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社会和谐、生态和谐上,如税务、反腐、公益、环保等社会、环境道德。他们与法治一起,共同维系着旅游接待业的良性运营秩序,这也是旅游接待业企业文化道德的根本价值之所在。
企业内部员工文化道德素养的培育和企业文化及精神的塑造,主要体现在企业员工的全面发展和企业文化的建设上,如员工个人修养的提升、职业道德的培养、企业价值观的传递、企业哲学的阐释等。
旅游接待业企业的内部道德
旅游接待业企业的对外道德
9.2旅游接待业企业的文化道德价值
9.2.1旅游接待企业文化道德的内涵及特征
旅游接待企业文化道德的特征
文化的承续性
内容的特殊性
规范的普适性
阐释企业
文化价值
企业文化道德意识的培育
协调企业
内外关系
引领行业
道德风向
弘扬民族
文化精神
素养的形成
规范的确立
法治的保障和典范的宣传
9.2旅游接待业企业的文化道德价值
9.2.2旅游接待企业文化道德的价值与培育
旅游接待企业成员个体、社区居民个体
目的地、支撑系统旅游接待的经营者服务个体
9.3旅游接待业个体的文化道德责任
9.3.1旅游接待业文化道德个体角色
主要指个体经营者,即以生产资料个人占有,以自己或家庭劳动为基础的经营者。个体经营是一种劳动成果归生产经营者所有的小规模的生产经营活动,也是一种小型私有制经济形态。
主要指旅游接待业企业内部和社区中为游客提供接待服务的个体成员。
1
2
3
4
5
6
核心:热情友好、宾客至上
前提条件:爱岗敬业、遵纪守法
有力保障:团结协作、顾全大局
首要原则: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必要条件:诚实守信、公私分明
有效手段:钻研业务、提高技能
9.3旅游接待业个体的文化道德责任
9.3.2旅游接待个体的文化道德培育
7
8
基本要求:不卑不亢、一视同仁
有利法宝:勇于创新、锐意改革
内涵
双向认同
个体认同
旅游接待个体的文化道德认同是个体内心自发自觉形成的对特定文化道德的认同,是文化道德内化的表现。这是一个文化道德认知循序渐进的过程。
文化道德需达成个体与群体的双向认同,才能保证社会文化道德的稳定发展,这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
旅游接待业个体的文化道德认同,是形成文化道德群体认同乃至世界认同的基础。反之,文化道德的群体认同和世界认同也会制约个体认同。
9.3旅游接待业个体的文化道德责任
9.3.3旅游接待业的文化道德认同
旅游接待社区的文化道德
优秀的民族文化道德传统
独特的在地文化道德传统
先进的外来文化道德思想
深厚人文关怀精神
接待地文化道德建设
旅游接待社区的文化道德培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以保护和尊重旅游社区的相关权益为前提。
以社区的文化道德建设为实现手段。
有赖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9.4旅游接待社区的文化道德包容
9.4.1旅游接待社区的文化道德构成、价值与培育
传承在地文化和民族文化
社区居民的身份认同
居民对于其在社区中所担任的角色的认同
9.4旅游接待社区的文化道德包容
9.4.2旅游接待社区的文化道德认同
旅游接待社区的文化道德认同是旅游接待业社区在旅游接待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观念、认知、理解和期望的共识与共鸣。是社区居民对本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对社区文化道德的集体认同
集体认同能形成利益共同体
个体和集体对社区价值观的认同
社区价值观的认同是社区居民和集体对社区内部形成的风俗文化、道德观念、精神信仰的共有价值的认同
政策支持
地方宣传
法律监督
亲身践行
游客的正向文化道德行为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道德建设有规约作用。
游客负向的文化道德行为会导致接待地文化道德问题。
秉持正向文化道德观的游客,会成为接待地与客源地之间的文化道德传播大使。
9.5旅游接待业游客的文化道德教育
思考:
1.在尼山圣境的研学旅游中,可以通过哪些方面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道德?
2.旅游接待业的文化道德建设应该如何贯穿于旅游接待项目的各环节中?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