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1张PPT)中国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概况学习目标第一节 钟表王国——瑞士第二节 音乐王国——奥地利第三节 欧洲心脏——德国知识目标:熟悉并掌握瑞士、奥地利、德国三国的基本国情概要。了解瑞士、奥地利、德国三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状况、人文历史的发展变化。了解瑞士、奥地利、德国三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民俗风情。掌握瑞士、奥地利、德国的首都概况、主要旅游观光城市及名胜古迹的内容。能力目标:能够在旅游接待活动中利用所学的瑞士、奥地利、德国三国的旅游特色和相关知识,做好服务工作。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能够根据工业游的旅游主题对旅游线路进行初步设计。一、国情概述国名 瑞士联邦(the Swiss Confederation)。人口 795.5万(2012年12月)。语言 官方语言为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拉丁罗曼语。英语也是瑞士通用语言。居民中讲 德语的约占65.6%,法语22.8%,意大利语8.4%,拉丁罗曼语0.6%,其他语言18.7%。民族 瑞士的人口以日耳曼人为主,其余为法兰西人和意大利人等。宗教 信奉天主教的居民占438.6%,新教28%,其他宗教11.3%,不信教的占20.1%。时差 比格林威治时间早1 h,比北京时间晚7h。夏令制时比北京时间晚6个小时。行政区划 全国由26个州组成(其中6个州为半州)。外交与对华关系 瑞士为永久中立国,自1815年以来一直奉 行中立政策。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为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瑞正在调整其外交政策,由传统保守的中立向积极的中立过渡。2002年9月加入联合国。瑞士同世界上191个国家建有外交关系。瑞士于1950年1月17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年9月14日,中国同瑞士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公使。地理环境位于欧洲中南部的多山内陆国。东界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南邻意大利,西接法国,北连德国,面积41284km 。全境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西北部的汝拉山脉、中部高原三个自然地形区。瑞士是一个山国,山清水秀。瑞士是欧洲大陆三大河流发源地,有“欧洲水塔”之称。瑞士简史公元3世纪阿勒曼尼人(日耳曼民族)迁入瑞士东部和北部,勃艮第人迁入西部并建立了第一个勃艮策王朝。公元11世纪受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1291年8月1日,乌里、施维茨和下瓦尔登三个州在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斗争中秘密结成永久同盟,此即瑞士建国之始。1648年摆脱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宣布独立,奉行中立政策。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1848年瑞士制定新宪法,设立联邦委员会,从此成为统一的联邦制国家。在两次 世界大战中,瑞士均保持中立。二、政治经济—政治体制瑞士的政府机构实行联邦制,分为三级管理,联邦、州政府和地区政府。联邦是瑞士对国家政府的称呼。联邦政府负责联邦宪法范围的职权管理,联邦委员会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构。联邦委员会主席为瑞士联邦主席,是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任期1年,不得连任。联邦议会由具有同等权限的国民院和联邦院组成,是联邦的立法机构。只有两院取得一致,法律或决议才能生效。各州为主权 州,有自己的宪法。瑞士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政府对内主张尽量减少干预,对外主张实行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二、政治经济—经济概况在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第三大创汇行业苏黎世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拥有世界上第二大黄金交易市场货币名称:瑞士法郎(SF),1瑞士法郎=100生丁。参考汇率:1美元=1.088瑞士法郎,1元人民币=2.46瑞士法郎(2008年2月)。这里有历史上著名的朝圣之路,有多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有历史悠久的古老城堡和众多各具特色的博物馆。瑞士影响较大的是德语报纸《新苏黎世报》、《每月导报》和《一瞥报》。瑞士通讯社为全国唯一通讯社。各语区均有各自语言的广播电视。三、文化教育全国实行9年义务教育制,瑞士高等教育质量堪称世界一流。文化名人阿瑟·奥涅格(1892—1955) 瑞士作曲家,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过小提琴、对位法、赋格与指挥。他的创作同时受到了近代法国音乐和德国音乐这两种气质不同的文化影响。作品数量庞大,体裁面也很广。三、文化教育阿瑟·奥涅格成名之作是交响诗篇《大卫王》,代表作有清唱剧《火刑堆上的贞德》,交响乐《太平洋231》和电影配乐《拿破仑》、《悲惨世界》、《罪与罚》、《沉默之城》、《福勒克斯船长》和《鲍尔·库劳迪尔》等。国庆日 8月1日(为了纪念1291年8月1日, 乌里、施维茨和下瓦尔登三个州在反对哈布 斯堡王朝的斗争中秘密结成永久同盟)。新年 1月31日,被称为“雪节”。耶酥受难节 耶酥受难周(复活节前一周) 的星期五。复活节 春分后第一个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苏黎世迎春节 4月18至19日。日内瓦登城节 12月11日(1602)。“葱头节”(又译为“洋葱节”) 11月第四个星期一。葡萄节 9月底或10月初的一个周末。辛巴赫战役活动纪念日 7月4日(1386)。多尔纳希战役纪念日 7月22日(1499)。莫尔加尔腾战役纪念日 11月15日(1315)。四、民俗风情——主要节庆四、民俗风情——习俗瑞士人性格比较保守。同外人打交道时,他们通常会毕恭毕敬地用“先生”、“小姐”、“夫 人”或“您”一类的尊称去称呼对方。除非双方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瑞士人一般不习惯直呼交往对象的名字,也不会对对方直接以“你”相称。瑞士人会见客人时习惯于使用握手礼。四、民俗风情——主要禁忌瑞士人忌讳“13”和星期五,他们不喜欢饰有猫头鹰图案的物品,也不喜欢黑色。他们不在阳台上晒衣服,认为这会影响市容。与瑞士人交往时,忌谈收入、职业以及议论别国内政。瑞典人喜欢讨论的主题是旅游、文化、体育以及瑞士的特产如钟表、巧克力、刀具等。瑞士上好的手表四、民俗风情——风物特产瑞士军刀瑞士美味的巧克力瑞士精美的八音盒五、旅游观光瑞士首都,伯尔尼州的首府。在西部高原中央,莱茵河支流阿勒河两岸。新城在右岸,老城在左岸,有七座桥梁相连。这个城市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现在依然保留着中世纪时的风貌。伯尔尼钟楼伯尔尼大教堂五、旅游观光少女峰 瑞士的雪景世界闻名,其中位于伯尔尼高原地区的阿尔卑斯山脉的少女峰最为有名,她宛若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终年不化的积雪犹如她雪白的长裙,更使她在众多山峰中独树一帜。少女峰的美充满了活力和变幻。从山下到山顶,一山之内景观截然不同,令到这里的游客流连忘返。小城英特拉根施皮茨古堡五、旅游观光瑞士第一大城市,已有2000年的历史,它是瑞士最大的金融和商业中心,也是瑞士文化、教育和科研中心之一,是全欧洲最富裕的城市圣彼得教堂馥劳教堂莱茵瀑布五、旅游观光万国宫瑞士第二大城市,依山傍水,景色秀丽,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日内瓦早在12世纪起已是欧洲的一个重要商业中心,目前是瑞士第二大金融市场,拥有120多家银行。日内瓦尤以国际组织所在地和国际会议城市著称于世,是继纽约之后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最多的城市,是联合国欧洲总部的所在地。莱蒙湖大花钟五、旅游观光宗教改革国际纪念碑西庸古堡诗隆城堡沃州的首府,也是瑞士法语区的文化中心。瑞士第五大城市。位于瑞士西南部,日内瓦北岸湖畔,连接着日内瓦和伯尔尼,从前曾因是罗马帝国的军港而繁荣一时。五、旅游观光圣母大教堂圣佛朗索瓦广场奥黛丽 赫本展览馆奥黛丽 赫本是一名女演员,同时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在一直到她1993年离开这个世界的40周年间,一直都住在洛桑的特罗谢纳村庄里。这里安居乐业的人们为了宣传这位伟大邻居的功绩,在这里建立了一个纪念馆——奥黛丽·赫本展览馆(Pavillon Audrey Hepburn)。这幢作为展览馆的白色建筑物,原来是一座学校。展览馆里面通过宣传画和大型图片的形状,向人们展示了奥黛丽·赫本的一生。五、旅游观光是一个景物宜人的古城。图恩城的总体设计十分别致,老城中心是河中一个狭长的岛屿,河北岸是城市的主体。街分上下两层,旁边都有商店,人在摆着鲜花的上层行走,脚踩的实际是下层商店的屋顶。五、旅游观光图恩古堡图恩湖五、旅游观光名旅游景区。这里雪峰绵延,绿木葱茏,景色如诗如画,被称作“欧洲天堂”。幽美的环境、淳朴的民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这里也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召开的地方。六、旅游须知签证知识2008年11月28日,欧盟司法及内务部长会议正式决定,接纳瑞士成为申根协定的第25个申根成员国。2008年12月12日起,申根协定正式在瑞士生效。申请赴瑞士旅游签证除签证另作说明外,申根协定国家发放的签证可供在申根地区自由旅行。瑞士旅游签证只对团体旅游者签发,只能通过旅行社申请。签证知识&入境须知海关规定入境知识出入瑞士国境不需填卡登记。六、旅游须知海关规定携带瑞士法郎或外币出入瑞士海关无限制;17岁以上旅客可带200支香烟或50支雪茄或250g烟草,1L1.5 以上白酒或2L葡萄酒与啤酒,一天所需的食品以及总额不超过100瑞郎的其他礼物。其余参见第七章第二节,六、旅游须知中的海关规定。签证知识&入境须知海关规定国名 奥地利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Austria)。人口 848.35万(2012年12月)。语言 官方语言为德语,98%的人讲德语。民族 民族中绝大多数为奥地利人,少数民族有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匈牙利人,约占人口的0.5%。宗教 78%的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时差 比格林威治时间早1h,比北京时间晚7h。行政区划 全国分为9个州,15个有自主权的城市84个区 和最低一级的2355个乡镇。州以下设市、区、镇(乡)。一、国情概述外交与对华关系 奥地利外交政策的基点是以和平中立为基础,以欧盟为依托,积极推动欧盟深化和扩大,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与欧盟协调一致。加强同周边邻国特别是中东欧国家关系,保持和深化同大国关系,谋求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独特作用。中国与奥地利于1971年5月28日正式建交。地理环境位于中欧南部的内陆国。东邻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南接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西连 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北与德国和捷克接壤,面积为8 3871km 。一、国情概述简史一、国情概述公元前400年,克尔特人在此建立了诺里孔王国。公元996年,史书中第一次提及“奥地利”。12世纪中叶巴奔堡家族统治时期形成公国,成为独立国家。1276年被神圣罗马帝国侵占,1699年获得对匈牙利的统治权。1804年弗朗茨二世采用奥地利皇帝称号,1806年被迫辞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称。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成立了以奥地利为首的德意志邦联。1866年在普奥战争中失败,被迫解散德意志邦联。1867年与匈牙利签订协议,成立二元制的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军战败,帝国随即瓦解。1918年11月12日奥地利宣布成立共和国。1938年3月被德国吞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德国的一部分参战。奥地利于1945年4月27日成立临时政府,7月,德国投降后,全境划分为4个占领区,1955年5月,苏、美、英、法4国与奥地利签署条约宣布尊重奥地利的主权和独立。政治体制二、政治经济宪法规定,奥地利为联邦制共和国,实行议会民主。总统是国家元首,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由普选产生,任期6年。议会为两院制,由国民议会和联邦议会组成。国民议会制定法律,代表任期4年。联邦议会代表各州的利益,其议员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派。国民议会和联邦议会联合组成联邦会议,主要职能是接受总统就职宣誓以及在必要时决定对外宣战。总理为政府首脑。经济概况奥地利地处欧洲中心,是欧洲重要的交通枢纽。奥地利的工业特点是国有化程度高,国有企业控制了95%的基础工业和85%以上的动力工业。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汽车工业是机械制造业的主要部门。服务业从业人员约占劳动力总数的56%,其中旅游业是最 重要的服务行业,主要旅游点是蒂罗尔州、萨尔茨堡州、克恩顿州和维也纳市。奥地利对外贸易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奥地利学龄儿童享受九年义务教育,学费、书费和上学交通费均由国家负担。凡持有高中毕 业文凭者可免试上大学。著名的维也纳大学创立于1365年,系德语区最古老的大学。全国主要报纸有《新皇冠报》、《信使报》、《新闻报》、《标准报》、《萨尔茨堡消息报》和《维也纳日报》。主要杂志三种:《新闻周刊》、《规格》周刊、《侧面》周刊。奥地利的音乐和歌剧是举世闻名的。奥地利历史上产生了众多名扬世界的音乐家:海顿、 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还有出生在德国但长期在奥地利生活的贝多芬等。三、文化教育沃尔夫冈·莫扎特 (1756—1791) 奥地利伟大的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莫扎特的全部作品中洋溢着他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并迸发出在巨大社会压力下的明快、乐观情绪。他创作手法新颖,旋律纯朴优美,配器注重音色效果,发挥了复调音乐的积极作用,为西方音乐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三、文化教育——文化名人弗朗兹·舒柏特(1797—1828) 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之一。1811年创作第一首歌曲《哈加尔的悲哀》,17岁为歌德的诗篇《纺车旁的葛莱卿》、《野玫瑰》等谱曲。18岁那年,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魔王》诞生了。这首名曲,立即轰动了维也纳,使他从此走上音乐创作之路。他一生却写了634首艺术歌曲。此外,他还写了8部交响曲、一些重奏、奏鸣曲,即兴曲和其他音乐作品,《小夜曲》以其深情、优美为世人所赞赏。三、文化教育——文化名人《小夜曲》音乐欣赏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 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儿子,奥地利著名的轻音乐作曲家。其创作以《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活》、《春之声》等120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三、文化教育——文化名人《蓝色的多瑙河》音乐欣赏斯蒂芬·茨威格 (1881—1942)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等。弗洛伊德·西格蒙德(1856—1939) 奥地利精神科、神经科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出生于摩拉维亚一犹太商人之家,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后开业行医,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终生从事精神病的临床治疗工作。在探寻精神病病源方面,弗洛伊德抛弃了当时占主流的生理病因说,逐步走向了心理病因说,创立了心理分析学说,认为精神病起源于心理内部动机的冲突。三、文化教育——文化名人新年 1月1日,在维也纳举行新年音乐会、也被称为艺术节。主神节 1月6日。狂欢节 奥地利民间最重要的节日,开始于复活节前40天。耶酥受难节 耶酥受难周(复活节前一周)的星期五。复活节 春分后第一个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的夜晚。复活节音乐会 3月底至4月初在萨尔茨堡举行,为期两周。耶酥升天日 复活节40天后的第一个星期四。圣灵降临节 复活节后第50天。独立日 4月27日。劳动节 5月1日。基督圣体节 五一节后的星期日或星期四。维也纳文化节 5月举行,历时15天。圣母升天节 8月15日。国庆日 10月26日。万圣节 11月1日。圣母玛丽受孕节 12月8日。圣诞节 12月25日。四、民俗风情——主要节庆四、民俗风情——主要禁忌大多数人忌讳“13”和星期五,所有言行都竭力回避它们。奥地利人一般不喜欢黑色。在剧场不得任意鼓掌喝彩。与奥地利人交谈,可谈历史,但不要谈战争;可谈文化,但不要谈荒唐淫秽的东西。和主人交谈时,不要主动议论钱、宗教或政治之类的话题(除非主人先谈起)。灯具不锈钢制品瓷器四、民俗风情——风物特产羊毛服装珠宝首饰五、旅游观光奥地利首都,以“音乐之都”闻名遐迩。它 位于奥地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多 瑙河畔,四周环绕着著名的维也纳森林,南面是深幽的山谷和开阔的平原,是一座典雅、美丽、清洁的花园城市。15世纪开始,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和欧洲的经济中心。舍恩布龙宫五、旅游观光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是世界上一流的大型歌剧院,建于1869年,是“音乐之都”维也纳的主要象征,素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一年中,约50台歌剧和20台芭蕾舞剧在这里上演。联邦总统亲自出席的每年一度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舞会也在这里举行。维也纳音乐厅 是最古老也最现代化的音乐厅, 是每年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法定场所。五、旅游观光萨尔斯堡靠近德国边境,是奥地利北部交通、工业及旅游中心。这里的建筑艺术堪与意大利的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相媲美,有“北方罗马”之称。这里也是是伟大作曲家莫扎特的故乡。霍尔亨萨尔茨堡圣方济会教堂五、旅游观光米拉贝尔宫 原是17世纪为萨尔茨堡大主教建造的皇宫,18世纪又经扩建,现在是包括宫殿、教堂、花园、博物馆等的游览中心。莫扎特故居 是奥地利18世纪著名音乐大师莫扎特出生的地方,它坐落在萨尔茨堡市粮食大街9号。这是一座金黄色的6层建筑。公元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就诞生在这里,并度过了他的童年。五、旅游观光周围被高山峻岭包围,是理想的高山运动基地。因斯布鲁克还是一座 历史悠久的城市,市内古迹众多,目前旧市区仍保留着中世纪后期的风格,是世界著名的 旅游城市之一。签证须知奥地利是申根国家,入境须持有申根国家签发的有效签证,不能提前入境。 入境须知维也纳国际机场将欧盟国家和非欧盟国家的乘机及抵达区域严格分开。从非欧盟国家经维也纳转机赴欧盟或申根某国及再转机回国,须事先办妥签证,否则原机送回。海关规定参见第七章第二节,六、旅游须知中的海关规定。六、旅游须知国名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人口 8071万(2012年)。语言 语言通用德语。民族 主要是德意志人,有少数丹麦人,索布族人,弗里斯兰人和吉普赛人。宗教 居民中约32%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32%的人信奉罗马天主教。少数人信奉伊斯兰教和犹太教。时差 比格林威治时间早1 h,比北京时间晚7h。夏令制时比北京时间晚6h。行政区划 分为联邦、州、地区三级,共有16个州。一、国情概述外交与对华关系 奉行与西方结盟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的重点依次是:推动深化和 扩大欧盟,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强以欧洲为核心传统友谊,巩固与北约的关系并致力于建立欧洲独立安全和防务体系。默克尔总理上台以后,加强同美国的紧密联盟,加强跨大西洋两岸经济合作,保持和发展与俄罗斯的关系,在经济上大力开拓中东欧新兴市场,加强与中国,印度等有国际影响。1972年10月11日,德国与中国正式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一、国情概述地理环境德国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 奥地利、瑞士,西界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可分为四个地形区:北德平原,中德山地,西南部莱茵断裂谷地区,其间拜恩阿尔卑斯山脉的主峰楚格峰海拔2 963m,为全国最高峰。较大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莫尔湖、里次湖。西北部海洋性气候较明显,往东、南 部逐渐向大陆性气候过渡。一、国情概述简史公元前境内就居住着日耳曼人。10世纪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国家。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该帝国于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因战败而宣告崩溃。1933年希特勒上台实行独裁统治,于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并由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1949年5月23日,合并后的西部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7日,东部的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从此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正式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分裂40多年的德国重新统一。二、政治经济——政治体制德国是联邦制国家,由16个州组成。联邦和各州的立法权力由《基本法》(即宪法)来明确。通常,联邦的立法权限在国防、外交、海关、邮政以及税收等涉及整个联邦利益的领域,而文化教育事业的立法和行政权 限归各州,即所谓各州享有“文化主权”。国家政体为议会共和制。联邦总统为国家元首。议会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组成。联邦议院行使立法权,监督法律的执行,选举联邦总理,参与选举联邦总统和监督联邦政府的 工作等。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经济实力居欧洲首位,属世界第四大经济强国。德国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且占全部工业产值的40%以上。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发达。二、政治经济——经济概况三、文化教育德国在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成人教育 和进修方面,主要立法和行政管理权归属于各州。德国的大、中、小学和职业教育均很发达,实行12年制的义务教育,公立学校学费全免,教 科书等学习用品部分减免。职业教育实行“双元制”,即职业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中的实践相结合,成人教育和业余教育普及。著名大学有科隆大学、慕尼黑大学、亚琛工业大学、海德堡大学等。德国新闻出版事业十分发达,报刊种类繁多。人均报纸拥有量占世界第四位,仅次于日、英和瑞士。作家海因里希·伯尔和贡特·格拉斯分别于1972年和199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音乐是德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德国造就了各个不同时期的音乐大 师,如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威廉·理查德·瓦格纳等。柏林爱乐乐团更是享誉世界。教堂、宫殿和古堡是德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伊曼纽尔·康德(1724—1804) 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 典美学的奠定者。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1832) 德国诗人。生于莱茵河畔法兰克福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歌德一生勤勉写作,确立了 他作为世界大作家的地位。其作品数量之大达到惊人地步,《歌德全集最后手定本》达40册,他逝世后的补充本《歌德遗著》达20册。写有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花了58年时间完成的代表作诗剧《浮土德》则是其一生丰富思想的总结与艺术探索的结晶,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著作。三、文化教育——文化名人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 德国作曲家。生于波恩城,自幼随父学钢琴。1787年曾经到维也纳向海顿学习作曲,并结识莫扎特。1792年定居维也纳,从事教学、演出和创作。主要作品有《第三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以及《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等。格奥尔格 威廉 弗里德里希 黑格尔(1770—1831)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生于德国南部斯图加特的一个绅士家庭。黑格尔一生著述颇丰,主要领域: 逻辑学、历史哲学、美学、宗教、形而上学、认识论和政治学。其代表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其中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三部分)、《法哲学原理》、《美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讲演录》等。三、文化教育——文化名人海因里希·海涅(1797—1856) 海涅的第一部《诗集》于1821年在柏林出版。1823年发表《悲剧——抒情插曲》。1824年完成了《还乡集》。以后海涅陆续发表了《法兰西现状》、《论法国的画家》、《德国近代文学史略》、《路德维希·伯尔纳,亨利希·海涅的备亡录》、《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文章和诗歌。1848年5月瘫痪后,口授完成诗集《罗曼采罗》。三、文化教育——文化名人费利克斯·门德尔松(1809—1847) 出生于德国汉堡,父母均为犹太人。12岁开始创作,17岁即完成《仲夏夜之梦序曲》,21岁起研究和整理巴赫的作品,为这位音乐之父的作品得以复生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他的交响曲《苏格兰》、《意大利》,序曲《芬格尔山洞》、《平静的海与幸福的航行》和《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都是著名作品。《仲夏夜之梦序曲》是音乐作品中最早描写神仙境界的。他还独创了“无词歌”的钢琴曲体裁,共八册48首,形象生动多姿,是早期标题音乐的代表。威廉·理查德·瓦格纳(1813—1883) 自学钢琴和作曲。15岁时就写了一出五幕的诗悲剧,1833年夏天在维尔茨堡担任歌剧指挥,并开始歌剧创作。1840年写成《黎恩济》,1841年创作了他的第一部歌剧代表作《漂泊的荷兰人》。1875年完成了《指环》的全部写作,并在新落成的拜罗伊特剧院上演,获极大成功。其著名的作品还有《罗亨格林》、《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和《纽伦堡的名歌手》等。著作有《论德国音乐》、《艺术与革命》、《未来的艺术作品》以及《歌剧与戏剧》等。三、文化教育——文化名人四、民俗风情——主要节庆新年 1月1日。耶酥受难节 耶酥受难周(复活节前一周)的星期五。复活节 春分后第一个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国庆日 10月3日(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日)。狂欢节 一年一度的狂欢节从每年11月11日11时起开始,前后要持续两三个月。其中科隆的狂欢节最为热闹,主角是小丑和狂人,他们怪诞的装扮、无所顾忌的举止令人叫绝。狂欢节结束前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一些地区的妇女要象征性掌权,被称为女人节日。最后,狂欢节以化妆游行结束。圣诞节 12月25日。四、民俗风情——习俗德国人待人热情,时间观念强,无论是在商务上还是在私人交往上,德国人注重准时。德国人比较重视商业信誉,一般不轻易更换合作伙伴。德国人正是场合露面时,必须要穿戴得整整齐齐,衣着一般多为深色。在商务交往中,他们讲究男士穿三件套西装,女士穿裙式服装。对于服饰品位与自己相近者,德国人往往比较欣赏。德国人有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不随便停车,更不会闯红灯。每年5~10月是旅游的旺季,德国人喜欢旅游,还特别喜欢体育活动。四、民俗风情——主要禁忌德国人忌讳13和星期五。他 们忌讳在公共场合窃窃私语,不喜欢他人过问自己的私事。德国人对纳粹党党徽的图案“卐”(这个符号要旋转45度)十分忌讳,对其切勿滥用。德国皮具四、民俗风情——风物特产德国啤酒德国葡萄酒五、旅游观光德国首都柏林位于欧洲的心脏,早在13世纪时已成为贸易集镇,17世纪发展成为地方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它是德国首都和最大城市。战后,东、西柏林分道扬镳、各自发展。1990年德国统一,柏林墙在这里倒塌,柏林结束了一个城市、两种制度的局面,重新成为德国的首都。勃兰登堡门亚历山大广场市政厅五、旅游观光纪念教堂(又称威廉皇帝教堂)夏洛特宫柏林墙柏林大教堂圣母玛丽亚教堂位于不莱梅东北部易北河岸,是德国第二大城市和最大外贸中心,最大港口,被誉为“德国通往世界的大门”。汉堡港集装箱吞吐量次于鹿特丹之后居欧洲第二。汉堡还是德国北部的文化中心及重要媒介大都市之一。设有汉堡大学、艺术、航海等专业院校以及博物馆等。市政厅五、旅游观光圣米迦勒教堂 西欧著名宗教建筑之一,为罗马帝国皇 帝奥托三世时期建筑的最重要例子。教堂中最著名的是6位圣人相伴的圣母子像,是罗马式雕刻的杰作。五、旅游观光德国的第三大城市,德国最大联邦州——巴伐利亚州首府,有“德国南都”之称。慕尼黑还被誉为“欧洲建筑博物馆”,这里有16世纪的哥特式、古罗马式、巴洛克式等古建筑以及各式现代化的建筑。五、旅游观光马林广场慕尼黑圣母大教堂奥林匹克公园宁芬堡宫是莱茵河流域的重要城市,为德国第四大城市。于2000年前由罗马人所建,至今仍保留了不少罗马帝国时代的历史遗迹。这里亦是世界有名的古龙水发祥地。科隆大教堂 该教堂是世界上最完美的风格, 为中世纪哥特式建筑,这座德国最大的教堂,也是 世界最高的教堂之一,五、旅游观光全称为美因河畔法兰克福,于中部莱茵河的支流美因河下游两岸。是德国第五大城市,欧洲金融中心,欧洲中央银行总部所在地。法兰克福是国际会议中心。法兰克福机场是全球最现代化的机场之一,是欧洲大陆最大的机场。法兰克福拥有“德国最大的书柜”——德意志图书馆。五、旅游观光是德国西南部历史名城,美誉为“北方的罗马”,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德国第一个隶属于古罗马帝国的城市便是特里尔。该城市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五、旅游观光罗马帝国公共浴池遗址大教堂马克思故居黑门莱茵河畔的一座历史名城。公元1世纪初,罗马军团曾在这里设立兵营,因此,“波恩”意为“兵营”。五、旅游观光贝多芬故居新议会大楼位于法兰克福以南100km,属巴登-符腾堡州的城市,方圆109k㎡,居民14万左右。海德堡坐落于内卡河畔,并与莱茵河在海德堡西北20km处的曼海姆交汇。海德堡是一个充 满活力的传统和现代混合体。五、旅游观光海德堡城堡海德堡古桥五、旅游观光圣灵教堂俾斯麦广场骑士之家选帝侯博物馆五、旅游观光位于柏林的西南方,公元1660年,勃兰登 堡大选帝侯威廉把波茨坦定为陪都,开始在这里修建王宫。现在的波茨坦是勃兰登堡州的首府和文化中心。无忧宫签证知识德国是申根国家,入境德国须持有申根国家签发的有效签证。入境须知入境仅检查护照、签证及访问是否携带应税物品,出境无须事先申报。原则上只能携带一件手提行李登机。非欧盟国家的旅客,其入口德国的免税品价值不得超逾58.8欧元。德国对安全检查尤为注重,如购有利器或样品,则宜放入大件行李托运。六、旅游须知海关规定参见第七章第二节,六、旅游须知中的海关规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