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中国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概况第一章 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和中国出入境客源市场学习目标第一节 国际旅游业第二节 中国出入境客源市场知识目标:了解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概况及变化趋势。熟悉中国的出入境旅游市场现状和今后的发展前景。能力目标:掌握世界旅游区的划分及其概况。熟练掌握我国主要客源地与目的地概况。一、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概况19世纪中叶的西欧和北美火车和轮船出现,西欧和北美 出现了来自组织国内和跨国旅游的旅行社。二战后,国际环境相对稳定,科 技高速发展,人们生活和消费观念改变,交通运输业发达,收入大幅提高,带薪休假产生并兴起,使得人们的旅游需求日益高涨,旅游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以观光游览和商务考察为主要目的的普通市民,旅游范围从局部地 区向跨国、跨洲发展。世界旅游组织(WTO)《全球旅游市场趋势》(2001年版)预测1995—2020年间年均增长率为4.1%左右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次将达15.6亿1950—1998年旅游接待增长最快地区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未来10年里,该地区将超过美洲,成为世界第二大国际旅游接待地, 到那时,世界旅游市场将由过去传统的欧洲到美洲两大地区逐渐演变为欧洲、东亚太和美洲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国际旅游收入20世纪90年代年均增长最快 吧的地区是南亚地区,其次是中东、非洲、东亚太,然后是美洲和欧洲;但是,就绝对增长量来说,欧洲仍是最大。逐步向自由组合、自主选 择、灵活多样的形式发展。旅游需求的变化旅游内容和方式更为个性化、重在参与,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旅游活动的范围遍及全球,欧洲、美洲、亚洲、大洋 洲、非洲,甚至南极到处可见到旅游者的身影。旅游的范围旅游业的国内管理和国际协调走向制度化、规范化1231949年成立世界旅行社协会1946年成立国际饭店协会1951年成立太平洋地区旅游协会4世界旅游组织1975年成立《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海牙旅游宣言》《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通过的宣言及议程二、国际旅游区划概述欧洲美洲东亚太非洲南亚中东1.欧洲地区面积约1016万㎞ ,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8%。人口约7.31亿,居民中绝 大部分属欧罗巴人种。希腊、罗马文明和基督文化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二、国际旅游区划概述2.美洲地区陆地面积4 213.8万km ,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8.2%。人口9.11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3.66%。居民大都是英、法等欧洲国家移民的后裔,其次是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北美洲主要通用英语和法语。居民主要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欧洲美洲东亚太非洲南亚中东二、国际旅游区划概述3.东亚太地区亚洲面积为4400万㎞ ,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世界第一大洲。人口40.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41%。居民多属黄种人,约占全洲人口的60%以上;其次为白种人、黑种人很少。居民语言分属汉藏、南亚、阿尔泰、印欧等9个语系。亚洲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和古巴比伦的所在地,也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大洋洲陆地总面积为897.1万km ,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小的洲。人口3400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0.51%,是除南极洲以外世界上人口最少的一个洲。绝大部分居民通用英语并信奉天主教,少数居民信奉其他宗教。经济发达国家 ——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新兴工业国家 ——新加坡、韩国其余为发展中国家欧洲美洲东亚太非洲南亚中东二、国际旅游区划概述4.非洲地区非洲总面积约为3020万km ,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0%。人口约9.65亿,约占世界人 口的14.47%。居民主要为黑种人和白种人。北部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其他地区居民多信奉原始宗教、基督教和天主教。非洲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国家经济比较落后,经济基础差,旅游设施不完善,再加上一些地区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较重,导致旅游业的发展缓慢。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较快的国家主要有摩洛哥、突尼斯、南非等。非洲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本地特有 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欧洲美洲东亚太非洲南亚中东二、国际旅游区划概述5.南亚地区主要包括南亚次大陆上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等国。南亚地区近10亿人口,多数国家曾是西方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先取得了独立,民族经济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全部是发展中国家。南亚地区旅游业起步晚、发展慢、起伏大。旅游业发展较好的国家是印度、斯里兰卡和尼泊尔。欧洲美洲东亚太非洲南亚中东二、国际旅游区划概述6.中东地区中东地区地扼欧、亚、非三大洲的要 道,是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还是穆斯林的圣地,更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广义的中东泛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包括伊朗、巴勒斯坦、以色列、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科威特、卡 塔尔、巴林、土耳其、塞浦路斯和埃及等国家。欧洲美洲东亚太非洲南亚中东三、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1.旅游市场细分化,竞争更加激烈除传统的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和商务旅游外,还有:宗教旅游,探险旅游,考古旅游,修学旅游,蜜月旅游,购物旅游,奖励旅游,民族风俗旅游等等。二、国际旅游区划概述2.从旅游观光型旅游为主向度假休闲型旅游为主转变旅游目的从传统的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向通过旅游使身心得到放松和休息、陶冶生活情趣等转变。二、国际旅游区划概述3.游客喜欢参与性和娱乐性的活动,追求灵活多变的旅游方式散客旅游盛行,因其更为自由随意,更彰显个性,可以随时按照个人兴 趣、爱好、时间等来调整旅游计划。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渴求能亲身体验当地人民的生 活,直接感受异国的民族文化风情。二、国际旅游区划概述4.旅游者的大众化一是旅游活动在世界各地、各阶层都普遍开展起来;二是参加旅游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三是突破了历史上一直以个体为单位的旅游消费形式,变成结伴而行的群体性旅游活动,使旅游这种只有贵族、富商等少数人才能享受的游乐活动,变成普通百姓也能参与的一种广泛的大众化的社会活动。二、国际旅游区划概述5.网络化、品牌化的旅游电子商务正在改变旅游经济的运行模式互联网的发展为全球各旅游目 的地的营销提供了既廉价又公平的舞台。一、中国出境旅游的演变和发展泰 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1988年1999年1992年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出境游发展很快。一、中国出境旅游的演变和发展丹东—朝鲜新义洲“一日游”中俄、中蒙、中朝、中哈、中吉、中塔、中越、中缅等8个国家边境旅游口岸1987年1989年—1998年1997年《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国家正式开办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边境旅游作为出境旅游的一种形式,也开始在我国的一些沿边省、自治区展开,并且得到较快发展。一、中国出境旅游的演变和发展出境旅游将成一种潮流,在未来极具有发展潜力。出境旅游使我国成为一 个新兴的客源国,这将会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在国际客源市场上的被动局面。出境旅游正在成为一种大众化消费活动。到2020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将达到1亿人次,1995—2020年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2.8%,是主要客源国中唯一以两位数增长的国家。二、中国入境客源市场的现状和前景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初,外国旅游者绝大部分来自苏联、东欧国家和亚洲的朝鲜、越南和蒙古等国,还有一些友好国家的人士和一些爱国的华侨。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除接待少量第三世界友好进步人士外,中国国际 旅游接待工作基本瘫痪。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国际旅游接待的对象转向西方各界人士,并对自费旅游者实行收费(开支外加收手续费),使旅游收支略有盈余。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际旅游业进入大发展的阶段。20世纪80年 代末、90年代初,中苏(俄)关系正常化,中国的海外客源市场走向全方位、多元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