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项目四 旅游者相关法律制度项目纲要任务一 《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旅游政策与法规任务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任务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任务一 《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案例导入泼空姐热水扬言炸飞机2014年12月11日晚,中国康辉南京国际旅行社组织的赴泰团队游乘坐泰国亚洲航空公司航班由曼谷飞往南京。一对情侣上飞机后,发现座位不在一起,要求调换,由于调换时间较长,情侣有些不满。随后,女方张艳准备吃泡面,向空姐要热水,由于亚航为廉价航空,提供热水需收费,加之等待热水时间较长,双方再次发生不快。其男友王声介入,称女友晕机,需要热水。并向空姐索要购买热水的票据。在拉扯过程中,女子手中的开水泼向了空姐,机舱里一片哗然。事发后,不少机组人员赶至,王声则开始维护女友,怒气冲冲地向机组人员吼道,“老子花不起钱啊?”,“要有问题,都是你们造成的!我要把这飞机都炸掉。”另外两位同团的乘客也帮着他们说话。随着冲突愈演愈烈,飞机最终返航。4名闹事乘客被泰国警方带走。据泰国《星暹日报》报道,泰国警方对4名乘客的处理是:向被泼热水的空姐赔偿50000泰铢。因影响公共秩序,向空姐泼水的女乘客罚款200铢,另外三名乘客各罚100铢。任务一 《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一、立法概况二、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制度一、立法概况(一)立法背景及宗旨(二)适用范围立法背景:2015年4月6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2016年5月26日——《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宗旨:为了推进旅游诚信建设工作,提升公民文明出游意识。制度的出台直接增加了游客不文明行为的“道德成本”,在给当事人带来强烈舆论压力的同时,也为其他游客竖起了心理上的“警戒线”,其积极意义不言自明。(一)立法背景及宗旨1.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发生的,因违反境内外法律法规、公序良俗,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2.旅游从业人员在从事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因违反法律法规、工作规范、公序良俗、职业道德,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二)适用范围二、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制度(一)纳入范围(二)管理制度1.旅游者(一)纳入范围2.旅游从业人员旅游者 旅游从业人员请列表归纳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的不文明行为(二)管理制度信息内容:①不文明行为当事人的姓名、性别、户籍省份;②不文明行为的具体表现、不文明行为所造成的影响和后果;③对不文明行为的记录期限。1.记录信息2.评审3.动态管理4.申辩评审主要事项:①事件是否应当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②确定记录的信息保存期限;③记录是否通报相关部门;④对已经形成的记录期限进行动态调整。①违反刑法的,3-5年;②受到行政处罚或法院判决承担责任的,2-4年;③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为1-3年。当事人在接到申辩通知后30个工作日内,有权利进行申辩。旅游主管部门在接到申辩后30个工作日内予以书面回复。基础作业:1.完成学案整理2.完成课后的即测即评拓展作业:1.分小组学习,根据所学知识对课前导入案例进行讨论分析;2.搜集整理不文明行为记录的相关案例,学习群内分享。任务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案例导入不执行的行为触犯法律了吗2020年1月27日20时许,阿坝县“格萨尔”宾馆有湖北武汉籍人员入住。民警询问阿坝县卫健局等单位是否收到武汉籍人员的相关报告,得知没有收到相关报告。民警随即赶往“格萨尔”宾馆将武汉籍人员冯某带至相关部门采取卫生检疫措施,将“格萨尔”宾馆负责人扎某带至派出所作进一步调查。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四川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阿坝县发布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宾馆发现外来人员必须及时向县卫健局报告。“格萨尔”宾馆负责人扎某明知故犯,发现有武汉籍人员入住并没有向县卫健局等单位进行报告。任务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一、立法概况二、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及适用规定一、立法概况(一)立法背景及宗旨(二)适用范围立法背景:2005年8月28日通过并公布,2006年3月1日起施行。2012年10月26日修改,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宗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一)立法背景及宗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主要包括各种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且尚不构成刑事处罚的行为。(二)适用范围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2)具有违法性(3)尚不够刑事处罚(二)适用范围二、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及适用规定(一)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二)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一)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1.关于违禁品、非法财物、违法所得的处理的规定2.关于特殊群体的治安责任能力的规定3.数过并罚的规定4.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5.减轻处罚或不予处罚的法定情形的规定6.关于从重处罚的法定情形的规定7.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的法定情形的规定8.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追究时效的规定(二)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规定(1)未成年人(2)精神病人(3)盲人或聋哑人(4)醉酒的人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基础作业:1.完成学案整理2.完成课后的即测即评拓展作业:1.分小组学习,根据所学知识对课前导入案例进行讨论分析;2.搜集整理旅游活动中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案例,学习群内分享。任务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案例导入酒店犯了什么错四川某假日酒店有限公司在其微信公众号的功能介绍标注:“某假日酒店是集团全资建设并管理,集餐饮、住宿、会务、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四星级综合型豪华酒店,坐落于通江县城红色革命圣地,是您红色旅游、放松身心的首选休憩之地。建筑独特壮观、交通方便快捷,是商务接待、会议、休闲旅游的最佳之选”的字样,不久,该酒店即被实名举报。经查,当事人冒用“四星级”名义,并对外宣传使用“最佳”字样。任务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一、立法概况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三、消费者的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四、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一、立法概况(一)立法背景及宗旨(二)消费者的概念界定立法背景:1993年10月31日通过,1994年1月1日起施行。2013年10月25日修改,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宗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一)立法背景及宗旨①消费者应当是为满足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这是消费者最本质的一个特点。②消费者既包括商品的购买者,也包括商品的使用者和服务的接受者。③消费的客体既包括商品,也包括服务。(二)消费者的概念界定什么样的人属于消费者?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一)立法保护(二)行政保护(三)司法保护(四)成立消费者组织《消费者权益法》的立法原则:1.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2.对消费者特别保护的原则;3.国家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原则;4.全社会共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原则。(一)立法保护(二)行政保护行政保护是通过行政执法和监督活动来实现的。(三)司法保护有关国家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惩处经营者在提供商品和服务中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人民法院应当采取措施,方便消费者提起诉讼。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起诉条件的消费者权益争议,必须受理,及时审理。(四)成立消费者组织消费者协会应当认真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监督,并且依照法律、法规及其章程的规定,开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活动,不得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不得以收取费用或其他谋取利益的方式向消费者推荐商品和服务。三、消费者的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一)消费者的权利(二)经营者的义务(一)消费者的权利安全保障权请分组讨论,举例阐述消费者的权利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获得赔偿权结社权获得有关知识权受尊重权监督批评权(二)经营者的义务履行法定或约定请分组讨论,举例阐述经营者的义务听取意见和接受消费者监督安全保障提供真实信息标明真实名称和标记出具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保证商品或服务质量承担售后服务不限制消费者权利尊重消费者人格权召回缺陷商品无理由退货非现场购物信息披露个人信息保护四、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一)解决途径(二)责任主体的确定(三)消费者权益投诉的受理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③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解决途径1.购买、使用商品权益受损害的2.原企业分立、合并的3.非营业执照持有人造成损害的4.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的5.网络购物受到损害的6.因虚假广告受到损害的责任主体。(二)责任主体的确定小组讨论,对案例种的责任主体进行分析基础作业:1.完成学案整理2.完成课后的即测即评拓展作业:1.分小组学习,根据所学知识对课前导入案例进行讨论分析;2.搜集整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案例,学习群内分享。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