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8张PPT)项目十一 出入境管理法律规定项目纲要任务一 出入境管理基本知识旅游政策与法规任务二 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规定任务三 外国人出入境管理规定任务四 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任务一 出入境管理基本知识案例导入港澳游有何不同?2018年暑假,高某想到旅行社报名参加“港澳五日游”。当旅行社工作人员告知其出游前要提交多个材料,以便帮其申请港澳通行证后才能赴港澳旅行时,高某表示不理解。他认为香港、澳门早已回归祖国多年,不应该跟去国内其他城市旅游一样吗?怎么还需要先再办理港澳通行证才能去呢?请问:如果你是该旅行社工作人员,你应如何跟客人进行解释呢?任务一 出入境管理基本知识一、我国出入境的含义二、我国出入境立法概况一、我国出入境的含义“出境入境”简称“出入境”,指出入国境。“境”是指中国大陆的国(边)境,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出入国境,也包括中国公民往来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出入边境。(一)出境“出境”一是指由中国内地前往其他国家或者地区;二是指由中国内地前往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三是指由中国大陆前往台湾地区。(二)入境“入境”一是指由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进入中国内地;二是由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进入中国内地;三是由台湾地区进入中国大陆。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前往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由其他国家或地区进入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规定的“出境入境”。二、我国出入境立法概况(一)立法的过程为了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安全和社会秩序,保护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保障中国公民出入中国国境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发展和促进国际交往,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出入境法律。2000年以后,我国又进一步完善了出入境管理的法律规范,制定、修订、实施了一系列法律规定,包括:二、我国出入境立法概况(一)立法的过程(1)《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2013年7月1日起施行),同时废止了以前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2013年9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2007年1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和出入境通行证签发管理办法》(2007年12月15日起施行);(5)《出入境人员携带物检疫管理办法》(2012年11月1日起施行)等。二、我国出入境立法概况(一)立法的过程我国的出境旅游从20世纪90年代发端到21世纪以来,发展势头日渐迅猛。为加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赴台湾旅游的管理,国家也制定实施了相应的法律规定,包括:(1)《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1997年颁布实施);(2)《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2002年实施);(3)《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2006年实施、2011年第一次修订、2017年第二次修订)等。二、我国出入境立法概况(二)立法的意义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实现了出入境管理由“分散立法”向“统一立法”的转变,为我国构建了较为科学、完整的出入境管理制度体系。它们虽然不是专门为旅游业制定的,但关系到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秩序,所以旅游行业必须无条件地遵守,特别是对从事出入境旅游的国际旅行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基础作业:1.完成学案整理2.完成课后的即测即评拓展作业:1.分小组学习,根据所学知识对课前导入案例进行讨论分析;2.搜集整理出入境管理的相关案例,学习群内分享。任务二 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规定案例导入为什么不能被获批出境旅游?市民王某与某国际旅行社签订了参加“新、马、泰10日游的旅游合同,出团日期定为2018年2月16日。可是在临出国前的前三天,旅行社打来电话通知王某,说他的出境申请未被当地公安机关批准,原因是王某与之前工作单位的劳动纠纷诉讼还没有最终审理完毕。王某本来想借出国机会散散心,结果却未能如愿。请问:当地公安机关为什么不批准王某的出境申请 任务二 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规定一、护照二、其他出入境证件三、出境入境检查四、中国公民出境限制一、出入境证件(一)护照护照是主权国家政府发给本国公民出入国境和在国外居留、旅行等合法的身份证件以其证明该公民的国籍、身份及出国目的。凡出国人员均须持有有效护照,以备有关当局查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入国境和在国外证明国籍和身份的证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伪造、变造、转让、故意损毁或者非法扣押护照。根据持照人的出国目的和颁证机关的不同,我国护照分为普通护照、外交护照和公务护照。旅游者参加出国旅游活动持普通护照。一、出入境证件(一)护照1.普通护照(1)申请公民因前往外国定居、探亲、学习、就业、旅行、从事商务活动等非公务原因出国的,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普通护照。(2)审批签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签发普通护照;对不符合规定不予签发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并告知中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在偏远地区或者交通不便的地区或者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签发护照的,经护照签发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一、出入境证件(一)护照1.普通护照(3)内容及有效期护照持有人未满16周岁的5年,16周岁以上的10年。(4)换发或补发在国内,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提出;在国外,由本人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提出。一、出入境证件(一)护照1.普通护照(5)不予签发的情形《护照法》第13条规定,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护照签发机关不予签发护照:①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②无法证明身份的;③在申请过程中弄虚作假的;④被判处刑罚正在服刑的;⑤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不能出境的:⑥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的;⑦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认为出境后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大损失的。《护照法》第14条规定,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护照签发机关自其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被遭返回国之日起6个月至3年以内不予签发护照:①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的;②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遭返回国的。(一)护照图1 普通护照封面图2 普通护照内页一、出入境证件(一)护照2.因公护照公民出国执行公务的,由其工作单位向外交部门提出申请,由外交部根据需要签发外交护照或者公务护照。(1)公务护照公务护照分为公务护照和公务普通护照。公务护照由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以及外交部委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外事部门颁发给中国各级政府部门副县、处级(含)以上公务员、中国派驻国外的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和驻联合国组织系统及其专门机构的工作人员及其随行配偶、未成年子女等。公务普通护照由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以及外交部委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外事部门颁发给中国各级政府部门副县、处级以下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因公出国人员等。(一)护照图3 公务护照封面图4 公务普通护照封面一、出入境证件(一)护照2.因公护照(2)外交护照外交护照是一国政府依法颁发给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高级官员、外交代表、领事官员等人从事外交活动使用的护照。护照封面颜色多种多样,但一般都印有“外交护照”字样的明显标识。外交护照签发对象主要是党、政、军副部级以上高级官员,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的主要领导人,外交官员、领事官员及其随行配偶、未成年子女和外交信使。(一)护照图5 外交护照封面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护照的封皮为大红色,俗称“红皮护照。护照有效期根据持照人职务需要由发照机关按规定确定。有效期满前,如有需要,可向国内发照机关或中国大使馆、领事馆、外交部授权的其他驻外机关申请办理延期手续。领照后因故未出国者,应将护照缴回原发照机关。持照人回国后,应遵守有关护照缴销的规定。一、出入境证件(二)其他出入境证件1.旅行证根据中国驻国外领事馆官方网页的表述为:“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前往中国时应申办中国旅行证件。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前往中国时应申办中国签证。”(二)其他出入境证件图6 旅行证封面图7 旅行证内页一、出入境证件(二)其他出入境证件2.往来港澳通行证内地居民因私往来香港或澳门特别行政区旅游、探亲、从事商务、培训、就业等非公务活动,向户口所在地的市、县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凭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签发的往来港澳通行证及有效签注前往。内地居民前往香港或澳门特别行政区定居,向户口所在地的市、县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凭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签发的前往港澳通行证前往。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定居的,持证人须于罗湖口岸、深圳湾口岸、蛇口码头口岸(乘船)、福田口岸出境;前往澳门特别行政区定居的,持证人须于珠海拱北口岸出境。往来港澳通行证未满十六周岁的有效期为5年,成年人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有效期延长为10年,签注分为探亲签注(T)、商务签注(S)、团队旅游签注(L)、个人旅游签注(G)、其他签注(Q)和逗留签注(D)。持证人须在往来港澳通行证和签注有效期内,按照规定的次数和停留时限往来香港或者澳门。(二)其他出入境证件图8 往来港澳通行证一、出入境证件(二)其他出入境证件3.往来台湾通行证依据《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第三条:大陆居民前往台湾,凭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签发的旅行证件,从开放的或者指定的出入境口岸通行。 《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是中国大陆地区居民往来中国台湾地区所持有的证件,一般与《入台证》一起检查。从2015年7月1日起《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的有效期由原来的五年改为10年。2016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公告,决定启用电子往来台湾通行证,同时停止签发现行本式往来台湾通行证。(二)其他出入境证件图9 往来台湾通行证一、出入境证件(二)其他出入境证件4.出入境通行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从事边境贸易、边境旅游服务或者参加边境旅游等情形下可申请的出入境通行证件。图10 出入境通行证二、出入境检查中国公民出入境,应当接受边防检查、申办证件、交验证件。出境、入境的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填写出境、入境登记卡,向边防检查站交验本人的有效护照或者其他出境、入境证件,经查验核准后,方可出境、入境。三、中国公民出境管理规定《出入境管理法》第12条规定,中国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1)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2)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3)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4)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遣返,未满不准出境规定年限的;(5)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决定不准出境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出境的其他情形。基础作业:1.完成学案整理2.完成课后的即测即评拓展作业:1.分小组学习,根据所学知识对课前导入案例进行讨论分析;2.搜集整理出入境管理的相关案例,学习群内分享。任务三 外国公民入出境管理规定案例导入外国人进入非开放地区旅游需要获得批准吗?两名外国游客持有效签证来我国旅游。在旅游途中,听说某县(该县因特殊原因未对外国人开放)有一未开发的景点极具吸引力,于是未办理任何手续私自进入该县进行游览、拍照。途中,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请问:这两名游客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任务三 外国公民入出境管理规定一、出入境证件二、外国人在我国停留的管理规定三、外国人在我国旅行的管理规定四、对外国人的调查和遣送出境五、外国人出入境限制一、出入境证件(一)签证1.签证的定义签证是主权国家官方机构发给申请者出入该国国境或外国人在该国国内停留居住的许可证明,是附签于申请人所持入出境通行证件上的文字注明,也是一个国家检查进入或经过这个国家的人员身份和目的的合法性证明。《出入境管理法》第15条规定,外国人入境应当向驻外签证机关申请办理签证,但是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外国人入境除另有规定的,应当向我国驻外签证机关申请办理签证。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以下称驻外签证机关)负责在境外签发外国人入境签证。一、出入境证件(一)签证2.签证的类别《出入境管理法》第16条第1款规定,签证分为外交签证、礼遇签证、公务签证、普通签证。对因外交、公务事由入境的外国签发外交、公务签证;对因身份特殊需给予礼遇的外国人,签发礼遇签证。外交签证、礼遇签证、公务签证的签发范围和签发办法由外交部规定。对因工作、学习、探亲、旅游、商务活动、人才引进等非外交、公务事由入境的外国人,签发相应类别的普通签证。普通签证的类别和签发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一、出入境证件普通签证分为以下类别,并在签证上标明相应的汉语拼音字母。(1)C字签证,发给执行乘务、航空、航运任务的国际列车乘务员、国际航空器机组人员、国际航行船舶的船员及船员随行家属和从事国际道路运输的汽车驾驶员。(2)D字签证,发给入境永久居留的人员。(3)F字签证,发给入境从事交流、访问、考察等活动的人员。(4)G字签证,发给经中国过境的人员。图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证一、出入境证件(5)J1字签证,发给外国常驻中国新闻机构的外国常驻记者;J2字签证,发给入境进行短期采访报道的外国记者。(6)L字签证,发给入境旅游的人员;以团体形式入境旅游的,可以签发团体L字签证。(7)M字签证,发给入境进行商业贸易活动的人员。(8)Q1字签证,发给因家庭团聚申请入境居留的中国公民的家庭成员和具有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的家庭成员,以及因寄养等原因申请入境居留的人员;Q2字签证,发给申请入境短期探亲的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中国公民的亲属和具有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的亲属。图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证一、出入境证件(一)签证3.签证的内容《出入境管理法》第17条规定,签证的登记项目包括:签证种类、持有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入境次数、入境有效期、停留期限,签发日期、地点,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号码等。一、出入境证件(二)签证的申领《出入境管理法》第18条规定,外国人申请办理签证,应当向驻外签证机关提交本人的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以及申请事由的相关材料,按照驻外签证机关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接受面谈。外国人申请办理签证需要提供中国境内的单位或者个人出具的邀请函件的,申请人应当按照驻外签证机关的要求提供。出具邀请函件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对邀请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出于人道原因需要紧急入境,应邀入境从事紧急商务、工程抢修或者具有其他紧急入境需要并持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在口岸申办签证的证明材料的外国人,可以在国务院批准办理口岸签证业务的口岸,向公安部委托的口岸签证机关申请办理口岸签证。旅行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入境旅游的,可以向口岸签证机关申请办理团体旅游签证。外国人向口岸签证机关申请办理签证,应当提交本人的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以及申请事由的相关材料,按照口岸签证机关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并从申请签证的口岸入境。口岸签证机关签发的签证一次入境有效,签证注明的停留期限不得超过30日。一、出入境证件(三)不予签发及免办签证的情形1.不予签发签证的情形《出入境管理法》第21条规定,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不予签发签证:(1)被处驱逐出境或者被决定遣送出境,未满不准入境规定年限的;(2)患有严重精神障碍、传染性肺结核病或者有可能对公共卫生造成重大危害的其他传染病的;(3)可能危害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破坏社会公共秩序或者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4)在申请签证过程中弄虚作假或者不能保障在中国境内期间所需费用的;(5)不能提交签证机关要求提交的相关材料的;(6)签证机关认为不宜签发签证的其他情形。对不予签发签证的,签证机关可以不说明理由。一、出入境证件(三)不予签发及免办签证的情形2.免办签证的情形《出入境管理法》第22条规定,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免办签证:(1)根据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政府签订的互免签证协议,属于免办签证人员的;(2)持有效的外国人居留证件的;(3)持联程客票搭乘国际航行的航空器、船舶、列车从中国过境前往第三国或者地区,在中国境内停留不超过24小时且不离开口岸,或者在国务院批准的特定区域内停留不超过规定时限的;(4)国务院规定的可以免办签证的其他情形。二、外国人在我国停留的管理规定(一)延长期限需要延长签证停留期限的,当在签证注明的停留期限届满7日前向停留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按照要求提交申请事由的相关材料。经审查,延期理由合理、充分的,准予延长停留期限;不予延长停留期限的,应当按期离境。延长签证停留期限,累计不得超过签证原注明的停留期限。(二)停留证件免办签证入境的外国人需要超过免签期限在中国境内停留的,外国船员及其随行家属在中国境内停留需要离开港口所在城市,或者具有需要办理外国人停留证件其他情形的,应当按照规定办理外国人停留证件。外国人停留证件的有效期最长为180日。二、外国人在我国停留的管理规定(三)停留居留证件的补发、换发外国人入境后,所持的普通签证、停留居留证件损毁、遗失、被盗抢或者有符合国家规定的事由需要换发、补发的,应当按照规定向停留居留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做出的不予办理普通签证延期、换发、补发,不予办理外国人停留居留证件,不予延长居留期限的决定为最终决定。二、外国人在我国停留的管理规定(四)其他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停留期间,不得从事与停留事由不相符的活动,并应当在规定的停留居留期限届满前离境。年满16周岁的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应当随身携带本人的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或者外国人停留居留证件,接受公安机关的查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旅馆住宿的,旅馆应当按照旅馆业治安管理的有关规定为其办理住宿登记,并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送外国人住宿登记信息。外国人在旅馆以外的其他住所居住或者住宿的,应当在入住后24小时内由本人或者留宿人,向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办理登记。二、外国人在我国停留的管理规定(四)其他规定在中国境内出生的外国婴儿,其父母或者若代理人应当在婴儿出生60日内,持该婴儿的出生证明到父母停留居留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为其办理停留或者居留登记。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死亡的,其家属、监护人或者代理人应当按照规定,持该外国人的死亡证明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报,注销外国人停留居留证件。三、外国人在我国旅行的管理规定(一)前往对外国人开放的地区外国人持有效的签证或者居留证件,可以前往中国政府规定的对外国人开放的地区旅行。(二)前往不对外国人开放的地区(1)外国人前往不对外国人开放的市、县旅行,须事先向所在市、县公安局申请旅行证,获准后方可前往。申请旅行证须履行下列手续:①交验护照或居留证件;②提供与旅行事由有关的证明;③填写旅行申请表。(2)外国人旅行证的有效期最长为1年,但不得超过外国人所持签证或者居留证件的有效期限。(3)外国人领取旅行证后,如要求延长旅行证有效期、增加不对外国人开放的旅行地点、增加偕行人数,必须向公安局申请延期或者变更。三、外国人在我国旅行的管理规定(三)外国人在国内旅行住宿的规定外国人在宾馆、饭店、旅店、招待所、学校等企业、事业单位或者机关、团体及其他中国机构内住宿,应当出示有效护照或者居留证件,并填写临时住宿登记表。在非开放地区住宿,还要出示旅行证。四、对外国人的调查和遣送出境(一)调查根据《出境入境管理法》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有权依法对外国人实施当场盘问、继续盘问、拘留审查、限制活动范围、遣送出境等措施。对涉嫌违反出境入境管理的人员,可以当场盘问;经当场盘问,对有非法出境入境嫌疑的,有协助他人非法出境入境嫌疑的,有非法居留、非法就业嫌疑的,有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破坏社会公共秩序或者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嫌疑的外国人,可以依法继续盘问。经当场盘问或者继续盘问后仍不能排除嫌疑,需要作进一步调查的,可以拘留审查。实施拘留审查,应当出示拘留审查决定书,并在24小时内进行询问。发现不应当拘留审查的,应当立即解除拘留审查。拘留审查的期限不得超过30日;案情复杂的,经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60日。对国籍、身份不明的外国人,拘留审查期限自查清其国籍、身份之日起计算。四、对外国人的调查和遣送出境(一)调查对患有严重疾病的;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70周岁的以及不宜适用拘留审查的其他情形的外国人,不适用拘留审查,可以限制其活动范围。被限制活动范围的外国人,应当按照要求接受审查,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限定的区域。限制活动范围的期限不得超过60日。对国籍、身份不明的外国人,限制活动范围期限自查清其国籍、身份之日起计算。四、对外国人的调查和遣送出境(二)遣送出境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遣送出境:(1)被处限期出境,未在规定期限内离境的;(2)有不准入境情形的;(3)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的;(4)违反本法或者其他法律、行政法规需要遣送出境的。被遣送出境的人员,自被遣送出境之日起1至5年内不准入境。外国人对依照本法规定对其实施的继续盘问、拘留审查、限制活动范围、遣送出境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该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决定。五、外国人出入境的限制(一)不准入境《出入境管理法》第25条规定,外国人不准入境的情形有:(1)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2)具有《出境入境管理法》规定的不予签发签证情形的;(3)入境后可能从事与签证种类不符的活动的;(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入境的其他情形。对不准入境的,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可以不说明理由。五、外国人出入境的限制(二)不准出境《出入境管理法》第28条规定,外国人不准出境的情形有:(1)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但是按照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有关协议,移管被判刑人的除外;(2)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3)拖欠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不准出境的;(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出境的其他情形。基础作业:1.完成学案整理2.完成课后的即测即评拓展作业:1.分小组学习,根据所学知识对课前导入案例进行讨论分析;2.搜集整理出入境管理的相关案例,学习群内分享。任务四 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案例导入组团旅行社该负什么责任?2018年5月5日,消费者赵先生一行6人来到某市消费委投诉,赵先生诉称,今年4月份,他和朋友共18人到某旅行社申请出境台湾旅游,每人4500元台湾8日游。某旅行社将这批游客交到浙江某旅行社统一组合出团,4月19日上午出发前往台湾。这原本应该是一次愉快的旅行,可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他们高兴不起来。按照某旅行社出具的出团确认单,行程写明在台北参观两天并住两晚,全程住宿标准都为四花标准(等于内地的四星级)。可是到了台湾后,当地导游又发给大家一张出团确认单,说要按照新的行程走。赵先生他们发现上面的行程和在内地签订的行程不一样, 本应该在台北两日游的行程被台湾方面擅自改变为桃园和台中两个景点,赵先生一行人当时就强烈反对,但遭到拒绝。住宿方面,按内地的合同入住酒店标准全部是四花宾馆,可是在台湾住了6天,旅行社安排的宾馆均未达到出团确认单上所描述的四花标准。经某市消费委向某旅行社调查情况,旅行社确认赵先生等游客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请问:按照我国赴台旅游的相关规定,旅行社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任务四 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一、概述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管理一、概述2008年6月13日,我国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在北京签署了《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在协议中双方同意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以组团方式实施,采取团进团出形式,团体活动,整团往返。为规范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原国家旅游局、公安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于2006年4月16日发布实施了《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该办法于2011年6月20日和2017年4月13日分别由发布机关做了修订。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管理(一)赴台湾地区旅游活动的组织管理1.旅游形式(1)大陆居民赴台团队旅游须由指定经营大陆居民赴台旅的业务的旅行社(以下简称组团社)组织,以团队形式整团往返。旅游团成员在台湾期间须集体活动。(2)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旅游可自行前往台湾地区,在台湾期间可自行活动。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管理(一)赴台湾地区旅游活动的组织管理2.组团社与地接社组团社由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有关部门从已批准的特许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范围内指定,由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简称海旅会)公布。除被指定的组团社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业务。台湾地区接待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旅行社(以下简称接待社),经大陆有关部门会同文化和旅游部确认后,由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公布。组团社在开展组织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业务前,须与接待社签订合同、建立合作关系。组团杜须要求接待社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团队日程安排活动;未经双方旅行社及旅游团成员同意,不得变更日程。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期间,不得从事或参与涉及赌博、色情、毒品等内容及有损两岸关系的活动。组团社不得组织旅游团成员参与这些活动,并应要求接待社不得引导或组织旅游团成员参与涉及赌博、色情、毒品等内容及有损两岸关系的活动。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管理(一)赴台湾地区旅游活动的组织管理3.配额管理大陆居民赴台团队旅游实行配额管理。配额由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有关部门确认后,下达给组团社。大陆居民须持有效《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并根据其采取的旅游形式,办理团队旅游签注或个人旅游签注。办理《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及相应签注应向其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参加团队旅游的,应事先在组团社登记报名。组团社应当为每个团队选派领队。赴台旅游领队应当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领队条件,经省级旅游主管部门培训,由文化和旅游部指定。组团社须要求接待社派导游全程陪同。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管理(一)赴台湾地区旅游活动的组织管理4.名单表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根据赴台旅游配额总量,印制相应数量的《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团名单表》(以下简称《名单表》);并依据所指定经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业务的旅行社的实际组团情况,将《名单表》委托有关省(市)旅游行政部门下达给组团社。《名单表》一式五联,分为:赴台湾地区边防检查专用联、返大陆边防检查专用联、省级旅游行政部门审验专用联、省级台办报备专用联、旅行社自留专用联。组团社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旅游团队赴台、返回大陆时及旅游团队返回大陆后,将《名单表》分别交有关部门查验、报备、留存。组团社按照核定的赴台旅游人数安排组织赴台旅游团队,填写《名单表》。经审验后的《名单表》不得变更和增添人员。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管理(一)赴台湾地区旅游活动的组织管理4.名单表赴台旅游团须凭《名单表》从大陆对外开放口岸整团出入境。旅游团出境前已确定分团入境大陆的,组团社应事先向有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或省级公安边防部门备案。旅游团成员因紧急情况不能随团入境大陆或不能按期返回大陆的,组团社应及时向有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或省级公安边防部门报告。赴台旅游的大陆居民应按期返回,不得非法滞留。当发生参游人员非法滞留时,组团社须及时向公安机关及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协助做好有关滞留者的遣返和审查工作。对在台湾地区非法滞留情节严重者,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自其被遣返回大陆之日起,6个月至3年内不批准其再次出境。违反规定的旅行社,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将根据《旅行社条例》予以处罚。对组团单位和赴台旅游的大陆居民违反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理。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管理(二)赴台湾地区旅游领队人员管理领队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并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维护大陆赴台旅游者的合法权益;(2)协同接待社实施旅游行程计划,协助处理旅游行程中的突发事件及其他问题;(3)对旅游过程中,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财物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应及时向旅游者做出明确告知,或提出劝导,并相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如遇到特殊问题,应及时向组团社报告;对旅游者不文明的言行举止,应予以提醒和劝阻;(4)不得诱导和组织旅游者参与涉及色情、赌博、毒品等内容和有损两岸关系的活动,也不得为旅游者参与上述活动提供便利条件;(5)不得与接待社、导游及为旅游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其他经营者串通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不得向接待社、导游及其他为旅游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索要回扣、提成或者收受其财物。违反规定的领队人员,参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基础作业:1.完成学案整理2.完成课后的即测即评拓展作业:1.分小组学习,根据所学知识对课前导入案例进行讨论分析;2.搜集整理出入境管理的相关案例,学习群内分享。谢谢观看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