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8张PPT)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 公民基本权利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1.政治认同: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和每个人的关系,懂得珍惜权利,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生活,增加政治认同,做负责任的公民。2.道德修养: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明确权利的边界,树立法治观念。3.法治观念: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明确权利的边界,树立法治观念。4.健全人格:体味公民权利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的价值。5.责任意识: 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核心素养目标自学导航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34—42内容,思考下列问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1.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2.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内容、意义?3.公民的人身自由内容、意义?4.公民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含哪些内容?5.我国公民享有的其他权利?公民基本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监督权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其他权利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1)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2)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括: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4)其他权利。包括: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010204! 03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 权。小云上学,体现她享有 权;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 权;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 权;运用你的经验:早上,小云爸爸妈妈去上班并且妈妈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已退休领取养老金的爷爷奶奶去公园散步,小云去上学。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受教育被选举劳动物质帮助政治权利和自由第一部分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2024年3月召开的是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全国人大代表们齐聚北京,共同聚焦民生问题。我国共有五级人大代表262万多名,包括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的代表。其中,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占到代表总数的94%,是由选民一人一票选出来的。被选举权思考:这些人大代表行使了自己的什么权利?中学生有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呢?哪些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呢?① 条件①国籍:必须是拥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公民;②年龄:必须年满18周岁;③政治权利: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② 意义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考一考:以下人群能够享受我国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吗 外国人小学生少数民族农民工人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课堂笔记: 3.政治自由主体:我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在微博留言区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成立业主委员会,维护自己的的合法利益。参与游行示威,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分裂。自由有边界宪法第五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第五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政治自由绝对自由全国两会期间,社会各界群众选择自己关心的事情建言献策。在两会期间,公民建言献策,行使的是什么权利?监督权4.监督权的内容、注意事项、意义:监督权监督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a.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b.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其违法失职行为)不得捏造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注意:内容:我国公民意义:途径1: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途径2: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途径3: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舆论监督。途径4:参加听证会、论证会。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在举报时应该注意: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要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负责,不得捏造事实、制造假证、诬告陷害他人。举报内容要真实遵守法律根据下面图片思考,我们在举报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行使监督权的意义政治权利和自由内容 内容 意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的权利。是公民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有助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政治权利和自由(小结)意义: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人身自由第二部分电影《第二十条》中有一幕,郝秀萍的丈夫被铁链子拴住···你认为郝秀萍的丈夫的哪些基本权利受到侵犯?人身自由受到侵犯人格尊严受到侵犯住宅受到侵犯人身自由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③住宅不受侵犯{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1、人身自由的含义、内容、重要性?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电影中的那些人有权力这样限制人身自由吗?那谁有权力呢?我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2.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我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表现?(ABC)禁止 A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B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 C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非法搜查公民身体非法限制公民人身自由非法拘禁侵犯人身自由的三个表现名誉权3.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人格尊严权的内容名誉权: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荣誉权: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肖像权:公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人利用自己肖像的权利。姓名权: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隐私权: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1. 公然辱骂他人、捏造事实在背后中伤、诋毁他人。2. 照相馆未经李某同意将其照片摆在橱窗展出。3. 某同学偷阅他人信件。4. 小李假冒小强的姓名参加各种大型活动。5. 小敏被评为优秀学生奖,小明却私自领取了小敏的荣誉证书和奖金并占为己有。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姓名权荣誉权说说下列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我来辨析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4.住宅不受侵犯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生活中,还有一种现象······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这两种现象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宪法规定检查条件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保护。除非因国家安全或者因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5.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依法许可程序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非经法定程序,公民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限制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要有明确的法律授权,并遵循正当的程序,持搜查证、逮捕证等。因国家安全或追查刑事犯罪需要,由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公民的通信,他人不得隐匿,毁弃,拆阅或者窃听。无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第三部分以“我的一家人”为例,探讨这一家人享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社会经济权利与文化教育权利。受教育权、文化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1.财产权意义:我们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思考:如何理解对合法私有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1、林家钡同学买了一本政治复习书,放在书包里2、林家钡同学用政治复习书做学习、做笔记3、政治老师将电脑租给某电脑打字房4、林家钡同学把政治复习卖给陈笑同学(占有权)(收益权)(使用权)(处分权)1.劳动权的含义、内容?2.保护公民劳动权的法律规定?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四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3.劳动权的意义?①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②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2. 劳动权2..保障公民物质帮助权的措施?1.物质帮助权的法律规定?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四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 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提供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3. 物质帮助权对中学生来说,努力学习争做国家栋梁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内容: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意义: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措施: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制定资助政策4.受教育权文化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艺术创造的自由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修建图书阅览室修建图书阅览室保障了公民的什么权利?情境:东东所在的学校要修建图书阅览室,东东和其他同学开心极了,以后就可以阅读更多的书籍啦!5.文化权利(1)内容: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艺术创造的自由、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2)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其他权利平等权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本课小结公民基本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政治自由监督权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批评、建议 / 申诉、控告、检举)(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等)(经济方面)文化权(文化教育方面)其他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特定人群权利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财产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政治权利)住宅不受侵犯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下列属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有( )①李某在超市被保安强行搜身检查②王某因在网上举报政府不作为被工作人员强行带到乡政府接受“教育”③肖某因欠张某的钱被张某关在屋内要求还钱④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赵某拘留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A课堂练习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属于公民的( )A.言论自由权B.经济财产权C.人格尊严权D.生命健康权C3.关于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下面隶属关系正确的有( )①劳动权——社会经济权利②姓名权—— 人格尊严权③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身自由④财产权——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4.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浙江一男童被一群初中生拳打脚踢并用烟头烫伤;四川乐至县一名女孩遭三名初中女生扒光羞辱;江西永新县初中女生打架视频被曝光,视频中一女生被逼下跪,并被连扇耳光;贵州纳雍县一名初中生被同学拉出校外暴打致死……以辱骂、殴打、恐吓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校园暴力,侵犯了受害者的( )①名誉权 ②人格尊严权 ③人身自由权 ④生命健康权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