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旅游消费结构与优化 课件(共48张PPT)- 《旅游经济学》同步教学(人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章 旅游消费结构与优化 课件(共48张PPT)- 《旅游经济学》同步教学(人大版)

资源简介

(共48张PPT)
第六章 旅游消费结构与优化
第一节 旅游消费的概念和特点
一、概念
旅游消费-----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为了满足其自身发展和享受的需要而进行的各种物质和精神资料的消费的总和。
动态意义
静态意义
构成要素:
旅游消费意识——基本动因
旅游消费习惯——基本动因
旅游消费能力——客观条件
旅游消费水平——客观条件
旅游消费结构——结果
旅游消费的性质
个体性
享受与发展性
精神性
高层次性
二、旅游消费特点
1、综合性
(1)从旅游消费对象来看
(2)从旅游消费过程来看
(3)从旅游消费效果来看
2、劳务性
3、不可重复性
4、生产和消费的统一性
5、享受性
6、旅游消费具有较大的弹性
(季节性、互替性)
1、旅游消费的综合性
旅游消费贯穿于整个旅游活动的过程,具有综合性性征。
首先,旅游活动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
其次,消费对象的旅游产品是由旅游资源、旅游
设施、旅游服务等多种要素构成的;
再次,许多经济部门和非经济部门都参与了旅游
消费的实现过程。
2、旅游消费的异地性。
旅游消费的异地性,即旅游服
务是无形的,不可转移的,因
此,旅游者必须离开常住地,离
开熟悉的基本生活环境,克服空
间距离,才能实现旅游消费。
3、旅游消费的同一性
旅游消费与旅游产品生产要
同时进行,即旅游服务的提供必
须以旅游者的实际购买为前提,
从而形成旅游产品生产和旅游消
费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同一性。
4、旅游消费的不可重复性
旅游者在一生中不可能消完
全相同的旅游产品,因而旅游消费
具有不可重复性。
5、旅游消费的替代性
对于旅游综合产品,旅游消
费具有较强的替代性。
替代性加剧了旅游业的竞争。
6、现代旅游消费的伸缩性
首先,旅游消费是无限性消费。旅游消费是人们为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而进行的高级消费形式,因而没有数量限制。
其次,旅游消费是高弹性消费。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消费弹性较小,而满足人们享受、发展需要的消费弹性较大。
再次,旅游消费是季节性消费。一是旅游消费需求集中在某些月份或季节,如德国人旅游集中在夏季三个月,巴黎人喜欢八月份外出旅游;二是某些月份或季节旅游消费的内容集中于某些特定的旅游消费对象,例如,夏季海滨胜地游人如织。
三、旅游消费在旅游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1、旅游消费是旅游经济运行的源动力
2、旅游消费是旅游需求得以实现和满足的必要条件
3、旅游消费可以刺激新需求的产生,对旅游商品生产有极强的导向作用
旅游者消费与旅游消费
经济意义上界定:
旅游者消费强调对目的地经济影响
旅游消费则强调对目的地和客源地的共同影响
第二节 旅游消费结构
一、旅游消费结构及其类型
1、概念:
旅游消费结构一般指旅游者在旅游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类型和消费资料和服务的比例关系。
2、类型
(1)从旅游需求层次结构出发
生存、发展、享受
(2)从旅游消费资料的使用价值及旅游者消费的具体形式
(3)从旅游消费的物理形态划分:
物质旅游消费、精神旅游消费
(4)从旅游消费的重要性划分:
基本旅游消费、非基本旅游消费
研究旅游消费结构的意义
1、可以获取旅游者消费水平、层次和今后演变趋势重要信息。
(旅游业发展水平越高,旅游者的消费水平也就越高,非基本性需求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就越高。)
恩格尔系数:
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费用支出比重
>59%: 贫困
50-59%:温饱
40-49%:小康水平 45.5%
30-39%:富裕 36.7%
〈30%:最富裕
2、可以促进旅游产品结构调整,从而使旅游经济结构合理化。
(旅游市场由供给主导型已经开始转向消费主导型转变。)
截至2000年,我国许多旅游固定资产利用率都徘徊在30%-40%左右(以旅游饭店和旅游景区景点接待率为衡量标准)
矛盾: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解决办法:调整产业结构,
使供需结构合理化。
3、可以为旅游消费市场的开拓提供有益的思路。
(旅游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
二、影响旅游消费及其消费构成的因素
1、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2、旅游者购成(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
3、旅游产业发展状况(产业结构)
旅游商品
4、旅游消费心理和行为
5、旅游商品的质量
6、旅游商品的价格
第三节 旅游消费结构的合理化
(一)含义
1、发展的速度适中
2、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3、组合优化
(二)我国国际旅游消费及其构成
世界旅游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有三个:
一是观光旅游份额逐步下降 , 商务、购物旅游活动比重上升;
二是自然风光旅游产品份额减少 , 内涵丰富的文化旅游产品份额直线上升;
三是度假旅游逐步兴起并走向成熟。
存在的问题:
基本旅游消费支出比重过大
非基本旅游消费比重偏低
物质资料的旅游消费偏多
精神资料的旅游消费比重过小
案例 云南海外游客旅游消费支出分析
随着“九五”以来云南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的持续增长,云南旅游外汇收入也呈现出稳步增长,从1995年的1.65亿美元上升到2001年的3.67亿美元,6年中增加了2.2亿美元,高于全国旅游外汇增长的平均水平。
为了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促进云南旅游外汇收入和旅游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必须对海外游客的旅游消费支出做深入的分析:
1、赴滇海外旅游者人均花费持续提高。赴滇海外旅游者人均天花费从1997年的饿154.22美元持续上升到 2001年的171.20美元,6年中人均天花费增加了16.98美元。从横向看,1997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11美元,而201年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44美元,人均天花费从1997年在全国排位第14位上升到2001年的第10位。
2、赴滇海外旅游者人均天花费构成不合理。由于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交通运输距离较长,直飞国外的航线还不多,导致赴滇海外旅游者的花费构成中,交通费用支出比重多大。而购物、餐饮、住宿比重多销。2001年,在赴滇海外 旅游者人均天花费构成中,用于长途交通费高达43.5%,用于购物花费的比重仅占15.1%,餐饮花费比重5%,住宿比重花费12.9%,
3、赴滇海外旅游者消费层次低而总体消费水平不高。今年来赴滇海外旅游者消费旅游产品的结构主要以花费较低的观光游览为主,而消费水平较高的休闲度假、上午旅游、会议旅游、文体与科技旅游的比重较低。
4、赴滇海外旅游者购物以土特产为主。80%的海外旅游者喜欢购买云南的土特产,如茶叶、工艺品、纪念品、民族服饰、扎染土布、中成药和保健品等。20%的游客喜欢在云南购买香烟、珠宝首饰、文物复制品、字画和瓷器等。
(三)旅游消费结构合理化的实现
调整旅游产品结构和旅游消费结构
加强对购物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
发展适销对路的旅游精品
提高旅游商品的质量
保持供给平衡
加强环境及资源的保护和改善
保持旅游消费与社会文明进步的一致性
观光产品
城市旅游
度假产品会奖旅游文化产品
专项旅游
海外市场,
三大客源地
高消费层游客
海外市场
三大客源地
本地/区域市场,
中等消费层游客
本地市场
邻近市场
大众消费层游客
三大旅游经济区市场结构
旅游产品 目标市场及目标群体
不一样的度假观
大众消费层 中高消费层
多与少 跑马看花式,景点越多越好,来不及看照张照片 每年去相同的地方、相同的酒店、相同的餐馆… 忠实的顾客
动与静 旅游是工作的延伸,手记、PC… 度假就是度假,与工作断电…
兴趣 一定要看标志性建筑,看著名的景点,拍照证明“我到过” 历史文化、风土民情,带着厚厚的旅游书,用心体验与感受“我思、我想…”
目的 看看外面的世界,证明自己的生活品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丰富经历,陶冶性情,
旅游业
环境保护
地方经济
旅游业
环境保护
地方经济
旧式旅游业
可持续旅游业
  还应该迅速扩大旅游者的娱乐范围 , 加强“娱”的基础建设 , 提高“娱”方面的旅游服务质量 .入境旅游消费结构调查反映 , 旅游者用于“娱”方面的消费非常低 , 只在 5% 徘徊 , 说明我国的旅游条件远远不能满足入境旅游者文化娱乐方面的需求。
现代社会 , 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旅游消费方式的娱乐性、趣味性、综合性 , 希望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支付能力去选择自己向往的消费方式 ,“娱乐”的消费个性化也越来越突出。要为旅游者提供可选择的多项内容 , 提高“娱乐”的文化品位和文化氛围 , 努力开拓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高层次文化娱乐活动。
山地运动活动
地龙速滑大奖赛
公路山地车速降赛
青少年野外定向俱乐部
野外生存体验
滑翔伞
氦气球升空
滑板技巧表演
人工草滑草场滑草(及草地滚滚球)
攀岩
第四节 旅游消费决策
一、旅游者的选择与效用
1、 生活生产资源的相对稀缺性是研究消费行为理论的前提。
2、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消费者如何在商品价格一定的情况下,把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上,以实现消费效用的最大化。
初始刺激
概念性框架
收集情况
确定花费
设计选择
方案
预测结果
各种方案的
成本收益
决定
结果

2
旅游消费行为模型

Wahab

Crompton
and
Rothfield
,1975

二、旅游消费者最大效用均衡
边际效用分析法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一)边际效用分析法
1、效用:消费者在购买或者使用该物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2、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效用的增量/商品消费增量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随着人们所消费的某种商品的数量的增加,其总效用虽然也相应增加,但商品的边际效用随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总效用有可能达到一个最大值,一旦越过这一点,商品的边际效用就有可能等于零或者变成负数。
旅游商品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某旅游商品的消费量 总效用 边际效用
0 0
1 4 > 4
2 7 > 3
3 9 > 2
4 10 > 1
5 10 > 0
6 8 > -2
所谓边际效用为负,就是指对于某种商品的消费一旦超过一定量以后,不但不能增加消费者的满足和享受,反而会引起消费者对该消费品的反感和厌恶。
(二)无差异曲线(等效用线)的含义和特点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或两组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对消费者所提供的效用是相同的。
0 1 2 3 4 5 6 7 8 米

1
2
3
4
5
6
7
B
C
A
A1
A2
A3
A4
无差异曲线的几个特点:
1、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
2、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3、离原点越远表示其效用越大,满足程度就越高;
4、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开支预算线:
是指在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情况下,消费者所能够购买到的各种商品数量的最大组合。
在预算线下方,为预算允许范围内,上方则超出预算范围。
无差异曲线只是表示了物品的不同组合使消费者达到相同的满足水平,只有结合预算线才能做出具体的选择。
6
4
A
B


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无差异曲线分
析,主要在以下两方面:
1、旅游消费与其他商品的消费决策
2、旅游商品(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的选择决策
0 5 10 15 20 旅游商品 (天数)
生活用品(单位)
假设购买一个单位的生活用品需要200元,国内国际旅游平均每天花费100元。总共有2000元
组配方式 甲 乙 丙 丁
旅游商品(天数) 5 10 15 20
生活用品(单位) 18 5 4 3
某消费者获得同等程度满足的消费组配方式
组配方式 甲 乙 丙 丁
旅游商品(天数) 0 5 10 20
生活用品(单位) 10 7.5 5 0
开支预算线下的各种消费可能
旅游消费与其他商品的决策
0 2 4 6 8 10 12 14 16
澳、新旅游(天数)
新、马、泰旅游(天数)
16
14
12
2
4
6
8
10
假设旅游者到澳大利亚、新西兰旅游1000元/人天,而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旅游只需500元/人天,如果旅游者预算开支8000元。
某消费者获得同等程度满足的组配方式
组配方式 甲 乙 丙 丁
澳、新(天数) 2 4 6 10
新、马、泰(天数) 16 8 6 5
开支预算线下的各种消费可能
组配方式 甲 乙 丙 丁
澳、新(天数) 0 3 6 8
新、马、泰(天数) 16 10 4 0
旅游商品的选择决策
(三)旅游消费者行为的无差异曲线分析
(1)旅游消费与其他商品的消费决策
(2)旅游商品(旅游目的地、旅游路线)的选择决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