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 30年代的大危机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 30年代的大危机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5张PPT。30年代的大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格局?这一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一、短暂的经济繁荣资料1:美国1919年国民生产总值为742亿美元增长到1929年达到1031亿美元。 资料2: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机器的广泛使用,生产合理化运动,如泰勒制和福特汽车生产线等制度创新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资料3:为了刺激消费,政府推广分期付款等方法。 资料4:1、结合材料说一说: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繁荣有哪些具体的表现?表现: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许多工业部门出现高涨局面,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一批新的电器开始进入家庭;为了刺激消费,采用分期付款方式等。
2、想一想,美国为什么会出现20年代的繁荣?提示:可回顾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的科技发明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的影响二、繁荣背后的危机资料1:20世纪20年代,汽车的生产方式不断改进。以福特汽车公司为例,它所采用的流水线生产方式,使生产一台车的时间由14小时减少为1.5小时。在当时的美国,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也称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资料2:这一时期,美国居民收入总和在不断增加,但财富的3/5掌握在占全国人口2%的人手中。阅读教材内容及所给资料,完成:1)从资料1中,你能看到汽车行业的发展是怎样的?人们对汽车的态度又如何?2)如果你看到这则广告,你会去购买吗?3)资料2又告诉我们怎样的现实?如果你准备买一辆汽车,但手中存款不足时,面对“现在购物,以后付款”的消费方式,你会选择如何? “繁荣”的背后孕育严重的经济危机表现:1、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盲目扩大生产。2、人民的消费能力没有相应提高,产品销售不出去,引起产品积压。即“生产相对过剩”3、美国政府和资本家刺激消费,采用分期付款。4、股票投机猖獗。三、经济危机的爆发时间:1929年开始国家:美国开始标志:纽约股票
市场崩溃阅读教材内容,归纳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社会原因 ——市场供需出现矛盾 第一,生产相对过剩 第二,分期付款第三,过度的股票投机导火线————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三、1929—1933经济大危机第四,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人民贫困,消费水平低于生产力水平,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扩大;直接原因 ——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焦虑不安的人们注视着华尔街股票的下跌听到股市崩溃的消息(漫画) 经济危机——指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最早的经济危机发生于哪个国家?在何时?这次经济危机首先发生于哪个国家?英国;1825年;
美国(一战后的1929年)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这是发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请思考:材料中反映的“煤太多”是否“多”到广大人民都不需要了?是相对于什么而“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阅读材料:材料:两次工业革命后,大规模机器生产代替了私人小作坊,这时的生产就不是为了满足自给自足的需要,而是应该供给全社会,满足社会的需要。(即社会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但是另一方面私有制使生产资料(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料)又都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而资本家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根本不顾社会需要进行生产,而是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这必然导致生产和消费出现矛盾。通过材料回答 ,生产和消费这一矛盾产生的根源是什么?特 点具 体 表 现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涉及范围 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聚集的人们要求银行兑现
1929年10月,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股价暴跌,一些主要股票的市值下跌了近40%。股票的暴跌引发了美国严重的经济危机,先后有10万多家企业破产,半数银行倒闭,失业工人占全国工人的1/3以上。农业也出现危机,“过剩”的农产品堆积如山,使100余万农户破产。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中,美国的失业者
在百老汇前排长龙等待救济大危机时期美国穷人居住的“胡佛小屋”
经济危机使大批工人和农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各城市的“贫民窟”迅速扩展,用破铁皮和木板搭建的所谓“胡佛小屋”随处可见。1929年~1933年危机期间美国经济状况1929~1932年工业生产下降  危机很快波及世界各国,演变成一场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持续了5年之久。危机期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了2/3,失业工人达到3000万以上。其中,美国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德国仅次于美国。直到1933年以后,这场危机的高潮才过去,但各国经济的恢复依然缓慢而沉重。1930年11月,法国经济危机开始。经济危机对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1)工人大量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失业人数的增加,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工资降低,生活水平的下降。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无着、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加深。
(2)销毁商品、生产破坏。
(3)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造成各国社会的动荡不安,各国政府纷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摆脱危机的两种方式: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美国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实行新政30年代的大危机时间: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主要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金融市场不稳定。直接原因:纽约股票市场崩溃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1929年——1933年影响:①加深了各国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②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实质:生产的“相对过剩”小结1、某校九年级的一位同学,对所学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形成了以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这场危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等特点??②它导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③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④经济危机的后果之一是法西斯的势力乘机抬头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鼓励美国人民:“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当时美国人感到恐惧的事情是
A.法西斯势力猖獗 ?B.美国卷入二战?
C.推行“新政” D.经济危机严重课堂练习3、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缩减了2/3。这反映出这场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A.大量工人罢工??????? B.波及范围广
C.破坏性特大????????D.引起政治危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