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师生交往课件(共32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师生交往课件(共32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令人吃惊的小调查
七成以上的中小学生害怕主动与老师交往
调查由一份国内知名青少年杂志负责,涉及北京、上海等8省市。在问到中小学生“你是否主动找老师说过话”时,结果76%的学生表示很少、从来没有或想找但不敢主动找老师说话。其中,有32%的孩子觉得“和老师没有什么好说的”,而其余的学生是因其他原因没有与老帅主动交流。这些原因包括“怕自己说的话使老师不高兴”、“老师太严肃”、“我觉得老师不喜欢我”、“ 怕同学们说我拍马屁”。
导入新课
思考:这样的师生关系是否有利于我们的成长?
怎样才能跟老师更好的交往呢?
第2课时 师生交往
第六课 师生之间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实际情景,理解“教学相长”的内涵,同时引导学生尊重老师,合理表达自已的观点。(2)通过表演不同结尾,正确看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并初步具备能够合理应对老师批评的能力。(3)通过名人尊师故事,感悟中华民族尊师中道的传统美德,并使自己从各个方面及细节上学会用语言和行动尊重老师。
1.怎样理解“教学相长”?(教与学的关系?教学相长的含义?)
2.怎样做到教学相长?(教学相长的要求是怎样的?)
3.怎样正确对待(理解和看待)老师的批评和表扬?
4.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
5.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怎样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6.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
7.为什么要尊重老师?
自主学习
01 教学相长
一节生物课上,老师对某个问题也一时拿不准,于是就跟同学们讨论起来,大家畅所欲言,一起解决了这个难题。课下,同学们针对这件事情讨论了起来.....
探究与分享
教与学能相长
甲同学:课上的问题还是我们帮老师解决的呢,原来老师也不是
什么都会啊!
乙同学:现在的知识更新那么快,老师哪能掌握所有的知识。刚
才咱们畅所欲言,一起解决难题, 这个过程不也很有意义吗
丙同学:我才不觉得有意义呢,我认为老师就应该是无所不知的.....
思 考:
(1)生物课上,学生与老师一 起解答难题,这体现了教与学怎样的关系
教学相长的关系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道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的欠缺,然后才能刻苦地钻研;知道了不解困惑之处,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强、更聪明。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结合这句话,谈谈你对“教学相长”的理解。
提示: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思考:你是怎么理解“教学相长”的呢?
“教学相长”来自《礼记 学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道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的欠缺,然后才能刻苦地钻研;知道了不解困惑之处,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强、更聪明。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提示: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
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
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1、怎样理解“教学相长”?
(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相长的含义?)
①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②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③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知识归纳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20年之久。他对老师很崇敬,两人也是很好的朋友。他曾写诗赞美柏拉图 在众人之中,他是唯一的……这样的人啊 ,如今已无处寻觅!然而,在哲学思想上,亚里士多德同柏拉图存在严重分歧。有人 因此指责他背叛老师。亚里士多德回回答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名言流传至今。
思考:(1)我们应如何面对教师的引领和指导?
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2)我们应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样做有什么处?
阅读感悟
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小奇喜欢文学创作,经常拿自己写的小说请语文老师指导,得到语文老师的肯定与表扬。一次,上数学课时,小奇偷偷在下面写小说,被数学老师发现,辛辛苦苦写了一个多星期的手稿被没收,还被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问题研讨:
活动方式:请两位同学上台,分别表演面对老师的表扬、批评的不同表现,其他同学猜测不同表现会有怎样的结果。
(4)我们该如何对待老师的批评
(1)你会给故事的主人公提什么建议?
(2)老师的表扬意味着什么
(3)老师的批评意味着什么
探究与分享
2、怎样做到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的要求是怎样的?)
(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
(2)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知识归纳
★3.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①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②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③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弥补不足。
④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
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知识归纳
02 亦师亦友
知识归纳
★4、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教师毛宇居一起用饭,席间热情为老师敬酒。毛宇居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伟人尊师的故事
1959年,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他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将座位让给老人,待老人座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阅读感悟
2016年9月9日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来到母校北京八一学校看望师生。78岁的田潞英满头银发、精神矍铄,她曾担任习近平小学四年级时的班主任。她对当年这位学生的印象是:
“特别厚道、老实”“善良”“尊敬老师”
伟人尊师的故事
思考:上述伟人尊师的故事对你有何启发?
阅读感悟
说一说:
分享自己与老师之间发生过的“不愉快”的故事,并在课堂上情景再现。班里同学发表意见,并提出合理建议。
思考: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
(4)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1)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2)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3)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知识拓展
5、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
知识归纳
(1)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2)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3)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4)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6、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怎样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1)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2)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知识归纳
★7、为什么要尊重老师?
①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
②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③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④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知识归纳
通过本课的学习,
我认识了 ,
我学会了 ,
为此我要 。
我的收获:
主动参与、勤学好问
师生交往
教学相长
亦师亦友
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
彼此尊重,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要点梳理
1.有人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卢卡斯:“芝加哥大学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很多,这是因为芝加哥大学的教授更有实力吗 ”他回答说:“因为芝加哥大学的学生更有实力,面对这些有实力的学生,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不得不更努力。”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师生之间是教学相长的关系
B.学生要善于与老师沟通
C.芝加哥大学的学生比教授的学识更渊博
D.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
A
2.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这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下列做法符合这种状态的是 ( )
①与老师称兄道弟、亲密无间
②经常给老师取侮辱性的绰号
③老师给生病的同学补习功课
④选择恰当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3.小时候,我十分贪玩,经常受到老师批评。有一次,我因一件小事和老师顶嘴,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我。我心里十分不服气,认为她扼杀了我童年的完美,一直怀恨在心。上初中后我逐渐懂得,老师的批评如茶入口时会有种苦味,再仔细品,苦中有甜,那芳香的甘甜更令人回味。这主要启示我们( )
A.受表扬和受批评是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B.要接受老师的表扬,不接受老师的批评
C.作为学生要主动地关心老师,帮助老师
D.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D
4.自习课上,小华问了同桌一道题,老师以为他俩不认真学习,违反课堂纪律,于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批评了小华,小华感到很委屈。你认为小华应该 ( )
A.接受老师批评,顾大局忍气吞声
B.要求老师道歉,在班里澄清事实
C.遵守课堂纪律,课下与老师沟通
D.当堂告知老师,申诉自己的委屈
C
5.“老师为河床,老师为树桩。怀抱着碧波荡漾,栖息着鸟儿鸣唱。”
下列诗句能现这一点的是( )
A.丹心妙手保康健,奇药银针除病魔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
6.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同风格的老师,这主要是因为
老师们的( )
①性格不同 ②阅历不同
③学识不同 ④相貌不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7、“光阴流转,授业之恩难忘;尺素寸心,师生情谊弥深。”“亦师亦友”是古人对师生交往的一种主张。下列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老师有时是师长,有时是朋友
B.在校时是师长,离校后是朋友
C.老师既是引路人,也可成朋友
D.师生毫无隔阂,地位绝对平等
C
8.“感念传道授业之恩,弘扬尊师重教之风”. 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从 开始的( )
A.相互关心
B.彼此尊重
C.携手共进
D.接受教导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