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14张PPT)+音视频素材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14张PPT)+音视频素材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念奴娇·赤壁怀古
1.了解相关文化常识,整体把握词作内容
2.赏析词作描写景物的语言及意境
3.鉴赏人物形象,理解词人抒发的情感
任务1:了解PPT中出示的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相关文化常识等内容。
【目标一】了解相关文化常识,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追谥文忠公。
苏轼的词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他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
识作者
知背景
本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是苏轼游览黄冈城外赤鼻矶后所作。当时苏轼因诗文讽刺新法,被新派官员诬陷论罪,贬斥至黄州任团练副使。苏轼此时深感年岁渐老,事业功名未有所成,郁结于心。观景顿生种种联想,眼前浮现出赤壁古战场鏖战的场景和周瑜“雄姿英发”的形象,遂作词赞颂其功业,并借以抒发有志报国却壮怀难酬的感慨。
晓常识
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内容,思想较沉重的作品。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怀古诗
任务2:自主学习诗歌,读懂大意,理解词作的基本内容,整体感知词作基调。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guān
lèi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这三句叙事,平淡、舒缓地读。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这三句写赤壁之景,读出节奏和霸气,语调激昂慷慨,情绪饱满,重读“乱、穿、惊、拍、卷”,体会波澜壮阔、雄奇壮丽之景。
降调,语调轻柔。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几句写周瑜迎娶小乔和赤壁之战胜利后春风得意,要读出轻快、得意之感。“雄姿英发”重读,“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稍快,强调周瑜指挥若定、游刃有余。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读出诗人心中的伤感多愁、诗意落寞。“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要读出诗人的旷达豪放洒脱。
目标二:赏析词作描写景物的语言及意境
任务1:这首词写景部分用词洗练生动,着墨不多,却能表现出气势雄伟的“江山如画”的景象,请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词语 表达效果 手法
乱 写出了山石之怪 ②
穿 ① 惊 写出了江水之汹涌 ④
拍 ③ 卷 写出波涛翻滚力量之浩大 ⑥
雪 ⑤ 写出山崖直插云霄之高峻
写出江水搏击江岸之有力
写出了浪花之汹涌
夸张
拟人
比喻
任务2:上阕的这些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做具体分析。
先写江岸石壁。“乱”写出险怪,“穿”写出高峭。
再写江面波涛,“惊”写汹涌,“拍”描绘出水石相搏的情状。“卷”句写出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异景,声音、色彩、姿态,无不逼真。
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壮美的画面。
目标三:鉴赏人物形象,理解词人抒发的情感
任务1:齐读下阕,依据表格中的词句概括周瑜的人物形象。
词句 形象 总结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美人衬英雄,年轻有为,春风得意
突出其英姿勃发的气质
“羽扇纶巾”是对他服饰装扮的描写,体现他儒雅的风度
“谈笑间”写他在大敌当前从容淡定,胸有成竹的神态;“樯橹灰飞烟灭”则突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丰功伟绩。
词人赞颂周瑜非凡的胆略,塑造了一个年轻有为、英姿勃发、气度儒雅、镇定自若的儒将形象。
任务2:和雄姿英发的周瑜相比,词人此时又是怎样的一个状态呢,请结合写作背景完成下列表格,并思考:词作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项目 周瑜 苏轼
年龄 24岁 47岁
外貌
职业
际遇
基调
英俊儒雅
东吴都督
功成名就
奋感
早生华发
团练副使
功业未就
伤感
和自己“早生华发”、失意的形象形成对照。怀古伤今,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苏轼对历史人物的景仰,正包含了对自己现实状况的不满。对比之下,四十七岁的苏轼深为自己不能像周瑜那样年纪轻轻就建立了卓著的功业而感叹。
他只好用自我嘲笑的口气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像他这样,通过想象去经历(神游)那三国(故国)的赤壁之战,人们大概会嘲笑他太富于感情。
因而过早地有了花白头发(华发)吧!自嘲之余,一种看破红尘的消极情绪油然而生。“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洒酒表示祭奠。他忽然觉得,人间不过像梦境一样,不要徒然感叹了,还是给江上的明月,献上一杯酒,伴月痛饮吧!
赤 壁 怀 古
上阕
下阕
咏赤壁
怀周瑜
叹自身
景色:宏伟开阔,雄奇壮丽
形象:年轻俊朗,气概不凡,风姿俊朗,从容儒雅
作者情感:人生如梦,壮志未酬的感慨
烘托
对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