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第一课时 公民的基本权利
目标导航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懂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公民权利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的价值,增强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辨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能归纳并梳理公民基本权利的关系图
知识目标:知道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
选举权和
被选举权
监督权
政治自由
政治权利
一、政治权利
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②年满18周岁
③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条件:
意义:
财产状况
不分
教育程度
宗教信仰
家庭出身
职 业
性 别
种 族
民 族
居住期限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被剥夺政治权利正在监狱服刑的李某
已经退休的张爷爷

×
×
在华旅游的外国人
在校学习的初中生
×
少数民族

外出打工的农民工

请你判断:下列哪些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为什么?
2.政治自由
内容※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
游行、示威的自由。
意义
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学以致用:以下说法,反映了公民拥有哪些政治自由?
1.把写过的文章整理后出版。
2.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了一个协会,并在国家机关备案注册。
出版
结社
①主体(谁监督)?
②对象(监督谁)?
③干什么(内容)?
④注意事项?
⑤重要性或意义?
—我国公民
—国家机关及其国家工作人员
—提出批评和建议;对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
—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遵守法律
—①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行使监督权。激发公民的主人翁精神。
3、监督权
途径1: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途径2:
信访举报制度
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
途径3:
舆论监督制度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舆论监督。
途径4:
新形式新方式
参加监督听证会、网上评议政府。
拓展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
笔记区
4、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意义
人身自由

课堂笔记1:人身自由的含义、内容及重要性
(1)含义: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P37
(2)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P37
(3)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P37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结合所学思考:以下行为属于侵犯人身自由吗?
公安机关持逮捕令抓捕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商场保安搜身
课堂笔记2: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P37
课堂笔记3: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1)原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
(2)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3)内容: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P38
1. 公然辱骂他人、捏造事实在背后中伤、诋毁他人。
2. 照相馆未经李某同意将其照片在橱窗展出。
3. 某同学偷阅他人信件。
4. 小李假冒小强的姓名参加各种大型活动。
5. 小敏被评为优秀学生,小明私自领取了小敏的荣誉证书和奖金并占为己有。
名誉权
肖像权
隐私权
姓名权
荣誉权
说说下列现象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当堂检测
侮辱、讽刺、诽谤他人
剥夺他人荣誉
丑化、损毁肖像;盈利使用肖像
干涉、盗用、冒用
课堂笔记4:住宅不受侵犯
(1)原因: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
(2)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P38
谚语: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宪法规定
检查条件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因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课堂笔记5: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P38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03
一名在北京站偷手机的男子被北京铁路警方刑事拘留。
由北京开往长春的动车组列车停靠在北京站第六站台,背着大包小包的旅客们涌向车门上车。在12号车厢门口,一名男子尾随一名女士,趁该女士上车进入车厢不备,将其放在上衣左侧衣兜内的一部白色手机偷走。
材料中偷手机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什么权利?
财 产 权
财 产 权
意义:我们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
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占有权: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的实际控制权。例如:拥有自己的房产;拥有自己的专利等。
使用权:财产所有人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如:把房屋用作居住、出租等。
收益权:财产所有人在其经营、使用的财产上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如:租金、利息等。
处分权:财产所有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其财产的权利。如用掉、丢弃、赠与、卖与等。
以案释法
毕业之后,小美在求职上遇到了难题,虽然自己拿着211高校的毕业证,求职时学历上占据了比较大的优势。但有很多公司,却因为小美是一个女生,而没能将她录取。期间在面试一家外企时,面试官当场就明确对小美说,对不起,27岁以上单身女性不招。
该公司侵犯了小美的什么权利?
劳动权
劳 动 权
含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重要性: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以下图片显示了公民享有什么权利?
物质帮助权
社会经济权利—物质帮助权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内容
形式(保障措施)
7.社会经济权利的内容 财产权 1)重要性: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
2)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占有:属于、购买、购入】【使用:利用、使用】【收益:利息、租金、租赁】【处分:捐赠、出售】
3)侵权表现:个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如捡拾到他人物品不归还、借用他人物品不还、抢劫盗用他人的财产等。
劳动权 1)重要性: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2)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3)侵权表现:①公司拖欠员工工资;②强制员工无偿加班;③没有按照劳动法给予员工应有的福利等【补充】
物质帮助权 1)要求:为了保障公民享受这些权利,国家发展相关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2)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3)侵权表现:①贫困家庭依法申请的贫困补助被扣除;②五保户的基本生活保障金迟迟不能发放等【补充】
热点回顾: “陈春秀被顶替上大学”案
#农家女被人冒名顶替上大学# 2020年5月,山东冠县农家女陈春秀16年前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引发全网热议。2020年6月17日,陈春秀发表声明将起诉顶替者陈某某;2020年6月29日,山东通报聊城市冠县顶替上学问题调查处理及相关情况。相关问题已经查清,并依规依纪依法对相关人员作出处理。很快,顶替者陈某某被停职,山东理工大学也注销了其学籍,并表示:将努力帮助被顶替者陈春秀实现读书愿望。
观看材料并思考:陈春秀的哪些权利被侵犯了?这给她带来了哪些伤害?
受教育权
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重要性: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政策: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制定资助政策。
公民进行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属于公民的什么权利?
文化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内容
国家举措
文化教育权利的内容 受教育 权 1)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P40
2)重要性: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3)国家政策:①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制度保障】
②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物质保障】
文化权 利 1)内容: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2)宪法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此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新疆以汉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等4种文字出版《古兰经》《布哈里圣训实录精华》等宗教经典书籍,不断拓宽信教群众获得宗教知识的途径。
截至2021年,中国建立了包括100多部法律法规在内的全面保障妇女权益法律体系,基本消除义务教育性别差距,全社会就业人员女性占比超四成,互联网创业中女性超一半。
“十三五”期间,我国实现1亿农转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目标顺利实现,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超过2100万套。有力地维护了公民的平等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
课堂小结
政治自由
监督权
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批评、建议 ;申诉、控告、检举)
(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文化权
其他权利
平等权
宗教信仰自由
特殊保障
劳动权
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
财产权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政治权利)
住宅不受侵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