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1坚持依宪治国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1坚持依宪治国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2.1 坚持依宪治国
1.政治认同: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感受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体会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基本制度、国家机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的规定,懂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国家认同感。
2.道德修养:自觉热爱宪法、拥护宪法。
3.法治观念: 提高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宪法意识
4.健全人格: 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5.责任意识: 培养责任意识,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学习宪法,遵守宪法。
重点: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难点: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
核心素养目标
自主学习
1、我国宪法的本质和内容各是什么?
2、★我国宪法的地位?
3、为什么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4、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5、★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
6、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和其他法律的联系)
依宪治国
两会的全称是:
科举考试:你对国家了解多少?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代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协会)
我国的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治国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
贡士
探花
榜眼
状元
根本的活动准则
我国宪法发展历程
1949
《共同纲领》
1954
“五四宪法”
1975
“七五宪法”
1978
“七八宪法”
1982
“八二宪法”
1988
第一次宪法修正案
1993
第二次宪法修正案
1999
第三次宪法修正案
2004
第四次宪法修正案
2018
第五次宪法修正案
现行宪法
新中国四部宪法
宪法性文件
现行宪法五次修改
在五四宪法基础上修改
序言;
第一章:总纲;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国家机构;
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共一百四十三条。
根本的活动准则
核心内容
内容最多
内容最少
我国宪法由哪几部分构成?共多少条?
四章,五部分
2018新增
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任务: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的基本义务:……
国家标志: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观察宪法部分条款,说一说宪法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
思考:我国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归纳:我国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体现
习近平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为什么要向宪法宣誓?(向宪法宣誓说明了什么?)
请用教材
提示: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2、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3、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为准则
归纳:1.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的原因)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宪法是治国安邦总章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 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 益。
宪法
我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 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国家 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刑法
在法律家族中我最严厉, 主要是管犯罪的,对于犯 罪分子,我会用刑罚来处 罚他,直至判处死刑。
环境保护法
我主要关注和保护环境, 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将予以 严厉惩罚。
民法典
我主要管公民之间发生的 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如 损坏东西要赔偿等等。
行政法
我主要管各级政府怎样行 使职权。
一、宪法的地位 知识抢答:这是哪部法律
>哪部法律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 为什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
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那么宪法与其他法律的 规定有何不同
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法规定了选举人和被选举人条件。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逮捕的条件。
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罪。
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民法总则规定了物权、债权。
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
受教育权利
义务教育法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 的权利。
查阅我国选举法、教育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填写
表格,思考宪法和其他法律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内容) 探究与分享
某 一 方 面 问 题 的 规 定( 具 体)
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法规定了选举人和被选举人的条件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逮捕的条件
·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民法典规定了物权、债权
·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
●受教育权利
·义务教育法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法规定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①内容上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
问 题 ,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P24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 重 点 )
( 或 者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关系)
二、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法律效力)
(2)从法律效力上来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两个“不得” :
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 背;
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补充:
宪法是母法;
其他法律是子 法 ,是对宪法 的具体化。
行政法规 方性法规
宪 法
宪 法 相 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代表
提议
全国人大主席团以及全国人大的 一个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全国人 大代表,都可以提出法律修正案
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
决投票
由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
以上
的多数通过
公 投
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
过半数通过
想一想: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二、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制定与修改)
普通法律 的修改
宪法的修改
辨一辨:宪法是国
家的根本法,是治
国安邦的总章程,
是否意味着,我国
法律体系有了宪法
就可以了呢
刑事诉讼之
收 养 法
环塬探护法
塘明法 继承法
产品质蛋法
祝收法律
单费查权
民率诉谈法
三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联系(为什么宪法是根本法 )
宪法
人身权利
财产权刊
把罪刑罚 刑事责任
劳动店 保障法
组织法 选半法
技水合同法
经济合同法
酱作权法
先法相关法
同法
三、宪法与其他法律的联系(为什么宪法是根本法 )
(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①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
具体落实。
③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
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与普通法的关系)
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内容)
②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法律效力)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制定和修改程序)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3.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宪法和其他法律的联系)
①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③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课堂小结
根本的
活动准则
坚持
依宪治国
维护宪法权威
坚持宪法至上
最高的
①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③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为准则。
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更严格。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对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
对一切法律和法规
根本法
法律地位
法律权威
法律效力
课堂练习
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报送备案的行政法规、监察法规、地方性法规加强合宪性审查和监督,依法纠正违反宪法精神的规定。其目的在于( )
①纠正公民的违宪行为
②提高行政法规的地位
③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④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D
2.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10个“国家宪法日”,也是2018年宪法修正案颁布施行后的第6个“国家宪法日”。国家设立宪法日是因为( )
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③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④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D
3.立法法自2023年3月15日起施行。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   )
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②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④我国坚持依宪治国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A
4.2023年4月11日,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原委员、执行局原局长孟某受贿一案,以受贿罪判处孟祥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百万元;对扣押、冻结在案的孟某受贿所得及其孳息,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这一案例告诉人们( )①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②一切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③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