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安吉两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安吉两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安吉县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2分)“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烧制瓷器 D.火药应用
2.(2分)放大镜是实验室中经常使用的工具之一,不能用放大镜观察的是(  )
A.指纹纹路 B.蜗牛外形
C.洋葱表皮细胞 D.邮票
3.(2分)长兴杨梅以果实肉质细而柔软、汁液多、口味酸甜俱佳而闻名。杨梅中甜味物质主要储存在果肉细胞的(  )
A.细胞壁中 B.细胞膜中 C.液泡中 D.细胞核中
4.(2分)入冬之后,温州各处的银杏树叶逐渐变黄,吸引大量游客。小明在欣赏美景时提出很多问题(  )
A.入冬之后银杏叶为什么会变黄
B.入冬之后银杏为什么会落叶
C.不同地点的银杏叶变黄时间为何不同
D.哪个季节的银杏叶更有观赏价值
5.(2分)读四幅局部等高线图,其中能表示山脊的是(  )
A. B.
C. D.
6.(2分)四季更替,岁月变迁,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
A.冰雪消融 B.露珠晶莹
C.霜挂枝头 D.千里冰封
7.(2分)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而骨髓移植是常见治疗白血病的方法之一。骨髓移植是指将健康人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便会产生新的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生长 D.细胞突变
8.(2分)小科在制作染色纸张时,将湿纸张放在电风扇前风干。给湿纸张吹风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
A.升高湿纸的温度
B.增大湿纸的表面积
C.改变湿纸中的液体种类
D.加快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
9.(2分)“一个都不能少”,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愿景。朱鹮、扬子鳄、安吉小鲵、银缕梅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构建起了湖州的生物“万花筒”,上述生物中与其他三项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
A.朱鹮 B.扬子鳄 C.安吉小鲵 D.银缕梅
10.(2分)“浙”里寻有宝!浙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专题展于2023年11月~2024年2月在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馆临展B厅举行,该馆位于东经120°,北纬30°(  )
A.a B.b C.c D.d
11.(2分)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大小和包含关系,表中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4
A 地球 地幔 地核 地壳
B 门 纲 科 目
C 植物体 器官 组织 细胞
D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昆虫 蜘蛛
A.A B.B C.C D.D
12.(2分)模拟实验是认识科学现象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用橡皮泥一分为二探究细胞分裂的特点
B.乙图:铅笔在篮球上运动的现象——模拟帆船在地球海面上的运动
C.丙图:在土质山谷模型上洒水——模拟泥石流成因
D.丁图:抽去中间的玻璃板可观察到两瓶中气体的颜色变化——模拟分子的运动
13.(2分)小科在建立健康档案时,用到以下几个数据,其中换算正确的是(  )
A.1.6米=1.6×1000=1600毫米
B.2.8小时=2.8×3600秒=10080秒
C.45千克=45千克×1000=45000克
D.2.2升=2.2升×1000毫升=2200毫升
14.(2分)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放热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分)“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描述水物质科学量之间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  )
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3分)动植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完成的。图甲是某同学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多种动、植物细胞。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属于草履虫细胞的是    。
(2)某同学在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有上表乙所示的3组显微镜的镜头可以选择。为了方便寻找细胞,需要尽可能地观察到较大的视野范围   组的镜头。
(3)要将图丙所示的视野中的细胞移动到中央,应向    移动玻片。
17.(3分)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北纬35.70度,东经102.79度)发生6.2级地震
(1)积石山县(位置如图甲所示)地震所处的地震带是    (选填“①”或“②”)。
①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
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2)“12秒、11秒……后地震波将到达。”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在地震波到达前,兰州市、临夏市不少用户的手机都收到了这样的预警弹窗(如图乙)   。
A.马上跳楼
B.叫醒家人,就近躲在墙角
C.躲在窗下
D.用枕头护住头部并躲进卫生间
(3)地震发生后,截至19日14时30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共出动2042人、381车、37犬前往救援。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   。
18.(3分)由于秋冬季流感,安全科要求学校认真落实中小学校、幼儿园晨午检制度,学生每天在校进行“两检”
(1)晨检时值,班级健康委员用红外线测温仪(如图甲)测得小科同学体温如图乙所示   (填“正常”或“不正常”)。
(2)小敏同学早上起来感觉有点头晕发热,妈妈用体温计给她测体温,测得小敏体温如图丙所示   ℃。
(3)小敏在测量体温后仔细观察该体温计的结构,她的想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
A.该体温计能准确到0.01℃
B.用该体温计也可以测量冰水的温度
C.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D.该体温计形状接近三棱柱,主要目的为美观
19.(3分)在校园植物观察活动过程中,小科制作了植物分类检索表如下,请分析下列问题:
1a植物无种子,以孢子繁殖…………………2 1b?…………………3 2a小型绿色植物,结构简单,仅有茎、叶之分……A 2b通常为中型或大型草本,很少为木本植物,分化为根、茎、叶……B 3a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C 3b种子被果皮包被…………D
(1)请将表中“?”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
(2)小科观察到一种植物,其根茎细而匍匐,被细柔毛。茎细弱、呈干草色,小叶卵状披针形,每盖下生一横卵形的孢子囊。请判断该植物是上述检索表中的    (选填字母)。
(3)秋天高高挂在枝头的柿子和银杏果属于    (选填“营养”或“生殖”)器官。
20.(3分)根据所学的关于地球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四幅图是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按照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    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3)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
A.火山和地震
B.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21.(2分)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两种角度,人们常透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思考、推理,建立微观模型
(1)如图甲为水和酒精混合实验,实验中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的宏观现象是    。
(2)如图乙所建立的微观模型能很好地解释液体的    现象。
22.(3分)科学实验离不开科学测量。
(1)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
(2)如图乙所示,测量温度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选填“a”“b”或“c”)。
(3)小科想知道一个圆柱体的直径,身边除了一把刻度尺没有别的可用工具,他想了一个办法,在纸上先用直尺画一条直线,再在圆柱体上用墨水点一个小点,纸上留下4个墨水点,用刻度尺测得第一个点和第四个点之间的距离为47.1mm   mm。(π取3.14)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23.(6分)小科在学习了人的脚印长度与身高的关系后,对人的身高与头部高度关系也产生了兴趣,他通过上网搜索
人的年龄段 1岁 3岁 5岁 10岁 15岁 成人
身高与头部高度的比例 4:1 5:1 6:1 7:1 15:2 8:1
(1)通过上网查询得到以上数据,小科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
A.文字描述法
B.表格记录法
C.图形记录法
D.以上都不对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   。
(3)小科还想知道人的身高与臂展的关系(如图),他找来卷尺测出自己的身高为160.0cm,臂展为162.0cm。于是小科立即得出结论:人的身高与臂展的比例关系约为1:1,小明的理由是    。
24.(6分)某班同学进行临时装片制作,并制作细胞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临时装片盖好盖玻片后,用滴管在盖玻片一侧滴加1~2滴红墨水(或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   。
(2)图甲中,观察装片时,在视野从A到D的调节过程中   (选填序号)。
(3)图乙是小科用橡皮泥制作植物细胞示意图,如下表是制作的指标评价标准:
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指标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且齐全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但有遗漏 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不完整,名称标注有误或不全。
根据评价指标,小科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    。
25.(6分)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们用该材料的样品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0刻度处,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样品的质量,操作情景如图乙所示,错误之处是    。
(3)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天平平衡,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则样品的密度是    kg/m3。
26.(6分)小科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
(1)在实验前,组装实验器材的合理顺序是    (填选项序号)。
A.烧杯
B.酒精灯
C.温度计
D.铁圈及石棉网
E.有孔圆形硬纸板
(2)小科水温达到90℃开始,每隔1min记录=次水的温度,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在图乙中绘制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水温/℃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3)他接下来又完成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小试管A和大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触,把B放在火上加热(夹持装置未画出)   沸腾(选填“会”或“不会”)。
四、解答题(本题有4小题,第27~29题每题6分,第30题8分,共26分)
27.(6分)西溪湿地被誉为“天堂之肾”,有丰富的植被,其中柿、梅、水杉最具种植规模和景观特色。现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4种:朱鹮、青头潜鸭、东方白鹊、白尾海雕。近年来,福寿螺作为一种入侵水生动物,通过啃食水生植物的嫩叶和茎秆,极大危害了水生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根据以上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青头潜鸭属于    类动物。
(2)以下措施能够保护湿地水生植物多样性的是    (填序号)。
①通过人工的方式把福寿螺卵摘除
②向河流排放污水,抑制福寿螺的繁殖
③建立湿地保护公约
④为控制福寿螺带来的灾害,大量引入其天敌
(3)日前发现,一年前种下的中华水韭(如图)已悄然蔓延。这是一种对环境要求很高的濒危物种   。
28.(6分)2023年5月23日12时30分许,我国科考队员登顶珠峰开展多项科学考察,成功完成极高海拔气象站技术升级等十多项既定的科考任务。
(1)此次科考一大突破,便是时隔近60年后再次发现喜马拉雅鱼龙化石。含有喜马拉雅鱼龙化石的岩石属于    岩。
(2)科考队还为冰川做“体检”,关注“亚洲水塔”变化,发布了珠穆朗玛峰北坡中绒布冰川冰塔林范围变化(如图)   (选填“风力”、“流水”或“冰川”)作用有关。
(3)科考中使用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艇体材料除应具有高强度特性外,你认为它还应具有怎样的特性    (写出一种即可)。
29.(6分)肺活量是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一个人做最大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体体积,单位是毫升(mL),设计一款简易肺活量测量装置。
(1)测量气体的体积也可以利用排水法。小科利用大号矿泉水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abc三个简易肺活量测量装置,三个瓶中均装满水。其中合理的测量装置是    。
a.
b.
c.
(2)若小科在读取图中的量杯数据时俯视,则会使测量的肺活量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3)选择合适的装置进行肺活量测量的过程中,假设吹气排水速度均匀,则下列能够反映量杯内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是    。
A.
B.
C.
30.(8分)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现常被用于制造模型。小科选用了ABS塑料(如图甲所示)来打印3D作品。
(1)已知体积为1cm3的ABS塑料质量为1.05g,这种材料密度是多少?
(2)该同学用这种ABS材料打印了一个汽车模型如图乙所示,已知该作品的体积为50cm3,质量为47.25g,请你通过计算来判断该作品是空心还是实心的?若为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安吉县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2分)“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烧制瓷器 D.火药应用
【答案】B
【解答】解: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B、纺纱织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C、烧制瓷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D、火药应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故选:B。
2.(2分)放大镜是实验室中经常使用的工具之一,不能用放大镜观察的是(  )
A.指纹纹路 B.蜗牛外形
C.洋葱表皮细胞 D.邮票
【答案】C
【解答】解:ABD、观察指纹纹路、邮票可用放大镜观察;
C、观察洋葱表皮细胞须用显微镜观察。
故选:C。
3.(2分)长兴杨梅以果实肉质细而柔软、汁液多、口味酸甜俱佳而闻名。杨梅中甜味物质主要储存在果肉细胞的(  )
A.细胞壁中 B.细胞膜中 C.液泡中 D.细胞核中
【答案】C
【解答】解:A.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的功能,不符合题意;
B.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和保护的功能,不符合题意;
C、液泡内含细胞液,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杨梅中甜味物质主要储存在果肉细胞的液泡中;
D、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分)入冬之后,温州各处的银杏树叶逐渐变黄,吸引大量游客。小明在欣赏美景时提出很多问题(  )
A.入冬之后银杏叶为什么会变黄
B.入冬之后银杏为什么会落叶
C.不同地点的银杏叶变黄时间为何不同
D.哪个季节的银杏叶更有观赏价值
【答案】D
【解答】解:A.秋天气温降低,很多树的树叶出现变黄现象,有科学研究价值;
B.想知道入冬之后银杏会落叶的原因,有科学研究价值;
C.不同地点的银杏叶变黄时间为何不同,有科学研究价值;
D.哪个季节的银杏叶更有观赏价值,与审美有关,不属于科学问题。
故选:D。
5.(2分)读四幅局部等高线图,其中能表示山脊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答】解:读图可知,A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C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故选:C。
6.(2分)四季更替,岁月变迁,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
A.冰雪消融 B.露珠晶莹
C.霜挂枝头 D.千里冰封
【答案】B
【解答】解:A、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
B、露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C、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D、千里冰封,属于凝固现象。
故选:B。
7.(2分)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而骨髓移植是常见治疗白血病的方法之一。骨髓移植是指将健康人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便会产生新的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生长 D.细胞突变
【答案】B
【解答】解: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这样的细胞群是组织。“造血干细胞能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
故选:B。
8.(2分)小科在制作染色纸张时,将湿纸张放在电风扇前风干。给湿纸张吹风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
A.升高湿纸的温度
B.增大湿纸的表面积
C.改变湿纸中的液体种类
D.加快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
【答案】D
【解答】解:给湿纸张吹风能加快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加快水分的蒸发。
故选:D。
9.(2分)“一个都不能少”,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愿景。朱鹮、扬子鳄、安吉小鲵、银缕梅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构建起了湖州的生物“万花筒”,上述生物中与其他三项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
A.朱鹮 B.扬子鳄 C.安吉小鲵 D.银缕梅
【答案】D
【解答】解:题干中的朱鹮、扬子鳄,而银缕梅属于植物。
故选:D。
10.(2分)“浙”里寻有宝!浙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专题展于2023年11月~2024年2月在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馆临展B厅举行,该馆位于东经120°,北纬30°(  )
A.a B.b C.c D.d
【答案】A
【解答】解: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a点的经纬度是东经120°。
故选:A。
11.(2分)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大小和包含关系,表中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4
A 地球 地幔 地核 地壳
B 门 纲 科 目
C 植物体 器官 组织 细胞
D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昆虫 蜘蛛
A.A B.B C.C D.D
【答案】C
【解答】解:A、地幔、地壳之间是并列关系;
B、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纲、目、科、属、种,故B错误;
C、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故C正确;
D、1无脊椎动物包含2节肢动物,5昆虫和④蜘蛛是并列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12.(2分)模拟实验是认识科学现象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用橡皮泥一分为二探究细胞分裂的特点
B.乙图:铅笔在篮球上运动的现象——模拟帆船在地球海面上的运动
C.丙图:在土质山谷模型上洒水——模拟泥石流成因
D.丁图:抽去中间的玻璃板可观察到两瓶中气体的颜色变化——模拟分子的运动
【答案】D
【解答】解:A、用橡皮泥一分为二探究细胞分裂的特点,故A说法正确;
B、铅笔在篮球上运动时,是模拟帆船在地球海面上的运动,不合题意;
C、用“土质山谷模型“实验来模拟,故C说法正确;
D、抽去玻璃片后,这是气体的扩散现象,不属于模拟实验,符合题意。
故选:D。
13.(2分)小科在建立健康档案时,用到以下几个数据,其中换算正确的是(  )
A.1.6米=1.6×1000=1600毫米
B.2.8小时=2.8×3600秒=10080秒
C.45千克=45千克×1000=45000克
D.2.2升=2.2升×1000毫升=2200毫升
【答案】B
【解答】解:A、1.6米=3.6×1000毫米=1600毫米;
B、2.3小时=2.8×3600秒=10080秒;
C、45千克=45×1000克=45000克;
D、2.2升=2.2×1000毫升=2200毫升。
故选:B。
14.(2分)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放热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答】解:①中,金属盘下的水滴是水蒸气遇到冷的金属盘液化形成的;
②中,冰变少是因为冰吸热熔化为水;
③中,液态乙醚是气态乙醚放热液化形成的;
④中,碘颗粒变少是碘颗粒吸热升华导致的。
由以上分析可知,放热的①和③。
故选:A。
15.(2分)“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描述水物质科学量之间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  )
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A
【解答】解:①水的密度与水的体积无关,故①错误;
②水在加热,温度升高,发生沸腾,吸收热量,故②正确;
③水的体积为零时,质量也为零;
④水的温度增加,比热容不变。
由以上分析可知,②④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3分)动植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完成的。图甲是某同学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多种动、植物细胞。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属于草履虫细胞的是  C 。
(2)某同学在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有上表乙所示的3组显微镜的镜头可以选择。为了方便寻找细胞,需要尽可能地观察到较大的视野范围 1 组的镜头。
(3)要将图丙所示的视野中的细胞移动到中央,应向  左方 移动玻片。
【答案】(1)C;
(2)1;
(3)左方。
【解答】解:(1)观图甲C可知:有纤毛、口沟,属于草履虫细胞。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为了方便寻找细胞,第1组放大倍数最小,该同学应选用第1组的镜头。
(3)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要将图丙所示的视野中的细胞移动到中央。
故答案为:(1)C;
(2)7;
(3)左方。
17.(3分)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北纬35.70度,东经102.79度)发生6.2级地震
(1)积石山县(位置如图甲所示)地震所处的地震带是  ② (选填“①”或“②”)。
①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
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2)“12秒、11秒……后地震波将到达。”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在地震波到达前,兰州市、临夏市不少用户的手机都收到了这样的预警弹窗(如图乙) D 。
A.马上跳楼
B.叫醒家人,就近躲在墙角
C.躲在窗下
D.用枕头护住头部并躲进卫生间
(3)地震发生后,截至19日14时30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共出动2042人、381车、37犬前往救援。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 处于不断地运动状态,并且向四周扩散 。
【答案】(1)②;
(2)D;
(3)处于不断地运动状态,并且向四周扩散。
【解答】解:(1)积石山县地理位置位于甘肃省内、祁连山延伸部分,属于欧亚地震带,故选②;
(2)马上跳楼属于极端行为具有很大危险,躲在墙角和窗下的行为也很不安全,正确的做法应该寻找遮蔽物护住身体关键部位,有水源补给。故A、B,D正确;
(3)搜救犬能够发现幸存者的原因在于它们能够感知并识别人体气味中的分子,这些分子处于不断地运动状态。搜救犬能够通过嗅觉捕捉到这些人体气味分子。
故答案为:
(1)②;
(2)D;
(3)处于不断地运动状态,并且向四周扩散。。
18.(3分)由于秋冬季流感,安全科要求学校认真落实中小学校、幼儿园晨午检制度,学生每天在校进行“两检”
(1)晨检时值,班级健康委员用红外线测温仪(如图甲)测得小科同学体温如图乙所示 正常 (填“正常”或“不正常”)。
(2)小敏同学早上起来感觉有点头晕发热,妈妈用体温计给她测体温,测得小敏体温如图丙所示 38 ℃。
(3)小敏在测量体温后仔细观察该体温计的结构,她的想法正确的是  C (填字母编号)。
A.该体温计能准确到0.01℃
B.用该体温计也可以测量冰水的温度
C.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D.该体温计形状接近三棱柱,主要目的为美观
【答案】(1)正常;(2)38;(3)C。
【解答】解:(1)由图乙可知,红外线测温仪的示数为36.4℃;
(2)由图丙可知,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3℃;
(3)A、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C;
B、体温计的量程是35C~42℃,所以不能用体温计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C、体温计有缩口可使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D、体温计形状接近三棱柱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故答案为:(1)正常;(2)38。
19.(3分)在校园植物观察活动过程中,小科制作了植物分类检索表如下,请分析下列问题:
1a植物无种子,以孢子繁殖…………………2 1b?…………………3 2a小型绿色植物,结构简单,仅有茎、叶之分……A 2b通常为中型或大型草本,很少为木本植物,分化为根、茎、叶……B 3a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C 3b种子被果皮包被…………D
(1)请将表中“?”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植物有种子,以种子繁殖 。
(2)小科观察到一种植物,其根茎细而匍匐,被细柔毛。茎细弱、呈干草色,小叶卵状披针形,每盖下生一横卵形的孢子囊。请判断该植物是上述检索表中的  A (选填字母)。
(3)秋天高高挂在枝头的柿子和银杏果属于  生殖 (选填“营养”或“生殖”)器官。
【答案】(1)植物有种子,以种子繁殖。
(2)A。
(3)生殖。
【解答】解:(1)根据二歧分类法原则,由于1a植物无种子,故1b应该为:植物有种子。
(2)8a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2a小型绿色植物,仅有茎,属于苔藓植物,用孢子繁殖,其根茎细而匍匐。茎细弱,有白色微毛,小叶卵状披针形。说明该植物用孢子繁殖。
(3)植物的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生殖器官包括花、种子,银杏果属于种子。
故答案为:
(1)植物有种子,以种子繁殖。
(2)A。
(3)生殖。
20.(3分)根据所学的关于地球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四幅图是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按照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  运动 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3)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B 。
A.火山和地震
B.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答案】(1)C;
(2)运动;
(3)B。
【解答】解:(1)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3)太阳系的形成和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火山和地震,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
故答案为:
(1)C;
(2)运动;
(3)B。
21.(2分)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两种角度,人们常透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思考、推理,建立微观模型
(1)如图甲为水和酒精混合实验,实验中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的宏观现象是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
(2)如图乙所建立的微观模型能很好地解释液体的  汽化 现象。
【答案】(1)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2)汽化
【解答】解:(1)如图甲为水和酒精混合实验,实验中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的宏观现象是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2)如图乙所建立的微观模型说明液体分子从液体中跑出成为气体分子是汽化现象。
故答案为:(1)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2)汽化。
22.(3分)科学实验离不开科学测量。
(1)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1.50cm 。
(2)如图乙所示,测量温度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b (选填“a”“b”或“c”)。
(3)小科想知道一个圆柱体的直径,身边除了一把刻度尺没有别的可用工具,他想了一个办法,在纸上先用直尺画一条直线,再在圆柱体上用墨水点一个小点,纸上留下4个墨水点,用刻度尺测得第一个点和第四个点之间的距离为47.1mm 5 mm。(π取3.14)
【答案】(1)1.50cm;(2)b;(3)5。
【解答】解:由图知:
(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8cm;物体左侧与1.0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50cm﹣5.00cm=1.50cm;
(2)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齐平,只有b为平视;
(3)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沿直线滚动;图中有4个点;该圆柱体的周长:L=,则测得该圆柱体的直径为:d==。
故答案为:(1)1.50cm;(2)b。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23.(6分)小科在学习了人的脚印长度与身高的关系后,对人的身高与头部高度关系也产生了兴趣,他通过上网搜索
人的年龄段 1岁 3岁 5岁 10岁 15岁 成人
身高与头部高度的比例 4:1 5:1 6:1 7:1 15:2 8:1
(1)通过上网查询得到以上数据,小科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B 。
A.文字描述法
B.表格记录法
C.图形记录法
D.以上都不对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与头部高度的比例越来越大 。
(3)小科还想知道人的身高与臂展的关系(如图),他找来卷尺测出自己的身高为160.0cm,臂展为162.0cm。于是小科立即得出结论:人的身高与臂展的比例关系约为1:1,小明的理由是  只根据一组实验数据就得出结论,该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
【答案】(1)B;(2)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与头部高度的比例越来越大;(3)只根据一组实验数据就得出结论,该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解答】解:(1)通过上网查询得到以上数据,数据采用表格记录是形式呈现;
(2)表格中的数据,1岁时身高与头部的比例4:4,成人时的身高与头部的比例是8:1,随着年龄的增长;
(3)小明根据一组实验数据就得出结论,该结论具有偶然性,应该选择多组不同数据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1)B;(2)随着年龄的增长;(3)只根据一组实验数据就得出结论。
24.(6分)某班同学进行临时装片制作,并制作细胞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临时装片盖好盖玻片后,用滴管在盖玻片一侧滴加1~2滴红墨水(或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 可以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易于观察细胞的结构 。
(2)图甲中,观察装片时,在视野从A到D的调节过程中 ③ (选填序号)。
(3)图乙是小科用橡皮泥制作植物细胞示意图,如下表是制作的指标评价标准:
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指标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且齐全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但有遗漏 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不完整,名称标注有误或不全。
根据评价指标,小科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  待改进 。
【答案】(1)可以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易于观察细胞的结构;
(2)③;
(3)待改进。
【解答】解:(1)制作临时装片盖好盖玻片后,染色时,从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其目的是可以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2)高倍显微镜的操作顺序: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①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像;转动转换器再换上高倍物镜,视野内亮度会变暗,然后调节④细准焦螺旋。可见,观察装片时,一定不需要调节的显微镜结构③粗准焦螺旋。
(3)植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液泡。图乙是小科用橡皮泥制作的植物细胞示意图、细胞膜、叶绿体、线粒体。根据指标评价标准可知。
故答案为:(1)可以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易于观察细胞的结构;
(2)③;
(3)待改进。
25.(6分)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们用该材料的样品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0刻度处,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移动。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样品的质量,操作情景如图乙所示,错误之处是  调节平衡螺母 。
(3)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天平平衡,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则样品的密度是  3.92×103 kg/m3。
【答案】(1)右;
(2)调节平衡螺母;
(3)3.92×103。
【解答】解:(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样品的质量时,如果天平横梁不平衡,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3)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量筒示数的增加量为物体的体积,则样品的体积:V=80mL﹣60mL=20mL=20cm3,
根据密度公式可得样品的密度:。
故答案为:
(1)右;
(2)调节平衡螺母;
(3)3.92×102。
26.(6分)小科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
(1)在实验前,组装实验器材的合理顺序是  BDAEC (填选项序号)。
A.烧杯
B.酒精灯
C.温度计
D.铁圈及石棉网
E.有孔圆形硬纸板
(2)小科水温达到90℃开始,每隔1min记录=次水的温度,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在图乙中绘制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水温/℃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3)他接下来又完成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小试管A和大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触,把B放在火上加热(夹持装置未画出) 不会 沸腾(选填“会”或“不会”)。
【答案】(1)BDAEC;(2)见解答;(3)不会。
【解答】解:(1)酒精灯要使用外焰加热,所以合理顺序应先放好酒精灯;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壁,有孔圆形硬纸板。即顺序为BDAEC;
(2)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3)由于大烧杯中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在沸点温度,但是不能继续从大烧杯中吸收热量。
故答案为:(1)BDAEC;(2)见解答。
四、解答题(本题有4小题,第27~29题每题6分,第30题8分,共26分)
27.(6分)西溪湿地被誉为“天堂之肾”,有丰富的植被,其中柿、梅、水杉最具种植规模和景观特色。现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4种:朱鹮、青头潜鸭、东方白鹊、白尾海雕。近年来,福寿螺作为一种入侵水生动物,通过啃食水生植物的嫩叶和茎秆,极大危害了水生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根据以上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青头潜鸭属于  鸟 类动物。
(2)以下措施能够保护湿地水生植物多样性的是  ①③ (填序号)。
①通过人工的方式把福寿螺卵摘除
②向河流排放污水,抑制福寿螺的繁殖
③建立湿地保护公约
④为控制福寿螺带来的灾害,大量引入其天敌
(3)日前发现,一年前种下的中华水韭(如图)已悄然蔓延。这是一种对环境要求很高的濒危物种 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对繁殖系数低的物种,加大人工繁殖,让它从濒临灭绝的状态改变过来) 。
【答案】(1)鸟;
(2)①③;
(3)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对繁殖系数低的物种,加大人工繁殖,让它从濒临灭绝的状态改变过来)。
【解答】解:(1)青头潜鸭属于鸟类,体表覆盖着羽毛,翼是鸟的飞行器官,鸟用肺呼吸,生殖方式为卵生。
(3)①通过人工的方式把福寿螺卵摘除,可以防止福寿螺的大量繁殖;
②向河流排放污水,会使水中的溶解氧降低,导致水质恶化,不符合题意;
③建立湿地保护公约,可以树立人们保护湿地的意识,符合题意;
④为控制福寿螺带来的灾害,大量引入其天敌、危害加剧。故选:①③。
(3)保护濒危植物的建议:.就地保护,主要针对那些生长在比较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数量稀少的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等,针对生长在不利环境条件下,对于这类珍惜物种就实施人工移栽,或者人为建立栽培环境,加大人工繁殖。
故答案为:
(1)鸟;
(2)①③;
(3)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对繁殖系数低的物种,让它从濒临灭绝的状态改变过来)。
28.(6分)2023年5月23日12时30分许,我国科考队员登顶珠峰开展多项科学考察,成功完成极高海拔气象站技术升级等十多项既定的科考任务。
(1)此次科考一大突破,便是时隔近60年后再次发现喜马拉雅鱼龙化石。含有喜马拉雅鱼龙化石的岩石属于  沉积 岩。
(2)科考队还为冰川做“体检”,关注“亚洲水塔”变化,发布了珠穆朗玛峰北坡中绒布冰川冰塔林范围变化(如图) 冰川 (选填“风力”、“流水”或“冰川”)作用有关。
(3)科考中使用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艇体材料除应具有高强度特性外,你认为它还应具有怎样的特性  密度小 (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1)沉积
(2)冰川
(3)密度小
【解答】解:(1)在珠穆朗玛峰再次发现喜马拉雅鱼龙化石,化石是沉积岩的典型特点。
(2)角峰、冰斗谷是冰川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冰斗谷的形成是冰川作用有关。
(3)“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是悬浮在空气中,要求艇体材料除应具有高强度特性外,以减轻自身重量。
故答案为:
(1)沉积
(2)冰川
(3)密度小
29.(6分)肺活量是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一个人做最大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体体积,单位是毫升(mL),设计一款简易肺活量测量装置。
(1)测量气体的体积也可以利用排水法。小科利用大号矿泉水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abc三个简易肺活量测量装置,三个瓶中均装满水。其中合理的测量装置是  c 。
a.
b.
c.
(2)若小科在读取图中的量杯数据时俯视,则会使测量的肺活量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3)选择合适的装置进行肺活量测量的过程中,假设吹气排水速度均匀,则下列能够反映量杯内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是  C 。
A.
B.
C.
【答案】(1)c;(2)偏大;(3)C。
【解答】解:(1)吹气时,ab的装置中广口瓶中的低于右侧管口的水不会进入量筒中,c装置中广口瓶中的水会进入量筒中,故选c;
(3)若小联在读取图乙中的量杯数据时俯视读数偏大,则会使测量的肺活量偏大;
(4)选图乙c,量杯上大下小,后不变。
故答案为:(1)c;(2)偏大。
30.(8分)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现常被用于制造模型。小科选用了ABS塑料(如图甲所示)来打印3D作品。
(1)已知体积为1cm3的ABS塑料质量为1.05g,这种材料密度是多少?
(2)该同学用这种ABS材料打印了一个汽车模型如图乙所示,已知该作品的体积为50cm3,质量为47.25g,请你通过计算来判断该作品是空心还是实心的?若为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
【答案】(1)材料的密度为1.05g/cm3;
(2)作品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5cm3。
【解答】解:(1)材料的密度:
ρ===4.05g/cm3;
(2)47.25g该材料的体积:
V2===45cm6<50cm3,
所以,作品是空心的,
则空心部分的体积:
V空=V﹣V2=50cm8﹣45cm3=5cm8。
答:(1)材料的密度为1.05g/cm3;
(2)作品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2cm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