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生人际关系】创建我的友谊岛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弄清人际中的距离。情感目标:弄清希望交到什么样的朋友,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友情。行动目标:通过友情说明书的制作,弄清自己在友谊中擅长做的,并且通过友情说明书告诉朋友自己的雷区和需求。教学重难点重点:探讨人际的边界。难点:了解自己对朋友的需求和雷区,并将其表达出来。课程信息场地:常规教室课程对象:5-6年级学生课程适用范畴:日常心理课,适用于探讨人际交往专题设计理念人际边界,也称为个人边界或人际关系边界,是人们在交往中所设定的情感、心理和行为的界限。这些界限保护个体免受他人的过度侵入,同时也确保了个体与他人之间的正常互动。健康的人际边界有助于个体维护心理健康。过于宽松或过于严格的边界都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人际冲突等。在小学生的咨询中,经常会遇上朋友之间的问题,比如意见不合,友情中的占有欲,边界感等。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前夕,他们的社交生活中,同伴关系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他们渴望与同伴建立深厚的友谊,寻求支持、合作和赞赏,以此来满足社会性需求,并避免孤独感。然而,在这一阶段,他们常常因为害怕孤独而难以拒绝不合理的请求,对友情的边界感到模糊。因此,开展一堂关于友情的心理课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朋友?通过这堂课,我们希望帮助学生明确友情的界限,学会健康地处理人际关系。课程环节:一、故事引入二、引出主题:创建你的友情岛三、活动体验:时间定格——谁是你岛上的vip?四、深入探究:我的友谊模样——制作我的友谊说明书五、总结故事引入1、引语:什么是友谊呢?我想友谊有很多的模样,下面是老师找到的一种友谊的样子,我们一起来看看ta长什么样?2、观看视频:《Welcome to O'Town》3、小结:那你的友谊又是什么样的呢?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创建我们的友谊岛,探索一下友情的世界。【设计意图】故事视频引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入主题创建你的友情岛1、引导学生探索人际边界——绘制友谊岛(1)引导学生绘制友情岛。①画一个圈代表你的友情岛,你想邀请去你的岛的人数越多,画的圈越大。②岛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区域,有一些比较个人的信息会开放给来这个区域的人,你会邀请所有岛上的人进来吗?如果不会,你会邀请多少人,在这个圈内再画一个圆圈代表可以进入这个比较重要区域的人数。③在这个区域内,有个只有vip才能进去的地方,这个地方你会和进来的人分享你的秘密,你的心情等,你会邀请多少人进来呢?请再画一个圆圈。(2)提问:你的友谊岛上现在状况如何?有多少个人 2.学生展示友谊岛。(弄清熟人-朋友-好朋友)3.小结:通过友谊岛的探索,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熟人-朋友-好朋友在我们心中的位置还是不一样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分清好朋友与普通朋友的关系,明确界限时间定格——谁是你岛上的vip1、导语: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岛上的vip呢?我们不妨通过以下的活动来探索探索。2、出示活动规则:请所有人站起来;站定后宣读题目;用食指指向题目中你可能会选择的同学,动作定格5秒。注意:不离开座位,注意保持安静。3、开始体验。4、活动分享:(1)在活动定格中,你有没有察觉到谁指向你?你有什么感觉?(2)当你指向别人,你的感觉是什么样?5、小结:在刚刚的过程中,大家指向的人与你友谊岛到的VIP是否一致,大家有没发现可能还存在一些有发展成我们友谊岛VIP的潜在同学呢?【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想要的好朋友是什么样的,并且去拓展自己的朋友圈。我的友谊模样——制作我的友谊说明书1、用引导语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并完成我的友谊说明书。2、学生展示并交流。3、小结:下课后,我们可以拿着这张友谊说明书和我们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和交流,促进彼此间的了解。【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探索,让学生明确自身如何更好地去维持、巩固一段有好的关系希望通过这节课的探索,大家能找到自己心中的好朋友。也希望通过这一节课,你和朋友间能加深了解,关系更密切。联盟说:这节课针对小学高年级段学生设计,针对人际交往中的人际边界问题展开。老师设计了生动有趣的体验互动,引导同学们探索自己的朋友圈和友情的边界并完善自己的“交友说明书”。整节课主题统一、环节流畅,在轻松温馨的氛围中帮助学生完成人际边界的探索,引导学生维护友谊的方法。老师说:这节课,通过友谊岛的三个圈的描绘,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人际的边界,熟人与朋友,与好朋友的界限大概在哪里。通过时间定格,加深学生对自己心中好朋友标准的认知,最后通过绘制友谊说明书,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自己在友谊中的需求和自身的雷区。将友谊的概念具象化,让学生更清晰感知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朋友。课堂中,学生对于绘制友谊岛兴趣浓厚,慢慢地,变得严肃对待,通过层层设计,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了解自己所需要的所想要的朋友,以及与现实中的朋友加深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