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共3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共3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请你回答:
(1):“被要求加班”是否侵犯了公民的权利?
(2)你知道她还享有哪些权利吗?
时政新闻速递:
结合视频中的女子的遭遇进行讨论。
如:休息权、获酬权、人身自由。
第二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第一框 公民基本权利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认识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广泛性。
道德修养: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
健全人格:做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法治观念:增强权利意识,学会珍惜、爱护自己享有的权利。
责任意识:了解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规定;懂得公民享有基本权利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及内涵
教学难点:人身自由
目标导学一:
一 政治权利和自由
探究问题:(1)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政治自由
(3)监督权
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新闻速递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建议会议的议程是: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等。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进行换届选举,你知道哪些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吗?
被剥夺政治权利正在监狱服刑的李某
已经退休的张爷爷

×
×
请你判断:下列哪些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为什么?
在华旅游的外国人
在校学习的初中生
×
少数民族

外出打工的农民工

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条件: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②重要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新知讲解
政治权利:政治自由
新闻速递
1月13日,是台湾地区2024“大选”投票日,今年台湾地区“大选”,冷门的教育议题意外成为焦点。
1月8日下午,大声鸣按喇叭,教育团体号召群众快闪绕行台湾教育最高主管机关,表达对教育改革“108课纲”的不满。
台北第一女子高中 国文老师区桂芝发声:“我们应该要庆幸老祖宗留下了这么多丰富美丽而又充实的文化文学遗产……选择删掉了顾炎武的《廉耻》……学生的价值观怎么不混淆,是非观怎么不错乱?‘108课纲’是个无耻的课纲。”
这是民众在行使什么政治权利,宪法还赋予了我们哪些“自由”权利?
有共同意愿或利益的公民,为了一定宗旨而组织形式上具有持续性、稳定性的社会团体的自由。
结社自由
公民可以通过公开出版物的形式,自由地表达自己对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见解和看法。
出版自由
公民有通过各种语言形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
言论自由
公民为着共同目的,临时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或公共道路上,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自由。
集会自由
公民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愿望的自由。
游行自由
公民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自由。
示威自由
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①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②意义: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2.政治自由
监督权
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内容
要求
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意义
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形式
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PART 02
第二章节
人身自由
人 身 自 由
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具体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重要性、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P38)
人身自由 主要内容 侵权行为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非法拘禁、非法逮捕、非法搜查
侮辱、诽谤、诬告陷害
非法搜查、非法侵入公民住宅
隐匿,毁弃,拆阅或者窃听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查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
PART 03
第三章节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2022年2月6日晚,中国女足3比2战胜韩国队,第9次捧起亚洲杯冠军奖杯。女足姑娘也获得了4000万奖励,其中亚洲女足联给100万美元,折合640万人民币;中国足协给1000万;中国足协官方合作伙伴蒙牛和支付宝2家企业分别奖励中国女足1000万和1300万。
夺冠!!中国女足获高额奖金
思考:中国女足姑娘们享受了哪些公民基本权利?
财产权 、劳动权
依据我国宪法,公民享有广泛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括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等。
其他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7.公民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哪些具体权利?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
文化教育权利
财产权
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
劳动权
文化权利
①占有权: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的实际控制权。例如:拥有自己的房产;拥有自己的专利等。
②使用权:财产所有人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如:把房屋用作居住、出租等。
③收益权:财产所有人在其经营、使用的财产上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如:租金、利息等。
④处分权:财产所有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其财产的权利。如用掉、丢弃、赠与、卖与等。
(1)财产权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处分。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2)劳动权
①含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②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③重要性: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人们通过劳动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④劳动权核心内容:平等就业的权利;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
(3)物质帮助权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措施:为了保障公民享受这些权利,国家发展相关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①内容: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②意义: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③保障措施: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制定资助政策
(4)受教育权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5)文化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表彰科学研究
组织艺术表演
修建阅览室
社会经济与 文化教育权利 内容 意义
财产权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生存和发展及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
劳动权 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保障合理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为国家社会作贡献
物质帮助权 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
(6)其他权利。
此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平等权
所有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宪法》第36条
拓展知识:
我国合法的宗教主要包括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
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课堂小结:
公民的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
人身自由
(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其他权利:
平等权、宗教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政治权利)
2.政治自由
3.监督权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3.住宅不受侵犯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1.财产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
2.劳动权。
3.物质帮助权
4.受教育权
5.文化权利。
核心金句
知识总结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2、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4、我国公民享有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5、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
6、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7、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8、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知识总结
9、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10、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11、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12、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1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14、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15、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完善。
1、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在袁隆平因病逝世、悲痛之际,张某无视公序良俗和道德底线,利用境外信息网络平台公然发表及转推侮辱、诋毁袁隆平院士的推文,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引发公众强烈愤慨。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张某在国家级新闻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此案张某侵犯袁隆平院士的权利及违法行为分别是( )
A.人格尊严权;行政违法行为
B.隐私权;民事违法行为
C.人身自由权;民事违法行为
D.名誉权、荣誉权;民事违法行为
课堂练习
D
2、按照公安部的部署,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活动,坚持“追源头、打内鬼、端平台”,持续开展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工作,破获一批重大案件,抓获一批犯罪嫌疑人。公安部公布8起打击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典型案例,有力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这一行动实施将有利保护公民的( )
①个人隐私权
②人身自由
③财产所有权
④物质帮助权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C
课堂练习
3、为及时发现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行为,江西某具试点打造“码”监督平台,让民生资金的使用发放等详细情况上网,老百姓一“扫”即可登录,一“点”即可查询,一“键”即可举报。该平台的打造( )
①拓宽了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
②有利于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③体现了公民参政议政水平提高
④进一步扩大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课堂练习
4、以下是初中生琪琪和家人的生活片段,能够体现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是( )
①在班干部的竞选活动中,琪琪把选票投给了小红
②爸爸就红绿灯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向政府提出建议
③奶奶从超市出来,拒绝了保安要搜查背包的要求
④妈妈朋友圈转发“依法纳税是公民责任”的观点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C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