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十六 经济全球化 学案【课标要求】1.辨识国际经济中的比较优势,描述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2.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坚持正确义利观,阐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3.引用实例,说明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考情分析】本专题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1.从命题内容上看,经济全球化、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贡献属于考查的重点;2.从考査形式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都有考查,意义类、措施类和开放性试题是考查的重点;3.描述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阐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引用实例,说明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体系构建】【核心考点】考点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和重要载体主要表现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主要影响因素 ①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②根本动因: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③体制基础:市场经济体制重要载体(跨国公司) 目的 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地位 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积极影响 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消极影响 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等考点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机遇 ①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促进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进步、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②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挑战 ①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平衡问题②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如何应对 态度 既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又要勇敢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实现合作共赢更有活力 ①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②要建设创新型、开放型、联动型、包容型世界经济③要完善全球治理,遵循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等原则考点三: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1)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建立了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体系。(2)新时代,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3)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要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4)要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5)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奋斗基点。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6)处理好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二者的关系,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考点四: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我国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 ①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积极作出中国贡献;②我国数亿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发展的巨大贡献,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启示;③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中国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持续发展,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中国是全球治理和规则制定的参与者 中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规则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规则办事,通过协商为应对共同的挑战找到共赢的解决方案[时政术语]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热点追踪】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3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本次进博会迎来了来自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有超过3400家企业参展、近41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规模创历史新高,累计意向成交784.1亿美元。从“融入”到“引领”全球化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1991年,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正式加入APEC,成为APEC大家庭成员;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标志着中国实现了主动融入世界的跨跃性进程;2009年,中国参与在南非政府总部的金砖国家峰会;2016年,中国在杭州首次主办G20峰会。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一跃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当前,站在历史新征程上,面对一股“退群”“脱钩”的全球化逆流,中国展现大国担当和历史主动,迎来了从“融入”到“引领”全球化的历史性变革。“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决心坚定,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铿锵。参展覆盖面更广 展商质量更高本届进博会的国家展充分展示各方开放合作意愿,参展国别覆盖五大洲。其中,11国首次参展,34国首次线下参展,洪都拉斯、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南非、越南等5国担任主宾国。中国馆增至2500平方米,规模为历届之最,现场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为主题,设立“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十周年成就展”,重点展示我国推进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本次进博会企业展的展览规模更大,展览面积达到约36.7万平方米。展区设置聚焦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能源低碳、人工智能等科技前沿类展览专区以及生活消费类题材展览面积增长30%,超过4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将集中展示。同时,各地方和有关部门组建了39个政府交易团和4个行业交易团,下设750余个交易分团,将多措并举促进成交。本次进博会企业展的展商质量再创新高。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达289家,均超过之前历届水平。全球十五大整车品牌、十大工业电气企业、十大医疗器械企业、三大矿业巨头、四大粮商、五大船运公司等均参与本次展览。今年参展港企超过300家,数目是历届之冠,香港商界反应踊跃。9个国家的44批动植物产品、食品首次入境参展,包括阿富汗的石榴、基里巴斯的驼背笛鲷、贝宁的菠萝等等,为全球优质农食产品进入中国提供了最佳的展示平台。美国食品与农业馆展台面积超440平方米,由美国地方州政府、协会、出口商、食品加工和包装等组成的17家展商参展。代表团规模创历年之最,这也是美国联邦政府首次以官方名义参加进博会并设展。作为进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虹桥论坛开放主题更加鲜明,以“携手促发展 开放赢未来”为主题,继续高举开放旗帜,弘扬真正多边主义。虹桥论坛将举办开幕式及“投资中国年”峰会等重要活动,分专题举行外资企业圆桌会,发布《世界开放报告2023》及最新世界开放指数。同时,精心组织22场分论坛,议题覆盖绿色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科技等全球开放热点。全球政商学研界300余位重量级发言嘉宾将出席,开展高端对话,贡献“虹桥智慧”。本届进博会专业配套和人文交流活动覆盖面更广,配套现场活动已排期124场,涵盖政策解读、贸易对接、投资促进、研究发布等类别。人文交流活动参与国别、省份及展台数量均创新高,中外文化团体将同台演出,呈现近百场人文特色浓郁的展演活动,促进经贸与人文融合。例题:(2024·陕西西安·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本届进博会主题为“新时代,共享未来”,吸引了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128个国家和地区的3486家企业参展,其中包括289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集中展示442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达784.1亿美元, 比上届增长6.7%。中国大市场,世界大机遇。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自2018年举办以来,依托中国大市场优势,让展品变商品、让展商变投资商,交流创意和理念,联通中国和世界,成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习近平主席在向第六届进博会的致信中指出:“希望进博会加快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功能,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充分发挥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作用,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更好提供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服务,助力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合作共赢惠及世界。”进博会对推动我国和世界的发展意义重大。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答案】①举办进博会体现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有利于扩大进口,提升消费品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利于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②进博会顺应经济全球化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世界各国共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合作共赢,促进共同发展。(本题具有开放性,如回答“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投资便利化”“降低国际贸易成本”“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包容性发展” “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建设繁荣世界”等内容,可酌情给分)【分析】背景素材: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考点考查: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分析说明类试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进博会对推动我国和世界的发展意义重大”加以说明。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信息,链接教材知识。关键信息①: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可联系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信息②:依托中国大市场优势,让展品变商品、让展商变投资商,交流创意和理念,联通中国和世界,成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可联系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信息相结合。【例题精讲】(2024·福建龙岩·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1月15-19日,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克洛斯特斯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为“重建信任”。当前,国际局势动荡加剧,各国政治互信有所下降。面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地缘政治冲突、能源危机、经济增长乏力等一系列重大挑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凭一己之力应对,国际社会需要通力合作。李强总理出席年会并发表特表致辞,他强调,中国是重信守诺的国家,始终以最大的诚意,付出最大的努力,以实实在在的成果,向世人证明中国是最值得信任的!中国近年一直是全球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并处于需求快速释放阶段,将为世界贸易、投资增长提供更宽广天地。不管世界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选择中国市场不是风险,而是机遇。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国际社会重建信任、加强合作对经济发展的意义。【答案】面对一系列重大挑战,国际社会重建信任、加强合作有利于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加强世界各国经贸往来,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各国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世界经济活力充分迸发。【分析】背景素材: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克洛斯特斯举行考点考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要求分析国际社会重建信任、加强合作对经济发展的意义,考生可以调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的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当前国际局势动荡加剧,各国政治互信有所下降。面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地缘政治冲突、能源危机、经济增长乏力等一系列重大挑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凭一己之力应对,国际社会需要通力合作→可联系教材知识有利于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关键词②:中国近年一直是全球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并处于需求快速释放阶段,将为世界贸易、投资增长提供更宽广天地→可联系教材知识有利于加强世界各国经贸往来,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关键词③:不管世界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选择中国市场不是风险,而是机遇→可联系教材知识有利于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易错辨析】1.博鳌亚洲论坛的成功举办反映了我国将主导全球经济进程,提高生产要素全球配置率。( )【答案】错误【详解】我国更加主动地参与而不是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故该判断错误。2.博鳌亚洲论坛有助于消除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问题。( )【答案】错误【详解】博鳌亚洲论坛有助于解决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问题,但“消除”说法错误,故该观点错误。3.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方向发展。( )【答案】错误【详解】本题是判断题,依据教材内容可知,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平等、开放、合作、共享是完善全球治理机制需要遵循的原则。故本观点错误。4.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答案】错误【详解】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安全构成一定威胁,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对于经济全球化要勇敢面对、积极参与,而不能反对逃避。所以此观点错误。5.中国制造,欧美协助,C919从着手研制到一飞冲天,其生产合作部门众多,40%的技术以及零部件来自其他国家,这说明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 )【答案】错误【详解】本题为判断题。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故该观点错误。6.美方限制美国企业对华投资,美方的做法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特征。( )【答案】错误【详解】本题属于判断题,美方限制美国企业对华投资违背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特征。故本题观点错误。7.世界范围内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想实行“脱钩断链”,构筑“小院高墙”,面对内外交织的各种困难,我国要增强忧患意识,以化解重大风险为中心任务。( )【答案】错误【详解】本题属于判断题,我国的中心任务依然是经济建设。故本题观点错误。8.本届广交会进口展共有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家企业参展,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参展企业占比60%。表明我国实施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不断改善外商投资营商环境。( )【答案】错误【详解】广交会属于商品贸易,不是投资,与改善外商投资营商环境无关。故题干说法错误。9.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达到新的水平。( )【答案】错误【详解】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故本题说法错误。10.中国在世贸组织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答案】错误【详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世贸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中国并非在世贸组织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故说法错误。11.建立上海自由贸易区,说明我国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主导世界市场的发展。( )【答案】错误【详解】我国要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推动但不能主导世界市场的发展,故本题说法错误。12.深化国际贸易合作与培育新业态,以服务贸易为主旋律。( )【答案】错误【详解】本题为判断题,我国要深化国际贸易合作与培育新业态,但不是以服务贸易为主旋律,我国经济以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故原题观点错误。13.当今时代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所以会形成文化全球化和趋同化。( )【答案】错误【详解】当今时代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但不会形成文化全球化和趋同化,“文化全球化和趋同化”实质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以此为借口进行文化侵略,必然导致文化的冲突,影响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最终不可能得逞,故该观点错误。14.完善全球治理机制需要遵循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等原则。( )【答案】正确【详解】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完善全球治理机制,有效解决跨国犯罪、环境污染、贫富分化等一系列跨国问题,这就需要各国共同协商,加强合作,遵循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等原则,故原命题正确。15.经济全球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多种动因共同驱动的结果,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答案】正确【详解】经济全球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多种动因共同驱动的结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故题中观点正确。【当堂训练】16.(2024·浙江·高考真题)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不仅增强了国与国的联系,而且带动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走向现代化,进而使经济全球化突破发达国家主导的1.0版,走向2.0版。由此可见( )A.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B.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平衡方向发展C.经济全球化1.0版不符合经济规律,造成全球两极分化D.经济全球化2.0版符合经济规律,进一步深化了国际分工【答案】B【详解】A:材料强调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不是强调共建“一带一路”的必要性,A不符合题意。B: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不仅增强了国与国的联系,而且带动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走向现代化,进而使经济全球化突破发达国家主导的1.0版,走向2.0版。由此可见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平衡方向发展,B符合题意。C: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不能说经济全球化1.0版不符合经济规律,C说法错误。D:材料强调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没有强调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7.(2023·海南·高考真题)2023年4月,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行。本届消博会以“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共有65个国家和地区的382消费精品品牌参展,超5万名各类采购商和专业观众云集,进场观众超32万人次。由此可见,消博会( )①以提振世界经济为出发点②让世界共享海南自贸港发展机遇③旨在提升各国参展品牌的知名度④见证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坚定步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详解】①:消博会有利于提振世界经济,但并不以此为出发点,①说法错误。②④: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行,共享开放机遇,共有65个国家和地区的382消费精品品牌参展,这说明消博会让世界共享海南自贸港发展机遇,见证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坚定步伐,②④正确。③:消博会有65个国家和地区的382消费精品品牌参展,消博会的举办有利于提升各国参展品牌的知名度,但不是其目的,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8.(2023·海南·高考真题)历史上,齐国诱导鲁国弃粮种桑,关键时候断粮降服鲁国;越王勾践把种子煮熟贡给吴国,趁其粮食绝收一举灭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全球数十个国家限制粮食出口,部分国家因此社会动荡甚至政权更迭。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②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决定了国家政权存亡③我国应致力于推动由工业强国转为农业强国④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④:从历史上,出现的粮食危机导致国家灭亡,到如今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全球数十个国家限制粮食出口,部分国家因此社会动荡甚至政权更迭,启示我们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这进一步说明建设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①④符合题意。②:人心向背决定了国家政权的存亡 ,②说法错误。③:“我国应致力于推动由工业强国转为农业强国”的表述不符合事实,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9.(2023·辽宁·高考真题)2023年2月,全球多个主要经济体公布2022年对华贸易年报,韩国、德国、英国和欧盟对华投资较上年增幅分别为64.2%、52.9%、40.7%和92.2%。结合材料及下表(数据来源:新华通讯社),可以推断出( ) ①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保持乐观②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日益上升③中外经贸投资合作近三年持续共赢④欧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详解】①:2022年韩国、德国、英国和欧盟对华投资较上年都有较大的增幅,说明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保持乐观,①入选。②:材料体现的是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不断增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实际使用外资也是不断增长的,但是无法判断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日益上升,②不选。③:从2020年到2022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不断增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实际使用外资也是不断增长的,这表明中外经贸投资合作近三年持续共赢,③入选。④:欧盟对华投资较上年增幅为92.2%,只能看出是增幅较大,无法判断欧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④不选。故本题选A。20.(2023·北京·高考真题)“长安复携手,丝路启新程。”中吉乌公路、中塔公路、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一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今天的“丝路”,货运列车和直飞航班是当代的“驼队”……从2013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到2023年召开中国一中亚峰会,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关系进入一个崭新时代。这是因为,中国与中亚国家( )①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现实需求、坚实的民意基础②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③同为发展中国家,有结盟的利益诉求④共同建立起了适应国际力量对比新变化的全球治理体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②:2013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到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原因在于中国与中亚有历史渊源,同时存在共同的国家利益,中国同中亚合作能够促进双方的发展,①②符合题意。③:我国外交活动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我国坚持不结盟原则,③表述错误。④:目前新的全球治理体系尚未建立,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A。21.(2023·安徽·模拟预测)2023年1月1日起,中国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7月1日起,中国还将对62项信息技术产品的最惠国税率实施第八步降税。调整后中国关税总水平将从7.4%降至7.3%。近年来,中国接连降低相关商品进口关税,助推全球好物进入中国市场。降低进口关税有利于( )①坚持互利共赢,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②转变发展方式,彰显生产全球化发展③优化供给结构,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④消除贸易摩擦,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详解】①:7月1日起,中国还将对62项信息技术产品的最惠国税率实施第八步降税。调整后中国关税总水平将从7.4%降至7.3%。降低进口关税可以扩大进口,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机遇,有利于坚持互利共赢,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①正确。②:降低进口关税主要影响国际贸易,与生产全球化没有直接关系,②不符合题意。③:近年来,中国接连降低相关商品进口关税,助推全球好物进入中国市场。降低进口关税有利于优化供给结构,充分调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③正确。④:“消除贸易摩擦”说法绝对,④错误。故本题选B。22.(2024·河北唐山·一模)2023年,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处于历史高位。从行业看,高技术产业引资占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重创历史新高;从来源地看,法国、英国等国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均有不同增长。据此可知( )①中国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重要推动者②我国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稳固,出口动能丰富活跃③我国引资结构不断优化,关键技术已引领世界④外资与中国市场携手向前,合作伙伴多元共进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C【详解】①: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处于历史高位。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吸引了大量外资,体现了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随着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的增加,表明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从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①符合题意。②:材料强调我国吸引外资的情况,没有涉及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和出口动能,②不符合题意。③:我国关键技术已领先世界不符合现实,③说法错误。④: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处于历史高位。从行业看,高技术产业引资占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重创历史新高;从来源地看,法国、英国等国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均有不同增长。这体现了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并且来自不同的国家,体现了外资与中国市场携手向前,合作伙伴多元共进,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3.(2024·辽宁·一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及出口国,阿拉伯国家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以及广阔的电动汽车市场。因此,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应加强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等方面的合作,从贸易、生产、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新版图”。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产能合作( )①通过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发展活力②基于比较优势→深化国际合作→拓展发展空间③聚焦货物贸易→释放外需潜力→共建贸易强国④贯通供需两端→满足国际需求→主导全球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详解】①: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应加强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等方面的合作,从贸易、生产、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新版图”。中阿产能合作通过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动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发展活力,①正确。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及出口国,阿拉伯国家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以及广阔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以合作拓展发展空间,②正确。③:从贸易、生产、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新版图”,说明中阿产能合作不仅局限于货物贸易,③错误。④:中阿产能合作不能主导全球发展,夸大了中阿合作的影响,④错误。故本题选A。24.(23-24高三下·广东·开学考试)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全球十五大整车品牌、十大工业电气企业、十大医疗器械企业、三大矿业巨头、四大粮商、五大船运公司悉数到场,超过4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展示。这场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全球经贸盛会( )①培育了中国国际竞争新优势,推动贸易强国建设②发展了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③反映了全球产业发展新需求,激发全球创新活力④维护了多边贸易体制,夯实了各国互利共赢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详解】①②:材料签订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让世界分享中国市场与中国机遇,并不涉及培育中国国际竞争新优势和推动贸易强国建设,也不涉及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故①②不符合题意;③④: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全球众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悉数到场,超过4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展示。产品的出口满足了全球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有利于激发全球创新活力。而推动多国贸易的行为也维护了多边贸易体制,夯实了各国互利共赢的基础。故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5.(2024·全国·二模)2023年是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建立25周年和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中欧双方领导人的战略性沟通奠定了中欧关系稳中求进的发展基调,增进相互理解,减少彼此误判。过去20年来,中欧贸易额增长近9倍,欧盟对华投资增长近3倍,中国对欧盟投资从零发展到上千亿美元,中欧已形成强大的经济共生关系。材料表明(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下中欧双方竞争与博弈更为严峻②中欧双方从不断增长的经贸产业合作中获益颇多③中欧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扩大了双方共同立场④中欧加强双边合作,共同致力于建立国际新秩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详解】①:题干强调中欧已形成强大的经济共生关系,不体现中欧双方竞争与博弈更为严峻,①不符合题意。②:过去20年来,中欧贸易额增长近9倍,欧盟对华投资增长近3倍,中国对欧盟投资从零发展到上千亿美元,这表明中欧双方从不断增长的经贸产业合作中获益颇多,②符合题意。③:中欧已形成强大的经济共生关系,这表明中欧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扩大了双方共同立场,③符合题意。④:题干强调中欧增进相互理解,不涉及中欧加强双边合作,也不涉及共同致力于建立国际新秩序,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6.(2024·浙江·一模)9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发表致辞时指出,世界经济开放则兴,封闭则衰。中国将不断放宽服务领域市场准入,提高跨境服务贸易开放水平,努力构建高标准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由此可知( )A.我国的对外开放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B.我国不断拓展对外贸易,已成为世界贸易强国C.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面临不平衡问题D.我国完善服务贸易机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答案】D【详解】D:中国将不断放宽服务领域市场准入,提高跨境服务贸易开放水平,努力构建高标准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由此可知,我国完善服务贸易机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D正确。A:材料强调中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未体现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A与题意不符。B:材料强调的是坚持扩大开放,不断发展对外贸易,但“已成为世界贸易强国”说法与实际不符,B错误。C:材料强调的是我国通过实施各种政策坚持扩大开放,未体现经济全球化带来世界经济面临不平衡问题,C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27.(2024·广东深圳·一模)“我的手机是华为,我在中国网约车平台滴滴出行国际版上接单,我开的车也是中国品牌比亚迪。中国制造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圈粉”中东,造福当地民生。中国制造成功出海的原因在于( )①中国制造的品牌优势逐步凸显出来,竞争力不断增强②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与中东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③中国掌握发展主动权,整体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动发展,使得全球经济更加平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详解】①:中国制造成功出海,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圈粉”中东,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制造的品牌优势逐步凸显出来,竞争力不断增强,①符合题意。②: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与中东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圈粉”中东,②符合题意。③:中国在一些核心技术上实现了自主可控,但整体实力仍然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③错误。④:材料强调中国制造成功出海的原因,不强调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动发展使得全球经济更加平衡,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28.(2024·福建漳州·三模)2023年11月,中国第六届进博会共举办近200场丰富多彩的展台活动,中国馆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主题,重点展示了我国推进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本届进博会按年计意向成交创新高,达784.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6.7%。这是基于( )①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已经成为国家间交往的主要内容②我国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③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④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详解】①: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是国家间交往的主要方式之一,故①表述错误。②:材料体现的是贸易全球化,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无关,故②不符合题意。③:第六届进博会期间,中国共举办近200场丰富多彩的展台活动,表明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故③符合题意。④:中国馆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主题,表明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故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9.(2024·广东佛山·二模)2023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成功举行,这是全球第一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举办链博会,就是为了顺应时代呼唤,创造一个促进各方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国际化平台。在链博会上,大企业全方位展示自己的供应能力和对上下游的带动作用,中小企业精心展示自己的独特产品、先进技术、创新服务。举办链博会( )①符合世界各国利益,有利于畅通全球供应链②深化全球分工合作,能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③体现了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化对外开放④彰显我国为全球繁荣做出的主导性积极贡献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C【详解】①:举办链博会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利益,而不是世界各国利益,①说法错误。②:在链博会上,大企业全方位展示自己的供应能力和对上下游的带动作用,中小企业精心展示自己的独特产品、先进技术、创新服务,这有利于深化全球分工合作,能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②符合题意。③:中国举办链博会,就是为了顺应时代呼唤,创造一个促进各方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国际化平台,这体现了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③符合题意。④:我国为全球繁荣做出的积极贡献,但不是“主导性”的,该表述夸大了中国的贡献,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30.(2024·甘肃·一模)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在我国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快速增长达2.4万家,增长幅度为35.7%;发达国家法国、英国、日本、德国对我国投资分别增长173.3%、135.3%、53.0%、14.2%;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316.1亿元,增长22.7%。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我国已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②中国经济发展稳定,外商在华投资风险降低③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调整了发展立足点④我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增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④:2023年上半年,在我国新设的外资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发达国家加大对我国投资力度、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增长,体现了我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增强,也说明我国已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①④符合题意。②:中国经济发展稳定,但材料不涉及“外商在华投资风险降低”,②不符合题意。③: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一点未改变,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31.(2024·湖南·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坚定不移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公共产品属性,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2023年11月,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举行,吸引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家企业和机构参展。首届链博会是一届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全球经贸盛会,真正让供应链成为国际合作的“共赢链”。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链博会发出了中国以实际行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时代强音,昭示了中国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与信心,展现的是担当,彰显的是能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才能激发更多的科技创新活力,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在全球的竞争力。我国办链博会,展现的是担当,彰显的是能力。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加以阐明。【答案】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或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举办链博会,通过国际合作平台,发挥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势,助力世界经济的发展繁荣;举办链博会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有助于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彰显了我国的责任担当;(任写一句即可)。我国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科技创新活力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因此能够与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机遇,为举办链博会贡献中国力量。【分析】背景素材: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举行考点考查:经济全球化、高水平对外开放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题,设问要求说明“我国办链博会,展现的是担当,彰显的是能力”,需要调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可从原因、意义等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可联系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关键词②: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坚定不移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公共产品属性→可联系中国的担当、有利于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键词③:真正让供应链成为国际合作的“共赢链”→可联系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循环、助力世界经济增长、增进各国人民福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32.(2024·新疆·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自2018年首届进博会成功举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六届。2023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主题为“新时代,共享未来”。本届进博会“朋友圈”持续扩大,参展的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均为历届之最。会场内外,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头回客”变“回头客”,“进博机遇”点亮世界,“进博效应”持续放大。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从世界500强到新锐企业,一个个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的“进博故事”,一次次互惠互利、互相成就的“双向奔赴”,汇聚起共迎挑战、共同发展的宝贵合力。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提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如今,扎根中国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沃土,进博会这一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创举越来越全球瞩目,在这里、在中国,国际社会收获了相向而行、合作共赢的重要成果,强化了“拉手”而不是“松手”、“拆墙”而不是“筑墙”的坚定信心。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说明进博会为什么越办越好。【答案】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举办进博会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创举,是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重要举措。进博会的举办有利于我国拓展对外贸易,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学习先进技术、引进外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助推高质量发展。进博会的举办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市场、资金,有利于其它国家分享中国发展机遇,有利于使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考点考查:经济全球化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原因类命题,要求说明进博会为什么越办越好,需要调用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等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可联系教材知识: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关键词②:“会场内外……进博效应持续放大”→可联系教材知识:拓展对外贸易,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关键词③:“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的宝贵合力”→可联系教材知识:学习先进技术、引进外资,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词④:“在这里……‘拆墙’而不是‘筑墙’的坚定信心”→可联系教材知识:分享中国发展机遇、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十六 经济全球化 学案【课标要求】1.辨识国际经济中的比较优势,描述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2.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坚持正确义利观,阐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3.引用实例,说明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考情分析】本专题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1.从命题内容上看,经济全球化、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贡献属于考查的重点;2.从考査形式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都有考查,意义类、措施类和开放性试题是考查的重点;3.描述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阐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引用实例,说明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体系构建】【核心考点】考点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和重要载体主要表现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主要影响因素 ①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②根本动因: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③体制基础:市场经济体制重要载体(跨国公司) 目的 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地位 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积极影响 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消极影响 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等考点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机遇 ①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促进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进步、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②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挑战 ①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平衡问题②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如何应对 态度 既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又要勇敢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实现合作共赢更有活力 ①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②要建设创新型、开放型、联动型、包容型世界经济③要完善全球治理,遵循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等原则考点三: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1)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建立了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体系。(2)新时代,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3)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要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4)要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5)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奋斗基点。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6)处理好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二者的关系,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考点四: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我国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 ①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积极作出中国贡献;②我国数亿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发展的巨大贡献,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启示;③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中国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持续发展,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中国是全球治理和规则制定的参与者 中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规则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规则办事,通过协商为应对共同的挑战找到共赢的解决方案[时政术语]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热点追踪】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3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本次进博会迎来了来自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有超过3400家企业参展、近41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规模创历史新高,累计意向成交784.1亿美元。从“融入”到“引领”全球化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1991年,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正式加入APEC,成为APEC大家庭成员;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标志着中国实现了主动融入世界的跨跃性进程;2009年,中国参与在南非政府总部的金砖国家峰会;2016年,中国在杭州首次主办G20峰会。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一跃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当前,站在历史新征程上,面对一股“退群”“脱钩”的全球化逆流,中国展现大国担当和历史主动,迎来了从“融入”到“引领”全球化的历史性变革。“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决心坚定,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铿锵。参展覆盖面更广 展商质量更高本届进博会的国家展充分展示各方开放合作意愿,参展国别覆盖五大洲。其中,11国首次参展,34国首次线下参展,洪都拉斯、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南非、越南等5国担任主宾国。中国馆增至2500平方米,规模为历届之最,现场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为主题,设立“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十周年成就展”,重点展示我国推进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本次进博会企业展的展览规模更大,展览面积达到约36.7万平方米。展区设置聚焦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能源低碳、人工智能等科技前沿类展览专区以及生活消费类题材展览面积增长30%,超过4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将集中展示。同时,各地方和有关部门组建了39个政府交易团和4个行业交易团,下设750余个交易分团,将多措并举促进成交。本次进博会企业展的展商质量再创新高。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达289家,均超过之前历届水平。全球十五大整车品牌、十大工业电气企业、十大医疗器械企业、三大矿业巨头、四大粮商、五大船运公司等均参与本次展览。今年参展港企超过300家,数目是历届之冠,香港商界反应踊跃。9个国家的44批动植物产品、食品首次入境参展,包括阿富汗的石榴、基里巴斯的驼背笛鲷、贝宁的菠萝等等,为全球优质农食产品进入中国提供了最佳的展示平台。美国食品与农业馆展台面积超440平方米,由美国地方州政府、协会、出口商、食品加工和包装等组成的17家展商参展。代表团规模创历年之最,这也是美国联邦政府首次以官方名义参加进博会并设展。作为进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虹桥论坛开放主题更加鲜明,以“携手促发展 开放赢未来”为主题,继续高举开放旗帜,弘扬真正多边主义。虹桥论坛将举办开幕式及“投资中国年”峰会等重要活动,分专题举行外资企业圆桌会,发布《世界开放报告2023》及最新世界开放指数。同时,精心组织22场分论坛,议题覆盖绿色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科技等全球开放热点。全球政商学研界300余位重量级发言嘉宾将出席,开展高端对话,贡献“虹桥智慧”。本届进博会专业配套和人文交流活动覆盖面更广,配套现场活动已排期124场,涵盖政策解读、贸易对接、投资促进、研究发布等类别。人文交流活动参与国别、省份及展台数量均创新高,中外文化团体将同台演出,呈现近百场人文特色浓郁的展演活动,促进经贸与人文融合。例题:(2024·陕西西安·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本届进博会主题为“新时代,共享未来”,吸引了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128个国家和地区的3486家企业参展,其中包括289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集中展示442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达784.1亿美元, 比上届增长6.7%。中国大市场,世界大机遇。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自2018年举办以来,依托中国大市场优势,让展品变商品、让展商变投资商,交流创意和理念,联通中国和世界,成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习近平主席在向第六届进博会的致信中指出:“希望进博会加快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功能,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充分发挥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作用,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更好提供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服务,助力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合作共赢惠及世界。”进博会对推动我国和世界的发展意义重大。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例题精讲】(2024·福建龙岩·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1月15-19日,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克洛斯特斯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为“重建信任”。当前,国际局势动荡加剧,各国政治互信有所下降。面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地缘政治冲突、能源危机、经济增长乏力等一系列重大挑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凭一己之力应对,国际社会需要通力合作。李强总理出席年会并发表特表致辞,他强调,中国是重信守诺的国家,始终以最大的诚意,付出最大的努力,以实实在在的成果,向世人证明中国是最值得信任的!中国近年一直是全球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并处于需求快速释放阶段,将为世界贸易、投资增长提供更宽广天地。不管世界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选择中国市场不是风险,而是机遇。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国际社会重建信任、加强合作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易错辨析】1.博鳌亚洲论坛的成功举办反映了我国将主导全球经济进程,提高生产要素全球配置率。( )2.博鳌亚洲论坛有助于消除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问题。( )3.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方向发展。( )4.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5.中国制造,欧美协助,C919从着手研制到一飞冲天,其生产合作部门众多,40%的技术以及零部件来自其他国家,这说明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 )6.美方限制美国企业对华投资,美方的做法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特征。( )7.世界范围内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想实行“脱钩断链”,构筑“小院高墙”,面对内外交织的各种困难,我国要增强忧患意识,以化解重大风险为中心任务。( )8.本届广交会进口展共有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家企业参展,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参展企业占比60%。表明我国实施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不断改善外商投资营商环境。( )9.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达到新的水平。( )10.中国在世贸组织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11.建立上海自由贸易区,说明我国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主导世界市场的发展。( )12.深化国际贸易合作与培育新业态,以服务贸易为主旋律。( )13.当今时代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所以会形成文化全球化和趋同化。( )14.完善全球治理机制需要遵循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等原则。( )15.经济全球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多种动因共同驱动的结果,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当堂训练】16.(2024·浙江·高考真题)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不仅增强了国与国的联系,而且带动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走向现代化,进而使经济全球化突破发达国家主导的1.0版,走向2.0版。由此可见( )A.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B.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平衡方向发展C.经济全球化1.0版不符合经济规律,造成全球两极分化D.经济全球化2.0版符合经济规律,进一步深化了国际分工17.(2023·海南·高考真题)2023年4月,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行。本届消博会以“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共有65个国家和地区的382消费精品品牌参展,超5万名各类采购商和专业观众云集,进场观众超32万人次。由此可见,消博会( )①以提振世界经济为出发点②让世界共享海南自贸港发展机遇③旨在提升各国参展品牌的知名度④见证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坚定步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8.(2023·海南·高考真题)历史上,齐国诱导鲁国弃粮种桑,关键时候断粮降服鲁国;越王勾践把种子煮熟贡给吴国,趁其粮食绝收一举灭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全球数十个国家限制粮食出口,部分国家因此社会动荡甚至政权更迭。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②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决定了国家政权存亡③我国应致力于推动由工业强国转为农业强国④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2023·辽宁·高考真题)2023年2月,全球多个主要经济体公布2022年对华贸易年报,韩国、德国、英国和欧盟对华投资较上年增幅分别为64.2%、52.9%、40.7%和92.2%。结合材料及下表(数据来源:新华通讯社),可以推断出( ) ①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保持乐观②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日益上升③中外经贸投资合作近三年持续共赢④欧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2023·北京·高考真题)“长安复携手,丝路启新程。”中吉乌公路、中塔公路、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一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今天的“丝路”,货运列车和直飞航班是当代的“驼队”……从2013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到2023年召开中国一中亚峰会,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关系进入一个崭新时代。这是因为,中国与中亚国家( )①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现实需求、坚实的民意基础②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③同为发展中国家,有结盟的利益诉求④共同建立起了适应国际力量对比新变化的全球治理体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1.(2023·安徽·模拟预测)2023年1月1日起,中国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7月1日起,中国还将对62项信息技术产品的最惠国税率实施第八步降税。调整后中国关税总水平将从7.4%降至7.3%。近年来,中国接连降低相关商品进口关税,助推全球好物进入中国市场。降低进口关税有利于( )①坚持互利共赢,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②转变发展方式,彰显生产全球化发展③优化供给结构,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④消除贸易摩擦,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2024·河北唐山·一模)2023年,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处于历史高位。从行业看,高技术产业引资占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重创历史新高;从来源地看,法国、英国等国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均有不同增长。据此可知( )①中国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重要推动者②我国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稳固,出口动能丰富活跃③我国引资结构不断优化,关键技术已引领世界④外资与中国市场携手向前,合作伙伴多元共进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3.(2024·辽宁·一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及出口国,阿拉伯国家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以及广阔的电动汽车市场。因此,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应加强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等方面的合作,从贸易、生产、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新版图”。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产能合作( )①通过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发展活力②基于比较优势→深化国际合作→拓展发展空间③聚焦货物贸易→释放外需潜力→共建贸易强国④贯通供需两端→满足国际需求→主导全球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4.(23-24高三下·广东·开学考试)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全球十五大整车品牌、十大工业电气企业、十大医疗器械企业、三大矿业巨头、四大粮商、五大船运公司悉数到场,超过4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展示。这场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全球经贸盛会( )①培育了中国国际竞争新优势,推动贸易强国建设②发展了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③反映了全球产业发展新需求,激发全球创新活力④维护了多边贸易体制,夯实了各国互利共赢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5.(2024·全国·二模)2023年是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建立25周年和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中欧双方领导人的战略性沟通奠定了中欧关系稳中求进的发展基调,增进相互理解,减少彼此误判。过去20年来,中欧贸易额增长近9倍,欧盟对华投资增长近3倍,中国对欧盟投资从零发展到上千亿美元,中欧已形成强大的经济共生关系。材料表明(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下中欧双方竞争与博弈更为严峻②中欧双方从不断增长的经贸产业合作中获益颇多③中欧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扩大了双方共同立场④中欧加强双边合作,共同致力于建立国际新秩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6.(2024·浙江·一模)9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发表致辞时指出,世界经济开放则兴,封闭则衰。中国将不断放宽服务领域市场准入,提高跨境服务贸易开放水平,努力构建高标准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由此可知( )A.我国的对外开放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B.我国不断拓展对外贸易,已成为世界贸易强国C.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面临不平衡问题D.我国完善服务贸易机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27.(2024·广东深圳·一模)“我的手机是华为,我在中国网约车平台滴滴出行国际版上接单,我开的车也是中国品牌比亚迪。中国制造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圈粉”中东,造福当地民生。中国制造成功出海的原因在于( )①中国制造的品牌优势逐步凸显出来,竞争力不断增强②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与中东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③中国掌握发展主动权,整体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动发展,使得全球经济更加平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8.(2024·福建漳州·三模)2023年11月,中国第六届进博会共举办近200场丰富多彩的展台活动,中国馆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主题,重点展示了我国推进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本届进博会按年计意向成交创新高,达784.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6.7%。这是基于( )①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已经成为国家间交往的主要内容②我国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③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④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9.(2024·广东佛山·二模)2023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成功举行,这是全球第一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举办链博会,就是为了顺应时代呼唤,创造一个促进各方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国际化平台。在链博会上,大企业全方位展示自己的供应能力和对上下游的带动作用,中小企业精心展示自己的独特产品、先进技术、创新服务。举办链博会( )①符合世界各国利益,有利于畅通全球供应链②深化全球分工合作,能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③体现了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化对外开放④彰显我国为全球繁荣做出的主导性积极贡献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30.(2024·甘肃·一模)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在我国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快速增长达2.4万家,增长幅度为35.7%;发达国家法国、英国、日本、德国对我国投资分别增长173.3%、135.3%、53.0%、14.2%;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316.1亿元,增长22.7%。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我国已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②中国经济发展稳定,外商在华投资风险降低③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调整了发展立足点④我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增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1.(2024·湖南·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坚定不移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公共产品属性,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2023年11月,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举行,吸引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家企业和机构参展。首届链博会是一届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全球经贸盛会,真正让供应链成为国际合作的“共赢链”。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链博会发出了中国以实际行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时代强音,昭示了中国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与信心,展现的是担当,彰显的是能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才能激发更多的科技创新活力,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在全球的竞争力。我国办链博会,展现的是担当,彰显的是能力。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加以阐明。32.(2024·新疆·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自2018年首届进博会成功举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六届。2023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主题为“新时代,共享未来”。本届进博会“朋友圈”持续扩大,参展的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均为历届之最。会场内外,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头回客”变“回头客”,“进博机遇”点亮世界,“进博效应”持续放大。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从世界500强到新锐企业,一个个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的“进博故事”,一次次互惠互利、互相成就的“双向奔赴”,汇聚起共迎挑战、共同发展的宝贵合力。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提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如今,扎根中国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沃土,进博会这一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创举越来越全球瞩目,在这里、在中国,国际社会收获了相向而行、合作共赢的重要成果,强化了“拉手”而不是“松手”、“拆墙”而不是“筑墙”的坚定信心。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说明进博会为什么越办越好。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十六 经济全球化 学案(原卷版)【名师导航】2024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讲精练.doc 专题十六 经济全球化 学案(解析版)【名师导航】2024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讲精练.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