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7张PPT)2024年道德与法治中考总复习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2核心素养与考向预测3构建专题知识大框架4核心考点讲解与理解5拓展深化突破重难点6易错易混知识大通关7典型试题精练与巩固1考情分析与课标要求目 录考情分析与课标要求01考点 课标要求 考情分析 备考方向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知道履行义务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 1.考察素材:个人信息保护法、征兵入伍、阻止他人在军事禁区拍照等为情境。 2.考察形式:选择、情境分析题为主 关注生活结合时政热点如遛狗、高空抛物、高铁“霸座”等新闻,探究基本权利的内容、侵犯权利的表现、行使权利有界限、依法维护权利、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依法履行义务等。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明确行使权利的界限、方式和程序;知道违反法定义务要承担的责任;正确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 1.考察素材:网络暴力、直播带货、网上谣言、遛狗、高空抛物、高铁“霸座”等为情境。 2.考察形式:选择、材料分析题为主 核心素养与考向预测02考点 内容核 心 素 养 法制观念 明确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要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形成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权利和义务相统一观念。责任意识 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强化法律责任意识,掌握正确行使权利与维护权利的方式,自觉在公共生活中践行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提高责任意识。考 向 预 测 本单元内容考试频率较高,2024中考可能以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 考察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公民基本权利、公民基本义务、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等。 构建专题知识大框架03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公民权利公民义务公民基本权利依法履行义务(1)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和监督权等。(2)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最基本、最重要)(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括: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4)其他权利。包括: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1)权利与义务相统一。(2)法定义务须履行。(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3)违反义务须担责。(①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②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③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依法行使权利①行使权利有界限。②维护权利守程序。③依法维权方式:和解、调解、仲裁、诉讼公民基本义务(1)遵守宪法和法律。(2)维护国家利益。(3)依法服兵役。(4)依法纳税。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义务核心考点讲解与理解04议学环节一从“朱令”案中探究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议学情境】清华大学“朱令”案2023年12月22日晚23点,清华大学1992级学生朱令在北京去世。朱令的去世让大家的视线再次聚焦到这个案件上。1995年4月,清华大学化学系92物化2班的学生朱令被确认为铊中毒。“铊中毒”事件导致她全身瘫痪、100%伤残、大脑迟钝。4月28日当晚,朱令父母向清华大学保卫部长报案,要求保护与朱令被投毒案件有关的物品。朱令中毒后,她的同学们通过互联网向海外发出求助,最终判断是铊中毒。议学探究:结合议学情境,小组合作:(1)请你说说此案侵犯了朱令的什么权利?清华大学保卫处应当履行什么义务?(2)你还知道哪些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议学情境】清华大学“朱令”案议学提示:(1)人身自由。遵守宪法和法律。(2)公民基本权利包括:政治权利、 人身自由、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公民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核心考点一: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P35-P41)(1)政治权利 (2)人身自由 (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4)其他权利。包括: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考点一 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2.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P35-P36)(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2)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3)监督权。考点一 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3.人身自由(P36-P37)(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2)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3)★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4)公民的人格尊严包括公民享有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4.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有哪些?(P48-P52)考点一 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1)遵守宪法和法律 (2)维护国家利益(3)依法服兵役 (4)依法纳税(5)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5.公民基本义务的表现:考点一 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1)遵守宪法和法律。 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2)维护国家利益。①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等。②维护国家荣誉:包括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③维护国家利益:包括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5.公民基本义务的表现:考点一 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3)依法服兵役。 原因: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②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兵役制度:我国实行以志愿兵役为主体的志愿兵役与义务兵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4)依法纳税。原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违反后果: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跟踪演练【例1】2023·山东青岛·中考真题作为新业态,盲盒以其独特的卖点深受广大年轻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在“盲盒经济”日渐火热的背后,有些不良商家用成本极低的劣质盲盒商品来吸引顾客、诱导消费。针对这种现象( )①商家要用各种手段刺激盲盒消费②监管部门应禁止盲盒经营③消费者要理性看待,依法维权④国家应规范引导盲盒市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B跟踪演练【例2】2023·湖北鄂州·中考真题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直观方法。下列图示内容不正确的是( )D跟踪演练【例3】2023·青海西宁·中考真题权利义务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的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下列事例与权利义务匹配不正确的是( )A.小学时期,我认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受教育的义务B.中学时期,我借助网络给政府提出环保建议——财产权C.大学时期,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依法服兵役的义务D.工作期间,我被选举为区人大代表——被选举权B议学环节二从“朱令”案中探究依法维权与履行义务【议学情境】朱令中毒后1995年4月底,确认朱令是铊中毒后,朱令父母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并要求立即迁出同宿舍的同学以保护现场,查封朱令在学校的物品,进一步化验,保护与作案有关的物品;后来,在退休老公安王补的提醒下,迅速缩小怀疑范围,帮助公安人员锁定犯罪嫌疑人。案发后,清华大学的老师、同学们接受公安人员的询问,为投毒案寻找证据。童爱军教授表示,在朱令事件发生后,她已经跟系里、派出所认真讲述过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议学探究:结合议学情境,小组合作探究:(1)请你说说朱令父母的做法给你什么启示?(2)朱令的老师和同学们为什么会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议学情境】朱令中毒后议学提示:(1)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公民要依法维权。(2)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核心考点二: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1. 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P43-P44)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考点一 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2. 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P44)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3.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P54)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④我们要增强权利意识和义务观念。考点一 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4.如何履行法定义务?(P57)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考点一 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5.违反法定义务的后果?(P57-P59)①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②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③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跟踪演练【例1】2023·四川乐山·中考真题近日,有市民拨打乐山12345心连心服务热线,反映小区外的广场上,每晚跳广场舞、“飙歌”等声音不绝于耳,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市心连心服务中心第一时间交城管部门核实处理。城管执法人员立即到达现场,向广场上唱歌跳舞的市民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调低音量,不得干扰周边居民正常生活。下列点评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跟踪演练【例2】2023·湖北荆州·中考真题漫画《挑“担子”》反映了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待权利与义务的不同态度,不同态度决定不同人生之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挑“担子”①权利和义务有协调统一的特性,两者不可偏废②享有权利的数量必须和履行义务的数量相一致③只重权利而轻视义务,人生之路就会磕磕绊绊④享有多少权利就履行多少义务,两者完全对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拓展深化突破重难点05重难点①重点:公民基本权利、公民基本义务、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②难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易错易混知识大通关061. 是公民的一项基本 ,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2.人身自由是公民 的权利。3.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4.公民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可采用 等方式进行。5.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 ,又是法定义务的 。6. 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7.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 做的必须去做,法律 做的坚决不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解、调解、仲裁、诉讼享有者承担者最基本、最重要政治权利要求劳动和受教育禁止典型试题精练与巩固07题型解题方法指南(选择题)一、选择题的解题步骤与方法1.四审:从题干中找出关键词,在题干后面找到本题的要求,以及要求的对象,再认真看题肢的四个选项。即一审题意,二审要求,三审主体,四审题干与题肢的关系。2.四注意:①注意设问是正向或是逆向;②注意题干与题肢内容是否匹配;③注意题肢用词是否准确。④注意设问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3.四排除:①题肢表述错误的先排除,②排除与题意无关的选项,③排除因果关系颠倒的选项,④排除说法太绝对的选项。跟踪演练1.(2023·贵州贵阳·中考真题)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下图中的现象偶有发生。面对这种现象,你的建议是( )①暴力追讨被诈骗的财产②加强防诈骗知识的学习③掌握防诈骗的有效方法④用正确的方式进行维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2.(2023·浙江杭州·中考真题)民生实事项目关乎公民基本权利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实现。下表中某市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与其所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对应一致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3.(2023·湖南岳阳·中考真题)罗某观看电影《长津湖》后,在网上使用侮辱性语言抹黑中国人民志愿军“冰雕连”英烈,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在相关网站及报纸上公开赔礼道歉。该案例表明( )①权利和自由都是有界限的②违法必定犯罪,犯罪不一定违法③罗某的行为属行政违法行为④诋毁英雄的行为为法律所不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4.(2023·四川巴中·中考真题)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对下列“微行为”的点评,你认为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5.(2023·山东临沂·中考真题)下列对公民的权利或义务判断错误的是( )A.樊锦诗捐款一千万人民币用以支持北大的敦煌学研究-----行使财产权B.沈忠芳为国造导弹隐姓埋名60余载-----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C.某脱口秀演员发表侮辱军人的言论-----行使言论自由权D.蔡旭哲被授予“ 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享有人格尊严权C6.(2023·广西·中考真题)据新华社2023年4月22日报道:为牟取经济利益,陆某某等人盗割楠木板料出售,导致有2600年树龄的“古楠木王”严重受伤,7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死亡,最终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案例说明( )①公民违反法定义务必须担责②牟取经济利益需要承担刑事责任③伤害树木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④公民应该爱护国家重点保护植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题型解题方法指南(主观题)二、问答题【总要求】1、无论何种题型都要找准三个关键词:题型、知识点、行为主体。2、答案做到四“化”(1)答案要点化:每个要点自成一点,用序号①②③标清楚;分点时可参考分值。(2)表述术语化: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用语,严禁使用白话。(3)结构逻辑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先后等逻辑关系;(如做法题“做法+目的”;意义题“有利于做法+目的”,一定要写一句完整的话)。 (4)书写整洁化:要注意改卷老师的心理,以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和印象分1.(2023·四川广安·中考真题)【探究感悟成长】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惑和烦恼,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积极面对。以下是同学们的四个生活情景,请你为他们答疑解惑。情景一:初中生小明认为学习是他的权利,可学可不学。(1)你认为小明应该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情景二:在日常生活中,小红看到很多同学通过各种方式向父母表达孝敬之心,可小红无动于衷,她想长大后再孝敬父母。(2)你是否认同小红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情景三:小军上课偷偷玩手机被老师批评,他说这是他的自由,老师无权干涉。(3)请你判断小军的说法: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情景四:小美以前看到男生就烦,进入初中后总想引起男生的关注,她很困惑:“我变坏了吗?”(4)她变坏了吗?________________她应该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考点考查:受教育权、孝亲敬长、自由与规则、异性情感。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情境一观点:初中生小明认为学习是他的权利,可学可不学。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情境一小明应该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认真学习。论据: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也是一项基本义务;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读题,提炼材料核心观点。情境二观点:可小红无动于衷,她想长大后再孝敬父母。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情境二观点错误;论据:孝亲敬长的原因和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分析】考点考查:受教育权、孝亲敬长、自由与规则、异性情感。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详解】(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情境三观点:小军上课偷偷玩手机被老师批评,他说这是他的自由,老师无权干涉。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情境三观点错误。论据:自由与规则的关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4)第一步:读题,提炼材料核心观点。情境四观点:小美以前看到男生就烦,进入初中后总想引起男生的关注,她很困惑:“我变坏了吗?"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情境四小美没有变坏,小美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论据:这是青春期的萌动心理,是正常现象,我们要理智面对。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参考答案】(1)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认真学习。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也是一项基本义务,法定义务必须履行。(2)错误;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尽孝在当下,孝敬父母不仅仅是长大成人后的事。(3)错误。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4)不是,这是青春期的萌动心理,是正常现象。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愫,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