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本册知识串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五位一体:(橙色圈)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第二个百年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复习课件民主与法治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追求民主价值参与民主生活夯实法治基础凝聚法治共识我国民主历程社会主义民主本质、特点、形式、制度公民参与的方式民主意识(如何增强)法治的要求依法治国总目标良法善治依法行政(如何做)厉行法治(如何做)本单元框架民主1.重要思想源头:2.价值上的要求:3.实现形式:民本思想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4.民主的历程:①1840以来近代中国,没有实现“还权于民”②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革命胜利,人民民主胜利③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民主得以真正确立。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5.中国人民追求民主道路的历程说明了什么?√√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新型的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1.产生: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3.目的和特点: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4.意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5.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6.形式:选举民主协商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7.制度保障: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础)√√√√√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1.你认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新”在何处?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③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④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⑤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形式1.民主选举2.民主决策3.民主监督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形式:重要性(地位):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原则:公开、公平和公正态度:积极、主动、理性重要性(地位):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要求: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的科学化。制度保障: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重要性(地位):参与民主生活、行使监督权的具体体现。意义: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知识框架3.2 参与民主生活参与民主生活3.2 参与民主生活参与民主生活1.行使民主权利2.增强民主意识重要性: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如何参与民主生活①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②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③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④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为什么或意义:怎么做?生活方式、生活态度质量和水平塑造现代公民完善、永葆生命力自觉增强宪法意识不断积累民主知识依法参与公共事务√√知识框架√①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②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③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④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有哪些 P413.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P42①自觉遵守宪法,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②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民主态度。③公民要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 。2.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就是 。3.民主在价值上要求 当家作主。4.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 和 的建立。5.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 。6.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 、、 。7.社会主义民主两种形式: 和 。人民当家作主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大多数人民主形式民主制度共同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选举民主协商民主8.我国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有: 、 、 。9.民主选举的形式: 、 、 、 。10. 、 、 和等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11.追求并奉行 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12.法治要求实行 。13.法治还要求实行 。14.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 ,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咨询制度法治良法之治善治核心基本保障15.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16.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 。17.政府的宗旨是 ,政府的工作要 , ,。18. 是社会主义的生命。19.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 ,也是公民的一项 。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原则。依法行政的核心是 。走法治道路人民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依法行政规范政府的行政权人民民主要求权利1.如何理解民主?(了解)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②民主价值的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③民主价值的实现: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④民主道路的选择取决于(民主道路的决定因素):本国的具体国情。(2020兴安盟)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个新事物,也是个好事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新”与“好”表现在①是人民当家作主 ②是抽象的民主③是最广泛的民主 ④是最真实的民主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A(2022兴安盟)9.全国两会期间,“代表通道”采访活动变成视频连线的形式,一位位全国人大代表在镜头前畅谈履职故事,讲述百姓心声。对这一形式认识正确的有( )①有利于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②扩大了民主权利、丰富了民主形式③能保障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④有利于公民行使参与权、表达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1.2021年4月1号,市物价局开通网站充分调查了解情况和征求各方意见尤其是低收入者的意见。2.2021年4月15日,邀请专家学者对水价调整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听取专家建议。3.2021年5月1号,形成两个备选方案并在网上公示,集思广益。4.2021年5月12号,召开居民水价调整听证会对备选方案作出相关修改完善,并进行决策。判断以下属于哪种民主决策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展示提升4.1 夯实法治基础法治含义: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实行善治作用:(1)个人 P45(2)国家 P47蓝图:十一届三中全会重视法治建设十五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十八届四中全会新部署,新蓝图√√知识框架建设法治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总原则: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知识框架4.1 夯实法治基础个人: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②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③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P45国家:①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②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③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④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P471.法治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作用)P45-47凝聚法治共识法治政府作用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权力来源人民宗旨为人民服务要求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基本准则依法行政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如何建设法治政府政府公民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积极参与,献计献策√√知识框架4.2 凝聚法治共识凝聚法治共识厉行法治要求或内涵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如何厉行法治增强、弘扬、强化、树立公民政府带头、提高、推动、化解、维护、应对社会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法律法治道德德治规范教化关系√√知识框架4.2 凝聚法治共识①法定职责必须为。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②法无授权不可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③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④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2.怎样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P53-54★★★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①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②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③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④社会: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3.怎样厉行法治 P53-55①建设法治中国,要坚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②立法机关要制定科学完善的法律体系。③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④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⑤全体公民要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⑦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3.怎样厉行法治 P53-55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4.为什么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法治和德治的关系)P55(2021兴安盟)12.下列做法不符合法治要求的是A.某市人民法院将“老赖”(指有偿还债务能力但拒不偿还的人)公布在网上B.民警小王殴打拒不如实交代的小偷,逼迫其交代全部违法犯罪事实C.法律顾问在2019年初成为各级党政机关“标配”,助力依法行政D.2020年11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著作权法的规定B(2020兴安盟)14.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会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起示范带动作用。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是( )A.依法执政 B.政务公开C.依法行政 D.全民守法C三、探究与实践(本题2个小题,共16分)18.(9分)【幸福生活与法同行】材料一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化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1)材料一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4分)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这是因为( )A. 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B. 法治能决定一切,可以解决国家生活的所有问题C.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和善治D. 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方式D展示提升2. 山东查出242人涉嫌冒名顶替入学取得高等学历的信息引发网友关注,2020年6月19日,山东省教育厅发文回应称,对“冒名顶替入学”一定坚持“零容忍严查处”,以“切实保障考生合法权益,坚决维护教育公平”。山东省教育厅的做法( )A. 能实现教育公平,杜绝招生过程中不诚信行为的发生B. 贯彻了依法治国,推进依法行政,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C. 体现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彰显公平与正义D. 体现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切实保障考生的合法权益C展示提升3. 对右图《政务微博》,认识正确的是( )A. 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B. 政务微博是公民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的唯一渠道C. 拓宽了政府听取民声、了解民意的途径和渠道D. 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C展示提升【全面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依法治国新举措 依法治国新方针执法者要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秉公执法 ①2017年我国诞生了10部新法,修订了24部法律;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总则草案,标志着我国开始走向民法典时代。 ②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法治面前谁都不能例外。 示例:全民守法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健全审判责任追究标准,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推进审判公开,提高司法公信力。 ③仔细阅读表格文字,在空格中填入相应的内容。严格执法科学立法公正司法展示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