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电压》 教学设计【课程标准】3.4.2知道电压3.4.4会使用电压表【教材分析】本章学习电学的两个基本概念一一电压和电阻,它们是学习电学的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在初中物理知识体系中,欧姆定律是一个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规律,而电压和电阻是理解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因此电压和电阻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必须认真处理的内容。【学情分析】1.熟悉水压形成水流,可引导类比电压形成电流。2.电学中已学习了电流这一物理量,电压这一物理量与电流这一物理量在学习方法上有好多相似之处。【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课本,初步认识电压,能通过类比水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通过自主学习,能说出电压的单位及会电压单位之间的换算3.了解常见的电压值,记住干电池和家庭电路的电压值4.通过观察实物,知道电压表的用途,记住电压表的使用规则。5.通过分组实验,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电压。【教学重难点】电压概念的理解、电压的测量【评价任务设计】1.学生观看微视频电压类比水压,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电压,电源了掌握情况。2.通过课堂反馈练习,检测电压单位之间的换算3.通过小组内相互提问,评价学生是否记住干电池和家庭电路电压4.通过个别提问,评价学生能否说出电压表的用途和使用规则。5.进行分组实验,观测学生是否能正确使用电压表测电压。【教学方法】媒体演示、学生分组科学探究、讲解、讨论交流【教学过程】引入新课:电学中,我们要学习3个最基本物理量,上一章我们已经学习了“电流”物理量,在此基础上,我们本章继续学习电学的另外2个最重要的物理量。这节课,我们只学习其中一个物理量---电压。“电压”与“电流”这两个物理量在学习方法上有好多相似之处,电压的学习可以类比电流的学习。所以,我们先来梳理下关于“电流”这一物理量我们都学习过哪些知识。课件给出梳理问题,学生回答。1.电流如何形成?2.电流都学过哪些基础知识?(符号,单位,常见值,)3.电流的测量——电流表学习之前,先谈谈您对电压已有的认识吧。(设计意图:类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电压”与“电流”这两个物理量在学习方法上有好多相似之处,应告知学生,电压的学习可以类比电流的学习。学生对电压一定会有一定的认识,学生会踊跃地交流着自己的生活感受,从而提高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也让老师了解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情况。)新课教学模块一、电压和电源的作用1.把一节干电池,小灯泡开关放在示教板上,请一位同学按所画电路图,用导线将电路连接起来.闭合示教板上电路中的开关,灯泡亮了,说明电路中产生了电流.教师从示教板上取下电池,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电路中没有电流.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电路中不能形成电流,电源的作用是什么?2.为了说明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形成电流,我们可以用水流作类比,看看水流是怎样形成的?(微视频)介绍装置水流如何形成呢?问题:水管两端水面相平,不转,如何能转动起来?学生回答,需要加水。追问:为什么加水?学生回答:形成水压,水就会定向移动,形成水流。(形成)课件:水压 → 水流追问:持续水流呢?生答:不断加水;抽水机(更好的办法),保持水管两端有水压,就会驱动水一直流动。我们类比水流,来思考如何形成电流呢?也就是如何让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呢?生答:自由电荷得受力,也就是用电器两端要有电压。有了电压,自由电荷就会受到力的作用,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形成)课件给出:电压 → 电流但这电流是瞬间的,怎么办?(提供)生答:需要一个装置,提供稳定的电压——电源。课件给出:电源 → 电压3.学生填写梳理知识:电压和电源的作用:要让一段电路中有电流,它的两端要有__________,即电压是形成__________的原因。(2)电源的作用就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__________.追问:电路中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生总结:1.通路 2.有电源4.给出本模块学习目标:初步认识电压,通过类比,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5.完成反馈练习1:判断:(选填”正确”或”错误”)1.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只要构成通路,导体中就会有电流2.电路中有电流不一定有电压(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水流形成需要水压,类比理解电流的形成需要电压。有助于帮助学生对电压作用理解。)模块二:电压的基础知识1.学生阅读教材32页——34页,完成知识梳理答案。学生交流,教师课件给出物理量符号及单位,强调书写。2.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4页小资料,有什么发现?师总结:不同的电源提供不同的电压,供不同的用电器使用。要求记住的有: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V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联系实际生活,有些情况,用电器需转换插头(变压器)。课件给出一些常见电源,让学生识别电压值这一参数。4.给出模块二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单位之间的换算(2)了解常见的电压值,记住干电池和家庭电路的电压值。5.完成反馈练习2(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电压单位的换算。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生活常识。)模块三、电压的测量思考:小资料这些值是怎么知道的?直接测量演示:用万能表直接测量墙上插座交流电压。追问:演示板上,小灯泡两端直流低值电压如何测呢?填写知识梳理:电压的高低(大小)可以用________测量,其电路符号是______环节一:认识电压表及它的使用对比实验桌上的电流表与电压表,说出电压表与电流表在构造上有什么异同之处。完成学案填空。小组间交流、完善、补充。电压表的使用规则:请同学们阅读电压表的使用说明书后,经历小组合作,动手测量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工作电路中(开关闭合状态下),用电器两端电压,尝试归纳出。总结电压表的使用并对比学过的电流表,请找出两个电表的共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先是学生交流,最后教师课件展示。)4.完成跟踪练习(设计意图:在学习了电流表使用情况下,学生有能力通过阅读说明,学习电压表的使用,且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紧接着进行实际测量,检测自己能否学以致用。整个学习在讨论交流实践中,完成电压表的使用。)环节二:练习使用电压表1.若再多提供一节干电池,如何让小灯泡更亮?(开关闭合状态下),电源电压是多少呢?用电器两端电压?有哪些发现?生操作:2节电池串联;测电压。结论:多节电池应串联使用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电源电 压等于用电器两端电压(设计意图:1.练习使用电压表,为下节“测串并联电路电压特点”做好铺垫,明白电源电压等于用电器两端,导线两端电压几乎为零。)3.完成跟踪习题3.在下图中,用笔画线代表导线来连接实物图,使小灯泡能够发光,并且电压表能够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估计为2~3V)。并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在实际操作电路的基础上,再进行实物图链接,会缩小难度)4.给出模块学习目标:(1)知道电压表的用途和符号。(2)通过分组实验,记住并理解电压表的使用规则,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电压。【课堂小结】经过了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方面的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