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7.1 自由平等的真谛课件(共28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7.1 自由平等的真谛课件(共28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思考:你如何评价粉丝的行为?
一位来自山东淄博八大局市场的卖鸭头的小哥遭遇了一些麻烦。
他因为长相帅气、声音甜美、性格真诚而吸引了大量的粉丝,有
人称他是“淄博第一帅”。前段时间,店铺周围经常聚集大量的粉
丝,特别是女粉丝,有的拉着他的手、有的抚摸他的肌肉、有的
要求和他合照或者留下联系方式。这些行为不仅让他感到极度不
适和尴尬,也严重影响了他的正常经营,原本每天能卖出10000多元的鸭头,现在只能卖出6000元。更让人心痛的是,他因为店铺周围人群太多,影响市场秩序和其他店铺营业,被迫关停了自己的店铺。他在直播中几度哽咽落泪,说自己现在就是个无业游民,生意没法做了。
卖鸭头小哥的苦恼
自由平等的真谛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知道自由、平等在法治意义上的内涵,理解自由与法治的相互联系,坚定自由、平等信念,践行和弘扬自由、平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政治
认同
从法律的视角正确认识自由与平等,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了解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的受到法律保护,对任何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依法予以追究,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法治
观念
具备从法律的视角认识自由和平等的意识和能力,崇尚法治精神,培养责任意识,做一个不负时代重托的当代中国好少年。
责任
意识
总议题:探寻自由平等的真谛
核心素养目标
自由与法治相互联系,
不可分割
01
子议题
思考:“五一”假期的 “旅游自由”带来了什么?
临近五一假期,小海一家人准备外出旅行,小海提议“进淄赶烤”,家人同意。能够实现“旅游自由”的小海顿时觉得幸福感“爆棚”。
小海从新闻中了解到,整个“五一”假期,全国旅游需求井喷,无论是凭烧烤“出圈”的淄博,还是北京、成都等传统热门旅游地,甚至是小众旅游地,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会为国家经济的快速复苏注入新动力。
议学情境:“进淄赶烤”的愿望
自由的意义
议学提示
个人:
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
社会:
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快乐
舒适
发展
繁荣
幸福
美好
在近期爆火的淄博烧烤网民讨论中,大V用户@-xxx羊通过造谣形式炒作,称淄博文旅局、教育局等约谈淄博烧烤小胖要求其笑脸迎客,引发部分网民对淄博烧烤小胖和淄博当地进行质疑和攻击。站方坚决抵制上述行为,对用户予以禁言、暂停广告收益、暂停涨粉等处置。
思考:站方措施是否限制了大V的“言论自由”?为什么?
我国公民有言论自由。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议学提示: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②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③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议学情境:进淄赶烤—淄博见闻之大V造谣当地约谈淄博烧烤小胖被罚
议学话题:你认为的自由是什么?
监督权
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名誉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人身自由权
言论自由权
劳动权
受教育权
财产权
分议题一:自由与法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议学提示:自由的内涵
无法治不自由!
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议学链接
《宪法》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第四条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标定
规范、保障
不能触碰
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有边界才有秩序 守底线才享自由
议学笔记:
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规范)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保障)
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1
2
3
4
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
02
子议题
思考:你认为淄博出台这些政策平等吗?为什么?
小海一家人吃完烧烤,乘坐公交车去蒲松龄故居—淄川。他看到车站有“军人依法优先通道”、在公交车上,他从当地市民那里得知淄博市60岁以上老人跨县区乘坐公交车免费,公交车上专门设立了老弱病残“爱心专座”,他还了解到,淄博市为了照顾老年人,建成了一千多处长者食堂,开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月系列活动,淄博经济开发区税务局为特殊人群办税缴费铺就“绿色通道”......小海不禁感慨淄博的好政策。
议学情境:进淄赶烤—淄博见闻之淄博好政策
议学判断:是否平等
(1)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机会平等)。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
议学判断:是否平等
(2)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结果平等)。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老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生活补贴,保障其受教育权
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议学辨析:
辨:不存在矛盾。
平等≠均等
“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与“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否存在矛盾?
析: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属于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也是对宪法精神和平等原则的体现和尊重。
议学材料:进淄赶烤—淄博见闻之淄博市开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月系列活动
2023年是我国提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28周年,为做好宣传教育,持续营造尊重妇女、关爱儿童的良好氛围,淄博市交通建设发展中心积极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2023年最美巾帼奋斗者纪录片《宋寅:搜救机长没有男女之分》,感受女性巾帼的精神和榜样力量,激励广大女职工在平凡的岗位上铆足干劲向前冲,迸发出不一样的“她”力量。
组织召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座谈会。让每一个参与的青年畅谈和分享自己家庭性别平等家风故事,通过座谈,让中心干部青年加深对男女平等这项基本国策的认识。
宣传进社区。中心工作人员身穿“红马甲”变身宣传员,在小区内设置宣传展板,向居民发放宣传资料,并向居民详细讲解女性维权途径、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知识、关于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妇女依法维权意识。
淄博市为什么要开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活动?
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1776年
1789年
1948年
2012年
议学总结:
平等的意义
1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
2
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宪法》
议学链接
《教育法》
通过学习宪法条文,你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是什么?
议学情境:进淄赶烤—淄博见闻之蹴鞠的严格化管理
思考:以上案例是如何体现平等的?
小海非常喜欢淄博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城市,今天他来到了蹴鞠的发源地—临淄,了解到中国足协对淄博蹴鞠比赛的严格化管理。
2022年12月3日,中国足协开出罚单,淄博蹴鞠俱乐部队官员黄宏毅因为辱骂裁判,被处以了停赛6场、罚款6万的处罚。中甲第32轮四川九牛与淄博蹴鞠的比赛进行到第61分钟,淄博蹴鞠俱乐部队官员黄宏毅实施暴力行为,用脚踢对方倒地球员背部,并用手击打对方球员,裁判员出示红牌将其罚离替补席。根据相关规定,足协作出如下处罚:
1、禁止淄博蹴鞠俱乐部队官员黄宏毅进入比赛体育场6场;
2、罚款人民币6万元。
议学情境:进淄赶烤—淄博见闻之蹴鞠的严格化管理
权利、义务上
(1)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在适用法律上
(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议学笔记: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平等地保护,平等地追究
自由平等
的真谛
无法治
不自由
法眼
看平等
自由的价值
自由是有限制的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平等的含义
平等的意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作业
(1)为自由、平等写一首赞歌;
(2)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体现“平等”的事例,做成手抄报,在班级宣传栏展出。
自由像飞翔的翅膀,
让我可以自由的飞越山海;
平等像坚实的后盾,
让我可以追寻自己的人生价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