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新希望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赛场上,忙碌的电子狗很是吸引眼球,它们在本届亚运会上担任运输体育器材的角色。以下关于电子狗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生长发育 B.能够新陈代谢C.能繁殖 D.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根据对电子狗的特征的认识判断。【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电子狗在本届亚运会上担任运输体育器材的角色,它能够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并进行调整,因此电子狗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但是不能生长发育、不能新陈代谢和不能繁殖,故D符合题意,而A、B、C错误。故选D。2.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测量液体温度C.滴加液体 D.给液体加热【答案】D【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解答】 A.闻气体气味时,不能直接去闻,应该用手轻轻扇动,从旁边去闻,故A错误;B.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触碰容器底部,故B错误;C.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部,故C错误;D.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1/3,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故D正确。故选D。3.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①大力开发旅游资源②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③随意引进外来物种④建立自然保护区⑤全面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 C.②④ D.①③⑤【答案】B【知识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解析】【分析】生物的多样性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解答】 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会破坏生物的栖息环境,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故①错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故②正确;随意引进外来物种,往往缺乏天敌,造成当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故③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故④正确;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 资源,不会破坏生物多样性,故⑤错误。那么正确的是②④⑤。故选B。4.秋季是流感高发季节,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预防。小希对预防流行性感冒所使用的一些物品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戴口罩”:一只长方形口罩的长度约为1.8cmB.“勤洗手”:一瓶家用洗手液的体积约为500mLC.“测体温”:一个同学的正常体温是30℃D.“要消毒":家用消毒柜的体积约为10m3【答案】B【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对长度、体积和温度的认识判断。【解答】A.“戴口罩”:一只长方形口罩的长度约为18cm,故A错误;B.“勤洗手”:一瓶家用洗手液的体积约为500mL,故B正确;C.“测体温”:一个同学的正常体温是37℃,故C错误;D.“要消毒":家用消毒柜的体积约为1m3,故D错误。故选B。5.如果用下图表示表格中各种概念间的关系,则表格中各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1 2 3 4A 动物 无脊椎动物 昆虫 节肢动物B 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C 牙齿 口腔 消化系统 人体D 界 目 科 种A.A B.B C.C D.D【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根据图片确定四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再与各个选项进行对照即可。【解答】根据图片可知,1包括2、2包括3、3包括4.A.昆虫属于节肢动物,即4包括3,故A不合题意;B.细胞构成组织,即2包括1,故B不合题意;C.口腔包括牙齿,即2包括1,故C不合题意;D.根据生物分类的知识可知,界包括目,目包括科,科包括种,故D符合题意。故选D。6.苹果是营养较丰富的水果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苹果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B.营养丰富的苹果汁主要来自果肉细胞中的液泡C.表皮破损的苹果会很快腐烂,是由于表皮中的上皮组织受损D.苹果的果皮中的一条条“筋络”具有运输功能,属于输导组织【答案】C【知识点】组织;种子植物【解析】【分析】根据对植物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判断。【解答】A.苹果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故A正确不合题意;B.营养丰富的苹果汁主要来自果肉细胞中的液泡,故B正确不合题意;C.表皮破损的苹果会很快腐烂,是由于表皮中的保护组织受损,故C错误符合题意;D.苹果的果皮中的一条条“筋络”具有运输功能,属于输导组织,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7.如图所示是根据生物的特征分类的示意图。a、b、c、d分别表示五类动物在不同分类依据下的共同特征。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a卵生 B.b幼体和成体均用肺呼吸C.c体温不恒定 D.d体内有脊柱【答案】C【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根据对常见动物的特征分析判断。【解答】 A.草鱼、蟾蜍、龟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故A正确不合题意;B.龟属于爬行动物,大熊猫、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幼体或成体均用肺呼吸,故B正确不合题意;C.大熊猫、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体温恒定,故C错误符合题意;D.草鱼、蟾蜍、龟、大熊猫、金丝猴的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8.三垟湿地享有温州“城市的绿肾”之称,生物种类繁多。近日小希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将卿鱼、金鱼、水草、荷花、水鸭、蟹等生物归为一类,而将松,柏、蜜蜂、玫瑰、麻雀等归为另一类。他依据的分类方法是(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B.按照这些生物的用途C.按照生物的数量 D.按照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根据两类动植物中的共同特点分析解答。【解答】 鲫鱼、金鱼、水草、荷花、水鸭、蟹等生物都生活在水中,属于水生生物;松、柏、蜜蜂、玫瑰、麻雀等生物都生 活在陆地上,属于陆生生物,可见它们的分类依据是生物的生活环境的不同,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9.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口号: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自然界的生物包括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下列属于多细胞生物的是( )A.硅藻 B.眼虫C.变形虫 D.海绵【答案】D【知识点】多细胞生物【解析】【分析】根据生物的构成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衣藻、草履虫和酵母菌属于单细胞,而海绵动物属于多细胞的生物,故D符合题意,而A、B、C不合题意。故选D。10.温州苍南发现一株有"活化石"之称的杪稷(如图)。秘楞根系发达,茎中空似笔筒,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不开花,用孢子繁殖。由此推测它属于( )A.被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苔薛植物【答案】B【知识点】孢子植物【解析】【分析】 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 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用孢子繁殖后代。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后代。 种子植物根据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后代; 桫椤具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后代,因此它属于蕨类植物,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11.小希在用量筒测量不规则金属块的体积时,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平视测得体积为20mL.再将金属块放入量筒,俯视测得体积为25mL,那么金属块的体积可能为( )A.4mL B.5mL C.6mL D.无法判断【答案】A【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分析判断。【解答】 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平视测得体积为20mL,此时读数准确。再将金属块放入量筒,俯视测得体积为25mL,则此时读出的示数偏大,而实际量筒内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偏小。根据V=V2-V1可知,则金属块的体积小于5mL,故A符合题意,而B、C、D错误。故选A。12.小希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以下是他所记录的数据:17.86cm、17.88cm、17.87cm、17.85cm、18.8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该是( )A.18.06cm B.17.865cm C.17.87cm D.17.86cm【答案】C【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略有差异,但是相差不大,据此排除错误数据,再计算剩余数据的平均值即可。【解答】比较可知,18.84cm偏大,将其去掉,那么该物体的长度为:,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13.小希用示数在刻度线以下的体温计依次给甲、乙、丙三位同学测体温,记录数据分别为:36.8℃,36.8℃和37.2℃。他测量完成后发现全程没有甩过体温计,于是想甩过后全部重测。老师建议,只需再重测一个同学的体温即可。经分析,应该重测体温的同学是( )A.甲同学 B.乙同学C.丙同学 D.甲、乙同学中任何一个【答案】B【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则温度降低时,水银柱不能通过这个位置流回液泡,即体温计的示数要么不变,要么升高,而只有升高时读数才是准确的,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根据体温计的特点可知,在测量甲的体温前,示数在刻度线以下,而测量甲的体温后为36.8℃,即此时示数增大了,那么甲的体温准确; 测量乙的体温后,示数保持不变,则乙的体温可能低于36.8℃,也可能等于36.8℃,即乙的不准确; 测量丙的体温为37.2℃,示数升高了,那么丙的体温准确。 比较可知,只需再次测量乙的体温即可。故B正确,而A、C、D正确。故选B。14.美国及挪威的三位科学家发现了“大脑中的GPS”——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这些能产生传导兴奋的细胞被称为网格细胞,它们构成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中的( )A.上皮组织 B.神经组织 C.肌肉组织 D.结缔组织【答案】B【知识点】组织【解析】【分析】根据对人体四大组织的组成的认识判断。【解答】由题意可知,网格细胞是组成大脑的细胞,应该是神经元,有神经元组成的组织为神经组织,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15.最近小儿支原体肺炎多发。某实验小组为研究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对支原体肺炎的最佳治疗效果,将支原体接种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繁殖并形成“荷包蛋样”菌落(如下图)。下列实验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分析】根据对照实验的要求分析判断。【解答】将整个培养基平均分成三部分,那么各个部分支原体的数量基本相同。其中一部分放入 西环素,另一部分放入米诺环素,一部分作为参照组,过一段时间观察治疗效果即可,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其中20题(2)、21(3)、24(2)、25(2)(3)各3分,其余每空2分,共70分)16.下列仪器中,用于取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 (选填序号,下同),用于准确量取一定量的液体的是 。①烧杯;②量筒;③试管;④玻璃棒;⑤药匙;⑥胶头滴管【答案】⑤;②⑥【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实验器材的用途分析解答。【解答】用于取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药匙,故选⑤;用于准确量取一定量的液体的是量筒和胶头滴管,故选②⑥。17.人和许多生物都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如图所示,A、B、C分别是受精卵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三种生命现象,请回答:(1)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2)在A的变化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在细胞核中出现了 。(3)该过程中,“C”变化的结果是 。【答案】(1)细胞(2)染色体(3)一个细胞变成两个不同功能的细胞【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解析】【分析】(1)根据生物组成的知识解答;(2)根据细胞的变化解答;(3)根据细胞分裂的结果解答。【解答】(1) 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在A的变化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在细胞核中出现了染色体;(3)该过程中,“C”变化的结果是一个细胞变成两个不同功能的细胞。18.《本草纲目》记载:枸杞“久服坚筋骨,洁肝明目”。(1)甲、乙两图中可以表示“枸杞”细胞的是 。(2)小希将新鲜的枸杞放入热水中可以使水呈淡黄色。但是将新鲜的枸杞加入常温水中,却不能使水呈淡黄色。请从细胞结构的角度分析热水变成淡黄色的原因 。(3)枸杞是果实,它属于生物体层次结构中的 。【答案】(1)甲(2)细胞膜受热后破坏, 枸杞果实内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遇水析出(3)器官【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解析】【分析】(1)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植物细胞内有 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2)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性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 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3)根据生物体层次结构的知识解答。【解答】 (1)甲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这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因此甲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乙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则“枸杞”属于甲植物细胞;(2) 细胞结构的角度分析热水变成淡黄色的原因:细胞膜受热后破坏, 枸杞果实内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遇水析出 ;(3)枸杞是果实,它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因此它的结构层次是器官。19.国庆期间,小希在动物园观察到下列动物,并制作了一张动物检索表。请回答:(1)根据检索表,C是哪种动物 。(2)请完善检索表中2b部分的内容 。(3)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总是相适应的。鸽子的哪些结构有利于飞行 。(写出两点即可)【答案】(1)眼镜蛇(2)体温无羽毛,体温不恒定(3)1.流线型的体型 2.光滑的羽毛,减少阻力 3.尾翼的形状 4.中空的骨头,减轻重量 5.短的肠道,新陈代谢迅速,排便减轻体重。 6.强大的肺和心脏。【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1)根据C中描述的特点确定该动物的名称;(2)根据2a的内容确定2b的内容;(3)根据鸽子的身体结构分析解答。【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C动物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那么C应该为眼镜蛇;(2)根据图片可知,2a为体外有羽毛,体温恒定,那么2b的标准应该与其相反,即:体温无羽毛,体温不恒定;(3)鸽子的身体结构有利于飞行的包括:1.流线型的体型2.光滑的羽毛,减少阻力3.尾翼的形状4.中空的骨头,减轻重量5.短的肠道,新陈代谢迅速,排便减轻体重。6.强大的肺和心脏。20.小希在课堂上学习了利用组合法测量硬币,如图甲所示。他想用一把尺子就测出硬币的直径。苦思冥想后,他得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方法。(1)由图甲方法测出的硬币直径是 cm。(2)图乙的方法和图甲的方法相比,哪种测量方法更准确,并说明理由 。【答案】(1)1.80(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甲图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分别记录所对的刻度值,然后相减即可;(2)根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分析解答。【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硬币的直径为:6.80cm-5.00cm=1.80cm;(2)我认为图乙测量方法更准确,理由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21.小希要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1)下图所示为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填字母)。A.b→a→c→dB.b→a→d→cC.a一b→d→cD.d→c→a→b(2)图d步骤的具体操作是( )A.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眼睛看着目镜,找到清晰的像B.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简下降,眼睛看着物镜,避免压坏装片C.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简下降,眼睛看着目镜,找到清晰的像D.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眼睛看着物镜,避免压坏装片(3)如下图所示,载玻片上滴加的液滴是 。请选出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并说明这种操作的好处 (4)在对光时应转换物镜转换器。对准通光孔的镜头应选下图中的 (填编号,下同)。(5)下图是小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依次看到的视野。由视野①到②的操作是 。为得到较明亮的像,由视野②到④的操作顺序是 。a.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b.适当增大光圈;c.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d.调节粗准焦螺旋至像清晰;e.向左下方移动装片;f.向左上方移动装片;g.向右上方移动装片。【答案】(1)B(2)D(3)清水;B(4)甲(5)f;cb【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1)根据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分析解答;(2)根据图d确定操作的具体内容;(3)根据载玻片的制作方法分析解答。(4)根据显微镜对光操作的要求解答;(5)根据图片分析存在的问题,据此确定调节方法。【解答】(1)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首先根据环境亮度调节凹面还是平面镜,然后装上载玻片,接下来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体即可,那么正确顺序为 .b→a→d→c ,故选B。(2) 图d步骤的具体操作是 :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眼睛看着物镜,避免压坏装片 ,故选D。(3) 如下图所示,载玻片上滴加的液滴是清水。为了排除气泡,应该从水滴的一侧向下压,直到盖玻片放好为止,故选B。(4)在对光时应转换物镜转换器,应该先将低倍镜头对准通光孔,故选甲;(5)根据图片可知,从视野①到②时像的大小没有改变,只是像向右上角移动到视野中央,那么操作为: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故选f。为了得到明亮的像,由视野②到④时,像的清晰度变大,那么可以调节 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再适当增大光圈,故选cb。22.在本次杭州亚运会女子十米跳台比赛中,全红蝉以完美的“压水花”技术荣获金牌。运动员入水时的水花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小希经查阅资料知道:跳水运动员入水时的水花大小可能与运动员的入水速度、迎水面积(下落时与水的接触面积)及入水角度等有关。于是他用柱状模型经过多轮模拟测试,结果记录如下:组别 距离水面高度 迎水面积 入水角度 水花大小① 1米 10cm2 30° 大② 1米 10cm2 60° 中③ 1米 10cm2 90° 小④ 1米 5cm2 90° 很小(1)“入水时的水花大小可能与运动员入水速度、迎水面积及入水角度有关”这是科学探究中的 。(2)为了研究迎水面积对入水时水花大小的影响,可选择 两组进行比较。(3)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 。【答案】(1)猜想与假设(2)3和4(3)运动员入水速度相同时,迎水面积越小,入水角度越大,入水时水花越小。【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分析】(1)根据对科学探究环节的知识解答;(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3)根据③④分析水花与迎水面积的关系,根据①②③分析水花大小与入水角度的关系即可。【解答】 (1)“入水时的水花大小可能与运动员的质量大小、入水速度、迎水面积及入水角度有关”这是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2)为了研究迎水面积对入水时水花大小的影响时,需要控制入水角度,距离水面高度相同,只改变迎水面积,故选3和4两组;(3)根据实验③④可知:运动员距离水面高度相同,入水角度相同时,迎水面积越小,水花越小。根据实验①②③可知:运动员距离水面高度和迎水面积相同时,入水角度越大,则水花越小。综上所述:运动员入水速度相同时,迎水面积越小,入水角度越大,入水时水花越小。23.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小希为比较不同织物阻挡长波紫外线的效果,进行了如左下图所示的实验:把织物挡在光纤探头前,测出阳光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然后移除织物,测出阳光直接照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用两者的比值来表示长波紫外线透过率。实验数据如表所示。编号 材质 颜色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① 棉布 深蓝 6.856.806.72② 棉布 浅蓝 2.963.122.84③ 桑蚕丝 浅灰 12.0512.8511.92④ 桑蚕丝 深灰 9.248.908.85(1)该实验可通过比较 来反映织物阻挡长波紫外线的效果。(2)每组实验测量三次长波紫外线透过率的目的是 (3)本实验能否得出织物阻挡长波紫外线的效果与材质有关 判断并说明理由 【答案】(1)比较长波紫外线透过率(2)减小实验误差(3)不能,因为实验中棉布和桑蚕丝的颜色没有控制相同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不同织物对长波紫外线的通过率越大,则阻挡紫外线的效果越差;(2)根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分析;(3)探究材质对织物阻挡紫外线的能力时,需要控制织物的颜色相同,只改变材质,据此分析解答。【解答】 (1)该实验可通过比较长波紫外线透过率来反映织物阻挡长波紫外线的效果。(2)每组实验测量三次长波紫外线透过率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3)本实验能否得出织物阻挡长波紫外线的效果与材质有关?判断并说明理由:不能,因为实验中棉布和桑蚕丝的颜色没有控制相同 。24.小希和小望分别用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课内实验: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小希的做法: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小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小望的做法:先将小石块置于量筒中,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1)测量石块体积时,先在量筒中加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是 (2)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方法更合理并说明理由 (3)课外实验:测量一瓶矿泉水中水的体积(如图甲)小希的做法:打开一瓶矿泉水,将水全部倒入量程足够大的量筒,测得体积为328mL。小望的做法:(如图乙)打开一瓶矿泉水,用量筒将体积为V0的水倒入瓶中至加满,测出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为V1。接着将瓶中水全部倒出,原干。另用量筒准备体积为V2的水,倒入晾干的空瓶直至加满,测出量筒内剩余的水的体积为V3。最后计算一瓶矿泉水中水的体积。小望发现小希的测量结果与容器外标示的体积不符,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写出一条即可)(4)用小望的方法测得的一瓶矿泉水中水的体积为 (用V0、V1、V2、V3来表示)【答案】(1)加入水的最小量应该能够将石块浸没;最大量为石块浸没时水面不能超过最大刻度值。(2)小希;小望将石块从量筒中取出时会带出部分水,从而时石块的体积偏大;(3)水瓶内没有装满水,从而使测量值小于水瓶的容积;(4)V3-V2+V1-V0【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排水法测固体体积的要求解答;(2)注意取出石块时会带出部分水对石块体积测量的影响。(3)注意矿泉水瓶内是否装满水;(4)注意分析哪两个操作中量筒前后的体积差等于水瓶的容积即可。【解答】(1)测量石块体积时,先在量筒中加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是:加入水的最小量应该能够将石块浸没;最大量为石块浸没时水面不能超过最大刻度值。(2)我认为小希的做法更合理,理由是:小望将石块从量筒中取出时会带出部分水,从而时石块的体积偏大;(3) 小望发现小希的测量结果与容器外标示的体积不符, 理由是:水瓶内没有装满水,从而使测量值小于水瓶的容积;(4)根据图片可知,V3和V2的示数之差等于水瓶的容积,即瓶子的容积为:V3-V2;补充水的体积为:V0-V1;而矿泉水瓶内水的体积等于瓶子容积与补水的体积之差,即:V水=V3-V2-(V0-V1)=V3-V2+V1-V0。25.小希和小望进行“自制液体温度计”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原理分析、产品制作、产品调试等环节。(1)【原理分析】自制液体温度计依据的原理是: ;(2)【产品制作】材料:带塞子的玻璃瓶、粗细长短不同的玻璃管若干、画好刻度的硬纸板(如图甲)、加了红墨水的煤油、笔、水银温度计、刻度尺、温度未知的冷水和温水。操作步骤;Ⅰ.制作液体温度计:将玻璃瓶装满煤油,塞紧瓶塞,插入玻璃管,在玻璃管上贴上硬纸板。Ⅱ.标定刻度:将水银温度计和自制温度计同时放入冷水中,待示数稳定后,记录水银温度计的读数t1,在硬纸板上标出温度t1,再将水银温度计和自制温度计同时放入温水中,重复上述操作,标出温度t1,算出t1和t2的距离,根据t1和t2的温度差,在玻璃管上均匀标出刻度。小希和小望根据上述方法,分别制作了两支温度计(如图乙、丙),两支温度计精确度较高的是哪一支 并说明理由。 。(3)【产品调试】温州历史上最高气温不超过43℃。你认为乙、丙两支温度计,哪支符合要求,请简述理由。 。【答案】(1)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2)乙;乙的分度值较小;(3)丙;丙的最高测量温度为46℃,大于被测量温度43℃。【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解答;(2)用刻度盘上的温度差除以对应的小刻度数,从而得到温度的分度值。分度值越小,则测量越准确。(3)温度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因此温度的变化量与刻度的变化量成正比。设实际温度为t,对应的刻度数为L,根据这个关系分别计算出两个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最大值,最后与43℃比较即可。【解答】(1) 自制液体温度计依据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2)根据乙图可知,从10℃到20℃时,液柱从2mm到12mm,则乙的分度值为:;根据丙图可知,从20℃升高到28℃时,液柱从2mm到6mm,则丙的分度值为:;比较可知,乙的分度值较小,则乙的精确度更高。(3)根据图片可知,乙测量的最高温度:1℃/mm×(20mm-2mm)+10℃=28℃;则丙测量的最高温度:2℃/mm×(15mm-2mm)+20℃=46℃;因为丙的最高温度大于43℃,所以选择丙。1 / 1浙江省温州市新希望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赛场上,忙碌的电子狗很是吸引眼球,它们在本届亚运会上担任运输体育器材的角色。以下关于电子狗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生长发育 B.能够新陈代谢C.能繁殖 D.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2.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测量液体温度C.滴加液体 D.给液体加热3.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①大力开发旅游资源②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③随意引进外来物种④建立自然保护区⑤全面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 C.②④ D.①③⑤4.秋季是流感高发季节,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预防。小希对预防流行性感冒所使用的一些物品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戴口罩”:一只长方形口罩的长度约为1.8cmB.“勤洗手”:一瓶家用洗手液的体积约为500mLC.“测体温”:一个同学的正常体温是30℃D.“要消毒":家用消毒柜的体积约为10m35.如果用下图表示表格中各种概念间的关系,则表格中各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1 2 3 4A 动物 无脊椎动物 昆虫 节肢动物B 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C 牙齿 口腔 消化系统 人体D 界 目 科 种A.A B.B C.C D.D6.苹果是营养较丰富的水果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苹果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B.营养丰富的苹果汁主要来自果肉细胞中的液泡C.表皮破损的苹果会很快腐烂,是由于表皮中的上皮组织受损D.苹果的果皮中的一条条“筋络”具有运输功能,属于输导组织7.如图所示是根据生物的特征分类的示意图。a、b、c、d分别表示五类动物在不同分类依据下的共同特征。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a卵生 B.b幼体和成体均用肺呼吸C.c体温不恒定 D.d体内有脊柱8.三垟湿地享有温州“城市的绿肾”之称,生物种类繁多。近日小希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将卿鱼、金鱼、水草、荷花、水鸭、蟹等生物归为一类,而将松,柏、蜜蜂、玫瑰、麻雀等归为另一类。他依据的分类方法是(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B.按照这些生物的用途C.按照生物的数量 D.按照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9.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口号: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自然界的生物包括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下列属于多细胞生物的是( )A.硅藻 B.眼虫C.变形虫 D.海绵10.温州苍南发现一株有"活化石"之称的杪稷(如图)。秘楞根系发达,茎中空似笔筒,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不开花,用孢子繁殖。由此推测它属于( )A.被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苔薛植物11.小希在用量筒测量不规则金属块的体积时,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平视测得体积为20mL.再将金属块放入量筒,俯视测得体积为25mL,那么金属块的体积可能为( )A.4mL B.5mL C.6mL D.无法判断12.小希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以下是他所记录的数据:17.86cm、17.88cm、17.87cm、17.85cm、18.8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该是( )A.18.06cm B.17.865cm C.17.87cm D.17.86cm13.小希用示数在刻度线以下的体温计依次给甲、乙、丙三位同学测体温,记录数据分别为:36.8℃,36.8℃和37.2℃。他测量完成后发现全程没有甩过体温计,于是想甩过后全部重测。老师建议,只需再重测一个同学的体温即可。经分析,应该重测体温的同学是( )A.甲同学 B.乙同学C.丙同学 D.甲、乙同学中任何一个14.美国及挪威的三位科学家发现了“大脑中的GPS”——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这些能产生传导兴奋的细胞被称为网格细胞,它们构成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中的( )A.上皮组织 B.神经组织 C.肌肉组织 D.结缔组织15.最近小儿支原体肺炎多发。某实验小组为研究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对支原体肺炎的最佳治疗效果,将支原体接种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繁殖并形成“荷包蛋样”菌落(如下图)。下列实验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 B.C. D.二、非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其中20题(2)、21(3)、24(2)、25(2)(3)各3分,其余每空2分,共70分)16.下列仪器中,用于取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 (选填序号,下同),用于准确量取一定量的液体的是 。①烧杯;②量筒;③试管;④玻璃棒;⑤药匙;⑥胶头滴管17.人和许多生物都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如图所示,A、B、C分别是受精卵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三种生命现象,请回答:(1)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2)在A的变化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在细胞核中出现了 。(3)该过程中,“C”变化的结果是 。18.《本草纲目》记载:枸杞“久服坚筋骨,洁肝明目”。(1)甲、乙两图中可以表示“枸杞”细胞的是 。(2)小希将新鲜的枸杞放入热水中可以使水呈淡黄色。但是将新鲜的枸杞加入常温水中,却不能使水呈淡黄色。请从细胞结构的角度分析热水变成淡黄色的原因 。(3)枸杞是果实,它属于生物体层次结构中的 。19.国庆期间,小希在动物园观察到下列动物,并制作了一张动物检索表。请回答:(1)根据检索表,C是哪种动物 。(2)请完善检索表中2b部分的内容 。(3)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总是相适应的。鸽子的哪些结构有利于飞行 。(写出两点即可)20.小希在课堂上学习了利用组合法测量硬币,如图甲所示。他想用一把尺子就测出硬币的直径。苦思冥想后,他得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方法。(1)由图甲方法测出的硬币直径是 cm。(2)图乙的方法和图甲的方法相比,哪种测量方法更准确,并说明理由 。21.小希要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1)下图所示为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填字母)。A.b→a→c→dB.b→a→d→cC.a一b→d→cD.d→c→a→b(2)图d步骤的具体操作是( )A.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眼睛看着目镜,找到清晰的像B.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简下降,眼睛看着物镜,避免压坏装片C.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简下降,眼睛看着目镜,找到清晰的像D.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眼睛看着物镜,避免压坏装片(3)如下图所示,载玻片上滴加的液滴是 。请选出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并说明这种操作的好处 (4)在对光时应转换物镜转换器。对准通光孔的镜头应选下图中的 (填编号,下同)。(5)下图是小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依次看到的视野。由视野①到②的操作是 。为得到较明亮的像,由视野②到④的操作顺序是 。a.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b.适当增大光圈;c.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d.调节粗准焦螺旋至像清晰;e.向左下方移动装片;f.向左上方移动装片;g.向右上方移动装片。22.在本次杭州亚运会女子十米跳台比赛中,全红蝉以完美的“压水花”技术荣获金牌。运动员入水时的水花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小希经查阅资料知道:跳水运动员入水时的水花大小可能与运动员的入水速度、迎水面积(下落时与水的接触面积)及入水角度等有关。于是他用柱状模型经过多轮模拟测试,结果记录如下:组别 距离水面高度 迎水面积 入水角度 水花大小① 1米 10cm2 30° 大② 1米 10cm2 60° 中③ 1米 10cm2 90° 小④ 1米 5cm2 90° 很小(1)“入水时的水花大小可能与运动员入水速度、迎水面积及入水角度有关”这是科学探究中的 。(2)为了研究迎水面积对入水时水花大小的影响,可选择 两组进行比较。(3)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 。23.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小希为比较不同织物阻挡长波紫外线的效果,进行了如左下图所示的实验:把织物挡在光纤探头前,测出阳光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然后移除织物,测出阳光直接照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用两者的比值来表示长波紫外线透过率。实验数据如表所示。编号 材质 颜色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① 棉布 深蓝 6.856.806.72② 棉布 浅蓝 2.963.122.84③ 桑蚕丝 浅灰 12.0512.8511.92④ 桑蚕丝 深灰 9.248.908.85(1)该实验可通过比较 来反映织物阻挡长波紫外线的效果。(2)每组实验测量三次长波紫外线透过率的目的是 (3)本实验能否得出织物阻挡长波紫外线的效果与材质有关 判断并说明理由 24.小希和小望分别用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课内实验: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小希的做法: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小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小望的做法:先将小石块置于量筒中,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1)测量石块体积时,先在量筒中加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是 (2)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方法更合理并说明理由 (3)课外实验:测量一瓶矿泉水中水的体积(如图甲)小希的做法:打开一瓶矿泉水,将水全部倒入量程足够大的量筒,测得体积为328mL。小望的做法:(如图乙)打开一瓶矿泉水,用量筒将体积为V0的水倒入瓶中至加满,测出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为V1。接着将瓶中水全部倒出,原干。另用量筒准备体积为V2的水,倒入晾干的空瓶直至加满,测出量筒内剩余的水的体积为V3。最后计算一瓶矿泉水中水的体积。小望发现小希的测量结果与容器外标示的体积不符,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写出一条即可)(4)用小望的方法测得的一瓶矿泉水中水的体积为 (用V0、V1、V2、V3来表示)25.小希和小望进行“自制液体温度计”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原理分析、产品制作、产品调试等环节。(1)【原理分析】自制液体温度计依据的原理是: ;(2)【产品制作】材料:带塞子的玻璃瓶、粗细长短不同的玻璃管若干、画好刻度的硬纸板(如图甲)、加了红墨水的煤油、笔、水银温度计、刻度尺、温度未知的冷水和温水。操作步骤;Ⅰ.制作液体温度计:将玻璃瓶装满煤油,塞紧瓶塞,插入玻璃管,在玻璃管上贴上硬纸板。Ⅱ.标定刻度:将水银温度计和自制温度计同时放入冷水中,待示数稳定后,记录水银温度计的读数t1,在硬纸板上标出温度t1,再将水银温度计和自制温度计同时放入温水中,重复上述操作,标出温度t1,算出t1和t2的距离,根据t1和t2的温度差,在玻璃管上均匀标出刻度。小希和小望根据上述方法,分别制作了两支温度计(如图乙、丙),两支温度计精确度较高的是哪一支 并说明理由。 。(3)【产品调试】温州历史上最高气温不超过43℃。你认为乙、丙两支温度计,哪支符合要求,请简述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根据对电子狗的特征的认识判断。【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电子狗在本届亚运会上担任运输体育器材的角色,它能够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并进行调整,因此电子狗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但是不能生长发育、不能新陈代谢和不能繁殖,故D符合题意,而A、B、C错误。故选D。2.【答案】D【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解答】 A.闻气体气味时,不能直接去闻,应该用手轻轻扇动,从旁边去闻,故A错误;B.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触碰容器底部,故B错误;C.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部,故C错误;D.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1/3,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故D正确。故选D。3.【答案】B【知识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解析】【分析】生物的多样性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解答】 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会破坏生物的栖息环境,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故①错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故②正确;随意引进外来物种,往往缺乏天敌,造成当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故③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故④正确;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 资源,不会破坏生物多样性,故⑤错误。那么正确的是②④⑤。故选B。4.【答案】B【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对长度、体积和温度的认识判断。【解答】A.“戴口罩”:一只长方形口罩的长度约为18cm,故A错误;B.“勤洗手”:一瓶家用洗手液的体积约为500mL,故B正确;C.“测体温”:一个同学的正常体温是37℃,故C错误;D.“要消毒":家用消毒柜的体积约为1m3,故D错误。故选B。5.【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根据图片确定四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再与各个选项进行对照即可。【解答】根据图片可知,1包括2、2包括3、3包括4.A.昆虫属于节肢动物,即4包括3,故A不合题意;B.细胞构成组织,即2包括1,故B不合题意;C.口腔包括牙齿,即2包括1,故C不合题意;D.根据生物分类的知识可知,界包括目,目包括科,科包括种,故D符合题意。故选D。6.【答案】C【知识点】组织;种子植物【解析】【分析】根据对植物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判断。【解答】A.苹果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故A正确不合题意;B.营养丰富的苹果汁主要来自果肉细胞中的液泡,故B正确不合题意;C.表皮破损的苹果会很快腐烂,是由于表皮中的保护组织受损,故C错误符合题意;D.苹果的果皮中的一条条“筋络”具有运输功能,属于输导组织,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7.【答案】C【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根据对常见动物的特征分析判断。【解答】 A.草鱼、蟾蜍、龟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故A正确不合题意;B.龟属于爬行动物,大熊猫、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幼体或成体均用肺呼吸,故B正确不合题意;C.大熊猫、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体温恒定,故C错误符合题意;D.草鱼、蟾蜍、龟、大熊猫、金丝猴的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8.【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根据两类动植物中的共同特点分析解答。【解答】 鲫鱼、金鱼、水草、荷花、水鸭、蟹等生物都生活在水中,属于水生生物;松、柏、蜜蜂、玫瑰、麻雀等生物都生 活在陆地上,属于陆生生物,可见它们的分类依据是生物的生活环境的不同,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9.【答案】D【知识点】多细胞生物【解析】【分析】根据生物的构成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衣藻、草履虫和酵母菌属于单细胞,而海绵动物属于多细胞的生物,故D符合题意,而A、B、C不合题意。故选D。10.【答案】B【知识点】孢子植物【解析】【分析】 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 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用孢子繁殖后代。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后代。 种子植物根据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后代; 桫椤具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后代,因此它属于蕨类植物,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11.【答案】A【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分析判断。【解答】 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平视测得体积为20mL,此时读数准确。再将金属块放入量筒,俯视测得体积为25mL,则此时读出的示数偏大,而实际量筒内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偏小。根据V=V2-V1可知,则金属块的体积小于5mL,故A符合题意,而B、C、D错误。故选A。12.【答案】C【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略有差异,但是相差不大,据此排除错误数据,再计算剩余数据的平均值即可。【解答】比较可知,18.84cm偏大,将其去掉,那么该物体的长度为:,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13.【答案】B【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则温度降低时,水银柱不能通过这个位置流回液泡,即体温计的示数要么不变,要么升高,而只有升高时读数才是准确的,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根据体温计的特点可知,在测量甲的体温前,示数在刻度线以下,而测量甲的体温后为36.8℃,即此时示数增大了,那么甲的体温准确; 测量乙的体温后,示数保持不变,则乙的体温可能低于36.8℃,也可能等于36.8℃,即乙的不准确; 测量丙的体温为37.2℃,示数升高了,那么丙的体温准确。 比较可知,只需再次测量乙的体温即可。故B正确,而A、C、D正确。故选B。14.【答案】B【知识点】组织【解析】【分析】根据对人体四大组织的组成的认识判断。【解答】由题意可知,网格细胞是组成大脑的细胞,应该是神经元,有神经元组成的组织为神经组织,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15.【答案】B【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分析】根据对照实验的要求分析判断。【解答】将整个培养基平均分成三部分,那么各个部分支原体的数量基本相同。其中一部分放入 西环素,另一部分放入米诺环素,一部分作为参照组,过一段时间观察治疗效果即可,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16.【答案】⑤;②⑥【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实验器材的用途分析解答。【解答】用于取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药匙,故选⑤;用于准确量取一定量的液体的是量筒和胶头滴管,故选②⑥。17.【答案】(1)细胞(2)染色体(3)一个细胞变成两个不同功能的细胞【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解析】【分析】(1)根据生物组成的知识解答;(2)根据细胞的变化解答;(3)根据细胞分裂的结果解答。【解答】(1) 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在A的变化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在细胞核中出现了染色体;(3)该过程中,“C”变化的结果是一个细胞变成两个不同功能的细胞。18.【答案】(1)甲(2)细胞膜受热后破坏, 枸杞果实内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遇水析出(3)器官【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解析】【分析】(1)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植物细胞内有 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2)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性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 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3)根据生物体层次结构的知识解答。【解答】 (1)甲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这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因此甲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乙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则“枸杞”属于甲植物细胞;(2) 细胞结构的角度分析热水变成淡黄色的原因:细胞膜受热后破坏, 枸杞果实内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遇水析出 ;(3)枸杞是果实,它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因此它的结构层次是器官。19.【答案】(1)眼镜蛇(2)体温无羽毛,体温不恒定(3)1.流线型的体型 2.光滑的羽毛,减少阻力 3.尾翼的形状 4.中空的骨头,减轻重量 5.短的肠道,新陈代谢迅速,排便减轻体重。 6.强大的肺和心脏。【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1)根据C中描述的特点确定该动物的名称;(2)根据2a的内容确定2b的内容;(3)根据鸽子的身体结构分析解答。【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C动物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那么C应该为眼镜蛇;(2)根据图片可知,2a为体外有羽毛,体温恒定,那么2b的标准应该与其相反,即:体温无羽毛,体温不恒定;(3)鸽子的身体结构有利于飞行的包括:1.流线型的体型2.光滑的羽毛,减少阻力3.尾翼的形状4.中空的骨头,减轻重量5.短的肠道,新陈代谢迅速,排便减轻体重。6.强大的肺和心脏。20.【答案】(1)1.80(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甲图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分别记录所对的刻度值,然后相减即可;(2)根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分析解答。【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硬币的直径为:6.80cm-5.00cm=1.80cm;(2)我认为图乙测量方法更准确,理由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21.【答案】(1)B(2)D(3)清水;B(4)甲(5)f;cb【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1)根据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分析解答;(2)根据图d确定操作的具体内容;(3)根据载玻片的制作方法分析解答。(4)根据显微镜对光操作的要求解答;(5)根据图片分析存在的问题,据此确定调节方法。【解答】(1)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首先根据环境亮度调节凹面还是平面镜,然后装上载玻片,接下来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体即可,那么正确顺序为 .b→a→d→c ,故选B。(2) 图d步骤的具体操作是 :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眼睛看着物镜,避免压坏装片 ,故选D。(3) 如下图所示,载玻片上滴加的液滴是清水。为了排除气泡,应该从水滴的一侧向下压,直到盖玻片放好为止,故选B。(4)在对光时应转换物镜转换器,应该先将低倍镜头对准通光孔,故选甲;(5)根据图片可知,从视野①到②时像的大小没有改变,只是像向右上角移动到视野中央,那么操作为: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故选f。为了得到明亮的像,由视野②到④时,像的清晰度变大,那么可以调节 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再适当增大光圈,故选cb。22.【答案】(1)猜想与假设(2)3和4(3)运动员入水速度相同时,迎水面积越小,入水角度越大,入水时水花越小。【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分析】(1)根据对科学探究环节的知识解答;(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3)根据③④分析水花与迎水面积的关系,根据①②③分析水花大小与入水角度的关系即可。【解答】 (1)“入水时的水花大小可能与运动员的质量大小、入水速度、迎水面积及入水角度有关”这是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2)为了研究迎水面积对入水时水花大小的影响时,需要控制入水角度,距离水面高度相同,只改变迎水面积,故选3和4两组;(3)根据实验③④可知:运动员距离水面高度相同,入水角度相同时,迎水面积越小,水花越小。根据实验①②③可知:运动员距离水面高度和迎水面积相同时,入水角度越大,则水花越小。综上所述:运动员入水速度相同时,迎水面积越小,入水角度越大,入水时水花越小。23.【答案】(1)比较长波紫外线透过率(2)减小实验误差(3)不能,因为实验中棉布和桑蚕丝的颜色没有控制相同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不同织物对长波紫外线的通过率越大,则阻挡紫外线的效果越差;(2)根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分析;(3)探究材质对织物阻挡紫外线的能力时,需要控制织物的颜色相同,只改变材质,据此分析解答。【解答】 (1)该实验可通过比较长波紫外线透过率来反映织物阻挡长波紫外线的效果。(2)每组实验测量三次长波紫外线透过率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3)本实验能否得出织物阻挡长波紫外线的效果与材质有关?判断并说明理由:不能,因为实验中棉布和桑蚕丝的颜色没有控制相同 。24.【答案】(1)加入水的最小量应该能够将石块浸没;最大量为石块浸没时水面不能超过最大刻度值。(2)小希;小望将石块从量筒中取出时会带出部分水,从而时石块的体积偏大;(3)水瓶内没有装满水,从而使测量值小于水瓶的容积;(4)V3-V2+V1-V0【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排水法测固体体积的要求解答;(2)注意取出石块时会带出部分水对石块体积测量的影响。(3)注意矿泉水瓶内是否装满水;(4)注意分析哪两个操作中量筒前后的体积差等于水瓶的容积即可。【解答】(1)测量石块体积时,先在量筒中加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是:加入水的最小量应该能够将石块浸没;最大量为石块浸没时水面不能超过最大刻度值。(2)我认为小希的做法更合理,理由是:小望将石块从量筒中取出时会带出部分水,从而时石块的体积偏大;(3) 小望发现小希的测量结果与容器外标示的体积不符, 理由是:水瓶内没有装满水,从而使测量值小于水瓶的容积;(4)根据图片可知,V3和V2的示数之差等于水瓶的容积,即瓶子的容积为:V3-V2;补充水的体积为:V0-V1;而矿泉水瓶内水的体积等于瓶子容积与补水的体积之差,即:V水=V3-V2-(V0-V1)=V3-V2+V1-V0。25.【答案】(1)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2)乙;乙的分度值较小;(3)丙;丙的最高测量温度为46℃,大于被测量温度43℃。【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解答;(2)用刻度盘上的温度差除以对应的小刻度数,从而得到温度的分度值。分度值越小,则测量越准确。(3)温度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因此温度的变化量与刻度的变化量成正比。设实际温度为t,对应的刻度数为L,根据这个关系分别计算出两个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最大值,最后与43℃比较即可。【解答】(1) 自制液体温度计依据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2)根据乙图可知,从10℃到20℃时,液柱从2mm到12mm,则乙的分度值为:;根据丙图可知,从20℃升高到28℃时,液柱从2mm到6mm,则丙的分度值为:;比较可知,乙的分度值较小,则乙的精确度更高。(3)根据图片可知,乙测量的最高温度:1℃/mm×(20mm-2mm)+10℃=28℃;则丙测量的最高温度:2℃/mm×(15mm-2mm)+20℃=46℃;因为丙的最高温度大于43℃,所以选择丙。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温州市新希望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温州市新希望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