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一、选择题1.(2024六上·龙华期末)如图,中国空间站两侧各有两块像翅膀一样的设备,它们的用途是( )。A.像飞机的机翼一样用于飞行B.看起来更美观C.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答案】C【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神舟十号”两侧有两个像翅膀一样的设备,这是太阳能电池板,作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2.(2024六上·龙华期末)龙龙在实验室观察放大镜、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片的特点,其中属于近视眼镜片特点的是( )。A. B. C.【答案】A【知识点】凸透镜【解析】【分析】 据透镜的认识,近视镜片是凹透镜,能够缩小物体,近视眼镜的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放大镜是凸透镜,具有放大作用,镜片中间厚、边缘薄。3.(2024六上·龙华期末)龙龙想要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他应该采用( )。A.两个凹透镜B.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C.两个凸透镜【答案】C【知识点】凸透镜;简易显微镜【解析】【分析】凸透镜具有放大的功能,最简单的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4.(2024六上·龙华期末)2021年,中国航天员叶光富在“天宫课堂”展示了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对重力条件下和失重条件下细胞生长发育和形态变化做了对比研究,还展示了活着的心肌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跳动的神奇画面。航天员叶光富进行该研究是借助( )。A.放大镜 B.普通光学显微镜 C.荧光电子显微镜【答案】C【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工具有很多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工具作用不一样。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放大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小,显微镜相目对放大倍数较大,观察生物细微结构(如植物的叶肉细胞)通常使用的仪器是显微镜。航天员叶光富研究了皮肤干细胞、心肌细胞等不同细胞在失重状态下的生长,他是借助荧光电子显微镜对细胞进行观察的。5.(2024六上·龙华期末)龙龙和华华准备揉面团做包子,为了让包子变得膨松多孔,应该添加( )到面粉里。A.乳酸菌 B.酵母菌 C.毛霉菌【答案】B【知识点】微生物【解析】【分析】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柔软。6.(2024六上·龙华期末)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因为她和团队发现青蒿素可有效治疗因( )感染引起的虫媒传染病。A.线形虫 B.疟原虫 C.草履虫【答案】B【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解析】【分析】 20世纪60年代,为寻找治疗疟疾的新型有效药物,许多国家组织科研力量展开研究。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数百次实验,终于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由于她的科研团队发现了青蒿素。7.(2024六上·龙华期末)龙龙想要制作一个地球模型,需要掌握一些关于地球的知识和观测数据,下列关于地球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从外到内可以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B.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是陆地多、海洋少C.地球绕假想的倾斜地轴自转【答案】C【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解析】【分析】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地球从表面往下,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与地幔的界面是莫霍面,约在地下17km深处。地幔与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面,约在地下2900km深处,其中上地幔的顶部和地壳构成岩石圈,岩石圈下面是软流层,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也属于上地幔)。地核也分外核和内核。地球上是陆地少,海洋多。8.(2024六上·龙华期末)上午六点左右,龙龙在深圳的海滩看着太阳刚从海平线升起,此时在新疆乌鲁木齐的朋友看到的现象是( )。A.漆黑一片太阳还没升起B.太阳同时从地平线升起C.太阳早已高挂在天空中【答案】A【知识点】日出时间【解析】【分析】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造成每个地方的日出时间不同,上午六时, 龙龙在深圳的海滩看着太阳刚从海平线升起,此时在新疆乌鲁木齐还是黑夜,看到的情景是漆黑一片。9.(2023六上·龙华期末)下列成语描述的不属于四季变化对生物影响的是( )A.春暖花开 B.秋收冬藏 C.日落而息【答案】C【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它有一个不变的倾斜角度,太阳照射地球时,直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造成同一地方温度有规律的交替变化,就形成了四季变化。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使得不同区域获得的热量不同,从而形成四季变化,春暖花开、秋收冬藏都是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日落而息是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影响。10.(2023六上·龙华期末)下列不属于昼夜交替对生物影响的是( )A.白天,郁金香随着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则收拢花瓣B.猫头鹰适应弱光,主要在夜间活动C.秋冬季节,大量黑脸琵鹭在深圳湾聚集【答案】C【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形成昼夜交替与四李变化,其中昼夜交替影响生物节律,四季变化影响生物的生命周期活动。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交替影响生物节律,比如白天,郁金香随者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则收拢花瓣,猫头鹰适应弱光,主要在夜间活动等。秋冬季节,大量黑脸琵鹭在深圳湾聚集,是季节变化对生物的影响。11.(2024六上·龙华期末)活字印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字印刷的流程是( )。A.检字→刷墨→晾制→拓印B.检字→刷墨→拓印→晾制C.检字→拓印→刷墨→晾制【答案】B【知识点】印刷术【解析】【分析】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活字印刷的步骤:检字→刷墨→拓印一晾制。1.把字模按照顺序排列整齐。2.在活字印刷板上均匀涂抹墨汁。3.铺上白纸,拉平纸张,用拓印圆盘均匀压印。4、缓缓将白纸掀起,放到向阳通风处晾干,所以B符合题意。12.(2024六上·龙华期末)华华想要剪裁一块布料做一个香囊,她应该选择以下的( )剪刀。A.B.C.【答案】A【知识点】剪刀【解析】【分析】不同的剪刀功能不同,图中A剪刀可以用来裁剪布料,B剪刀可以用来理发,C剪刀可以用来修剪眉毛。13.(2024六上·龙华期末)龙龙想要用小石头翘起大石块,他设想了以下三个装置,你认为比较容易实现的是( )。A. B. C.【答案】C【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杠杆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要想用小石头翘起大石头,需要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支点距离小石头远)。选项C符合题意。14.(2024六上·龙华期末)自行车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自行车的车轮是一种轮轴,自行车的( )是变形的轮轴。A.坐凳 B.车把手 C.链条【答案】B【知识点】轮轴【解析】【分析】A.自行车坐垫利用了物体的弹性,缓冲作用强,没有利用轮轴原理,故A错误;B.车把手利用了轮轴原理,可以省力,故B正确;C.链条是传动装置,与轮轴原理无关,故C错误。15.(2024六上·龙华期末)如图,将线圈从图1改为图2这样立着放的过程中,指南针指针偏转的角度( )。A.变小 B.变大 C.不变【答案】B【知识点】奥斯特实验【解析】【分析】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了偏转。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16.(2024六上·龙华期末)龙龙和华华准备做一辆简易独轮车,龙龙查看纸质版的图文说明书,华华则利用电脑观看视频获取信息,完成独轮车的制作。与观看纸质制作步骤图相比,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利用电脑除了获取文字、图片信息,还能获取视频和声音等其他信息B.观看纸质制作步骤图获取的信息更丰富生动C.利用电脑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独轮车制作信息【答案】B【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解析】【分析】在进行设计制作简易独轮车时,我们需要根据说明书进行制作。我们获取信息可以利用电脑除了获取文字、图片信息,还能获取视频和声音等其他信息;也可以利用电脑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独轮车制作信息。利用电脑观看视频更直观。选项B错误。17.(2024六上·龙华期末)厨房里摆放着许许多多用电器,它们的铭牌如下图所示,其中最节能的是( )。A.B.C.【答案】A【知识点】节约能源【解析】【分析】额定功率越小,电器越省电,观察三种电器,电热水壶的额定功率最小,所以最节能的是电热水器。18.(2024六上·龙华期末)观察下列三个电路,在开关闭合之后,小磁针偏转角度最大的电路是( )。A.B.C.【答案】B【知识点】奥斯特实验;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接通电路时,指南针偏转角度的大小与电流的大小有关。电流越大偏转的角度越大,张慧小组用下列三个电路探究“怎样可以使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更大些 ”,在接通电流后,B的电路中有两节电池,电流最大,所以使小磁针偏转角度最大的是B。19.(2024六上·龙华期末)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 )无关。A.电池的正负极接法 B.线圈的缠绕方向 C.线圈的圈数【答案】C【知识点】电动机【解析】【分析】电池的正负极接法,是影响电磁铁磁极方向的主要因素,也会影响电动机的转向,故A不符合题意线圈缠绕方向影响是影响电磁铁磁极方向的主要因素之一,也会影响电动机的转向,故B不符合题意;B、线圈的圈数多少会影响电动机的动力大小,但与电动机的转向无关,故C符合题意。20.(2024六上·龙华期末)2023年9月21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天宫课堂”第四课,他们在太空站用水做了一个漂浮的水球,并且用水球进行了“乒乓球”大赛,他们用到的球拍是( )。A.自己的手B.普通的乒乓球拍C.包裹毛巾的乒乓球拍【答案】B【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根据“天宫课堂”授课情况可知,他们在太空站用水做了一个漂浮的水球,并且用水球进行了“乒乓球”大赛,他们用到的球拍是普通乒乓球拍。二、判断题(正确选A,错误选B)21.(2024六上·龙华期末)蘑菇、木耳是植物。( )【答案】错误【知识点】微生物;真菌【解析】【分析】 蘑菇由子实体和菌丝体构成。真菌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用孢子繁殖后代。22.(2024六上·龙华期末)地球的自转周期是一年。( )【答案】错误【知识点】地球的公转【解析】【分析】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地球自转周期是一天。23.(2023六上·龙华期末)当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天,特别热。【答案】错误【知识点】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解析】【分析】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会在南北半球之间进行移动,引起地球上温度的变化,形成了四季。四季变化与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没有关系。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24.(2024六上·龙华期末)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正确【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化石燃料【解析】【分析】其储量是有限的,不能在短时间内再次产生出来的能源,称为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5.(2023六上·龙华期末)托勒密的“地心说”,所有观点都是错误的。【答案】错误【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解析】【分析】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托勒密的“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同时提出地球是一个球体,这符合地球的实际,所以“地心说”的观点不都是错误的。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三、综合探究题26.(2024六上·龙华期末)龙龙在图书馆翻阅关于有光学显微镜之父的称号的列文虎克的科学故事。1668年,36岁的列文虎克在工作途中造访伦敦。看到了一本风靡一时的奇书——罗伯特·胡克(RobertHooke)所写的《微物图志》。罗伯特·胡克是第一位职业科学家,他首次利用显微镜观察软木塞,看到了一个个的小房间,创造了“细胞”这个术语。列文虎克被书中所描绘的微观世界吸引了,各种跳蚤、虱子、蜜蜂、种子、苍蝇和蚊子等图片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兴趣。他向胡克详细请教了显微镜制作方法,回到家后,自己制作显微镜。(1)右图是列文虎克当年使用的简单式显微镜,仅用了一片凸透镜。将精心打磨的镜片镶嵌在金属版的小孔中,待观测的样品需要提前插在镜片前面的针尖上。最高放大倍数竟然可以达到惊人的300倍。下列( )镜片的放大倍数最大.A. B. C.(2)龙龙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他看到的是( )。A. B. C.(3)龙龙用显微镜观察鱼缸的水,发现了的一种微生物(如右图),这是( )。A.草履虫 B.线形虫 C.喇叭虫(4)请根据观察范围的拓展填写观察工具的发展。(5)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甚至健康息息相关,你知道微生物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吗 示例——人们会利用一些微生物来处理有机垃圾和污水。① ② 【答案】(1)C(2)B(3)A(4)眼睛;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5)制作疫苗;酵母菌发酵食物【知识点】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微生物;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放大镜、显微镜工具能延伸我们的视觉功能,放大镜能够放大物体图像,看到肉眼看不见的细节,使用方便,是观察较小物体的常用工具。显微镜是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放大的倍数更大。(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凸度越大(中间越凸),选项中,C的放大倍数最大。(2)洋葱是植物,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看上去是一个规则的多边形,选项B正确。(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如图的一种微小生物,这是草履虫,它的外形像一只草鞋故名。(4)根据对观察工具发展的认识,人类的观察工具经历了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阶段,肉眼最高只能看清0.1毫米大小的物体,可以用来观察小昆虫等;放大镜能够放大几倍到几十倍,观察到生物的一些较小的器官和组织,以及一些物体的晶体;光学显微镜最高放大到2000倍,观察到生物的细胞、一些微生物、极少数细菌;电子显微镜能够放大几百万倍观察到细菌、病毒、物质的极小微粒——原子。(5)不同的微生物对于人类生活有不同的作用,如:人类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各种疫苗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酵母菌能够给我们的食物进行发酵。27.(2024六上·龙华期末)元代杰出天文学家郭守敬在河南登封的告成镇设计并建造了一座测景台,即河南登封观星台,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天文台。整个观星台相当于一个测量日影的圭表。高耸的城楼式建筑相当于一根竖在地面的杆子,称为“表”,台下有一个类似长堤的构造,相当于测量长度的尺子,称为“圭”,也叫做量天尺。到了汉时期,学者还采用圭表日影长度确定“二十四节气”,采用圭表测影法定出冬至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将冬至到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时间段分割为24段(每段15日),每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平均。如图为河南登封观景台实景图。(1)一天中日影的长短有规律的变化,这与太阳的东升西落有很大的关系,造成太阳东升西落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月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太阳的自转(2)龙龙自制了一个圭表模型模拟影长的四季变化(如右图),其中夏至时手电筒应该在( )位置。A.① B.②或④ C.③(3)以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划分起点,这是因为冬至正午影子( )。A.最长 B.最短 C.适中(4)一年四季正午影长规律变化,主要是因为地球 (自东向西/自西向东)围绕太阳 (自转/公转)。【答案】(1)B(2)C(3)A(4)自西向东;自转【知识点】地球自转;影长的四季变化;地球的公转【解析】【分析】(1)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同时也在自转,地球的自转造成了昼夜交替,太阳东升西落。(2)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的太阳高度角最高,选项中,③的高度最高。(3)以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划分起点,这是因为冬至太阳高度角最小,此时正午的影子最长。(4)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天中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物体影子先变短后变长。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长,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光热多,物体影子短。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短,正午太阳高度小,获得的太阳光热少,物体影子长。28.(2024六上·龙华期末)学校准备举办美食节,同学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美食。有一箱箱瓶装果汁、各式各样的小蛋糕、美味的薯片和炸物、香喷喷的烤鸡、罐装的坚果。(1)炸锅启动后指示灯会亮起,锅内的热空气呼呼作响,空气炸锅运作涉及到怎样的能量转化 (至少写出两种)① ② (2)为了布置教室迎接美食节,华华一大早就到学校用钥匙打开了教室的门,观察下图钥匙的形态和工作方式,属于简单机械中的( )。A.杠杆 B.轮轴 C.滑轮(3)龙龙和同学们用小推车推着美食进入校园,到电梯口那边有几层台阶。龙龙想到了在台阶上放置木板搭个斜面。现在有三块长度不同的木板,在同样高度的台阶上选择( )木板是最省力的。A.B.C.(4)美食节同学们享用各种美食,食用这些食物是为了吸收食物中储存的( )。A.动能 B.热能 C.化学能(5)美食节开始了,龙龙拿出了一把神奇的剪刀,为大家打开汽水瓶盖,原来剪刀的刀背设置了一个反扣式的凹槽,可以把它当开瓶器使用,这是利用了( )原理。A.斜面 B.轮轴 C.杠杆(6)这把剪刀还可以当核桃夹来开核桃,如图所示,使用它来开核桃可以( )。A.省力 B.费力 C.不省力也不费力【答案】(1)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能转化为热能(2)B(3)A(4)C(5)C(6)A【知识点】能量的转化;杠杆;轮轴【解析】【分析】(1)空气炸锅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到电,空气炸锅能够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带动风扇转动,同时电能转化为热能,升高炸锅内部空气。(2)钥匙在工作时,属于简单机械中的轮轴。(3)坡度越小的斜面就越省力,最长木板搭成的斜面越度最小,要省力些。A选项符合题意。(4)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5)剪刀的刀背设置了一个反扣式的凹槽,可以把它当开瓶器使用,这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6)用核桃钳夹核桃,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29.(2024六上·龙华期末)共享单车是目前城市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之一,如图是共享单车电子锁锁定、开锁原理示息图。开锁时,电动机通电后转动抬升卡栓,弹簧B收缩拉回锁舌,车轮可以自由转动。(1)当单车开锁时,电动机通电后转动抬升卡栓,这个过程能量是 转化为 。(2)龙龙在科学课上做了一个实验(如图):弹簧测力计下方挂着一根条形磁铁,条形磁铁的下端为S极。测得条形磁铁自身重力为3牛顿。闭合开关,如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牛顿,则电磁铁的上端为 极。(3)如果在电路中再串联一节电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为( )。A.5牛顿 B.4牛顿 C.3牛顿(4)如果在电路中再串联一节电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为( )。A.5牛顿 B.4牛顿 C.3牛顿(5)如果华华想要让测力计的示数变成2牛顿或者更小,他可以对电磁铁进行怎样的改进 (6)龙龙用电磁铁代替电动机自制了一个电子锁(如图)。电磁铁通电后可以将卡栓吸上来,弹簧收缩拉回锁舌。龙龙给电磁铁接上一节电池后发现卡栓上升了一点,但是无法开锁,请你给龙龙改进建议: 。(至少提出一个建议)【答案】(1)电能;动能(2)N(3)A(4)A(5)改变电池方向(6)增加电池节数。【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电磁铁的磁性;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改变磁铁南北极位置,或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接线都可以改变转子的转动方向。(1)生活中能量的形式的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动机通电转动的能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动能。(2)测得条形磁铁自身重力为3牛顿,闭合开关,如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牛顿,说明磁铁被吸引,观察可知,弹簧测力计磁铁下端为S极,异极相吸,说明电磁铁上端为N极。(3)电磁铁的磁性大小受到电池节数的影响,增加电池节数,电磁铁的磁性增大,弹簧测力计测得的力增大。(4)电磁铁的磁性大小受到电池节数的影响,增加电池节数,电磁铁的磁性增大,弹簧测力计测得的力增大。(5)想要使得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减小,可以根据磁铁同极相斥原理,改变电池方向,即可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方向。(6)龙龙给电磁铁接上一节电池后发现卡栓上升了一点,但是无法开锁,说明电磁铁磁性太小了,可以增加电池节数增大磁性。1 / 1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一、选择题1.(2024六上·龙华期末)如图,中国空间站两侧各有两块像翅膀一样的设备,它们的用途是( )。A.像飞机的机翼一样用于飞行B.看起来更美观C.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2.(2024六上·龙华期末)龙龙在实验室观察放大镜、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片的特点,其中属于近视眼镜片特点的是( )。A. B. C.3.(2024六上·龙华期末)龙龙想要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他应该采用( )。A.两个凹透镜B.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C.两个凸透镜4.(2024六上·龙华期末)2021年,中国航天员叶光富在“天宫课堂”展示了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对重力条件下和失重条件下细胞生长发育和形态变化做了对比研究,还展示了活着的心肌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跳动的神奇画面。航天员叶光富进行该研究是借助( )。A.放大镜 B.普通光学显微镜 C.荧光电子显微镜5.(2024六上·龙华期末)龙龙和华华准备揉面团做包子,为了让包子变得膨松多孔,应该添加( )到面粉里。A.乳酸菌 B.酵母菌 C.毛霉菌6.(2024六上·龙华期末)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因为她和团队发现青蒿素可有效治疗因( )感染引起的虫媒传染病。A.线形虫 B.疟原虫 C.草履虫7.(2024六上·龙华期末)龙龙想要制作一个地球模型,需要掌握一些关于地球的知识和观测数据,下列关于地球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从外到内可以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B.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是陆地多、海洋少C.地球绕假想的倾斜地轴自转8.(2024六上·龙华期末)上午六点左右,龙龙在深圳的海滩看着太阳刚从海平线升起,此时在新疆乌鲁木齐的朋友看到的现象是( )。A.漆黑一片太阳还没升起B.太阳同时从地平线升起C.太阳早已高挂在天空中9.(2023六上·龙华期末)下列成语描述的不属于四季变化对生物影响的是( )A.春暖花开 B.秋收冬藏 C.日落而息10.(2023六上·龙华期末)下列不属于昼夜交替对生物影响的是( )A.白天,郁金香随着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则收拢花瓣B.猫头鹰适应弱光,主要在夜间活动C.秋冬季节,大量黑脸琵鹭在深圳湾聚集11.(2024六上·龙华期末)活字印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字印刷的流程是( )。A.检字→刷墨→晾制→拓印B.检字→刷墨→拓印→晾制C.检字→拓印→刷墨→晾制12.(2024六上·龙华期末)华华想要剪裁一块布料做一个香囊,她应该选择以下的( )剪刀。A.B.C.13.(2024六上·龙华期末)龙龙想要用小石头翘起大石块,他设想了以下三个装置,你认为比较容易实现的是( )。A. B. C.14.(2024六上·龙华期末)自行车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自行车的车轮是一种轮轴,自行车的( )是变形的轮轴。A.坐凳 B.车把手 C.链条15.(2024六上·龙华期末)如图,将线圈从图1改为图2这样立着放的过程中,指南针指针偏转的角度( )。A.变小 B.变大 C.不变16.(2024六上·龙华期末)龙龙和华华准备做一辆简易独轮车,龙龙查看纸质版的图文说明书,华华则利用电脑观看视频获取信息,完成独轮车的制作。与观看纸质制作步骤图相比,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利用电脑除了获取文字、图片信息,还能获取视频和声音等其他信息B.观看纸质制作步骤图获取的信息更丰富生动C.利用电脑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独轮车制作信息17.(2024六上·龙华期末)厨房里摆放着许许多多用电器,它们的铭牌如下图所示,其中最节能的是( )。A.B.C.18.(2024六上·龙华期末)观察下列三个电路,在开关闭合之后,小磁针偏转角度最大的电路是( )。A.B.C.19.(2024六上·龙华期末)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 )无关。A.电池的正负极接法 B.线圈的缠绕方向 C.线圈的圈数20.(2024六上·龙华期末)2023年9月21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天宫课堂”第四课,他们在太空站用水做了一个漂浮的水球,并且用水球进行了“乒乓球”大赛,他们用到的球拍是( )。A.自己的手B.普通的乒乓球拍C.包裹毛巾的乒乓球拍二、判断题(正确选A,错误选B)21.(2024六上·龙华期末)蘑菇、木耳是植物。( )22.(2024六上·龙华期末)地球的自转周期是一年。( )23.(2023六上·龙华期末)当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天,特别热。24.(2024六上·龙华期末)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5.(2023六上·龙华期末)托勒密的“地心说”,所有观点都是错误的。三、综合探究题26.(2024六上·龙华期末)龙龙在图书馆翻阅关于有光学显微镜之父的称号的列文虎克的科学故事。1668年,36岁的列文虎克在工作途中造访伦敦。看到了一本风靡一时的奇书——罗伯特·胡克(RobertHooke)所写的《微物图志》。罗伯特·胡克是第一位职业科学家,他首次利用显微镜观察软木塞,看到了一个个的小房间,创造了“细胞”这个术语。列文虎克被书中所描绘的微观世界吸引了,各种跳蚤、虱子、蜜蜂、种子、苍蝇和蚊子等图片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兴趣。他向胡克详细请教了显微镜制作方法,回到家后,自己制作显微镜。(1)右图是列文虎克当年使用的简单式显微镜,仅用了一片凸透镜。将精心打磨的镜片镶嵌在金属版的小孔中,待观测的样品需要提前插在镜片前面的针尖上。最高放大倍数竟然可以达到惊人的300倍。下列( )镜片的放大倍数最大.A. B. C.(2)龙龙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他看到的是( )。A. B. C.(3)龙龙用显微镜观察鱼缸的水,发现了的一种微生物(如右图),这是( )。A.草履虫 B.线形虫 C.喇叭虫(4)请根据观察范围的拓展填写观察工具的发展。(5)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甚至健康息息相关,你知道微生物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吗 示例——人们会利用一些微生物来处理有机垃圾和污水。① ② 27.(2024六上·龙华期末)元代杰出天文学家郭守敬在河南登封的告成镇设计并建造了一座测景台,即河南登封观星台,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天文台。整个观星台相当于一个测量日影的圭表。高耸的城楼式建筑相当于一根竖在地面的杆子,称为“表”,台下有一个类似长堤的构造,相当于测量长度的尺子,称为“圭”,也叫做量天尺。到了汉时期,学者还采用圭表日影长度确定“二十四节气”,采用圭表测影法定出冬至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将冬至到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时间段分割为24段(每段15日),每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平均。如图为河南登封观景台实景图。(1)一天中日影的长短有规律的变化,这与太阳的东升西落有很大的关系,造成太阳东升西落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月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太阳的自转(2)龙龙自制了一个圭表模型模拟影长的四季变化(如右图),其中夏至时手电筒应该在( )位置。A.① B.②或④ C.③(3)以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划分起点,这是因为冬至正午影子( )。A.最长 B.最短 C.适中(4)一年四季正午影长规律变化,主要是因为地球 (自东向西/自西向东)围绕太阳 (自转/公转)。28.(2024六上·龙华期末)学校准备举办美食节,同学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美食。有一箱箱瓶装果汁、各式各样的小蛋糕、美味的薯片和炸物、香喷喷的烤鸡、罐装的坚果。(1)炸锅启动后指示灯会亮起,锅内的热空气呼呼作响,空气炸锅运作涉及到怎样的能量转化 (至少写出两种)① ② (2)为了布置教室迎接美食节,华华一大早就到学校用钥匙打开了教室的门,观察下图钥匙的形态和工作方式,属于简单机械中的( )。A.杠杆 B.轮轴 C.滑轮(3)龙龙和同学们用小推车推着美食进入校园,到电梯口那边有几层台阶。龙龙想到了在台阶上放置木板搭个斜面。现在有三块长度不同的木板,在同样高度的台阶上选择( )木板是最省力的。A.B.C.(4)美食节同学们享用各种美食,食用这些食物是为了吸收食物中储存的( )。A.动能 B.热能 C.化学能(5)美食节开始了,龙龙拿出了一把神奇的剪刀,为大家打开汽水瓶盖,原来剪刀的刀背设置了一个反扣式的凹槽,可以把它当开瓶器使用,这是利用了( )原理。A.斜面 B.轮轴 C.杠杆(6)这把剪刀还可以当核桃夹来开核桃,如图所示,使用它来开核桃可以( )。A.省力 B.费力 C.不省力也不费力29.(2024六上·龙华期末)共享单车是目前城市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之一,如图是共享单车电子锁锁定、开锁原理示息图。开锁时,电动机通电后转动抬升卡栓,弹簧B收缩拉回锁舌,车轮可以自由转动。(1)当单车开锁时,电动机通电后转动抬升卡栓,这个过程能量是 转化为 。(2)龙龙在科学课上做了一个实验(如图):弹簧测力计下方挂着一根条形磁铁,条形磁铁的下端为S极。测得条形磁铁自身重力为3牛顿。闭合开关,如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牛顿,则电磁铁的上端为 极。(3)如果在电路中再串联一节电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为( )。A.5牛顿 B.4牛顿 C.3牛顿(4)如果在电路中再串联一节电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为( )。A.5牛顿 B.4牛顿 C.3牛顿(5)如果华华想要让测力计的示数变成2牛顿或者更小,他可以对电磁铁进行怎样的改进 (6)龙龙用电磁铁代替电动机自制了一个电子锁(如图)。电磁铁通电后可以将卡栓吸上来,弹簧收缩拉回锁舌。龙龙给电磁铁接上一节电池后发现卡栓上升了一点,但是无法开锁,请你给龙龙改进建议: 。(至少提出一个建议)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神舟十号”两侧有两个像翅膀一样的设备,这是太阳能电池板,作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2.【答案】A【知识点】凸透镜【解析】【分析】 据透镜的认识,近视镜片是凹透镜,能够缩小物体,近视眼镜的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放大镜是凸透镜,具有放大作用,镜片中间厚、边缘薄。3.【答案】C【知识点】凸透镜;简易显微镜【解析】【分析】凸透镜具有放大的功能,最简单的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4.【答案】C【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工具有很多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工具作用不一样。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放大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小,显微镜相目对放大倍数较大,观察生物细微结构(如植物的叶肉细胞)通常使用的仪器是显微镜。航天员叶光富研究了皮肤干细胞、心肌细胞等不同细胞在失重状态下的生长,他是借助荧光电子显微镜对细胞进行观察的。5.【答案】B【知识点】微生物【解析】【分析】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柔软。6.【答案】B【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解析】【分析】 20世纪60年代,为寻找治疗疟疾的新型有效药物,许多国家组织科研力量展开研究。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数百次实验,终于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由于她的科研团队发现了青蒿素。7.【答案】C【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解析】【分析】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地球从表面往下,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与地幔的界面是莫霍面,约在地下17km深处。地幔与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面,约在地下2900km深处,其中上地幔的顶部和地壳构成岩石圈,岩石圈下面是软流层,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也属于上地幔)。地核也分外核和内核。地球上是陆地少,海洋多。8.【答案】A【知识点】日出时间【解析】【分析】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造成每个地方的日出时间不同,上午六时, 龙龙在深圳的海滩看着太阳刚从海平线升起,此时在新疆乌鲁木齐还是黑夜,看到的情景是漆黑一片。9.【答案】C【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它有一个不变的倾斜角度,太阳照射地球时,直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造成同一地方温度有规律的交替变化,就形成了四季变化。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使得不同区域获得的热量不同,从而形成四季变化,春暖花开、秋收冬藏都是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日落而息是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影响。10.【答案】C【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形成昼夜交替与四李变化,其中昼夜交替影响生物节律,四季变化影响生物的生命周期活动。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交替影响生物节律,比如白天,郁金香随者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则收拢花瓣,猫头鹰适应弱光,主要在夜间活动等。秋冬季节,大量黑脸琵鹭在深圳湾聚集,是季节变化对生物的影响。11.【答案】B【知识点】印刷术【解析】【分析】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活字印刷的步骤:检字→刷墨→拓印一晾制。1.把字模按照顺序排列整齐。2.在活字印刷板上均匀涂抹墨汁。3.铺上白纸,拉平纸张,用拓印圆盘均匀压印。4、缓缓将白纸掀起,放到向阳通风处晾干,所以B符合题意。12.【答案】A【知识点】剪刀【解析】【分析】不同的剪刀功能不同,图中A剪刀可以用来裁剪布料,B剪刀可以用来理发,C剪刀可以用来修剪眉毛。13.【答案】C【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杠杆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要想用小石头翘起大石头,需要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支点距离小石头远)。选项C符合题意。14.【答案】B【知识点】轮轴【解析】【分析】A.自行车坐垫利用了物体的弹性,缓冲作用强,没有利用轮轴原理,故A错误;B.车把手利用了轮轴原理,可以省力,故B正确;C.链条是传动装置,与轮轴原理无关,故C错误。15.【答案】B【知识点】奥斯特实验【解析】【分析】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了偏转。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16.【答案】B【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解析】【分析】在进行设计制作简易独轮车时,我们需要根据说明书进行制作。我们获取信息可以利用电脑除了获取文字、图片信息,还能获取视频和声音等其他信息;也可以利用电脑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独轮车制作信息。利用电脑观看视频更直观。选项B错误。17.【答案】A【知识点】节约能源【解析】【分析】额定功率越小,电器越省电,观察三种电器,电热水壶的额定功率最小,所以最节能的是电热水器。18.【答案】B【知识点】奥斯特实验;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接通电路时,指南针偏转角度的大小与电流的大小有关。电流越大偏转的角度越大,张慧小组用下列三个电路探究“怎样可以使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更大些 ”,在接通电流后,B的电路中有两节电池,电流最大,所以使小磁针偏转角度最大的是B。19.【答案】C【知识点】电动机【解析】【分析】电池的正负极接法,是影响电磁铁磁极方向的主要因素,也会影响电动机的转向,故A不符合题意线圈缠绕方向影响是影响电磁铁磁极方向的主要因素之一,也会影响电动机的转向,故B不符合题意;B、线圈的圈数多少会影响电动机的动力大小,但与电动机的转向无关,故C符合题意。20.【答案】B【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根据“天宫课堂”授课情况可知,他们在太空站用水做了一个漂浮的水球,并且用水球进行了“乒乓球”大赛,他们用到的球拍是普通乒乓球拍。21.【答案】错误【知识点】微生物;真菌【解析】【分析】 蘑菇由子实体和菌丝体构成。真菌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用孢子繁殖后代。22.【答案】错误【知识点】地球的公转【解析】【分析】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地球自转周期是一天。23.【答案】错误【知识点】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解析】【分析】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会在南北半球之间进行移动,引起地球上温度的变化,形成了四季。四季变化与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没有关系。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24.【答案】正确【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化石燃料【解析】【分析】其储量是有限的,不能在短时间内再次产生出来的能源,称为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5.【答案】错误【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解析】【分析】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托勒密的“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同时提出地球是一个球体,这符合地球的实际,所以“地心说”的观点不都是错误的。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26.【答案】(1)C(2)B(3)A(4)眼睛;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5)制作疫苗;酵母菌发酵食物【知识点】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微生物;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放大镜、显微镜工具能延伸我们的视觉功能,放大镜能够放大物体图像,看到肉眼看不见的细节,使用方便,是观察较小物体的常用工具。显微镜是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放大的倍数更大。(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凸度越大(中间越凸),选项中,C的放大倍数最大。(2)洋葱是植物,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看上去是一个规则的多边形,选项B正确。(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如图的一种微小生物,这是草履虫,它的外形像一只草鞋故名。(4)根据对观察工具发展的认识,人类的观察工具经历了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阶段,肉眼最高只能看清0.1毫米大小的物体,可以用来观察小昆虫等;放大镜能够放大几倍到几十倍,观察到生物的一些较小的器官和组织,以及一些物体的晶体;光学显微镜最高放大到2000倍,观察到生物的细胞、一些微生物、极少数细菌;电子显微镜能够放大几百万倍观察到细菌、病毒、物质的极小微粒——原子。(5)不同的微生物对于人类生活有不同的作用,如:人类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各种疫苗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酵母菌能够给我们的食物进行发酵。27.【答案】(1)B(2)C(3)A(4)自西向东;自转【知识点】地球自转;影长的四季变化;地球的公转【解析】【分析】(1)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同时也在自转,地球的自转造成了昼夜交替,太阳东升西落。(2)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的太阳高度角最高,选项中,③的高度最高。(3)以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划分起点,这是因为冬至太阳高度角最小,此时正午的影子最长。(4)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天中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物体影子先变短后变长。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长,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光热多,物体影子短。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短,正午太阳高度小,获得的太阳光热少,物体影子长。28.【答案】(1)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能转化为热能(2)B(3)A(4)C(5)C(6)A【知识点】能量的转化;杠杆;轮轴【解析】【分析】(1)空气炸锅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到电,空气炸锅能够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带动风扇转动,同时电能转化为热能,升高炸锅内部空气。(2)钥匙在工作时,属于简单机械中的轮轴。(3)坡度越小的斜面就越省力,最长木板搭成的斜面越度最小,要省力些。A选项符合题意。(4)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5)剪刀的刀背设置了一个反扣式的凹槽,可以把它当开瓶器使用,这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6)用核桃钳夹核桃,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29.【答案】(1)电能;动能(2)N(3)A(4)A(5)改变电池方向(6)增加电池节数。【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电磁铁的磁性;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改变磁铁南北极位置,或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接线都可以改变转子的转动方向。(1)生活中能量的形式的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动机通电转动的能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动能。(2)测得条形磁铁自身重力为3牛顿,闭合开关,如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牛顿,说明磁铁被吸引,观察可知,弹簧测力计磁铁下端为S极,异极相吸,说明电磁铁上端为N极。(3)电磁铁的磁性大小受到电池节数的影响,增加电池节数,电磁铁的磁性增大,弹簧测力计测得的力增大。(4)电磁铁的磁性大小受到电池节数的影响,增加电池节数,电磁铁的磁性增大,弹簧测力计测得的力增大。(5)想要使得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减小,可以根据磁铁同极相斥原理,改变电池方向,即可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方向。(6)龙龙给电磁铁接上一节电池后发现卡栓上升了一点,但是无法开锁,说明电磁铁磁性太小了,可以增加电池节数增大磁性。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