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物体的质量》巩固复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物体的质量》巩固复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5.1《物体的质量》巩固复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kg羊毛比1kg铁质量小
B.一块冰熔化成水以后质量不变
C.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
D.托盘天平和台秤都是测质量的工具
2.下列关于托盘天平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托盘天平如果在测量前始终无法通过平衡螺母调节平衡,将无法进行质量的测量
B.托盘天平调节平衡时,平衡螺母应该向横梁低的一端调节
C.托盘天平在测量质量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D.托盘天平使用时向右调节游码,相当于向左盘添加砝码
3.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跑800m所用时间为8min
B.八年物理教材的长度约为2.6dm
C.一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00kg
D.比较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8℃
4.正在考试的你,对周围环境进行了估测,正确的是(  )
A.期末物理考试,心情激动,心跳1次的时间约是0.1s
B.一张物理试卷的质量大约50g
C.考试中大家安静答题,环境噪声大约是35dB
D.室内温度25℃,感觉很舒适,判断人体体温大约是25℃
5.用实验室常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下列做法中比较简单而又比较准确的是(  )
A.把1粒米放在天平上仔细测量
B.先称出100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C.把1粒米放在天平上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
D.把1粒米放在一只杯子里,称出其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6.小明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不小心把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中,将砝码放在左盘中,天平平衡时,左盘中有50g,20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的示数为0.2g,则该物体的质量是(  )
A.70.2g B.69.8g C.72g D.70g
7.杭州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成功举行,中国代表队共计获得201枚金牌,位于金牌榜首.下列情况中,金牌质量变小的是(  )
A.金牌的边缘不小心被磨去一小块 B.把金牌从杭州带到北京
C.把金牌熔化成其他形状 D.金牌上粘有运动员的汗水
8.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枚鸡蛋的质量约是5g
B.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是1.5m
C.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是40cm
D.一位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是1.2m/s
9.家中的下列事例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炒菜时正在加热的铁锅 B.烧水壶中正在沸腾的水
C.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面片 D.从超市带回家的一袋大米
10.根据图,不用测算而可以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A.长度 B.速度 C.质量 D.时间间隔
二、多选题
11.一块铜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
A.将铜块压成铜饼 B.将铜块锉成铜球
C.将铜块从15℃加热到50℃ D.将铜块熔化成液态铜
1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90℃
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D.光速等于3×106m/s
三、填空题
13.夏天,在天平左盘中放一敞口玻璃杯,杯中有一块冰,右盘中放有一定质量的砝码,这时天平是平衡的。过了几分钟后,天平失去了平衡,天平向 倾斜了,原因是 。
14.小花在观看空中课堂节目时发现航天员在空间站能够像羽毛一样飘起来,小花认为,一定是他们的质量变小了。你认为他这种说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15.云南野象群集体迁徙,“象”往何处,牵动人心。一头成年大象的质量约为5 ,高约为4 。(均填适当的物理量单位符号)
16.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填上合适的单位),若将他送到“天宫一号”,他的质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变换单位:
(1)1.2t= kg; 3×105g= kg; 450mg= kg
(2)月球的质量约是7.4×1025克= 吨= 千克= 毫克.
18.图甲所示天平测得物体质量是 g;图乙所示的量筒,其测量范围是 mL。
四、作图题
19.小赵想用一架调好的天平测一个28.6g物体的质量,按照正确的测量步骤,往右盘里放置两个10g和一个5g的砝码后,接下来他又移动了游码,直到横梁再次平衡,画出游码此时所在的位置图(可以不画砝码)。
五、综合题
20.小芳、小于和小江三位同学在探究“物体的状态对质量大小的影响”时提出了多种实验方案:
小芳的方案:
①将一块冰放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冰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将放有冰块的烧杯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使冰全部熔化成水;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其中水的总质量为m2。
小于的方案:
①将盛有适量热水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m3;
②将冰块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m4;
③将冰块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让冰熔化成水;
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其中水的总质量为m5,现在请你将她们两人的发现和结论写出来。
(1)小芳通过比较 ,发现冰熔化后,其质量是 ;小于通过比较 ,发现冰熔化后,其质量是 ;
(2)小芳和小于当中谁的结论是正确的? 。另一个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什么 ?
(3)爱动脑的小江发现小芳、小于的方案都有缺陷,提出了一种既简捷又方便的实验。请你写出小江是如何进行实验的 。
21.在日常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学校里的水龙头关闭不严,导致滴水不止.小明决定测量水龙头关闭不严,究竟会流失多少水.
(1)他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在标尺左端“0”刻度线,在横梁平衡前指针的指示偏向分度盘左侧,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2)他用质量为50g的烧杯放在关闭不严的水龙头下接水10分钟.将装有水的烧杯放到已调平的天平左盘中,在右盘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这时烧和水的总质量 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通过调节当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时,盘内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这个水龙头1小时漏掉水的质量为 克.
六、实验题
22.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 移到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边(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应向 (选填“左”、“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调节完成后,将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通过移动游码,再次使天平横梁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 g。
23.天平是实验室较精确的测量工具,在测量时需要规范操作。粗心的小明同学在测量时发生了以下几种情况下,请你判断他测量的结果是否存在偏差,并注明测量结果的具体情况(以下答案全部填写“偏大”/“偏小”/“准确”):
(1)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小明即开始测量,其它步骤均合理,则测量结果将 ;
(2)小明规范地调节了横梁平衡,而且测量操作也是规范的,但所选择的砝码有一个缺损了一块,则测量结果将 ;
(3)如果砝码生锈(质量增大)则测量结果将 。
(4)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的右盘有一个缺角,则测量结果 。
参考答案:
1.A
【详解】A.1kg羊毛和1kg铁,虽然是不同的物质,但所含物质多少相同,所以质量相同,故A错误,A符合题意;
B.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托盘天平和台秤都是测量质量的工具,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C
【详解】A.天平在测量前无法通过平衡螺母调节平衡,可通过在托盘中添加小物品来令天平平衡,故A错误;
B.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将平衡螺母向横梁高的一端调节,故B错误;
C.天平在测量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只能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让天平平衡,故C正确;
D.使用天平在测量时,向右调节游码,说明右盘中的质量比左盘的小,所以相当于向右盘添加砝码,故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A.中学生跑800m的时间一般在3min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八年级物理教材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
左右,故B符合实际;
C.成年人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质量略小于此数值,在50kg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环境气温在23℃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4.C
【详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考试时心情激动,心跳1次的时间约是0.5s,故A错误;
B.一张物理试卷的质量大约5g,故B错误;
C.30dB~40dB是适合人们工作或休息的环境,考试中大家安静答题,环境噪声大约是35dB,故C正确;
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D错误。
故选C。
5.B
【详解】AC.一粒米质量小于天平的分度值,直接测是测不出来的,故AC不符合题意;
B.先称出100粒米的质量,然后用总质量除以100,可以算出一粒米质量,采用了累加法的测量方法,故B符合题意;
D.把1粒米放在一只杯子里,称出其总质量,是分辨不出杯子的质量与杯子加一粒米质量的差别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B
【详解】将砝码放在左盘中,天平平衡时,左盘中有50g,20g的砝码各一个,则左盘中砝码的质量为
50g+20g=70g
天平使用时,应该左物右码,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示数;如果被测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了,则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减去游码对应的示数。又游码的示数为0.2g。该物体的质量是
70g﹣0.2g=69.8g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A
【详解】A.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金牌的边缘不小心被磨去一小块,所含的金变少了,质量变小了,故A符合题意;
BC.质量的大小与位置、形状、状态无关,把金牌从杭州带到北京或把金牌熔化成其他形状,不影响质量大小,故BC不符合题意;
D.金牌上粘有运动员的汗水,会导致总质量变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D
【详解】A.一枚鸡蛋的质量约是50g,故A不符合题意;
B.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是0.8m,故B不符合题意;
C.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是20cm,故C不符合题意;
D.一位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是1.2m/s,符合实际,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B
【详解】A.炒菜时正在加热的铁锅,温度升高了,没有其它变化,质量不会变化,故A项不符合题意;
B.烧水壶中正在沸腾的水,有少量的水会汽化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原来水壶中的质量减小,故B项符合题意;
C.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面片,改变了面团的形状,但没有改变质量,故C项不符合题意;
D.从超市带回家的一袋大米,改变的是这袋米的空间位置,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故D项不符合题意。
10.D
【详解】打点计时器一般是每隔0.02s打下一个点,所以数点就知道时间间隔,不用计算.故选D.
【点睛】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记录了运动物体在一定时间的位移,因此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点,可以知道运动运动的时间以及在改时间内发生的位移.
11.ACD
【详解】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与物体的形状、位置和状态的变化无关。
A.将铜块压成铜饼,形状发生了改变了,但其质量不发生改变,故A符合题意;
B.用锉刀对铜块进行加工,锉刀磨去了一部分铜屑,将铜块锉成铜球,铜块的质量发生了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将铜块从15℃加热到50℃是温度变了,但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即其质量不变,故C符合题意;
D.把铜块熔化成液态铜是状态改变了,但其质量不发生改变,故D符合题意。
故选ACD。
12.AC
【详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故A符合题意;
B.人的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不可能达到90℃。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B不符合题意;
C.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故C符合题意;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m/s,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3. 左 水蒸气液化
【详解】[1][2]由于在夏天气温较高,天平左盘中的冰温度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附着在杯子外壁上,使左盘中质量增大,天平失去了平衡,天平向左倾斜了。
14. 错误 物体的质量与空间位置没有关系
【详解】[1][2]宇航员在空间站能够飘起来,是因为失重的原因,其质量是不变,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属性,不随位置、形状、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15. t m
【详解】[1]一头成年大象的质量比较大,一般以吨为单位,约为5t。
[2]一头成年大象的身高是成年人身高的2倍还多,约为4m。
16. kg 不变
【详解】[1]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
[2]若将他送到“天宫一号”,他的位置发生变化,但质量与位置无关,所以质量将不变。
17. 1.2×103 300 4.5×10﹣4 7.4×1019 7.4×1022 7.4×1028
【详解】(1)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2)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18. 77.6
【详解】[1]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指示的质量,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标尺上的读数为2.6g,物体的质量
[2]图乙所示的量筒,其分度值为5mL,75上面还有两个刻度,故其测量范围是。
19.
【详解】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盘中槽码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已知被测物体的质量
砝码的总质量
所以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应为
图中标尺的刻度值为0.2g,则游码此时所在的位置如图所示:
20. m1和m2 减小的 m3+m4和m5 不变的 小于 见解析 见解析
【详解】(1)[1]小芳先测出烧杯和冰的质量m1,熔化测出烧杯和水的质量m2,通过比较冰的质量m1和水质量m2,可知固态冰熔化成水后,质量有无变化。
[2]由于水在加热过程中会蒸发,所以发现m2小于m1,发现冰熔化后,其质量是减小的。
[3]小于分别测出烧杯和热水的质量m3、冰的质量m4,再将冰放入热水中吸热并熔化,测出质量m5,比较烧杯、冰与水的总质量m3+m4与冰熔化后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可知冰熔化后质量的变化情况。
[4]由于冰放入热水,热水温度降低,蒸发减慢,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小,所以得到质量不变的结论。
(2)[5]由于质量与物体的状态无关,所以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所以小于的结论是正确的。
[6]小芳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有:一是冰放在烧杯中测质量的过程中,由于冰温度太低,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烧杯壁上,导致m1的测量结果偏大;原因二是用酒精灯加热使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水不断蒸发,所测的m2偏小。
(3)[7]将冰块放入一个密闭的容器中,称出其质量记作m6;等冰完全熔化成水后,再称其质量,记作m7,比较m6和m7大小,就能得到物体质量与状态的关系了。这样可避免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
21. 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大于 188.4
【分析】(1)天平使用前的调节:①放: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②移;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③调: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2)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说明左侧沉;天平读数时:右盘中所有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对应示数之和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详解】(1)天平要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若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其反方向调节,故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将装有水的烧杯放到已调平的天平左盘中,在右盘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说明左侧沉,这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大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
10min滴的水和烧杯的总质量是:m=50g+20+10g+1.4g=81.4g;故10min杯中水的质量:m=81.4g 50g=31.4g.则这个水龙头1小时漏掉水的质量m′=6×31.4g=188.4g.
故答案为(1)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2)大于;188.4.
22. 游码 右 46.2
【详解】(1)[1]在使用天平前调节平衡时,应先将游码归零,即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2]如图甲,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表明左侧要重一些,应把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至横梁平衡。
(2)[3]由图乙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物体的质量为
m=20g+20g+5g+1.2g=46.2g
23. 偏大 偏大 偏小 准确
【详解】(1)[1]在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左侧偏大,那么必须在右侧多加物体来与之平衡,这会使最终的测量结果比实际质量偏大。
(2)[2]砝码磨损了,相当于砝码的质量减小了,但是上面所标的数值还没变。在称量物体时所加的数目就多了,砝码的实际质量还等于物体的质量,只是所标的数值相对于实际质量偏大了,所以测量结果偏大了。
(3)[3]砝码生锈,砝码比它实际的标准质量要大,所以用比实际更少的砝码放在右盘,就可使横梁平衡。而读数时仍按上面标的数值来读数,使用这时计算物体质量就比实际少了,故偏小。
(4)[4]天平的右盘有一个缺角,调节平衡螺母后,左右两盘质量相等,测量物体质量时,左右两盘质量也相等,不影响测量结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