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习目标1.说出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尝试设计简单的实验并控制实验条件。2.描述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学习重点:说出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尝试设计一组对照实验。评价任务通过探究任务驱动一、二完成本课时重点的学习。【预习导学】知识点一 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1.针对响尾蛇追寻猎物的实验,可以提出的问题是 。 2.科学工作者利用这些信息,做出各种推测,然后提出了一个假设:响尾蛇根据自己 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经过多次实验证实,上述假设成立。 3.实验法研究的重要步骤:(1)发现并提出 ; (2)收集与之相关的 ; (3)作出 ; (4)设计实验 ; (5)实施实验并 ; (6)分析实验 ; (7)得出 。 知识点二 用实验法研究影响生物分布的环境因素 1.实验计划包括:准备实验 和 、确定实验 、提出 等。实验方案中实验组一般只设置一个 ,如 等,还需对其设置对照。 2.除了实验法以外,进行生物学研究还有许多方法,例如: 、 、 、 等。 【答案】知识点一1.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2.毒液的气味3.(1)问题 (2)信息(3)假设 (4)方案(5)记录 (6)现象(7)结论知识点二1.材料 用具 程序 注意事项 变量因素 光照与黑暗、潮湿与干燥2.观察法 调查法 比较法 文献法【合作探究】任务驱动一 探究“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情景呈现】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它的毒牙会迅速地将毒液注入猎物体内,但并不马上把猎物吞下,而是放猎物逃走。过一段时间后,响尾蛇再去追寻和吞食猎物。【合作探究】请同学们自学课本中的“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课本收集的资料,我们可以作出哪些假设 (2)请同学们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料来推断上面的假设。(3)请结合实验1和实验2两个实验过程,分析下列问题:①实验中两只死老鼠唯一的区别是什么 为什么要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 ②通过实验,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任务驱动二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情景呈现】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设计了下图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每个装置的铁盘中央已放入10只生长状态相同的鼠妇),一段时间后,观察各装置中10只鼠妇所在位置,重复进行四次实验,根据实验情况分析并回答问题。 【合作探究】1.如果要探究“土壤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保证其他条件都适宜的前提下,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哪个实验装置,其变量是什么 2.如果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小明同学选择图中甲装置进行实验,小丽同学选择图中乙装置进行实验,小刚同学选择图中丙装置进行实验,你认为哪位同学所选择的实验装置更合理 理由是什么 3.实验中重复进行了四次实验,目的是什么 4.选择正确装置的同学,重复四次实验后,统计出明亮处的鼠妇数量分别是1只、2只、1只、0只。分析上述同学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学习小助手·区别客观事实与实验结论实验结果是通过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或测得的真实数据,属于客观事实,是不能随意更改的。通过处理数据,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推理总结出的规律就是实验结论。【答案】任务驱动一(1)①响尾蛇可以根据光的强弱变化来感知物体的移动,从而追寻到猎物。②响尾蛇通过感受附近的动物的体温来追寻猎物。③响尾蛇根据空气中的气味来追寻猎物。④响尾蛇根据自己的毒液来追寻猎物。(2)①②是不正确的,因为猎物远离响尾蛇一段距离之后,没有阳光和体温的变化,无法追寻到猎物。③④有可能正确,因为被响尾蛇咬过的猎物会携带着响尾蛇的毒液,这样就会散发出气味,从而成为响尾蛇追寻猎物的信号。(3)①两只死老鼠的区别:是否被响尾蛇袭击过。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主要是为了起对照作用。②证实了有关毒液气味的假设是成立的。任务驱动二1.如果要探究“土壤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土壤潮湿度,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潮湿和干燥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就是形成以土壤潮湿度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组,应选择丙装置。2.小丽同学所选择的实验装置更合理,因为小丽控制了单一变量(或形成了对照实验)。3.减小实验误差(或提高可信度、避免偶然性等,合理答案即可)。4.光和土壤潮湿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