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第3章 细胞第1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及功能。2.概述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方法。◎学习重点:尝试正确使用显微镜。评价任务通过探究任务驱动完成本课时重点的学习。【预习导学】知识点一 生物的类别根据构成生物体细胞个数的不同,生物分为知识点二 显微镜的结构 请阅读课本,认识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并填写在下图的相应位置上。对点自测1.下图为显微镜的部分结构,下列结构与其功能描述不相符的是 ( )A.②——可反射光线B.④——可放大物像C.①——可调节视野的明暗D.③——可调节镜筒的上升或下降2.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一些细微结构,某同学选取目镜为5×、物镜为40×的镜头进行观察时,则此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 )A.35倍 B.45倍C.200倍 D.8倍知识点三 练习使用显微镜 1.取镜与安放: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轻轻放在实验台上。镜臂靠近身体略偏 ,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 cm。 2.对光:对光时,选用 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 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注视着目镜,同时用两手转动 ,直到看到整个视野呈 为止。 3.放置玻片标本:将写有“上”字的玻片从压片夹后部的缝隙处插入,使“上”字正对 。 4.观察:从侧面注视着物镜,双手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 ,直到物镜距离玻片标本2~3 mm为止,然后左眼注视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 ,直到出现 。 5.收放:观察完毕,先提升 ,取下玻片标本,再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方,将镜筒缓慢降至 处,将反光镜放在直立的位置。 对点自测3.在光线比较差的实验室内使用显微镜时,应该 ( )A.调大光圈,用平面镜 B.调大光圈,用凹面镜C.调小光圈,用凹面镜D.调小光圈,用平面镜4.当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一个污点,下列操作不能用于判断污点位置的是 ( )A.移动玻片标本B.转动目镜C.转动反光镜,对准光源D.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5.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从侧面看着物镜,其目的是 ( )A.观察光圈是否正对通光孔B.避免镜筒大幅度上升C.观察压片夹是否夹住装片D.避免物镜镜头压坏装片·学习小助手·显微镜使用三转三先法(1)使用显微镜时,使镜臂朝向自己。(2)“对光三转” 一转转换器,选低倍物镜;二转遮光器,选大光圈;三转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三先”先低后高(镜头)、先降后升(镜筒)、先粗后细(准焦螺旋)。【答案】知识点一单 衣藻、草履虫 多知识点二对点自测1.C 2.C知识点三1.左 52.低 最大 左眼 反光镜 雪白色3.通光孔的中心4.下降 目镜 上升 物像5.镜筒 最低对点自测3.B 4.C 5.D【合作探究】任务驱动 正确使用显微镜【情景呈现】图甲所示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乙所示为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看到的两个视野及视野中的物像。【合作探究】1.取镜安放时,我们把显微镜放到实验台上时,要将镜臂靠近身体略偏左,这是为什么 2.显微镜的镜头有目镜和物镜两种,怎样从外观上区分目镜和物镜以及如何区分它们放大倍数的大小 3.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何根据标本的形状确定物像的形状 怎样把视野边缘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4.小张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你能帮助小张判断污点的位置并处理掉吗 5.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要将图乙中视野A变成视野B,需要如何处理 【答案】任务驱动1.因为我们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用的是左眼,所以显微镜镜臂要放在身体偏左的地方。2.目镜没有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带有螺纹,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小。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立的。若不考虑大小,将实物标本旋转180°后就是在显微镜下所看到的物像形状。把位于视野边缘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时,物像位于视野中央的哪一方向,就向这一方向移动玻片标本。4.首先可以转动目镜,看污点是否移动,如果移动,则说明污点在目镜上,此时可用擦镜纸擦拭目镜;如果不动,则移动玻片,看污点是否移动,若污点移动,则说明污点在玻片上;若污点还是不移动,则说明污点在物镜上,此时可用擦镜纸擦拭物镜。5.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像,并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再换上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镜,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观察的物像清晰。图乙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看到的两次物像,仔细观察并分析:要将物像A变成物像B,第一将玻片A向左上方移动;第二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转动遮光器选用大光圈;第三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