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节 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素养目标】1.知道密度的概念及应用,同时练、量筒等实验室常用器材的使用。2.知道测量液体、固体密度的方法,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3.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分析问题、语言表达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发散思维,养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重点: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测量特殊物体的密度。【评价任务】通过任务驱动完成目标2的学习。【预习导学】知识点1 回顾总结 1.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 ,这说明密度是每种物质自身的 。密度是不随物体的 、 、 等因素变化的。如一瓶水倒掉一半,其质量变为原来的 ,而其密度 。 2.同种物质的 发生变化的时候,它的密度也将发生变化。例如:水凝固成冰。 3.不同物质的密度也有 的情况。例如:冰和蜡;煤油和酒精。但是这并不影响鉴别物质,因为密度虽然是物质的特性,但不是唯一的特性。 【答案】知识点一1.不同 特性 大小 质量 位置 一半 不变2.状态3.相同知识点2 密度的测定 4.用 称出物体的质量,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利用 和 测出它的体积,对于液体,可用 直接测它的体积,利用 即可算出组成该物体的物质密度。 对点自测1.一把汤匙的质量是10.8 g,体积是4 cm3,它的密度是 kg/m3;请根据下表所给出的一些固体的密度值,判断这把汤匙的材料可能是 。 物质 银 铜 黄铜 铁 铝 陶瓷密度/×103 kg/m3 10.5 8.9 8.4 7.9 2.7 2.3【答案】知识点二4.天平 量筒 水 量筒 密度公式对点自测1.2.7×103 铝知识点3 密度的计算和应用 通过密度知识的学习,可为我们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提供新的办法。如可用天平“称出”物体的体积,用直尺或量筒“测量”物体的质量等。5.密度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应用:①根据密度 。 ②根据密度要求选择 。 ③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 。 ④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 。 6.密度公式ρ=变形后可以得到下面两个公式:①m= 。若已知物质密度和由该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可用此式求出该物体的质量。 ②V= 。若已知物质密度和由该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可用此式求出该物体的体积。 7.在探究“铅球是铅做的吗”的实验中,用 测出铅球的质量,用 测出铅球的体积。在实验中由于在向外拿铅球时带出一部分水,导致测量的铅球体积偏 ,根据公式ρ=可知,测量的铅球的密度偏 。在测量铅球的体积时,可以取两个相同的容器、两份质量相同的水(适量),其中一个容器中加水和铅球,另一个仅加水,两个容器中 就是铅球的体积。 8.在“测量砖的密度”的实验中,用台秤测出砖的质量,由于砖具有 性,可以在砖外面包一层 或者可以在外面刷一层 ,这两种方法都会增大砖的体积,但误差是可以存在的,再用 测出砖的体积,用此方法测出的砖的密度偏 。 9.在探究“课桌的体积有多大”的实验中,先用 测量出一张课桌的质量,再到木工房找出一块与课桌木质材料相同的木料做 ,用 和 测出样本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公式 计算出样本的密度,再根据公式 计算出课桌的体积。 对点自测2.“祝融号”火星车使用了比铝还轻的新型复合材料,满足了火星车轻量化的要求。“比铝还轻”反映了这种材料 ( ) A.速度大 B.质量大C.密度小 D.体积大【答案】知识点三5.鉴别物质 材料 质量 体积6.ρV 7.台秤 量筒 大 小 水的体积差8.吸水 保鲜膜 防水漆 排水法 小9.台秤 样本 天平 量筒 ρ= V=对点自测2.C【合作探究】任务驱动 解决测固体密度时的吸水问题1.小明想测量大米的密度,但由于大米容易吸水,导致体积变化明显,因此用排水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是不合理的。于是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和思考。按图甲和图乙的方法分别测量大米的质量和体积,由此计算出大米的密度。(1)使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大米,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边(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小明应如何操作 。 (2)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按图乙的方式用量简直接测量大米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体积值偏 。 2.某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甲、乙所示。(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 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平衡。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乙的方法测量体积。(3)该物质的密度是 g/cm3。 (4)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 。 【答案】任务驱动1.(1)向左盘中添加大米直至天平平衡(2)大2.(1)零刻度线 平衡螺母(3)2.46 (4)小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