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标题: 我的好习惯单元整体设计:(含整体内容概述、分几课时、整体目标) 儿童成长是社会化的过程进入学校是儿童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开始。从小养成整洁、卫生、精神、惜时、细心的好习惯,是学生个体社会化发展需要养成的基本行为习惯,也是一个人完满人生应该具备的最基础又最重要的行为习惯。所以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内容设置,在一上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角色适应基础上,设置角色社会化需要的习惯养成内容。相同场域内容形成螺旋上升体现儿童自主成长发展的脉络,帮助儿童习得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 第一单元共四课。前两课《我们爱整洁》《我们有精神》侧重从外在基本文明形象的塑造到内在精神气质的培养。后两课《我不拖拉》《不做小马虎》针对学生在这一时期普遍存在的做作业拖拉、做事马虎等问题设计。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讲文明、讲卫生、做事认真细致、不拖拉等好习惯。本单元四课分别对应整洁、精神、守时惜时和认真细心,相互之间是并列关系。 整体目标: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关注自己的仪态、仪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初步养成保持“坐、立、行”的正确姿势的习惯,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 3.通过指导学生做事不拖拉,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要从抓紧时间开始,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和抓紧时间做事的态度。 4.初步养成做事认真细致的习惯。 课时分配:8课时第 1 课时 2 我们有精神“一研:共定学习目标” 基础目标:初步懂得什么是“有精神”,怎样做到“有精神”。 提升目标:通过活动的体验,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愿意做一个有精神的人,感受精神对自己成长的激励力量。 冲刺目标:学生在不同的场合,表现出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地、持之以恒地做一个有精神的人。 重点:1.初步懂得什么是“有精神”,怎样做到“有精神”。 2.通过活动的体验,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愿意做一个有精神的人,感受精神对自己成长的激励力量。 难点:1.学生在不同的场合,表现出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地、持之以恒地做一个有精神的人。“一备:草案”,“二研:说课,提建议”“二备:定案” “三备:个人修改,体现分层” 1、导语: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谁精神?》。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小故事,找找看,故事中谁精神? 播放《谁精神?》视频,课本P6-9下方的故事。 2、学生交流: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讨论,分析谁精神,并说说自己对“精神”的理解。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样子也精神? 学生交流:对子之间相互讨论。 多媒体展示教材P7的图片,认真地读、高兴地唱、响亮地说…… 小组合作:找一找身边的人或自己有哪些不正确的姿势?会有什么害处?(胖问题) BC生讨论,A生补充,C生反馈 拓展知识:脊柱。 请同桌之间相互摸一摸后背,找一找脊柱在哪里,然后再变换不同的姿 势,当斜歪着身子或低头趴在桌上与背挺直、胸挺起时有什么不同? 全班交流相互摸一摸后的感觉。 播放脊椎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脊椎。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感受“有精神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观看《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式》这阅兵式展现了我国军人的精神面貌,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吧。 2.提问:小朋友们,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吗 根据学生交流,师适当点评:是呀,他们着装整齐,真精神呀。师:他们每个人脸上庄严的神情,威风凛凛。师: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昂首挺胸,精神抖擞。 小结:这些军人们多么威风!他们的队伍多么整齐!他们抬着头,挺着胸,威风凛凛,这样真有精神啊! 学生从军人的穿着,神态、动作来交流。环节二:理解“有精袖”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绘本故事《看看谁精神》 2.我来帮帮忙:小熊裁判真苦恼,人人都能精神好,这可怎么来投票?同学们,你们能帮帮小熊裁判吗?谁最精神呢?为什么? 总结:有精神不仅仅是外表漂亮,也不仅仅是眼睛大又明,声音的响亮,婆势好等外在的精神,还要包括内心的神采,发自内心的微笑,为人谦虚等内在的请神。总之,内外都有精神,做到内外统一,才能表现一个人真正的“有精神”。 学生观看绘本故事,滤清每个动物哪方面有精神,评选出最有精神的小动物,并说说理由。环节三:感悟“有精神”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同学们在正式场合中表现的“有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样子有精神呢?(出示PPT:认真地读、高兴地唱、响亮地说) 2.生活中我们会参加很多集体活动,有时候有些活动的场合非常严肃,我们应该要有精神。比如说升旗仪式时,你们看,四位精神饱满地升旗手手持国旗正步向升旗台,这样真精神。 2.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升国旗的时候大家都要精神抖擞的站立,向国旗行礼吗 我们先来认识下五星红旗。 出示:五星红旗图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结合课本插图,说说日常生活中有精神的做法 认识五星红旗,知道向国旗行礼要精神的原因环节四:辨一辨,懂精神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让我们当一回孙悟空,用火眼金睛辨一辨以下图片中哪些人有精神,哪些没精神? 师总结:没精神(趴在桌上看书、弯着腰走路、蹲在凳子上写作业)有精神(让我们养成好习惯,做一个有精神的孩子)。 2.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小朋友没有注意正确的姿势。姿势不对会影响我们的生长。小组讨论说说身边的人或自己有哪些不正确的姿势?会有什么害处?(胖问题) 出示课本图片,学生辨一辨哪些人有精神,哪些没精神,并说一说理由 学生小组交流:弯着腰走路或者趴着坐容易造成驼背;趴折看书、写字会造成近视……环节五:练一练,有精神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师引入:小朋友们是不是也想和他们一样有精神?咱们一同做一做,练一练,比一比,争做精神小达人。(出示PPT) 1.做一做:看着屏幕,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做(举手、读书、握笔、发言、书写、朗诵图片)。 2.练一练:看着屏幕,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做。(配乐) 师总结:相信小朋友们做得很好,赶紧数数自己得了几颗星星吧!给自己点个赞吧:精神!精神!真精神! 跟着图片做动作板书设计: 2.我们有精神 认真地读 高兴地唱 响亮地说 ......达标检测(限时练): 基础题:火眼金睛辨一辨图片中哪些人有精神,哪些没精神? 冲关题:在正式场合中表现的“有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样子有精神呢? 拔高题:说说身边的人或自己有哪些不正确的姿势?会有什么害处?课后反思: 优点:本堂课侧重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珍视自己的仪表,产生自我认同感,初步能够形成良好的习惯,做一个有精神的小学生。本课结合现实情况,举例说明上课学生的精神状态,来激励学生做有精神的人要从哪些做起。另外结合当今社会,了解国家精神,从而激励学生激发自己的精神。 不足:本课在环节设置上还有些问题,以及语言的流畅上都存在问题,需要继续改正。 改进:过度语需要在多多磨练,多积累一些优美的语言,课堂教学时自然过度到下一个环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